[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 1 章
最感慨那一紙史書,道盡千般繁華萬般蒼涼,收筆平淡又恢宏。
少有歷史記載誰的私情。于家國大事而言這些都不過是過眼云煙了無痕跡。但是在那墨字之下的年代,所謂兒女私情,卻不知是誰的一生璀璨。
后世冷嘲熱諷的不知以家國為重,卻是當年人最刻骨銘心的情。所以勾心斗角不重要,名垂青史不重要,我在意的是那一句“封心于你”。
世譽說,臣幸甚。
從那天起,所有的喜歡皆是出于真心。我可以不顧一切,卻不能不顧你。
我的一生可以用薄薄一張宣紙概括,上面的潑墨卻也全都是你的痕跡。
世譽忠心,甚至于古板。他的心就是石頭做的,誰也無法將他勸服。父親永遠都在告訴他要以家國為重,可卻沒有告訴他如果這家國不值得了,那還該不該守著那半畝方塘,一直到死。
父親不告訴他,也沒有人告訴他。這一切究竟要怎么處理,他只能靠自己。所以他永遠都是淡淡的,即使是動情也能藏得很好。若是父親知道了他的內心,必定只會告誡他不要因兒女私情而舍棄了家國大業(yè)。
可是家國真的這么重要嗎?或者說,他在意兒女私情就是不在乎家國大業(yè)了嗎?
跪在祠堂里的那些日子,世譽應該是一直都在思考這個問題。也許他最終選擇了楚明允是有些不合理,但是也不能更合理了。他甚至并不是為了楚明允,而也是為了這個國家。誠然是人言可畏,但是若真是停滯不前了,那才是真正的罪過。
楚明允比李延貞更適合做那個統(tǒng)帥三軍、領導國家的人。天下與他為敵,他卻要天下繁華。天下奪走了他的親人,他卻要阻止天下奪走更多人的親人。他要廢止不合理的一切,并愿意為此犧牲自己,F在又有多少人有他這般堅定的信念?
這一切都是很難做到的。有權謀之人會選擇保全自己,為此保留太多弊政。無權謀之人會如小皇帝一樣整日飲酒作畫地享樂,完全做不到治理國家。
可是明允都有。
他這般的決心和不顧一切的沖勁,終于讓繁華傾盡天下。他這般的決心,終于讓他握緊了心上人的手。他們都是那么強大,以至于可以為改變原有的一切換來一個盛世而死不足惜。他們不需要被別人保護,而可以保護彼此。
“為你,千千萬萬遍!
世譽是那個先動心的人,明明知道所有的一切也愿意飛蛾撲火。對他來說,這個本就帶著目的來接近他的人實在是太溫暖甚至于燒灼,讓他不得不靠近。而楚明允卻是用情至深,不知所起。等到他們都察覺到的時候,早就已經無法收手了。
這就是最熱烈的感情,卻有經久不息的溫暖。像是一把火,可以從青年燃到墳墓,而我們一直在一起。在朝堂里,在史書上,在黃土下。人間四季輪轉,你我歲歲相伴。
我對那些謀劃不甚敏感,所以也不在意所謂“高開低走”的說法。對我而言,最動人的就是兩個人能不顧一切地站在一起的感情,這也許會變,但只要在沒有變的時候能一直在,就已經是人生的一大幸事。楚明允貴為一朝太尉,乃至于此后身著龍袍登上帝位,身邊物是人非,他見證和參與其中。對他來說,世譽是那個唯一不變的人,永遠有唯一不變的溫柔。而對世譽來說,拋卻了世俗能和心上人在一起,和他并肩作戰(zhàn),又怎么能說有錯呢?
沒有人能說他錯了,因為沒有人比他勇敢。
我看過蔣丞和顧飛的愛情,不知所起卻一往而深,熬過了家人的反對和自己的動搖;我看過江添和盛望的愛情,不懼世俗,正當年少;我也看過楚晚寧和墨燃跨越兩世的情誼,回頭是岸,卻從不回頭。蔣丞顧飛是烈酒,江添盛望是梧桐,晚寧墨燃是海棠。
而世譽和明允,永遠都是鮮衣怒馬,凝于劍下。明允沒有回過頭,所以知卿走了。世譽沒有回過頭,所以七十一刀,刀刀見血?墒撬麄,又都為彼此回過頭。
明允回頭,看的是跪在祠堂里的世譽。他想他出來,然后抱住他說,我愛你。世譽回頭,看的是十四年前烽火中的那個明允,那么迷茫卻那么堅定。
他們都回頭了,為了過去的彼此,也為當下和未來的生活。
也許世譽被明允救下其實是一個漏洞,但是絕不是個意外。那是絕對的愛,沒有任何保留只想讓你活下去的愛。楚明允根本就不是那個殺伐果斷的皇帝,他和李延貞比起來也并沒有什么優(yōu)勢,他只有一腔熱血,對世譽也對這與他為敵的天下。
還好,最后天下是他的,世譽也是他的。
那一紙史書,終究是帶著溫度收了尾,留下一抹濃黑墨痕。記的,是一身傲骨,一世深情。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