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說實話,這是我第一次寫評,以前我在初中、小學(xué)什么地方,即使是老師要我寫讀后感,我也從沒寫過三百字以上的。
這一次收文留評也有多少證明自己能寫長評的因素在。
《暮光之城之旁觀》是我在征文前就在追的文章,是故,作者親自向我要評論,我不免要斟酌一下,將它當(dāng)做十分鄭重的事情來做。
起先會點開《暮光之城之旁觀》,其著重點其實是“旁觀”二字,而非暮光之城。因為暮光之城算是在晉江寫爛的一個題材,注意是爛,而非濫。事實上暮光之城的同人在數(shù)量上并不算多,能寫得較長的更加少之又少,而這僅有的一點兒,大多數(shù)又都是些女主和愛德華談戀愛的故事。(這一點我本人認(rèn)為情有可原,因為暮光之城本身就是一個愛情故事,要寫同人也是非常難的,原著都是大片大片的心理,同人也難逃那套路。)
我因為旁觀二字感到有些興趣,進(jìn)入了頁面,發(fā)現(xiàn)這也是女主和愛德華談戀愛的故事。
扶額。
不過可喜可賀的是,這次看到簡介上寫著女主認(rèn)為自己是旁觀者,愛德華要俘獲她尚有一段距離。
也許是當(dāng)時在鬧文荒的作用,也許是文案比較吸引人的作用,我就真的點進(jìn)去了。
看完那一點的文字(當(dāng)時不到4萬字),就開始追文。
我曾說過一個文需要吐槽點才能有很多讀者、很多長評,文看到現(xiàn)在,多少也積攢了些感嘆,不吐不快,今天在此一說。
首先是對于人物的。女主——岳影,原先跟眾多穿越女主一樣是個生長在中國的普通人,穿越后作者又同眾多作者一樣為她開了金手指:會英文、有特殊的能力(針對吸血鬼,吸血鬼對她能力無用,她的血液對吸血鬼無吸引能力,反而會讓他們平靜【這從結(jié)果來看是不是也是一種吸引能力呢?】)這樣的能力也在眾多暮光之城同人中屢見不鮮,正如女主岳影自己的感嘆,她不對自己有像穿越小說一樣特殊能力抱希望,她知道很多穿越小說的女主都是如此,作者也知道,所以就要為這樣一個批量生產(chǎn)的女主蓋上一個鮮明的戳。這就是旁觀兩個字。女主一開始就覺得自己是個普通人,不承認(rèn)自己的特殊性(即使她明明是穿越來的,明明是中國人而非美國人),理所當(dāng)然的生活在普通的世界,后來知道了自己身在暮光之城里,她并不因為認(rèn)識男主吸血鬼愛德華感到高興或者興奮,反而有了普通人面對吸血鬼必然有的害怕心理,有害怕就有了逃避,女主岳影對這個行為有理直氣壯的理由:她又不是女主,她又不是貝拉。正是因為她在穿越前就是一個平凡的小人物,她的性格里就不免有了中國小人物都有的懦弱與不自信。正因為這樣她給自己的定位從來就是旁觀,即使愛德華向她表白,她也只會覺得“劇情本來應(yīng)該是……”如此如此的想法。
但又真的僅僅是這樣嗎?我想不是的。每一個女孩子心里都曾有過對白馬王子的幻想,岳影也不例外。愛德華就像是童話中的王子一樣,優(yōu)雅,完美,有才華。這樣一個王子愛上她,她又怎能抗拒呢?她確實是有些心動的,但是她正因此對自己更加鄙夷,因為她是穿越的,她讀過原著,也知道原來貝拉會與愛德華愛得多么強烈深沉,看到愛德華把原著中的動作用到自己身上,她會覺得自己是一個可恥的小偷;她也正因此更加害怕,因為她覺得自己是穿到了書上,如果書的劇情改了,她可能再也回不了那個原來的家了。獨自一人的穿越,于她來說是孤獨的,也是難耐的。
后文一個中國家庭的到來就是作者用心的設(shè)置了,正因自己心心念念中國,她才會對那個中國家庭投注那么大的愛與關(guān)懷。
這就要引到我想討論的第二個問題上去了:那就是小說必有的沖突。
如果起先是女主與愛德華對于相愛問題上的看法有沖突的話,接下來就是女主自己的信念與自己看到的現(xiàn)實的沖突。
不得不提到李丹這個人,這個人物在中國女孩當(dāng)中也算是一個典型人物了,好強,有自私,也有嫉妒。當(dāng)然這樣的性格與他們一家移民美國,在陌生的世界打拼也不無關(guān)系。
李丹的形象塑造就是這樣一個多疑,但也會裝作很好的樣子的孩子,有些任性。
原著中的杰西卡也有這樣的傾向。
話說李丹最初雖然沒有對岳影表現(xiàn)出什么,到底也是心存疑惑的,因為一個老外突然出現(xiàn),然后對你很熱情,是中國人就會懷疑吧?
那時岳影并沒有做什么對他們不利的事,李丹內(nèi)心的疑惑也被她慢慢壓了下去。在岳影心里的假象中,她們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是朋友就為朋友著想。所以當(dāng)李丹喜歡上了愛德華,岳影是非常著急的,她知道愛德華是吸血鬼,所以她一再阻攔。這在李丹看來就更不是滋味了。
能讓兩姐妹反目成仇的,必然是一個男人,更何況“兩姐妹”的情形,本身就是岳影一廂情愿,中國人向來不喜歡朋友對自己太熱情的,岳影自己反倒忘了。
結(jié)果自然是沖突,假象破碎。
她無法說自己阻撓李丹完全無自己也喜歡愛德華的原因,但更大部分是出于對中國友人的愛,是出于中國家庭在她最感到孤獨的時候出現(xiàn)的感激。
然而,李丹不懂。
她只覺得自己的懷疑被印證了。這個人果然沒什么好心思。
兩邊想的根本不是一路,假象的破滅從它存在時起就成了必然。
沖突自然而然的孕育,自然而然的產(chǎn)生。
女主的思想自然而然的受到了沖擊。
然后我有說的第三點——文章中引導(dǎo)讀者對人,對人性的思考也自然而然的出現(xiàn)了。
對于朋友,女主在這篇文章里有了兩次深思。
一是剛知道這個世界是暮光之城時。她明白了,只要全心為你著想,真誠待你,管他是什么,都是朋友。
二是李丹的事,讓她明白了,一顆心奉獻(xiàn)出去,不一定就有好的回報。
我一直認(rèn)為一篇小說要寫好,肯定是要有一種精神在里面,因為我自己也寫小說,更能體會寫小說時作者的一些感受。作者是第一次寫文,能有這樣的筆力實屬不易,這也讓我看出為什么有些小說作者能一次成名,有些小說作者就不行,因為太多的人追逐在流行小說的表面上,忽略了小說的實質(zhì)。
有點都說完了,我也簡略的說一下小說的缺點吧。
一個是文字仍舊不夠流暢,這一點我看到了作者的進(jìn)步。
第二點是有些沖突離得太近,使讀者閱讀的時候很憋屈,從而讓一些讀者不想讀下去。
以上就是我的評論了,希望作者能滿意~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