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乾隆本來就對遷怒芷嫻的事情心中有愧,即使被晾在儲秀宮里等了大半天也沒啥好怨言的,但是畢竟皇帝喜怒無常,如今的心甘情愿難保不會成為來日的導(dǎo)火線,所以芷嫻談話間,輕描淡寫地將晚歸的理由一語帶過,順便抹平了未來可能會有的一點隱患,可謂是未雨綢繆,細(xì)致非常了。
乾隆言語間提到芷嫻身體不好,要多多休息等等,咋一看只當(dāng)是乾隆討好芷嫻,為芷嫻著想,但是細(xì)細(xì)思量卻不單單是討好而已,隱約間透露出微不可查的試探,明明芷嫻是如今管理后宮的唯一人選,如果芷嫻休息了,那宮務(wù)交給誰?乾隆這恐怕是試探著芷嫻會不會貪權(quán)呢!看看芷嫻會不會像孝賢那樣為了抓權(quán)而不顧自己的身體,當(dāng)初孝賢就是明知自己懷孕不適合勞神,偏偏要緊緊抓住大權(quán)不放,生生將自己累的早產(chǎn),如果乾隆這句話問的對象是孝賢的話,可以想象孝賢的回答必然是為皇上分憂是榮幸,不敢有負(fù)圣恩之類的,如果芷嫻也這般回答的話,就只能證明芷嫻跟孝賢一樣,是個貪戀權(quán)勢的人,以往的不爭退讓都是假象,那么乾隆對芷嫻的印象可就……呵呵!
芷嫻面對這次不著痕跡的試探,交上了一份堪稱完美的答卷。芷嫻沒有迫不及待地表忠心,更沒有緊抓大權(quán)不放的架勢,反而迫不及待地把權(quán)力往外推,一心希望皇帝能夠?qū)⒘鶎m大權(quán)找人接過去,好讓自己悠閑度日。乾隆對這答案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但也令他舒了口氣吧,至少芷嫻是真的不愛權(quán),而非像其他人那樣在他面前做戲,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
乾隆在確定了芷嫻的真實想法,心中有了立芷嫻為后的決意,但對何時立后仍有著猶豫,所以才有了后面的問答。那些成婚多少年,平凡夫妻生活等問題,無一不是再次試探和確認(rèn),最后芷嫻的回答的確打動了他,至少那句“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令他動容了吧?何況,從寶親王府開始,真正算得上乾隆妻子的女人只有三個,其中孝賢和高氏已經(jīng)先后過世,如今芷嫻是他身邊的唯一了!固然后宮的女人不少,但是能夠擔(dān)得起與乾隆【執(zhí)手偕老】這句話的只有芷嫻,何況經(jīng)過兩個女人的去世,對乾隆而言,后宮的熱鬧反而越凸顯心中的空虛,因為嬪妃們離乾隆的心太遠(yuǎn)了,連與他平等地對話都無法實現(xiàn),何況其他,所以乾隆希望芷嫻可以陪他到最后。
這時候就可以看出,芷嫻在乾隆心中從來沒有和孝賢相提并論過。孝賢和乾隆是政治聯(lián)姻,是富察家與皇子勢力的結(jié)合,孝賢就是一個結(jié)合點,是個象征,根本談不上所謂的平凡夫妻。與之相反,芷嫻嫁給弘歷,無論是過程還是生活中,都符合普通人家娶媳婦的流程,先是公婆家長看中意了,給兒子娶進門,然后夫妻二人在生活中日漸磨合,所以,乾隆所期望的平凡夫妻理所當(dāng)然是指他自己和芷嫻,正因為乾隆視芷嫻為執(zhí)手偕老的那個女人,所以富察氏一直忌諱著芷嫻,甚至帶著恐懼。
乾隆說芷嫻從來都和先皇后不一樣的,不僅僅是品行個性和處事手段的不同,更多的是乾隆心中地位的不同,O(∩_∩)O~。所以,乾隆在試探、沉思、確定了之后,才最終提出要芷嫻作他的皇后,這可不是單純的討好賠罪而已,而是真正考慮周詳了才說出口的?梢韵胂笕绻茓沟幕卮鹆钋∈脑挘敲礆v史將會走回原點,乾隆或許仍然會封芷嫻為后,但是將不會有后面的一月后即封皇貴妃,百日后正位中宮的提議了。
當(dāng)乾隆說出讓芷嫻做他的皇后時用的是問句,這算是求婚么?呵呵,說明乾隆還是尊重芷嫻的,我就不信對其他人而言,皇帝封后還需要問當(dāng)事人的意見么,唯有芷嫻而已。所以嘍,對于第一次求婚的皇帝而言,面對芷嫻的詫異無語,難免要臉紅不好意思了,要是第一次干這種事就被拒絕,那老乾的面子往哪里放?咳咳,原文不是說了【神情間難得有幾分羞澀的錯覺】么,這丫的也是【大姑娘上轎頭一遭】吧?至少孝賢絕對沒這榮幸受到求婚的待遇,哈哈!于是,當(dāng)芷嫻問乾隆就不怕她攪亂后宮的時候,乾隆大概當(dāng)芷嫻答應(yīng)了,咳咳,所以立刻紅光滿面了,求婚成功的某龍很是大方地同意后宮任芷嫻折騰了,當(dāng)然正如芷嫻自己說的,按照她的個性也不可能真的去攪多亂就是了,于是這乾隆求婚的戲碼到這里算是完滿了,芷嫻成為皇帝中意的皇后已經(jīng)是鐵板釘釘?shù)氖聝毫恕?br>既然已經(jīng)確定了乾隆是真心實意地要芷嫻做他的皇后,那么芷嫻就不得不為自己的將來打算,趁著氣氛正好,乾隆看芷嫻無比順眼的時候,自然有些事情就要未雨綢繆,事先布下暗棋,這才能步步領(lǐng)先對手一著。這里分析下芷嫻在這章里埋下了幾步暗棋:
首先是富察家,作為先皇后的母族,無論如何對于芷嫻這個繼后都不會有好感,甚至一有機會必然要下絆子,不讓她好過,與其到時候兵來將擋,還不如先在乾隆心里記下一筆,讓乾隆覺著芷嫻就是怕了富察家,因為富察一族的強勢和興盛,所以就連乾隆封皇后都要看他們的臉色,否則就要有【微詞】了。芷嫻這招叫做【撒下香餌待金鰲】,如果富察一族不對芷嫻出手便罷了,一旦他們按耐不住想在乾隆面前給芷嫻上眼藥的話,嘿嘿,那么芷嫻這個香餌可就真的勾上了一條大魚,俗話說,愿者上鉤,既然富察家要自動撞上來與芷嫻為難,那么不好意思,在乾隆那里這家子絕對討不了好。乾隆會想啊,朕的皇后都如此退讓了,你們還要咄咄逼人,莫非皇后還非得是你們富察家的女人不成?這后果可想而知了,讓皇帝不爽的結(jié)局絕對好不到哪里去,尤其是一個極為護短和愛面子的皇帝。所以,富察家若是安分守己便罷了,若是不安分那便是自找的不自在,怨不得人。
其次是和敬公主,歷史上這位公主那可是真正的天之驕女,是乾隆眾多子女中最為受寵的,就算是為了面子工程,乾隆也會寵著讓著,表現(xiàn)出一幅慈父的架勢,畢竟公主再寵也沒什么妨礙!但是對于芷嫻而言,和敬那就是個甩不掉的麻煩,沒有那個女兒會對自己的繼母有好感的,沒事都要找出事情來,所以對這位公主尤其有必要作防范。和敬嫡長公主的身份那是尊貴已極了,若是鐵了心和芷嫻作對,那絕對讓人不省心。但是和敬也存在先天不足,那就是她是晚輩,皇帝和皇后是長輩,這就給了芷嫻操作的機會,先點明了和敬會因為新后上位,進而【心思太小想不透】,那么以后只要和敬透露一星半點對芷嫻的不滿,那么這句話就應(yīng)驗了,乾隆就會覺得和敬沒想透,給芷嫻找麻煩,讓芷嫻受委屈了,先入為主的觀點會讓乾隆站在芷嫻的角度看問題,不至于沒由來地覺得芷嫻欺負(fù)孝賢唯一的孩子。而后面補上的那句【不能讓她認(rèn)為從小敬重的皇阿瑪寡情】更是絕了,這就把乾隆和芷嫻聯(lián)合起來,一旦和敬不滿芷嫻成為黃河,那就是認(rèn)為乾隆對孝賢寡情,呵呵,一次兩次或許乾隆會諒解,但是皇帝的威信不容挑釁,一旦日子久了這份寵愛就成為不耐,一個嫁出去的公主一旦失了寵愛,哪還有什么前途和依仗呢?
第三、芷嫻在立后這件事情上,一直在給自己樹立一種弱勢的形象,無論是對富察家,還是對和敬都是如此。何況,事實也是如此,因為相比先皇后顯赫的家族背景和元后的身份,芷嫻理所當(dāng)然的處于不利的位置,而芷嫻的做法只是把這份不利放大了數(shù)倍,成為一種弱勢,對于乾隆這種強勢的帝王來說,以強對強那是自取滅亡,以柔克剛才是不敗的法寶。富察家在朝堂上的勢力,在軍隊中的強大影響力,對于弘歷那是求之不得,但于乾隆而言卻未必,尤其是一個說一不二的皇帝從來不愿意有掣肘,更不愿意看他人的臉色,而單單立后這一件事情上,偏偏乾隆不得不看富察家的面子,不能隨著自己的心意封芷嫻為后,那么對芷嫻的拒絕乾隆或許有些不樂意,但是芷嫻給出了及其正當(dāng)?shù)睦碛,那就是【惹不起躲得起】,表現(xiàn)出一幅怕了富察家的模樣,那么乾隆就會將不滿轉(zhuǎn)移到富察家身上,同樣的,面對弱勢的老婆,乾隆自然會不自覺地把自己擺在保護者的地位上,一旦朝堂上出現(xiàn)不滿芷嫻的聲音,那么就會自動被乾隆轉(zhuǎn)化為對自己的不滿,所以,芷嫻【示敵以弱】【挖好陷阱等你跳】十分的傳神哪!
最后,給魏貴人下眼藥這是附帶的福利。受到還珠格格原文的影響,大家一直把魏貴人擺在令妃的位置上,有些過于高看了她。之前就曾討論過,令妃原來之所以如此橫行無忌,在于對手太弱和乾隆的寵愛,而現(xiàn)在這兩點令妃最大的優(yōu)勢已經(jīng)不存在了,至少已經(jīng)沒那么明顯了,尤其是前者,以芷嫻為對手的話,就目前的魏貴人而言,她還遠(yuǎn)遠(yuǎn)不夠般呢!當(dāng)然,任何事情都要想在前頭,即使面對螻蟻也不能掉以輕心,所謂戰(zhàn)略上藐視敵人,戰(zhàn)術(shù)上重視敵人正是這個道理;蛟S如今的魏貴人還不足以令芷嫻傷腦筋,但是孝賢靈前的一幕卻真正波及到了芷嫻,即使更多的原因在于乾隆,但是魏貴人能夠抓住這個機會就不是個簡單人物,因此,芷嫻手中握著魏貴人送上門來的把柄,沒道理不去好好利用。
芷嫻先是一招【太極推手】,表明了自己還才疏學(xué)淺,需要時間跟太后好好學(xué)習(xí),先把后宮大權(quán)轉(zhuǎn)移到太后手中,順理成章地轉(zhuǎn)移了眾人的視線,也把焦點從元后繼后的權(quán)力交接,轉(zhuǎn)變成了太后收回權(quán)利,在放權(quán)給新后的局面,那么如果有人要表示不滿的話,那就是對太后權(quán)威的挑釁,對皇帝眼光的質(zhì)疑,那么兩尊大神絕對會自動跳出來,無需芷嫻沖在前頭。
然后再一招【禍水東引】,先是左一句先皇后,有一句先皇后,幫著魏貴人和先皇后綁在一起,再點出魏貴人是孝賢身邊的人,幫著孝賢管理后宮,為著皇帝名聲著想,皇帝要是懷念孝賢,那就得給魏貴人晉封,這是逼著皇帝妥協(xié)呢!乾隆最恨什么?最恨無法隨心所欲,事事受到制肘,為了保住面子,連這后宮晉封的事情都要考慮外人的想法,自然會令乾隆不爽快!而孝賢生前的賢惠光環(huán)所遮蓋的一些東西,在芷嫻的刻意點醒下就明顯了起來,為什么寧可讓一個小小的貴人協(xié)助處理宮務(wù),也不讓芷嫻幫手,否則芷嫻何至于沒有經(jīng)驗,還忙得暈倒?當(dāng)初明明說好讓芷嫻協(xié)理宮務(wù),可是看這情況,竟是讓魏貴人協(xié)理宮務(wù)去了,這把皇帝和太后置于何地,難不成一個小小的貴人,就因為是孝賢的心腹,就比貴妃還高貴了不成?豈有此理!呵呵,比起沒影子沒證據(jù)的降低嬪妃受孕的事情,這種已經(jīng)存在的事實才是不可推翻的鐵證,這可是皇帝自己推理出來的,比起別人的告狀那可信度起碼高了100%!
而且如此一來,孝賢可就坐實了排擠芷嫻,培養(yǎng)心腹?fàn)帣?quán)奪利的名頭,這也能說明為什么區(qū)區(qū)一個貴人就有這么大的膽子,這么大的胃口,竟敢越過好幾級的嬪妃,向目前宮中最高位的芷嫻奪權(quán)了。魏貴人仗了誰的勢?不就是孝賢和她身后的富察家么?好啊,孝賢不在了,就培養(yǎng)了另一個來掌控后宮來了,這富察家的手未免伸得太長了!無法無天到一個連嬪都不是的奴才就敢跟貴妃叫板,這宮里頭還不翻了天去?嘿嘿,老乾的想象力是極其豐富的,尤其涉及到皇權(quán)的部分,更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連大阿哥和三阿哥都能被無緣無故地申斥,何況一個富察家?但是暫時動不了富察家,孝賢又剛剛過世,這時候無論動了孝賢身邊的誰,都是一個刻薄寡情的罪名,乾隆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典型,只能自己忍著,但是秋后算賬還是很容易的,這魏貴人要升位份恐怕懸咯。
芷嫻似乎還嫌火燒得不夠旺,竟然建議把魏貴人升了妃位,嘿,這招可是絕戶計啊,就算皇帝本來有打算升魏貴人的位份,但是也絕沒有連升兩級的道理,如今芷嫻靠著說話的藝術(shù),硬是將魏貴人提出幫忙管理宮務(wù)和升妃位放在一起說,這咋聽之下可就成了魏貴人打著直升妃位的主意了。這話聽在乾隆的耳朵里能舒服么?這魏氏好大的胃口呢,她也不怕?lián)嗡,莫不是看著芷嫻素來不與人爭,覺著她好欺負(fù)了,這貴人-嬪-妃-貴妃這偌大的身份距離擺著呢,竟是不把芷嫻放在眼里了。呵呵,皇帝把芷嫻當(dāng)寶,自然容不得她人對芷嫻不好,老乾自己得罪了芷嫻還要賠小心討好,豈能讓芷嫻受一個奴才的氣!于是,魏貴人悲催了,這丫的演技好、年輕貌美,辛辛苦苦又哭又暈又裝弱的折騰了老久,芷嫻輕飄飄地一句話就徹底推翻了她的努力,果然摧毀總是比建設(shè)容易得多!乾隆已經(jīng)先入為主地認(rèn)定了魏貴人就是一門心思要上位,貪戀權(quán)位,那么這形象就永遠(yuǎn)美好不起來,想要在乾隆心中再次樹立起新形象那可就任重而道遠(yuǎn)嘍,讓我們祝福過去的小令吧,【令妃】這個美好的稱號說不定即將成為諷刺了吧!
額,閑來無事只好翻來覆去地看,結(jié)果又啰嗦了一堆東西,大家就當(dāng)閑話家常,權(quán)且當(dāng)成更新空擋時的消遣吧!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