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幾天沒有上來,再來看文,居然有了如此的波瀾。溫柔的不要~大人一石激起千層浪,關于作者借用別人文章里的描寫的事情,諸位朋友紛紛指責,大有墻倒眾人推的架勢。竊以為這篇文章的情節(jié),構思,人物性格的設定還是很精彩的,過渡借用些別人文字里的描寫固然不好,然則給作者加以抄襲這樣大的罪名未免也太過了。很多人批評了作者錯誤的地方,我就在這里不多說了,專門寫一些好的地方還有我自己對于此事的看法。
個人認為,細節(jié)的描寫不過是文章的枝葉,中心思想與構架才是文章的靈魂所在。撇開作者的描寫不論,這篇文章的設定,構思,在整個銀英的同人文里算得上是不多見的。當年看完銀河英雄傳說之后,總覺得意猶未盡,而且在田中殺神的摧殘之下,多于那么多名將們的死,感到心有不甘。于是我在網(wǎng)上不斷的找尋同人文,希望借此彌補一下心中的缺憾。不過找尋的結果卻比較令人失望。雖然銀河英雄傳說堪稱經(jīng)典之中的經(jīng)典,但是在同人文的質量與數(shù)量上卻遠遠不能與其他的動漫,諸如十二國記之類的相比?v觀銀英的同人,對于文章中細節(jié)描寫而延伸出的同人文占了多數(shù)。還有的就是對于萊茵哈特身后的帝國與自治區(qū)的遐想。而真正的敢于從萊茵哈特或者楊威利的發(fā)跡開始描寫,并且試圖改變銀河英雄傳說里的整個走勢與布局的。再刨除那些完全架空幾乎只是借用人物名字與最基本設定的幻想文,那些枯燥乏味近似考據(jù)的文章,那些棄坑和萬年大坑,真正稱得上精彩的銀英同人文可以說是少之又少。作者這篇就可以算其中之一。由于銀英主要是戰(zhàn)爭小說,里面涉及的人物又多,銀河帝國,自由行星同盟,費沙自治領(地球教)三方面明里暗里的碰撞精彩紛呈,占去了大多數(shù)的篇章,在人物方面,又主要突出了萊茵哈特與楊威利這兩個靈魂人物。最終,使得其他人物的性格與行事只分得寥寥數(shù)筆,雖然精彩,卻又只漏出了冰山一角,引人遐思。在這種情況之下,緋村暗月在自己的文章里按照自己的理解與設定,突出了這些人物的性格,賦予了他們更加鮮活的靈魂。貌似柔弱實則心計深沉為弟弟默默地安排著一切的“總BOSS”安尼羅杰;雄才大略卻在人性上有些不成熟的萊茵哈特;溫柔卻又有些小腹黑的吉爾菲艾斯;嚴肅認真卻又不失溫柔的奧貝勒斯坦;腐化墮落喪心病狂的布朗胥百克公爵 ;難以琢磨的菲爾格爾;熱心又有些大男子主義的舒坦梅茲 ;默默支持瑞安的艾齊納哈 ;有著“父女情結”的米達麥亞;忠犬般的貝根格倫......這些人物在銀英原作中不曾展現(xiàn)的一面使得作者的文章有著別樣的風情。當讀到安尼羅杰“溫柔的陷阱”的時候,我們也會感到別扭與暗暗的心驚。在看到瑞安外祖的喪心病狂,母親的市儈無情時,也會感到滿腔的怒火;當看到奧貝勒斯坦安慰瑞安時感到淡淡的溫情?當看到萊茵哈特孩子氣的欺負瑞安,并用最大號字體在日程本上寫上“為萊茵哈特先生服務”時,也會啞然失笑;當讀到米達麥亞跟瑞安奇特的父女關系,與結婚前后米達麥亞家的鬧劇時,也會忍俊不禁...... 諸多有趣的場景,飄浮在星辰大海之中,穿插在銀英波瀾壯闊的背景里,別具一格。讓人忍不住開始期待精要出場的人物們又會怎樣的豐富多彩。雖有瑕疵,但仍不失為一篇好文,妙文。
我從這篇文剛過萬字就開始閱讀了。最開始,吸引我的不是這篇文章的細節(jié),構思,而是作者的態(tài)度。幾乎每一個讀者的留言,討論,都會得到作者的回復,基本上一則留言或者討論就至少會有一條回復。連“撒花~”之類的留言,都會受到作者感謝的回復。在我收藏夾的更新列表里面,這篇文章幾乎總是保持在第一位。雖然經(jīng)常被大家指責為“偽更”,但是作者在修改,構思時所下的功夫可見一斑。以上種種,足以說明作者是帶著對銀英人物的喜愛,抱著對文章讀者們的極大熱情來寫這篇文章的?v有“借用過多”, “屢教不改”之“過”,但是作者勤奮,認真,熱情之“功”,是否也應該得到大家的稱贊與肯定?
天下文章一大抄,不只是文章,任何事物都做不到完全創(chuàng)新,不鑒前人。有的時候,引用,借鑒,得當?shù)脑,未嘗不是對被借鑒者的成就的一種發(fā)揚光大。譬如二戰(zhàn)時德國馳名的“閃電戰(zhàn)”術其實最早是由英國人提出來的,但是古德里安卻是國際公認的,當之無愧的“閃電戰(zhàn)之父”。多少人寫流水的時候說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多少人感嘆人生的時候提到“人生若只如初見”?多少人描寫美女時引用“翩若驚鴻,婉若用龍,榮耀秋菊,華茂春送”?又有幾個一一注明出處了?記得中小學時候練寫作文時,每個人手里都有一些筆記和資料,專門記著描寫各種人和事物的優(yōu)美詞句。寫文章時用上一些,就可以使得文章更加優(yōu)美,也會得到老師的稱贊。中國人的“抄”是有著深遠的背景和歷史的。當然作者借用別人辛苦的結晶而不加說明,這是一大錯。但是作者借用別人的描寫豐富自己的文字,諸位說其抄襲。如果不借用別人文字,完全原創(chuàng)的話,諸位又是否會指責作者的文字蒼白無力呢?世間的事情難以十全十美,我們是否一定要求全責備呢?有了錯誤,認了錯,改正過來,不就很好嗎?個人認為作者這篇文章還是功大于過,瑕不掩瑜的。對于一篇同人游戲之作,是否一定要這么嚴格呢?晉江對于這類事情也有規(guī)定,多少字以內算是沒問題,多少字以內算是借鑒過渡。這篇文章所涉及的問題,并沒有那么嚴重,扣上“抄襲”的帽子,是否有些過份了?
寫了這么多,最后,在文章的末尾,我想就在下的目的做幾點說明。
第一,對于指責作者的諸位:作者借鑒過渡,而且不加說明出處,這是個大錯,毋庸置疑。但是諸位為此而做出的批判責備,又是為了什么呢?是為了幫助作者改過嗎?想讓作者認錯,檢討,改過,不妨做一下說明。希望作者就那些事情做一下檢討,檢討到什么程度,該過到什么程度,定一個標準,詳細的說說,不必為了這些事情大動干戈。作者認了錯,又不滿意,覺得說法不對,態(tài)度不好,說一樣改一樣等等。平心而論,功和過就像光與影,光下的易見,影下的難尋。像這幾十萬字的小說什么的,各種細節(jié),出了錯處,并不是那么好找。我們寫文章應該也有感觸,一篇文章,寫過的部分雖然記得大意,但是具體的內容,不見得就記得那么清楚。一些事情,大家可以體諒的,不用采用那么激烈近乎叫罵的言辭不是嗎?雖然個別細節(jié)問題存在借用過渡,但是大多數(shù)的描寫還是作者原創(chuàng),有過也有功,功與過大家是不是都應該給一個客觀的評價呢?一張白紙,濺上了污點,但不要忘記他的背景還是白色的,也不用一定要上綱上線,完全否定嘛。有事情批判可以,挑錯也可以,但是抓住錯誤不妨,別人認了錯也不管,硬要弄倒,搞臭,踩翻在地,踏上一只腳,這樣的行為又是否正確呢?
第二,關于我以及與我有相同觀點的諸位:我在知道作者引用了一些別人的文字并且處理不當時,我覺得不對。但在看到漫天的指責之聲后,又覺得雖然大家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態(tài)度不一定要這么激烈。所以大家在批評,幫助作者的同時,是否也可以給與這篇同人里,大家認為出彩的地方一些正面的,肯定的評價,來緩和一下這緊張的氣氛呢?個人認為這篇小說的情節(jié),構思,人物設定還是值得稱道的,瑕不掩瑜,半途夭折,實在是可惜啊!呼吁認同的人能夠出來支持一下作者。這不是記些不足為外人道也的事情的心情日記,而是娛樂大眾的同人小說。大家的支持,鼓勵,緩和氣氛的作用還是很重要的。
其三,對于作者大人:當年太平天國敗亡之后,清廷對湘軍將領開始一系列的兔死狗烹的行動。當時曾國藩就曾寫過一封家書勸慰曾國荃,其中有一首詩道:“,左列鐘銘右謗書,人間隨處有乘除;低頭一拜屠羊說,萬事浮云過太虛。 ”世間沒有絕對完美的事物,任何事情都有他的瑕疵。任何成功的人或者事物,都是謗滿天下,譽滿天下!敖馃o足赤,人無完人! “錯而能改善莫大焉。” 有錯誤改正就好,不必妄自菲薄;倚膯蕷。要分得清批評后面的善于惡。白居易詩云:“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zhèn)螐驼l知? ”相信當這篇文章完成的時候,更多的人會為它的精彩所吸引,而不是糾結于其中的失誤。銀英本身也是有著許多缺陷的小說,比如吉爾菲艾斯死得過早,楊威利的死亡方式等等,遭到很多人的詬病。但并不能否認這是一篇經(jīng)典之作。和氏璧成型之前,也是包裹于頑石之中。作者可以把犯過錯誤當作隱藏美玉的頑石,把大家的批評當作一塊磨石,打磨出一塊獨有的“緋村暗月之璧”來。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