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紀曉芙之我見
個人認為,評價一個人還是應(yīng)以當(dāng)時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來看待,畢竟“再大的餅也不可能大出烙它的鍋”
首先是紀曉芙出身世家,家里絕不會沒對她進行過女誡的教導(dǎo),女誡的內(nèi)容是三從四德,這樣看來,她在被楊逍污了名節(jié)之后生下不悔,拒絕滅絕要她殺掉楊逍的要求也不為怪。哪怕現(xiàn)今社會,無論男女還或多或少有些處女情節(jié),何況保守的舊時,紀曉芙愛上自己的第一個男人也是合情合理的。記得馬版的《倚天》里有一個片斷:周芷若當(dāng)著峨眉眾師姐的面將袖子挽至手肘,給丁敏君看自己初入峨眉時被師父點上的守宮砂,明明白白告訴大家自己與張無忌并無茍且之事,也讓丁敏君不要造謠生事,壞自己壞師門的名聲。周芷若原話記不太清了,不過大意也是“雖為船家之女,但也明白節(jié)操名聲的重要……”可見:1、當(dāng)時民風(fēng)就是看重女子名聲的,船夫之女都明白的事,就不用說一個世家的獨生女了;2、峨眉雖處江湖也是看重女弟子名節(jié)這種東西的。紀曉芙光閨閣失身,已經(jīng)是大逆不道的丑事了,若是她再跟楊逍私奔,無論是紀家,峨眉,還是武當(dāng),都會名聲受辱。紀曉芙再愛楊逍都不可能私奔。她一直留著左使的令牌,或是借物思人,或是打算等不悔長大讓不悔自己拿著令牌去找楊逍。但可以推論,不論她被沒被滅絕殺掉,她都不可能再去見楊逍。因為連她自己內(nèi)心深處都是覺得自己對楊逍的愛情是不道德該懺悔的,不然她也不會給自己的女兒取名“不悔”。
再來看古時婚姻環(huán)境:當(dāng)時成婚條件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紀曉芙比其他女子出格的地方也頂多就是婚前見過未婚夫罷了。以紀曉芙的年齡和當(dāng)時的保守環(huán)境來看,她對男女之事又能懂得多少?殷梨亭也是個守禮的人,當(dāng)然不可能在婚前與她有什么近距離接觸,更不可能有機會與她說些什么親密的話,殷梨亭對紀曉芙而言不過是一個頂著“未婚夫”頭銜的陌生男人而已。一個不識情滋味的女人對一個僅看過幾眼的男人又能有多少愛情?往多說一些,也不過就是耳聞過殷六俠的英名,略有好感,心中敬佩而已。你讓她怎么開口告訴一個比陌生人熟悉不了多少的未婚夫:自己失節(jié),失身又失心,身懷六甲,即使未婚也要生下孩子?無論哪個,她都說不出口,或是不能說出口。這樣她要用什么理由讓殷六俠退婚?若是女方提出退婚,退婚一話傳出去,遭退婚的殷梨亭還怎么再結(jié)婚約?除了一拖再拖,她能怎么辦?據(jù)我估計她是打算時間久了,讓武當(dāng)那邊看出自己無意婚事,主動提出退婚,但她沒想到,殷梨亭對她的感情很深,也沒想到武當(dāng)也怕提出退婚會傷到紀家的名聲。歸根結(jié)底,沒人錯,主要還是當(dāng)時的世風(fēng)造成的婚姻悲劇。
再來說說紀曉芙:那個時代出生世家,固然可以讓別人高看一眼,但讓人真心喜歡就不是家世的關(guān)系了。她是峨眉滅絕最喜歡的弟子;楊逍等了紀曉芙十年;殷梨亭更是等了紀曉芙大半生;張無忌聽明白胡青牛的暗示之后,先去找紀曉芙通知她危險,紀曉芙死后更是討飯賣藝把不悔帶到楊逍那里;電視劇中紀曉芙死后,她的某師姐明明找到了不悔和無忌,還是跟丁敏君說沒找到。一個女人可以被正邪兩道的男人愛上,被長輩疼惜,死后自己的同門師姐可以違背師命救自己的女兒,這就足以從側(cè)面說明紀曉芙的人緣和人品了。
樓主文筆很好,故事敘述得也很順暢,原著與同人結(jié)合的部分也處理得很緊密,沒有生搬硬套的感覺。只是紀曉芙這角色的處理,真的覺得大人處理的走型了?聪旅鏄蛳Υ笕说牧粞赃有大人的回復(fù),覺得大人可能是不太喜歡紀曉芙。個人覺得雖然是同人,按自己的理解處理原著人物無可厚非,但與原著差異太大,就失了同人的意義。當(dāng)然,文是按大人寫的來,個人只是小小的提一些個人意見而已,如果大人不喜歡,就無視吧。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