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 1 章
玉帝向來是個好脾氣,天上地下頗受眾仙愛戴。唯獨碰上了王母娘娘的事,不能冷靜。
“快說!到底怎么回事?再耽擱把你投到下界為豬為狗!”
玉帝難得地拍了桌子,嚇得被質(zhì)問的小仙娥撲通一聲跪了下來,再不敢支支吾吾,一邊叩頭一邊求饒道:“玉帝開恩!玉帝開恩!”
“說!”
小仙娥哆哆嗦嗦回答:“王母……王母她,丟了……丟了一只杯子!
“杯子?”
三天前,玉帝從如來佛祖處回來,一見王母娘娘整個人悶悶不樂、形容憔悴,就擔心得不得了。這天宮里,王母娘娘不說一仙之下萬仙之上,也差不多了,要什么沒有?怎么自己才離開個把月,回來就這樣了?這是讓誰給欺負了還是遇到什么難事了?
可無論玉帝是旁敲側擊還是單刀直入,王母娘娘就一個回答:沒什么。
玉帝無奈,只好偷拿了一個王母宮里辦事的小仙娥來問話。
這小仙娥也是嘴嚴,問了半個時辰,總是裝傻兜圈子,不正面回答問題。這才逼得玉帝發(fā)了脾氣。
“什么杯子?做什么用的?哪里來的?”
玉帝一連串的問題,小仙娥只有一個回答:“小仙不知,小仙級別不夠,從沒見過那杯子,只聽說王母對那杯子視若珍寶!
玉帝又問:“怎么丟的?”
“小仙不知……”
“那派人找了沒有?”玉帝說完覺得自己是多此一問,這么心肝寶貝的東西丟了,肯定要召集天兵天將把整個天宮搜查一遍。沒想到小仙娥竟然說:“沒有,王母只叫了那幾個她從昆侖帶過來的姐姐在瑤池內(nèi)找,我們也是私下里聽說的,并不知道要找的到底是個什么杯子!
真是怪了!玉帝捋著胡子琢磨:這天上地下王母什么奇珍異寶沒見過,到底是怎么樣的一只杯子能讓她這樣牽腸掛肚?這樣一件寶貝,自己怎么從沒聽她提起過?況且王母雖算不上張揚,但也不至于低調(diào)得一件寶貝丟了只在自己家找。最怪的是,丟個東西,王母為什么要瞞著他呢?實在是太蹊蹺了!
王母有心瞞他,那么就不能明察只能暗訪了。玉帝袖子一揮,抹了小仙娥剛剛那段記憶,免得她回去告訴王母。
王母少年的時候一直在昆侖山上修煉,過了好多好多年大山門不出二山門不邁的日子,是真正的不食人間煙火。
嚴格來說,王母根本不知人間煙火為何物。但她聽說,不經(jīng)歷人間種種就不算真正的修煉,這樣的仙生是不完整的。
于是,王母決定下山歷練。
下了山王母才知道,這凡俗氣是真粘人,一沾上就擺脫不掉了。
王母仙軀,本來是不必吃喝的,可她偏偏被一種叫瓜子的食物吸引;亓死鲋螅棵恳股钊遂o之時那炒瓜子的香氣就好像從山下跟了上來,一個勁兒往她鼻子里鉆,擾得她夜不能寐。
王母為了它一趟又一趟地下山,山上伺候她的仙娥全以為是人間出了什么亂子,王母下山平亂去了,直到昆侖山上多了個吊爐。
又過了不知多少年,太白金星代了月老的職,給玉帝和王母牽了線。二人相見恨晚,玉帝當天就敲定了成婚的日子,請王母盡快搬來跟自己住,還將瑤池送給了她。
王母愛玉帝,也愛瓜子?商鞂m上沒人吃零嘴啊,玉帝是仙三代,更是家教森嚴、為人儒雅,除了偶爾小酌,連蟠桃大會上的仙桃也不多吃一口。天上人人以他為榜樣,不吃零嘴幾乎是不成文的規(guī)矩。所以,別說帶吊爐上去,就算是裝幾斤帶去嗑都不合適。
你說什么?王母本領大,自己變些瓜子吃不行么?當然不行,味道差著呢,真正的行家都是寧缺毋濫!叫人時不時送些過來?進南天門可是要安檢的!法力傳送?不行,天庭的結界是玉帝親自布的,根本傳不進來!
王母放不下玉帝也舍不得瓜子,正兩難的時候,忽然經(jīng)貼身侍女提醒,想起來自己有件寶貝。
此物叫做靈犀杯,共有兩只,一只陰杯、一只陽杯。無論兩只杯子相距多遠,無論把什么東西倒在陰杯里,都會立刻消失,原封不動出現(xiàn)在陽杯里,反之不行。
這靈犀杯是王母六歲生辰的時候不知哪路神仙送給她的一個小玩意,說是寶物,可也實在是沒派上過什么用場,以至于幾千年過去了,王母早把它拋諸腦后。也虧得有人幫她記著,實在是功不可沒。
王母嫁給了玉帝,人住在天上瑤池,昆侖山上娘家人依舊天天炒瓜子,按時按點往靈犀陰杯里倒,傳到王母寢殿的陽杯。靈犀杯不大,每次傳的瓜子量也不多,嗑上幾口,神不知鬼不覺,簡直完美。
可就在十天前,王母寢殿里的這一只陽杯,丟了。
這一只靈犀陽杯丟得十分徹底,就像從來沒存在過似的。丟杯子的那天,王母出去接見了一下來找她說話的太白金星,料想玉帝不在他應該待不久就把靈犀杯留在了寢殿里。這是王母第一次把靈犀杯單獨留在寢殿,以往她謹慎,從來都是杯不離身。
還真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回去杯子就不見了。
起初王母并未著急,她在殿中單手凌空一抹,空中立刻出現(xiàn)一副活畫面,展示的正是王母離開這段時間寢殿里發(fā)生的事。
畫面里始終空無一人,只是在一個極不易發(fā)現(xiàn)的波動后,靈犀杯消失于畫面中。王母又查看了整個寢殿,毫無生人氣息。
王母這才有點慌了,到底是什么人,能在她眼皮子底下悄無聲息地把杯子偷走還不留下一絲痕跡。
密室丟杯事件一直解不出來,再加上瓜子斷供,天之嬌女王母娘娘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挫敗感。
王母雖然活了幾千年,可仍是孩子心性,單純得要命。
玉帝就不同了,外人只知他仙力高強,卻不知他管理天庭靠的并非仙力。他在天庭每個重要的仙官身邊都安插了自己的心腹,誰家有事也逃不過他的法眼。當然,他跟王母是真愛,他沒在王母身邊放人。
因著這一條便利措施,玉帝當天下午就找到了靈犀杯的下落。
原來,這靈犀杯是讓太上老君給拿走了。
據(jù)那名心腹所說,就在玉帝剛出門沒幾天的時候,老君殿里發(fā)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老君的煉丹爐破了。這爐子是出了名的結實耐用,可架不住老君什么都往里扔,妖魔鬼怪煉多了,總會吃不消。好在洞不大,發(fā)現(xiàn)的又及時,沒出什么亂子。
不過老君當年吹過牛,說他這煉丹爐是上天入地獨一件的寶貝,南天門倒了他這爐子都壞不了。天庭這幫神仙,別的記不住,這種事他們記得可清楚了,就算過個幾千上萬年也會拿出來看你笑話。老君這么要面子的人,只會偷偷摸摸補爐子,絕不會把這事說出去。
造這煉丹爐的材料雖說配方復雜,倒也不算難找,唯有一樣東西,老君找到它的時候就是蝎子的粑粑獨一份,至今三界之內(nèi)都沒見到第二塊。當初造完煉丹爐,剩下一小塊邊角料做了一對紅色小杯子,想想也沒什么大用,就送給了過生日的小王母,起名靈犀杯。
老君真是追悔莫及,后悔不該那么自信爐子永遠不會破,現(xiàn)在送出去的禮物有如潑出去的水,總不好再要回來吧。可煉丹爐也不能不修,一天兩天沒關系,時間長了肯定瞞不住。
老君嘆了口氣,得,再做一回小人吧!
他老人家活得年頭久,吃的塹也多,慢慢地就知道凡事多留個心眼,所以他送出去的每一件禮物上都會留一個他自己的暗記。這暗記跟他有生死不斷的聯(lián)系,就算禮物讓人帶到天涯海角也能瞬間找到,只要找個沒人在的時候就能神不知鬼不覺拿回來。
玉帝雖然并沒見過那只杯子,但再名貴的寶物他也不放在眼里,只是生氣太上老君這老頭的所作所為。如果放任不管,那不就等于助長這等歪風邪氣么?墒侨绻髲埰旃娜ヌ嫱跄赣懝,一方面自己在各仙官安插人的事就暴露了,另一方面王母不愿聲張,自己這么做她也不見得領情。
玉帝畢竟是玉帝,耐得住性子,他叫心腹先回去,靜觀其變,讓老君自己露出馬腳,他再去撿漏。
本以為拿回靈犀杯就可以開始補爐子了,沒想到這杯子開始往外冒瓜子。老君自然對這杯子的功能了如指掌,只是沒想到這小孩子的玩意兒現(xiàn)在還在用著。
他把杯中的瓜子倒在手里,仔細端詳了一會兒,自言自語道:“這到底是何物?”
一連幾天,靈犀杯天天定時、定量往出冒這些小東西,老君越看它們越愁。他當年只把暗記做在了陽杯上,陰杯沒有,陽杯又是他偷回來的,現(xiàn)在總不能明目張膽把陰杯搶回來吧。他不能阻止陰杯那邊往陽杯傳送東西,就不能用陽杯修爐子,誰知道它補上去之后還會不會往外冒那些小東西,萬一煉丹爐失控,那可是毀天滅地的爆炸力。
爐子不等人,老君必須要盡快搞定那只靈犀陽杯,那么第一步就是先鬧明白那些一頭尖一頭寬的小東西是什么。
他抓了一把瓜子揣在袖子里,找了幾位他認為不太多嘴的仙友,一個個問過去,竟然沒人知道。
他揣著手低著頭悶悶不樂地往自家仙殿走,一個沒注意撞上了對面的人。
“老君恕罪!”
太上老君抬頭一看,來人正是上天庭來匯報工作的灶神。這等小神,老君自是懶得搭理,鼻子里“嗯”了一聲就繼續(xù)往前走。沒想到灶神說:“老君老君,您的瓜子掉了!”
老君立刻來了精神,他指著灶神手里捧著的幾粒瓜子問:“你認識這東西?”
灶神原以為太上老君他們這樣的大神應是見多識廣的,沒想到也是個土鱉。不自覺拽了起來,他往自己身前收了收托瓜子的手,捏起一顆,熟練地嗑了起來,邊嚼邊說:“瓜子嘛,常吃。”說完,瓜子皮吐在了腳下的祥云上。
太上老君立馬明白了這所謂瓜子是個什么東西,嫌惡地看了灶神一眼,說:“天上不準吃零嘴!”
灶神想了想說:“小仙倒不記得天上有這條規(guī)矩。”
老君恍然,的確沒有。他心里一邊暗罵灶神不懂事,一邊下決心過兩天爐子一補好他就跟玉帝提議把不準吃零嘴這一條堂堂正正寫進天條里。
他哼了一聲,一甩袍袖,將灶神一個人甩在原地,自己走了。
灶神氣不過又不能追上去罵,只好背地里也學著太上老君的樣子,一甩袖子走了,邊走邊嘟囔:“什么破瓜子,都炒糊了,難吃死了!”那幾顆瓜子也隨手丟了。
老君回去之后,見又有新的瓜子傳送過來,還是熱乎的呢,就學著灶神的樣子吃了一顆。
哪知一顆不夠,連上新傳過來的帶這些天存的,一口氣全吃了。
真香!
第二天一早,一位小仙官隔著寢殿的門請示:“老君,您要的仙露都集齊了,是送到丹房還是……”
小仙官話沒說完被老君口齒含混地打斷:“就放門口!”
這仙露原本也是采來補煉丹爐用的,可昨天老君一下子吃瓜子吃得太多,上火了,滿嘴的口瘡,正需要這仙露來漱口消火,補爐子的事自然要往后推。
老君用過仙露,口瘡消退,人也冷靜了下來?稍嚼潇o越糾結:這靈犀杯不化就補不了爐子;化,就再也吃不上瓜子了。天庭是有規(guī)矩的,即便是位高權重如太上老君,也不能隨便下到人間去買瓜子。太上老君有生以來難得地陷入了兩難。
天上那些伺候大神的小仙娥、小仙官,平日里并沒有太多的娛樂活動,最主要的消遣就是編八卦、傳閑話。
這陣子天宮上風平浪靜,各人謹小慎微,一時無話可傳、無謠可造,大伙兒著實悶得厲害。
幸虧昨天太上老君和灶神兩個耍脾氣,一人扔了一小把瓜子在祥云上。
老君和灶神雖然耍脾氣,但心里明白,像瓜子這種凡俗之物脫了手落在祥云上是不會留下的,自然而然就會漏到下界去,所以根本沒放在心上。誰也沒想到玉帝回來剛一聽說王母娘娘丟東西的事就立刻加固了整個天庭的結界。祥云的粘性大大增強,瓜子又輕又小,難免遺留下了兩顆裹在了祥云里。
老君和灶神走后沒多久,幾個路過的小仙娥眼尖地發(fā)現(xiàn)了腳下半遮半掩的兩顆瓜子和兩瓣瓜子皮。
這兩個小仙娥都是從下界提拔上來的,對于人間種種都是相當熟悉?粗_邊的東西,睜大眼睛、捂住嘴,喜不自勝。倆人都沒出聲,只用眼睛一通交流。
第二天一早事情就傳開了:天庭有人吃零嘴!
在天庭上吃零嘴到底是一個什么程度的問題呢?在天庭,吃一些仙果、仙露都是為了增強法力,無可厚非,可以光明正大的吃?闪阕爝@東西就不一樣了,天庭不產(chǎn),要有就一定是從凡間偷偷帶上來的,兩顆瓜子量不大,雖然構不成犯法,可這是讓天庭這些神仙頂頂瞧不上的行為。就好比在凡間,吃屎不犯法,但一般沒人去吃,萬一真有人好這口也會偷偷摸摸進行,一旦被人發(fā)現(xiàn)那肯定會上頭條新聞的。那人要爭辯說這東西只是聞著臭但吃著香,沒吃過的人自然不會去嘗試,還會罵那人神經(jīng)。怀赃^的人更要罵他,以表明自己從沒吃過。畢竟,屎嘛。
因為安插眼線的關系,玉帝比其他大神仙更早知道了這個事,半夜里就叫這條味道濃郁的新聞擾了清夢。
也許是睡糊涂了的緣故,一向思維縝密的玉帝竟然完全沒把吃零嘴事件和王母娘娘丟杯子的事往一起聯(lián)想。他吩咐下邊:“只要別鬧出什么亂子就不用管!
玉帝辦完公務躺下正準備接著睡,王母娘娘問:“什么急事,大半夜的來吵你?”
玉帝說:“我給你講個好玩但有點惡心的事……”就把這個八卦傳給了王母娘娘。
玉帝講完逗得自己哈哈大笑,隨后打了個哈欠就睡了。王母的眼睛卻睜了半宿,她就等著天亮玉帝一走,自己就到那個發(fā)現(xiàn)瓜子的地方去看看,到底是誰要害自己。
同樣睡不著的還有太上老君,他也得到了這個消息。他老人家現(xiàn)在既顧不上口腹之欲也顧不上補爐子,畢竟面子事大!
他掐指一算,灶神已經(jīng)匯報完工作回凡間去了。他打算等過兩天風聲沒那么緊了,挑兩件可有可無的寶貝送給灶神,堵住他的嘴。至于這靈犀杯,那是絕對不能再留了!
從任何一個角度來說,靈犀杯現(xiàn)在都算是贓物,絕對不能隨便亂丟,更不可能就近嫁禍給誰,唯一的辦法就是物歸原主。老君對此也并不過于內(nèi)疚,他是這么分析的:這件事發(fā)生的直接原因在灶神,根本原因在王母,他不過是替自己運籌帷幄了一下,實在無可厚非。
第二天一早,玉帝前腳出了瑤池,王母娘娘后腳就去找發(fā)現(xiàn)瓜子的地方?伤]想到螳螂捕蟬黃雀在后,自己才一出門,太上老君就把靈犀杯送了回來,還悄悄地放在了她的被子底下。
王母娘娘到了案發(fā)現(xiàn)場,殘余的瓜子和瓜子皮早就被太上老君半夜里摸黑出來清理干凈了,一無所獲。
王母氣悶,不愿意回瑤池一個人生悶氣,就去找天上交好的小姐妹玩耍了。從白天折騰到晚上,累到想不起來生氣了才各自回宮。
她回瑤池的時候正好玉帝也來了,倆人一起進的門。因為不涉及到吃晚飯的問題,天色又不早了,倆人就說干脆早點兒休息吧,就讓小仙娥鋪床。兩個小仙娥一抖落被子,直接將里面藏著的靈犀杯和一被子的瓜子全抖落出來了,嘩啦啦撒了一床一地,還有幾顆越過玉帝蹦飛到了后面的洗臉盆里,悠悠然飄在水上,如一葉小舟。
寢殿里的玉帝、王母,外帶四個伺候的仙娥,一看這情形,登時臉就綠了。所有人都反應過來,王母這失而復得的杯子就是這些鬧的滿城風雨的瓜子的來源。
天庭有規(guī)矩,凡間的東西可以帶上來,但有定額限制,這限制不按體積、不按重量,它按數(shù)量,這些是玉帝親手寫在天條里的。
散落的這一片小瓜子,不用數(shù)就知道已經(jīng)遠遠超過了定額。當著這么多人,玉帝萬萬不敢徇私。
殺人滅口么?不成。天庭每增減一個人都會有記錄,姓甚名誰,來的或去的原因是什么,都會自動寫上,非仙力可以更改。
所以,玉帝非徹查不可、非處理不可。否則這事以八卦的形式傳出去,更無法收場。
一日夫妻百日恩,玉帝心里肯定向著王母,他把這事暫時按下來,準備第二天早上再審。雖然他不能說什么,但可以讓王母睡個好覺,明天早上腦子靈活一些,好隨機應變替自己辯解。
第二天一早,凌霄寶殿上,左一排、右一排,人難得的齊。
王母被夾在大殿正中央,心里又好氣又好笑,這是干嘛呢,還要審問我不成?
王母從前在昆侖山逍遙慣了,她不大立什么規(guī)條給別人,更沒人敢管她,以至于她上天庭來這些年也并沒有把天庭的規(guī)矩讀過一遍。她只以為在天庭吃瓜子不好、不雅,給玉帝丟人,并不知道一把瓜子竟然讓自己犯了天條。
她瞪著玉帝,現(xiàn)在正委屈得厲害,心想自己為了維護玉帝的臉面吃個瓜子都偷偷摸摸,你倒好,還把我拎到大殿上讓眾人審我。真是豈有此理!
玉帝叫人把人證物證都帶上來,問王母“你可有何辯解”的時候,玉帝表達的意思是:你就咬死了說不知道、不是我的,沒人敢把你怎么樣。與此同時,王母理解的意思是:你要辦我!
于是,王母破罐破摔答道:“是我的,你想怎么辦就怎么辦吧!”
此話一出,大殿上低沉地、壓抑地嗡嗡起來——殿上的仙官們開始竊竊私語。
太上老君總算松了一口氣。
玉帝不顧殿上左右,一個勁兒給王母使眼色,王母卻根本不再看他了。玉帝沒料到這個結果,但覺得無論如何今天不能再審下去了,他說:“介于案情復雜,本案押后再審!彪m然這是明顯的偏袒,可是畢竟沒出結論,別人也不好直接反駁。只有一個不識趣的站出來問:“那給王母娘娘押在哪兒呢?”
這是個問題。
天庭雖說有仙牢,條件也還可以,但管得相當嚴,玉帝也別想徇私。要是王母關進去,玉帝根本沒法跟她通氣商量對策。最理想的當然是軟禁于瑤池,可王母都當場承認了,玉帝也當場偏袒了一次,再來一次,恐怕要犯眾怒,不利于后面判決。
正兩難著,玉帝突然福至心靈,還真想起來一個好地方!
他前陣子去找如來佛祖,倆人新造了一座五行山,準備以后專門用來看押本領大又不老實的仙犯。
這五行山不是故事里寫的么?對,是故事里的。玉帝看完那本書覺得這一節(jié)相當?shù)拿,于是就去找如來佛祖商量,咱也按照書里的說法,造一座五行山。如來一聽,小事一樁。倆人就選了個地方,如來在手指頭上畫了幾筆,三兩下造了一座五行囚山。
這五行山的好處在于,有如來佛祖的無邊法力鎮(zhèn)壓,不再需要專門找人看管。這地方用來關王母娘娘最合適了,既能給玉帝和她兩個人留出單獨說話的空間,又不不落人口舌,畢竟這可是囚禁重刑犯的地方。
所以,當玉帝說出“暫押五行山下”的時候全場無異議。
只是王母娘娘平生從沒受過這種委屈,一下子忍無可忍,突然向上沖去,沖破了凌霄寶殿的頂子,跑了。
王母是誰,昆侖山的老大,她不但不能任人魚肉,還要給魚肉她的人一點眼色看看。
那么來吧,不是不讓吃瓜子么?行!
王母念了個查找替換的訣,把三界之內(nèi)所有的水一瞬間全變成了瓜子。一時間風云變色、天地震動。西南方向雨神正在施雨,于是凡間下起了瓢潑瓜子;正在龍宮里下棋的東海龍王和西海龍王差點讓無邊無垠的瓜子悶死;酒壺里的酒變成了純酒精加瓜子,一口下去險些讓人腸穿肚爛……
好在玉帝眼疾手快又法力高強,及時控制住了局面,沒造成什么傷亡。
不過,眾目睽睽之下,王母娘娘做出這種事,夠她開除仙籍的了。
王母被抓了回來,照舊押在五行山下,照舊押后再審。
這回捅了大婁子,不是玉帝一人可以偏袒得了的。于是,他找了兩撥人。第一是王母在天庭的幾個好姐妹。幾位女仙,地位不比男仙,進不了凌霄寶殿,可在殿外也聽說了殿審的情況,又親眼看著王母犯下大錯,一個個急得不行。
洛神、嫦娥她們早就聚集了平時關系親密的幾位女仙一起商量對策,討論正熱烈,沒注意外面的動靜,玉帝突然站在她們中間,全嚇了一跳。等玉帝表明來意,才發(fā)現(xiàn)原來是盟友,且是重量級盟友。雙方迅速交換了一下意見,決定里應外合,成功率一下子提高了不少。
這廂事畢,玉帝馬不停蹄去找下一個結盟對象——太上老君。
事態(tài)緊急,玉帝一見老君就立刻捅破了窗戶紙——我知道杯子是你偷的,你現(xiàn)在必須按我說的做!
老君被人拿了把柄,無話可說,只好乖乖聽差,同時他還將功補過,供出了同吃瓜子的還有灶神。玉帝心想,如此甚好,又多一個幫手,于是搞定老君之后,又連夜召見了灶神。
三方安排妥當,天已經(jīng)蒙蒙亮了,玉帝洗了把臉,直奔凌霄寶殿,準備迎接那些即將聲討他媳婦的仙官們。
為了避免再出現(xiàn)昨天那種失控的局面,今天的殿審沒有讓王母過來,而是采取了遠程審判的形式——王母在五行山,其他人在凌霄殿。對此,天庭早有先例,對于破壞力強的仙犯他們都是把他押在仙牢,由負責看管仙犯的仙官傳送雙方的影像和聲音。唯一的區(qū)別在于,此次傳送影像聲音的人換成了玉帝本人。
玉帝說自己又要施法又要審案,會累,所以叫貼身伺候的小仙官奉上一些仙露,喝了一口自覺不妥,叫給在場的每位仙官都送了一杯。
大家謝過玉帝之后連看都沒看,一飲而盡——沒有桌子,不趕緊喝完就得一直端著。
可是仙露到了嘴里之后發(fā)現(xiàn)稍微有點不對勁,有一種……說不上來的、聞所未聞的、獨一無二的清香。細品之下,發(fā)現(xiàn)嘴里不光是仙露,還有一個小小的、一頭尖一頭圓的小東西,輕輕一嚼,剛剛那絲絲縷縷的清香立刻爆了滿口。
太上老君帶頭將嚼了一半的瓜子仁吐出來問:“敢問玉帝,這是何物?”
今天早上剛剛從下界趕來匯報工作的灶神出列,說:“這是小仙在凡間搜羅到的一件滋補佳品,送給玉帝品鑒。然玉帝體恤各位,拿出來大家享用!彼粤讼律ぷ,接著說,“此物叫做瓜子仁!
玉帝面上大驚,說:“你怎么不早說!這……你可知道昨天發(fā)生了什么事嗎?”
灶神一臉無辜,“小仙不知!
玉帝嘆了口氣,“算了,不怪你!庇挚慈合桑爸T位以為如何?”
這會兒瓜子早都咽下去了,要說出什么難聽的話來,那不是打臉么。一個個都杵在那兒假裝沒聽見玉帝的問題,一言不發(fā)。
還是太上老君問:“灶神,你說這東西是滋補佳品,如何滋補?一個凡品,你怎敢呈到天庭上來,不怕問罪么?”
灶神嚇得趕緊跪下,又說是經(jīng)過玉帝允許才帶上來的。見老君沒再糾纏,繼續(xù)說這瓜子能夠補腦養(yǎng)顏提升法力,是仙家修煉必備佳品,擱在人間糟蹋了。
話剛說完就有人提出異議,這東西再好它也是凡間的東西,不能在天庭長期食用。
玉帝尚未置可否,殿外一陣騷亂,玉帝叫人去問怎么回事。
小仙官問明白了回來報告,說是洛神管轄下有凡人百姓因為意外吃了瓜子裹腹熬過一口氣,其他好幾位女仙聽了都說自己轄下也有這種情況,想請玉帝看在王母無意間救了許多條命的份上,對她從輕發(fā)落。
玉帝再問:“諸位以為如何?”
這會兒大伙兒都明白了,這是玉帝做的一場戲。
看這架勢,玉帝是鐵了心要放王母娘娘。大家雖然都想看熱鬧,可誰也不愿意當這個出頭鳥被玉帝打,于是都支支吾吾不正經(jīng)回答。
按照玉帝的安排,又該太上老君了,他說:好在昨天沒造成什么損傷,又救了人。不如讓王母娘娘將功補過。
有人問:“如何將功補過?”
老君說:“在瑤池辟出一片地方來培育瓜子,讓眾仙友既能享用滋補佳品,又不必擔心凡間東西擾亂天庭!
大伙心里一琢磨,熱鬧雖然看不成了,但個個都有好處,也算不錯,不如就順水推舟得了。于是紛紛表示贊同。
玉帝只好半推半就答應下來。
押在五行山下的王母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雖然她也不覺得自己犯了什么不可饒恕的大罪,但看昨天那個架勢,本來以為要被永削仙籍了,沒想到劇情急轉直下,竟然要在瑤池種向日葵!以后可以光明正大在天庭嗑瓜子了啊!
當然王母身上的擔子并不輕,她以后不但要負責蟠桃大會的組織,還要負責向日葵的培育、種植,著實不容易。
因為判決要求王母在種植向日葵這事上既要親力親為,又不得借助仙力,所以每天都累得腰酸背痛。她不由得想起來把自己害成這樣的太上老君,自己這么辛苦,也不能讓他閑著!于是向玉帝進言,說是如果想要瓜子真正發(fā)揮提升仙力的作用,必須得用太上老君的八卦爐來炒。
玉帝欣然同意。
太上老君前不久才當面向王母要回了那只靈犀杯,補好了爐子。他更寶貝他的八卦爐了,不允許任何人靠近。所以這炒瓜子的任務他也只好親歷親為。
王母娘娘和太上老君一個每天滿腳泥,一個每天滿臉灰,不容易、不容易!
又到了要舉辦蟠桃大會的時候,洛神、嫦娥等女仙看著王母平時已經(jīng)那么累了,實在不忍心她一個人辛苦,都來幫忙。
洛神說:“其實這蟠桃都沒人愛吃,何必還舉辦這個大會!
嫦娥:“你可不要瞎說,讓人聽見定你的罪!”
麻姑:“要是蟠桃大會吃瓜子就好了!
大家齊聲:“對!”
于是向玉帝進言,請求將蟠桃大會改成瓜子大會,大家可以一邊嗑瓜子一邊說事。
玉帝把這建議拿到凌霄寶殿上讓大家討論。每個人心里都不能更同意了,蟠桃早吃膩了,瓜子多香!可是神仙總要有些矜持的,還真就討論了一陣子。不過也沒討論出個所以然來。
還是灶神見多識廣,他說:“不如保留蟠桃大會,但會上以供應瓜子為主,將蟠桃榨成桃汁。眾仙友既吃上了瓜子又不會上火,還能一次補充兩種鮮果,一舉多得呀!”
眾仙紛紛舉雙手同意,說這個主意實在是太好了!
于是,這個事就這么定下來了。
蟠桃大會上最激動的要數(shù)王母娘娘和太上老君,自己辛辛苦苦的成果被大家高度認可,差點兒喜極而泣。
灶神雖然還叫灶神,但是升了兩級,從今以后不必等召喚,隨時可以上天,還在天庭賜了一座小仙殿,多年的媳婦熬成婆啊!
玉帝瞧著瑤池地里那一片欣欣向榮的向日葵,問王母:“娘娘,可還滿意么?”
王母:“滿意!”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