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 1 章
夕陽之下,睡與死不過是呼吸的距離。
-------《夕陽之下》
文很早。而且是悲文。但卻令我影響很深一直遲遲不肯放下。
第一次看的時候是躲在宿舍溫暖的被窩里。熒熒的手機(jī)燈光亮著,那時宿舍窗簾沒有拉起,月光撒在我緊貼的墻上,淡白若水,我捧著手機(jī)哈氣把那屏幕都朦朧了,隨著屏幕的朦朧,我眼睛也濕了。后來只記得一個人定定地看著窗外都已熄滅靜謐的街樓,想了很多。
【守望】
曲調(diào)緩緩響起。
文章的線索有兩條。
河。與夕陽。
夕陽濃彩,金波蕩漾。人的年少青春,愛與離別,也若這夕陽下緩緩或曲或卷的河水流失不負(fù),抑或是源遠(yuǎn)流長,不生不息?
Do you remember
The things we used to say?
I feel so nervous
When I think of yesterday
如果袁朗知道那會是他跟他說的最后一句話,他會……會怎么樣呢?
沒什么,生活不給機(jī)會反悔!
文章開頭,就已經(jīng)定格在那樣一個空缺注定讓人不斷回望的結(jié)局。
槍聲猝然響起,炮彈爆裂。依舊如往常一般,訓(xùn)練有素的吳哲翻下河中,依然舉槍回?fù)。不忘回(fù)簟:铀,是否疼痛能夠更清晰?那么,在深知已?jīng)負(fù)傷的情況下,他回身咬牙堅持舉槍又是怎樣一種堅韌。
他還擊,他記得自己是戰(zhàn)士!
也許因為他一直明白,這是他的使命,作為一個軍人的本質(zhì),作為A大隊一份子應(yīng)做到的訓(xùn)練有素。
才通過話,卻沒有想到已是決別之語。
不知道袁朗會不會后悔說出那句【小混蛋】?
那么他會不會在之后的那段日子里,凝望著每一次如畫的夕陽,深將那人的話銘刻入腦海?
前鋪倒敘,卻將過程拉長,沒有過多的心理描寫。只是將結(jié)局先告訴讀者,然后緩緩地拉出鏡頭,一同體味著那份驚訝的酸澀。
然后文筆將時間向前推。
How could I let things
Get to me so bad?
How did I let things get to me?
袁朗眼里流露出驚訝不解恐懼痛苦,混合了太多的情緒,然而情緒再多也沒有用,他就只能眼睜睜看著他與吳哲,被蕩漾著夕陽光色的澄澈水波分隔開,淺淺的水波是生與死的永恒。
戰(zhàn)死。
很多的文里,尤其是悲文里常出現(xiàn)的一個結(jié)局。只屬于軍人的。此文依舊是如是。那聲爆炸起時,一塊彈片切入了吳哲身體…但是。此文特殊之處,也是作為其主線之一,吳哲是慢慢在袁朗驚愕的視線中沉入湖底。所謂最揪心的離別,并不一定是雙方哭得衣衫盡濕的熱別,也非冷淡離棄不言不語的難言,而是那種微笑的相望。
這也是此文中最早打動我的地方。
當(dāng)袁朗看見吳哲嘴角的血絲還想要笑著調(diào)侃著 這么不中用,跳個河,也能把唇角咬破。
卻不知道那最后兩人能相望的時光里,將成為最終別離的須臾。
袁朗沒有想到,他那一拉,就只拉過那把槍,怔忡間,再去看吳哲,他眼里閃過一絲奇怪地光,嘴邊有更多鮮血涌了出來…
此處看時頗為揪心,因為結(jié)局讀者早已知道。
觀望著別人的疼痛,早料到別人的憂傷。孰知,即使早知道是如此這樣一個結(jié)局。文者筆下的袁朗,像是唯一那個被蒙在鼓里的人,還想著拉著他的小孩上岸。夕陽之下,波光粼粼,血色濃郁,他會不會知道那就是訣別?
看到袁朗時,他突然想,太好了,留在這兒的,只是他自己!
離者一雙,觀者在旁。
此處的心理描寫,讓人更為之扼腕。岸上還是驚訝與怔忡的袁朗,河中是生命已近最后余光的依舊對他微笑的吳哲。隔著那樣美的夕陽之色,隔著那樣平緩流淌的河流。
那是一種守望。
于是,歌唱到。
Like dying in the sun
Like dying in the sun
Like dying in the sun
【遙望】
葬禮上
當(dāng)所有人哭成一片的時候,袁朗并沒有哭。
作者寫下這樣一句話。
有一些人,就算你哭的肝腸寸斷,都不會好過哪怕一點(diǎn);有一些人,就算燒成了灰灑進(jìn)了海,都不會忘記哪怕一分。
然后另起一行寫下。
在袁朗的心里,吳哲就是那樣的人!
在很多時候,我們總能在生離死別望到一些從來不抹淚的人。你不能說他們冷血,因為你能夠從他們眼神里看到一種只屬于他們的堅持與隱忍。那不是堅強(qiáng),那是對一份深情最炙熱最淳厚的堅持。那是一種信念,矢志不渝,甚至穿越時間空間,不論生死。
我相信,那是袁朗最后的堅持。
屬于一個男人。
屬于一個軍人。
同時也屬于一個情人。
沒有人知道,在前一個夜里,袁朗曾偷偷的潛進(jìn)了靈堂,隔著水晶棺木,描摹過吳哲的面龐,輕吻他的唇。
那是一個深情的情人。屬于一個軍人的深情。他有過堅持,有過隱忍,當(dāng)著那么多人的面他也絕不會流淚。他難受,他深知哭并沒有辦法可以排遣一點(diǎn)點(diǎn)內(nèi)心的難受與不舍。他是A大隊長,但他也是人。
看到這里的時候,是我第一次流淚。隔著水晶棺,那是怎樣一個纏綿的吻。可是那不是袁朗吃了毒蘋果的公主,他閉著眼,也再也不會醒來。飽含深情的吻,卻沒有辦法喚醒沉睡的情人,一遍一遍地描摹,卻始終沒有辦法觸摸情人的臉龐。
中間不僅僅隔著一道棺木。
是生與死。
是一份深情,與長眠的不知。
這里不禁要贊作者的文筆深厚。沒有太多情緒心理描寫。單單的動作與緩慢的敘事柔長,卻讓人依舊沉浸在夕陽之下那條浸含那鮮血的河流,將悲傷與深情拉長。
所以。所謂悲文,不是說寫到生死是為悲。
如無深情,怎能有悲?
如無歡樂,何能趁悲?
我相信,隔著那厚重晶瑩的水晶棺。袁朗一定只是望著吳哲。
不止是要追問那一瞬間,他想對自己說些什么話?再問他,一年前,被親吻和纏綿打斷了的那個夜里,他究竟想對自己說些什么樣的話?
同樣的,是為了銘記,為了不能被忘卻要銘刻入生命的銘記。
他的情人。他的吳哲。
那是一種守望。
【相契相守】
生活還得繼續(xù),袁朗依然是那個袁朗。
在很多我們所見證的所謂永恒中,故事的結(jié)局不是一方追隨這一方同赴生死。在我眼里,那只能說是一份缺懦,于生活,于深情。沒有辦法承受一個人的孤獨(dú)寂寞痛苦,不敢直視生活的痛苦也沒有心懷恒愛勇敢活下去的勇氣。那是儒弱。
他的吳哲,不靠這已死的物來紀(jì)念;他的吳哲,活在他的呼吸心跳里所以生活中沒有吳哲的袁朗,卻還依舊是袁朗。也許從未變過。
是的。袁朗依舊是那個袁朗。那個依舊深愛吳哲的袁朗。從未變過。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那份堅守與深情在那些被風(fēng)沙消磨如斯卻依舊如那天夕陽下倩影一般剪輯成詩成畫,變成一句句,不忘不忘。那些誓言隱藏在心里,卻早已那般厚重不可取代,早已不是任何死物能夠紀(jì)念證明的。
那是真愛。
Will you hold on to me
I am feeling frail
Will you hold on to me
We will never fail
曲調(diào)這樣唱著訴著。
孩提的聲音在袁朗的懷中卻慢慢勾出那份最深最濃郁的回憶。那份被血染就的回憶。
童話只是童話,水中沒生活能拯救王子的美麗人魚,更多的時候,拯救的唯一代價是生命。
那句話,或許是這么長久時間袁朗給自己疑問的解答。卻只是那個孩子,讓他深刻相信了這樣的答案。死了終是死了,軀殼早已在濕潤的土壤中氧化腐爛。他心里的那個吳哲會不會也因為時間的沙塵而變得模糊不不清。
他還有疑問。
文章三次出現(xiàn)。也是一條暗線。卻在文章最后將整個文章推向高潮。
I wanted to be so perfect you see
I wanted to be so perfect
那是個夢。
夢里有條河。吳哲站在水中,而他在岸上。他只能看著吳哲在水中用眼睛對他微笑,用眼睛對他說話。他聽不到,或許夢太模糊,他看不清他的少校簡白的唇語。
但或許是夢太真實(shí),太頻繁,太深沉。生活太平淡,太單薄,太殘酷。讓他不斷銘記那簡白的唇語,那雙如水的眼睛,然后再一次次地在夢醒之后遺忘。
他想知道他說了什么。
他知道。
Like dying in the sun
Like dying in the sun
Like dying in the sun
而后,作者給我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故事里,沒有如血的夕陽,也沒有那條隔著他們的河水。
那是月夜當(dāng)空。是花前月下。
袁朗沒等到他喉嚨里的話擠了出來,他直接上前,深深地吻住他。他的少校在他懷里微微地僵了一下,羞澀地環(huán)住他的頸,回應(yīng)他,用盡所有力氣。
那不是夢。
也不是生離死別的那份沉重的黃昏。
那或許是袁朗最美好的記憶。記憶里。有他們最深情的熱吻。也有吳哲沒說完的那句告白。
那就是他要說的話。
在喉嚨間,在唇齒間,在花前月下纏綿間。
在夕陽下,在波光中,在戰(zhàn)沙塵飛的戰(zhàn)場,最后的離別中。
在他的眼里,唇間,心臟里,每一寸血液中,所有窮盡的力氣中。
與他為之等待能夠相守相契同時帶著青色的青春生命里。
是那三個字。
袁朗一直都知道的那三個字。
我愛你。
沒有人會知道,在袁朗最后一個夢里,他沖開了那層透明的水幕,緊緊握住了吳哲手。沒有拉他上岸,而是隨他沉入了水的心里。袁朗在水中緊緊抱住他的吳哲,就像他們曾經(jīng)有過的每一個擁抱。吳哲找到了袁朗的唇,他們親吻著,直到那冰冷的水開始沸騰。
袁朗在水中,一次又一次的告訴吳哲,我愛你!
這是文章的結(jié)尾,作者給出一個最為令人感動美滿的結(jié)局。
是終是夢,是河水,是夕陽下。
再也沒有禁錮。沒有人阻攔。沒有什么河流橫隔,沒有水晶棺,沒有生死,沒有誰等誰。
只有誰愛誰。
一時。一刻。一生。一世。
至此。文章完結(jié)。
相信有很多和我一樣的人還深深沉浸其中不能脫離。作為一篇短文,整個文章一半插敘一般倒敘的方式娓娓道來,完整不拖沓。情節(jié)感人。同時其中,沒有過多的行為心理描寫。卻如白描一般,將人物性格思想襯入眼前。同時,文者加入一些總結(jié)性話語,簡練扼要點(diǎn)題,發(fā)人深思,令人感動至深。
后媽之最高境界,不是人全死光了,戲都散了。而是人全死光了,令人感動的更是人物之間的那份深情。
同人作品需要的更多是要表現(xiàn)所表達(dá)cp之間的那種關(guān)系。不但要把握好人物的性格,控制情節(jié),講好故事。而且更多的是要讓你的故事打動人。引發(fā)更多人對這cp的愛。
我知道,醉落雪暗香做到了。
而且,也是因為這篇文,因為她的筆,讓我喜歡上這對cp。
所以在此想對她說謝謝。
同人女一直以來,不能只有純粹的YY與HC,我相信,同人女一直尋找的是真愛。
只有真愛。才能讓她們深深喜歡上自己的CP。
也只有真愛。才能讓更多人喜歡上她們喜歡的CP。
所以,為什么有人好一物會窮盡一生。
因為她們一直深愛著。
夕陽之下,真愛永不褪色。
-end-
插入書簽
謝謝觀賞
閱讀愉快
=v=
09.7.27
Ricky_27 于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