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終于寫完了,充分理解稚蔭卡掉時的感覺了,短時間內不要讓我看到鍵盤………………
心情很糟干,生活啊,就是操不完的心,只能自我暗示:生活就是要有需要努力的方向,有需要費神的事情,否則多無聊啊~(話說這是多么無說服力的催眠用語啊……)
今天回來晚了,但因為說要今天發(fā)長評的,不想失信于稚蔭,所以還是努力的寫呀寫……好了,廢話到此為止,下面夢話開始~
我們都知道,我們對事物的認識和理解是來自于從小所接受的信息,身處不同的環(huán)境,接受的教育不同,對同一事物的理解便會迥然不同,(在美國眼中大多□□教徒等同是恐怖分子,但反過來阿拉的孩子們認為基督教才是妖魔邪教,呃~扯遠了)
人的感情也是如此,成長環(huán)境很深地影響甚至決定了被什么人吸引,以及如何建立和維護親密關系。
人的心理需求有很多,在不同時期對個別需求的需求強度不同,這就如同攝像時的廣角與聚焦——當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一點上時,其他所有的事物均被當成背景模糊處理掉了。
孩童時期最強烈的感情訴求毋庸置疑是親情,但當這種需求無法得到滿足時,便可能發(fā)生移情這一現(xiàn)象——把對生命中某些重要的人的感情轉移到目前所遇到的人身上,或是,曾想從一些重要的人身上獲得卻未能如愿的情感需求,希望從目前的關系中獲得。
小喬從小是在缺失親情的環(huán)境下長大的,可說她對親情的需求從未被真正滿足,所以當散發(fā)成熟穩(wěn)重光輝的林boling~boling~地出現(xiàn)在她黑白的世界中時,她愛上了他。
但我們都能看得出來,這兩人相差了十一歲,并且喬對林的愛很大程度上近似于對父親的崇拜和尊敬。
當然,在愛情上,年齡差距不是最大的問題,把愛情定義的近于親情也不是最嚴重的問題——如同我上篇文字中寫的,愛情終歸會回歸于親情。只要我們心中真的以愛的名義認定一個人,那么什么客觀上的困難,相信都是可以克服的。
可是如同讓人受傷的不是感情,而是持有感情的人,我們每個人都有與身俱來的人性弱點,更有自己不可逾越的罩門。
關于喬
小喬成長的環(huán)境注定她成為一個對感情、對他人缺乏信任和安全感的人,遇到問題會本能的選擇逃避以保護自己不會進一步受傷。當她受傷時,被傷的不僅僅是簡單的一份愛情,更是她對他人的信任和愛人的勇氣。所以像小喬這樣的女孩,一旦受過一次傷,便很難再能去愛同一個人——不是因為曾經(jīng)受傷,而是因為害怕再次被傷害的可能性。
關于林
多年前那次林忽然離開,沒有任何說明,不知原因,也不知是否和叢一起,確實是玩足了不確定性和未知性,讓喬心心念念這么多年,但那時林和喬僅僅是師生關系,不曾有過承諾,更談不上責任,所以那時來去是林的自由。
但今日則完全不同,林與喬確定了關系,也有了承諾,兩人身上就有了相應的責任。無論林有何苦衷,從事實上看,在舞會上他所做的事情,可以稱之為背叛。
林的性格是他的致命傷。稚蔭曾說林的命不好,但心理學上從不相信命運之說,性格便是一個人的命運。
在愛情上林始終優(yōu)柔寡斷,多年前不能對叢做到無情,多年后又不能對叢做到徹底的絕情;多年前與叢結婚時,對喬心心念念,多年后與喬走到一起又不能無畏于叢。
對喬雖然是真心的喜歡,但給她的承諾也緊只是一句與叢無異的“讓我照顧你”,可惜,無論是過去或是現(xiàn)在,他似乎哪一個都沒有照顧好——
無論過去還是現(xiàn)在,林是一個無法徹底放開曾經(jīng),又無法全心去愛的人。
有一句話說得好:連自己的事都沒處理好呢,有什么資格出來愛別人?
于是,這樣子的林注定會一直傷害著這樣子的喬。
愛情沒有錯,錯就錯在兩個不合適的人走到了一起。只希望這兩人都能解脫出來,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人。
稚蔭,給他們個好結局吧~~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