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我忘了最早看的時候有沒有打過分了,從頭看補分,呵呵,一天看一部,正好看到下星期出新文。
看完全文再看前面感覺跟全新看的時候感覺完全不同,自入鼠貓圈,文看了好幾千篇,經(jīng)典的文也經(jīng)常回顧細看,文筆出眾的有,言語詼諧的有,情節(jié)曲折的也有,只有錦御一文合百家之長最突出的卻是一個愛字。
其實大多數(shù)人都是因為心中有愛才寫同人的,但是像弦大的文那樣把愛深植入骨真的不多,不是浮泛的欣賞性質(zhì)的愛,而像是真正生于斯長于斯,和這些人同根同命同時生活的那種愛,很溫暖很真實,讓看的人心里也暖暖的。我說的真實不是說史實,而是人心。
再看第一章突然發(fā)現(xiàn)這兩只稱得上是一見鐘情呢,百年恩愛三世姻緣在初次見面就定下來了呢。
以下是要跟苦中作樂同學(kuzhongzuole100)說的話:
不是大家不容你,而是你的話太不合宜。
首先說說誠意,這東西沒影沒形不好認,可是有句話叫誠于中而形于外,有沒有誠意不是幾句客套話能掩飾過去的。你這種建議說直點更像是老師對學生作文的批改,或者是自己看文時的眉批文評。
但是作者畢竟不是你的學生,這種高高在上的隨意口吻實在不合適,而且就算作者有當學生的雅量,你是否也該看完全文再來批點呢,看到哪兒說到哪兒也不像個好老師的行徑。
當然你要是自己買了書,在上面怎么寫眉批是你自己的事,但網(wǎng)絡(luò)是個公眾的地方,你寫的每一句都是眾人可見的,雖然換個馬甲沒人認識你,但見字如面文如其人。你想象一下如果在現(xiàn)實生活中你見到一個素未謀面作者,你只看過他文章中的一小部分,是否就能這么當著人家的面在大庭廣眾間“建議”人家這么改那么寫呢。你如果覺得那樣太冒昧輕佻,現(xiàn)在也一樣。
其次說一下你“建議”的內(nèi)容,“在下”“八賢王”“白云瑞”等等都太過于主觀隨意,給人感覺不像是建議作者改進,而是來顯能為打擊作者的。
要說對作者行文語言有意見,請注意作者已經(jīng)寫了近200萬字,不是一篇小學生作文可以隨便一看隨便一說,很多地方都跟上下文有聯(lián)系,已經(jīng)形成了一個統(tǒng)一的風格,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如果你是真心覺得作者的語言有需要改進的緊要之處,至少也要表達清楚這種修改對上下文的必要性和原文的不足之處等等,而不是隨意的說幾個字,然后就是把……改了吧。
要說到對小說背景和人物等的出處的意見,也請你說清楚你所引用的標準。
看文不是不可以較真,但要看怎么較,較的是什么真。
如果你有才有學并且對文很有興趣,你可以按宋史標準寫一篇論文把這200萬字里面所有出現(xiàn)過的人物,風俗,器皿,服飾等等一一論證一遍,這樣做大家不但不會煩你還會尊敬你,作者也可能會感謝你。
如果你是看了一些相關(guān)的原著而對相關(guān)同人產(chǎn)生了興趣才來看此文,你也可以去整理一下自己看過的文,把各部作品的產(chǎn)生年代,源流脈絡(luò),里面的人物背景種種進化衍生關(guān)系考證一番,也可以寫出一篇不錯的論壇,相信很多人會對此感興趣。
可是你現(xiàn)在一會兒用史實來衡量小說家言的部分,一會兒用原著和評書之類道聽途說來規(guī)定同人創(chuàng)作的部分,已經(jīng)不是雙重標準,而是三重四重的標準了。給人感覺根本是指瞎道,如果作者真的按你說的寫還不知道寫成什么樣呢。
歷史上有真正的八王嗎?他的真名,生卒年,生平履歷一一考證下來沒有幾十萬字是行不通的,就算你能考證出真有其人,你又怎么能規(guī)定小說里的八王都要按照你說的那樣寫,讓他在什么時候生什么時候死?葱≌f不是看歷史,只要不是文盲都應(yīng)該懂的這道理吧。要這200萬字是一篇歷史論文相信你也不會看得這么起勁這么隨意點評了吧,到哪個山頭唱哪個歌,歷史是讓你考證的,小說是讓你娛樂的,你樂完了再隨便噴些口水給作者找不痛快,一句話,太不厚道了。
至于其他像白云瑞,展家是否有后人等等更是好笑。要說明一個觀點至少也要有論據(jù)論證,你是要揪史實作論據(jù)呢,還是揪哪本小說來作論據(jù)呢。史實的話你要是能拿出充分證據(jù)認證出歷史上真有展昭白玉堂白云瑞等等那大家都會佩服你。用小說或者評書之類作標準的話還是請罷手吧,就像用一個人的長相去規(guī)定另一個人的眼睛鼻子怎么長這有意思嗎?
歷來有這么多人畫西施,你能證明哪個西施是一絲不差的那個歷史人物嗎?不能的話你又怎么能用這個西施的長相去評價別人畫出來的西施應(yīng)該怎么畫呢。
自然,你能夠去評價他畫得好不好美不好或者你喜不喜歡,但是請不要再用那些貌似“客觀”的“建議”來掩蓋那個明明是很主觀的意圖,很假很沒意思。
還是那句話,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有沒有誠意大家一眼可見,不喜歡的繞道或者默默看過好了。這是一片因共同興趣和對本文的喜歡和尊重而形成的園地,無法歡迎沒有誠意和借著喜愛之名行打擊之實的客人,不是替主人驅(qū)客,實在是如梗在喉不吐不快。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