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總覺得《元徽宮詞》里的安和公主,小小年紀的她并不像表面那樣老實的依附著小慕,其實她心中的貪婪、野心還是很強大的,只是一直被隱忍、束縛的“關(guān)”著,如今在《千城》里那股邪念終于被釋放出來了~ 開始禍亂桓帝的統(tǒng)治了~~
安和公主和她的姑姑妹妹們比起來并不是一個出眾的美人,但是她更勝在皇家公主的氣質(zhì)上。其實安和比起明帝其他幾個長大的公主來說,她小時候要過的可憐些。四公主,十公主,十一公主從小都有疼愛她們的長輩庇護著,而安和的母親長年無寵,外加脾氣暴躁,說話口無遮攔,容易到處得罪人,只有安和跟在后面滅火,還要反過來保護自己無大腦的母親。也真是難為安和小小年紀就學(xué)會了察言觀色、穩(wěn)重老成,到處周旋了,不然在后宮這個吃人的地方怎么被踩死的都不知道。
小慕生病時,安和幾乎整日守在泛秀宮在旁侍奉,比對自己的親娘還要盡心盡力和刻意的討好,才得到自己父皇明帝的許諾待她成年便冊為安和公主,何其悲哀!在往后的十幾年中,后宮眾嬪妃都覺得她忘記親娘,在去攀高枝的輿論下,安和卻依然如故。可想而知她心中也一定是苦澀和怨恨的,表面還得隱忍,裝作乖巧懂事。哎!真是印證了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句話。她同母弟弟又是個老實,思想單純的。估計她當初依附小慕這棵大樹時,是想保她娘倆姐弟三人先不受欺負、平安度日,等以后再靜觀其變、伺機而動。
事實證明她當初的眼光極準,選擇小慕這棵大樹是選對了,首先她在她的婚姻上就沒像她姑姑樂楹公主那樣,第一次的婚姻以喪父喪子、傷心失魂的悲慘結(jié)局而告終。古代女子的這一生不管是地位尊貴到如公主也好,還是平凡到如普通市井女子也好,無不都是怕遇人不淑,無不都是想嫁個可托付終身的好男子,陳廷俊在年輕的一輩中不管是外貌、才華、自身修為都是不錯的,將來時間長了自然是前程無量。所以哦相信當她聽到小慕為她安排婚事時而叫的那聲“母妃……”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心的感激,真心的跪小慕。因為就算她母親想給她安排個好男子,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安和的父皇更是不會管這,連她父皇最心愛的妹妹樂楹公主都是那樣的結(jié)局,何況是別人?梢娫诘弁跣闹校皣鵀橄,家為后”皇權(quán)鞏固是最為重要的,骨肉親情是可放一邊的。其次,她弟弟的王妃家世人品也不錯。在明帝死后,她被升為長公主之尊,桓帝之長姐也,駙馬又是朝廷的重臣。她終于有了和從小受盡寵愛的嫡公主妹妹一爭高下的資本了,所以時不時爭鋒斗氣刺上金晽公主一回。再也不會像小時候那樣忍氣吞聲,處處小心翼翼,看人眼色行事了。最后,在明帝后宮中有冤死和進冷宮的情況下,熹妃這種胸無大腦,姿色平凡的女子能夠一直安享富貴到終老,也是因為生了安和這個好女兒。估計明帝眾嬪妃也在心中不得不佩服安和公主當年小小年紀的政治眼光和投資了。
雖然我很討厭熹妃,希望她永遠都不升位份。但是站在安和的角度上,她在熹妃死的時候,固然打著以母親升位份的名義實為為自己爭權(quán),但是也不能掩蓋住她內(nèi)心深處那份為人子女的一片孝心,在她心中一定覺得小慕這個做過兩朝帝王的女人,最后竟然可以坐到女人權(quán)力的最高頂峰--太后,再想想自己母親的待遇故而就憤憤不平了。
當初安和公主和小慕是因為共同的利益而走到一起,到如今又為各自的利益而分開。本來這世上沒有永恒不變的朋友,也沒有永恒不變的敵人,有的只是永恒的利益。
安和還不滿18歲時,就為陷害萱妃而私制皇后朝服,可見她的心機之重~~ 當初她和小慕的利益是一致的,故而小慕?jīng)]揭穿她。如今她安享富貴沒幾年,就開始蠢蠢欲動、私下在朝堂結(jié)交朋黨沒完,又開始動心思動到桓帝后宮的頭上來了,就像一個一直被約束的“潘朵拉魔盒”被打開了… 通過獻美人想在后宮培植自己的勢力外加朝堂上已掌握的一股勢力企圖興風(fēng)作浪。小慕這么通透的人,豈會看不清,還會再縱容她,安和公主這是自掘墳?zāi)!真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當年光帝就是這么死的,小慕這個親眼目睹、親身經(jīng)歷的人豈會讓歷史再重演。
只不過安和公主這個修煉百年道行的碰見了小慕這個在后宮殺出重圍修煉千年成精的,火候不是差一點。她也不看看她自己身后又沒什么大家族可以支持的,也沒母族可以支持的。陳家再怎么攬權(quán)也比不過云家、慕家,那可是武將世家,手握重兵,自古造反奪權(quán)首先得軍權(quán)在手,而且這兩家也是跟著開國皇帝一起打江山,從那一輩就延續(xù)下來的,另外還和其他家族之間復(fù)雜的盤根連枝是很大、很廣的,就安和這點小小的陰謀詭計還看不出來的話,幾個老世家老早就自己玩完了,哪會一直到現(xiàn)在還越來越富貴。
安和公主肆意張揚~ 對權(quán)力不加掩飾的野心和追求使她都忘記了如今的富貴權(quán)勢都是小慕和桓帝給的,一旦觸動了這對母子的利益底線,那么他們既然能夠捧她上天堂,也能夠立馬推她下地獄。往往富貴榮華,權(quán)勢地位都如云煙一場空~~旦夕禍福也就是一剎那~~~
一個人聰明是好事,但是聰明過頭、開始自作聰明就是禍事了。所以啊,有時候人傻點也是有傻福的,例如她的姑姑樂楹公主。同時人也總是貪心不足的,當嘗到了一點點權(quán)力的滋味、權(quán)力帶來的好處,人心中的邪念就會越滾越大,野心、欲望也會越來越難滿足。哎!這就是人心。比較少的人才能身在權(quán)力中沒所迷失,時刻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但大多數(shù)的人都是越陷越深,無法自拔的。而安和公主又沒有近親長輩在旁邊提醒她,也沒有像瑜妃和文太妃那好的福氣有個太后姑姑時時刻刻指導(dǎo)、警告著她們,就連她的父皇明帝在臨死之前也只對金晽公主一人告誡了一番。所以她現(xiàn)在的所作所為也只不過是一個俗人對權(quán)力欲望的反應(yīng)罷了。
一個人的人性不就是這樣嗎?安和公主毫無束縛,人性的權(quán)力欲望也開始惡性膨脹。這不正如潘多拉手中的那個“魔盒”嗎?打開放出了邪惡~~ 以致興風(fēng)作浪,成了危害到朝堂的禍害根源~~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