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之前就聽說過這篇文,當(dāng)時看到這題目,沒有絲毫的興趣。昨天閑來無事翻著看,竟然一發(fā)而不可收拾,用了整整一天的時間把它看完。我的虐點一直很高,可是這篇文卻讓我?guī)状瘟鳒I,中間甚至有幾次失聲慟哭,看不下去的地步,看完此文之時,已是凌晨,想想這些過往,淚流不止,為這蕩氣回腸的歷史,蕩氣回腸的感情。
上午的時候就打開文檔,想寫下自己的感想,可每每回味那無望的愛戀,一陣陣心悸,久久不能敲下一個字。作者好狠的心!我不是文科出身,但我知道,要想打動讀者便要先使自己動容,我不知道你是怎樣敲出那樣絕望卻又決絕的愛情。腦子混亂的很,還是一個個來說說我的想法好了。
崇禎——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
他穿越成了少年天子,強(qiáng)身健體,只為了外敵進(jìn)犯之時不做他的累贅;治國安邦,只因為他要的是天下太平;落入敵手,只因為無法對他置之不顧......所有的一切,都?xì)w結(jié)于愛。情不知所起,是在讀史書時被這位英雄震撼,還是刑場上的那一眼,袁氏崇煥就如潤物細(xì)雨一般進(jìn)了崇禎的心中,一往而深。人的偏執(zhí),往往來源于三個字——求不得。當(dāng)年小桂子想要崇禎的一滴淚,當(dāng)時崇禎大概并不明白,到了喝下毒酒,才知道他可以為了崇煥的一滴眼淚,甘愿赴死。也許,只有死亡,才能換來那人真心真意的溫柔擁抱。我永遠(yuǎn)都記得,在袁崇煥以為他們情同父子的時候,那個少年枕在他的腿上,聽他念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少年皇帝說他記得“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崇禎說,自己沒有立場說出“情不知所起”的那句話,不是因為他是皇帝,而是因為他不能忘記袁崇煥和愛妻的伉儷情深?墒,他的一生,卻應(yīng)了袁崇煥所說的句子,至于他自己說過的那句,甚至連“姹紫嫣紅”都沒有見到。他不停地叫著他愛卿,是不是因為這其中有個“愛”字,因為愛著,變得極其卑微,寧愿來世去做那人屋檐下的燕子,看他有著賢妻愛子,合家團(tuán)圓。
袁崇煥——白首炎涼說契闊,人生何如不相逢
這句話是阿堵大人所寫,但是我卻覺得放在這里著實應(yīng)景。這位抗金平遼的錚錚鐵骨,并沒有什么過錯,若真要硬生生地安上一個罪名,那么大概就是——不愛。我不忍敲出這兩個字,卻又不得不敲出來,是的,直到最后,他對那位皇帝,都沒有愛情,他只恨,是自己讓這大好河山生靈涂炭。他開始罵他昏君和后來忠于他,都是為了家國天下。和崇禎的交手,都是他贏得勝利,因為那個少年太愛他。他對這個深宮長大的孩子有憐惜甚至有感動,但是僅止于此,他愛著的,還是她。在妻子敲暈皇帝的時候,安排她逃走;畫的山水花鳥,想到的也是她;甚至在崇禎得知真相險些暈倒之時,他也是護(hù)在自己的愛妻身前;甚至最后赴死,黃泉路上也是攜妻而行。他得到的,是皇帝的愛,可他要的,偏偏不是。我不知道他最后行刑的時候袁崇煥是什么想法,但我覺得,他大概不會后悔,雖然他恨自己毀了自己保衛(wèi)的國家,可是他親眼見到了“五年平遼”的實現(xiàn)。他們不相逢,也就沒有了后來的禍?zhǔn)隆?br>吳三桂——空費心機(jī)不庇身
單純看那段歷史的時候,很不喜歡吳三桂,那個男人連造反都要打著“怒發(fā)沖冠為紅顏”的旗號,真是窩囊透頂。最討厭這些事事兒,不過好像大俠們都喜歡這調(diào)調(diào),比如《逆水寒》中的戚少商。什么是大俠。大俠就是利人損己,錢財美女都要拒之門外,明明心里讒著癢著,卻還要繃起臉裝作生氣的吼到“吾本為行俠仗義除暴安良,并非貪圖財寶美色,把這些都收下去吧!”然后看似沉穩(wěn)其實肉痛戀戀不舍的走掉。不過,也許還有一種大俠是真正的大俠,那就是像郭靖一般腦子轉(zhuǎn)不過來功夫又好的人們。本文中的吳三桂,少了這些做作,可是那機(jī)心,還是可見一斑。我并不討厭本文中的吳三桂,不管是笑得單純的少年,還是玩弄著陽謀陰謀的人。我覺得,他是愛著崇禎的,雖然也許并不是單純的愛情,可他偏偏也得到了那三個字“求不得”。求而不得,愛極生恨,在得不到的時候,他的選擇是不讓別人得到。
多鐸——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
我寧愿他永遠(yuǎn)是那個什么都不懂的少年,只知道比武、金錢和美食,可是到了最后,他還是知道了自己對于崇禎的感情,原來,“有一個人,你覺得,他比世上的一切都重要。有他在,你周圍的一切都好像亮麗芬芳起來。若他在人群中,你便不受控制地一眼就能看到他----連眼睛都不自覺地睜大”這便是喜歡呢。同樣是“求不得”,多鐸的決定變讓人松了一口氣,他選擇放手,讓自己喜歡的人幸福,這該是多么深的喜歡。我不知道,在幾年之后,這位豫親王會不會后悔,或許是因為他的放手,丟了崇禎的一條命。
還有很多人我想寫,不是作者列出的主要配角,而是田貴妃、阮阮之類,可是實在是無力再寫下去。故事是一個悲劇,袁崇煥還是被凌遲處死,崇禎帝也自掛東南枝,同樣的結(jié)局,我多么希望作者筆下的才是歷史的真實,卻又不忍他是真實的。崇禎與袁崇煥,一個愛美人不愛江山,一個心系家國百姓,不管有沒有他人的插手,終究走不到一起。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