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脈脈此情誰訴
“若得阿嬌為婦,當作金屋貯之也!
因他兒時的一句話,歷史上多了一個典故,“金屋藏嬌”。
他后來是將阿嬌置入了金屋,只是那金屋是金碧輝煌的長門冷宮;他后來是將阿嬌藏了起來,不得見人亦不得人見,阿嬌是他的廢后。
或如人所言,兒時金屋藏嬌的許諾不過是他們的母親們策劃的一出戲。只是,說出戲言的他,接受戲言的她,又有幾回柔腸百轉(zhuǎn),又有多少真真假假,各自又是怎樣的心境?寧愿相信這是徹幼時純摯的承諾,彼時,他們不過都是幾歲的孩子啊。
阿嬌是真心愛著劉徹的。我不知這是不是她的幸運卻肯定這是她的不幸。阿嬌是個天真的女子,天真到傻氣,除非為了徹,她不懂政治,不介入政治。她生來便是個嬌縱的女子,從外祖母到母親,上上下下無不對她千寵百溺,除非為了徹,她不懂讓步,不會低頭。
這樣單純清澈的女子呵。
他們說,她不懂愛。她從不去想,寵愛她的母親和外祖母于她心愛的人而言確是心中最大的陰霾,他不要做她們的傀儡,他那樣瘋狂地想沖破她們對他的束縛;她是他的表姐,兒時少許的玩伴,他從小喜怒哀樂時,她大都在他身邊,她知道他不堪的回憶——大漢宮中不受寵的皇十子,靠著她娘家的支持才坐上太子之位。于是對他而言,她是那段灰暗記憶的一個符號,提醒著他那些在爾虞我詐中收起棱角、跌打碰撞的日子,提醒著他不得不向竇太后妥協(xié)的屈辱。這些,阿嬌從不想。很久以來,阿嬌從未長大過,她一直沉睡在徹兒時給她的承諾里,她不知,男子隨著年齡增長的還有野心——皇家的孩子從小起便夢想的權(quán)傾天下。
他們說,她不懂愛。貴為皇后卻不能誕下龍子,理應(yīng)為徹置妃,再把徹推入她們懷中,好延祀龍脈,怎可如此善妒不能容人:他們?nèi)缡钦f。阿嬌是他患難與共的妻,結(jié)發(fā)為夫妻,恩愛兩不疑,更何況,阿嬌心里裝得滿滿的全是兒時的金屋之夢,她天真的以為,徹是她一個人的,她那樣驕傲的女子,怎會愿意將她的徹與別人分享?她寧愿總是用一些近乎拙劣的手法攪擾徹,任他煩怨也罷,卻不肯放他離開。她敢忤逆他的意思,她敢當著下人的面與他起爭執(zhí)——她畢竟有恩與他,她以為他如自己愛他一樣愛著自己,她豈肯逢迎屈就?阿嬌呵阿嬌,她幾時把徹當作了君臨天下的帝王?他是她從小愛著的夫婿,親密的弟弟;她是他許諾要金屋藏起的嬌妻,長伴的表姐。她總也不愿從這夢中醒來。
終于,一旨廢詔。什么青梅竹馬,什么金屋藏嬌,什么琴瑟和諧,全都灰飛煙滅。阿嬌的夢,碎了,碎得徹底,碎得絕望!敖鹞莶貗伞保裁辞Ч偶言,不過是世上最悲哀的笑話!難測帝王心呵,可憐她阿嬌全心愛上的,是帝王。
廢居長門。她心冷,卻仍不肯屈從現(xiàn)實。年輕如她,怎甘寂寥一生,又或許,她還是以為,徹不過是受人蠱惑,他們有過那么多悲歡與共的日子,他不會真的這樣對她。她做了最后一搏,賭她的徹不忍心。她的母親館陶長公主為她從司馬相如處花千金求得《長門賦》,呈現(xiàn)劉徹。然而,她再一次失望了,她的徹,終不能回心轉(zhuǎn)意。幾年后,阿嬌郁郁而終。
長門千古怨呵!
自從分別后,每日雙淚流;淚水流不盡,流出許多愁;
愁在春日里,好景不常有;愁在秋日里,落花逐水流;
當年金屋在,已成空悠悠;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愁;
朝聞機杼聲,暮見西山后;惟怨方寸地,哪得競自由;
青絲已成灰,淚作汪洋流;愿得千杯飲,一枕黃梁游;
可憐桃花面,日日見消瘦;玉膚不禁衣,冰肌寒風透;
粉腮貼黃舊,蛾眉苦常皺;芳心哭欲碎,肝腸斷如朽。
猶記月下盟,不見紅舞袖;未聞楚歌聲,何忍長淚流;
心常含君王,龍體安康否;夜宴莫常開,豪飲當熱酒;
婀娜有時盡,甘泉鎖新秀;素顏亦盡歡,君王帶笑看;
三千怯風流,明朝怨白首;回眸百媚休,獨上長門樓;
輪回應(yīng)有時,恨叫無情咒;妾身漢武帝,君為女兒羞;
彼時再藏嬌,長門不復(fù)留;六宮粉黛棄,三生望情樓。
——清人就相如賦改編的琴曲《長門怨》
她不懂愛么?她怎么會不懂愛。只是她的愛太過率真,太過晶瑩,太過……傻氣。她只是想用妻子對丈夫的愛去愛那睥睨天下的君王,她只是幻想在骯臟的皇宮內(nèi)可以有干凈的愛情,她只是愿意相信她愛的人對她的承諾……卻不見容于世,卻只落得在長門宮中孤寂逝去。
隨她一起被埋葬的是她溫馨過,甜蜜過,酸澀過,疼痛過,最后絕望了的愛情。
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
誰訴……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