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弦 寂
弦咽指停聲凝處,別有幽情一萬重……
建安十五年的冬天格外寒冷,凜冽的冷意隨著他身體的漸漸冰涼就這樣悄悄地、幽幽地纏上一縷寒風(fēng)吹到遙遠(yuǎn)的江南,透過宛若凝脂的柔荑蔓延著滲進(jìn)倚著窗兒凝望遠(yuǎn)方的絕色女子的心臟。她,忽然覺得心一顫,冷得一個哆嗦。
云渺渺,水茫茫,征人歸路許多長?她強(qiáng)按下不安的心情,日日默默期盼著他的回歸。她不知道的是,那個風(fēng)神如玉英俊挺拔的良人,再也回不來了……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從此夜深露重,再沒有人執(zhí)了她的手撫下一曲《長河吟》;從此琴啞弦寂,他溫柔的低喚只能出現(xiàn)在她夢中……
小喬呵小喬,你和你的姐姐一樣美得天地嫉妒,于是你同樣沒有逃脫你姐姐的命運(yùn)……
公瑾,他像是琴上的那根弦,從此暗啞在三國的金戈鐵馬紛繁狼煙中,唯留下那樣壯懷激烈的錚錚余音。
什么樣的男子才能真正配得上瑾瑜二字?懷瑾握瑜,白璧無瑕。他是這樣一顆璞玉,那樣于三國的亂世中纖塵不染。
十三歲帶兵,二十一歲與孫策并肩作戰(zhàn)攻下橫江,二十四歲回歸孫策帳下,二十五歲助孫策攻破皖城,奪得廬江郡,迎娶小喬。少年意氣風(fēng)發(fā),軍功赫赫美人在側(cè),公瑾無疑締造了一身耀目的光華。
“想那日束發(fā)從軍,想那日霜角轅門,想那日挾劍驚風(fēng),想那日橫槊凌云。”
江南大地,多了一個膾炙人口的名字,人們喚他——周郎。
公瑾是多才的,雖是武將出身,卻猶善音律。所謂曲有誤,周郎顧,他酒酣之際回頭顰眉,將錯了的音符道了個清清楚楚。一朝撫琴,都是錚錚之音,他是天地間錚錚男兒,做出一番錚錚事業(yè)!叭咔噤h懷天下,一騎白馬開吳疆。雄姿英發(fā)從征路,縱橫江東扶君王!
儒將。我欣賞子龍君子一諾,亦欣賞公瑾十年擔(dān)當(dāng)。
“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伯符何其有幸,少年時結(jié)識了他。是兄弟,是知己,是君臣。什么都是,抑或什么都不是,只是他和他。少年時一起縱馬暢游的他和他,豪飲三百杯酣談雄圖壯志的他和他,同衾而眠同榻而寢的他和他,萬馬軍中并肩奮勇殺敵的他和他。不是所有人為了朋友都甘愿掩飾自己一身光芒只默默隨在那人身后,而公瑾,卻是那樣無悔地一路輔佐著伯符。是了,我一直覺得公瑾的才干決不在伯符之下,而他卻始終沒有與伯符一爭高下之心,只是盡心盡力地為兄弟好友主上駐守著錦繡江山。哪怕在他英年離世后,仍任勞任怨地輔佐他的幼弟,保護(hù)他的家人,將一腔忠血、一身才智盡數(shù)耗在了強(qiáng)健東吳的征途上。他又何曾有過半分不滿,半句怨言?何曾計較了自己本該得到什么,又到底失去了多少?
他道:“丈夫處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義,內(nèi)結(jié)骨肉之恩,言行計從,禍福共之,假使蘇張更生,酈叟復(fù)出,猶撫其背而折其辭,豈足下幼生所能移乎?”
一朝擔(dān)當(dāng),至死不渝。
現(xiàn)在的人呵,常常憤憤不平地感嘆“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然而誰做的又及得上他?細(xì)細(xì)密密地算計著、計較著,卻不知,千年前便有人有這樣一份氣魄心胸。
多么好笑啊,那樣多的人嘲他善妒。
公瑾呵公瑾,碌碌世人怎知你豁達(dá)心懷?忍讓程普,舉薦魯肅……藺相如或許相如了你,知人善任誰又?jǐn)车眠^你周都督?東吳境內(nèi)人才輩出,你愛之尚不及,恨不能一一人盡所用,從不擔(dān)心誰超越了你去。千秋一句“既生瑜何生亮”。我卻記得,那日,你們二人對掌一看“火”字赫然時你剎那間被點(diǎn)亮了的眼眸。那是一種興奮,棋逢對手、將遇良才,你欣賞了他的才,所以才會在他離去后久久佇立,最終下定決心。因?yàn)槟銈兪且活惾耍忝靼姿湍阋粯右怀瘬裰麟m九死其猶未悔。你的心中何嘗不是矛盾是痛的,你何嘗不是每次設(shè)計要害他時又在心中隱隱希望他能破了你的局,能活著走出去?你心中何嘗沒有“與其痛失對手,不如點(diǎn)油添燈”的想法?然而現(xiàn)實(shí)卻沒有給你選擇的機(jī)會。東吳在曹操大兵壓境下尚且立足不穩(wěn),怎么能容忍再崛起一個有了那個奇才后強(qiáng)勁有力的對手?你怎是嫉妒孔明?你只是恨如斯奇才不能為東吳所用!你身上負(fù)擔(dān)著東吳的命運(yùn),那是你不能以一己私情賭的一個局啊……“既不能為我所用,亦不可讓其為他人所用”。各為其主時,冷酷,卻是真性情。道什么“既生瑜,何生亮”,理應(yīng)是“既生瑜在吳,何生亮事蜀”罷!“至死猶恨生瑜亮,使我不能渡長江。”公瑾,你憾的,不過如是而已。
十年蹤跡十年心。公瑾比伯符晚離開十年。他用這短暫的十年多方經(jīng)營,更以赤壁一戰(zhàn)為東吳奠定下獨(dú)占三分天下的基礎(chǔ),雖不甚滿意,但亦可以不負(fù)伯符臨終一托了吧?
唯一對不起的,該是家中嬌妻幼兒……他不是那種不把女子放在眼里的虛偽兒郎,更不會說什么“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對兄弟,他殫精竭慮;對嬌妻,他體貼溫柔。一場三國,公瑾是少有的兒女情長家中幸福的英雄。他對小喬何嘗沒有一份尊重愛憐擔(dān)當(dāng)?唯有他,配得上溫糯柔婉、姿容絕麗的小喬呵!公瑾是個好丈夫,他給了小喬溫馨的甜蜜與幸福,所以他的離開便也如斯殘酷。家國天下,他都能妥妥當(dāng)當(dāng)?shù)負(fù)?dān)當(dāng)下、安排好,然而他卻無力左右自己的命運(yùn)。獨(dú)留下孤凰暗泣,日后縱是美眷如花,何人來賞?然而,她終是不悔的,不悔那年舒城柳青,她認(rèn)定了他,從此,結(jié)發(fā)、執(zhí)手。
樵離橋斷喬難渡,舟隱洲移周不歸。
那夜夜響起的琴弦,再也發(fā)不出聲音。
“怒向焦尾弦繃斷,未終長河人已亡。行云流水音猶在,從此曲誤無周郎。獵獵旌旗悲風(fēng)卷,瑟瑟盔纓滿秋霜。”
建安十五年,三十六歲的周公瑾終止了一生錚錚音響。
琴弦,終是寂滅了呵。
長河吟,殤長江……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