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不尷不尬的年齡,不尷不尬的回憶
高中生活,對于很多人而言,就是一串模糊又清晰的符號。升學(xué)壓力,即將長大成人的過程中的困惑,還有青春的萌動。一個不尷不尬的年齡,說大不大,說小也不算小,一個身體比頭腦先行動的年齡,一個考慮問題半生不熟的階段。
故事的開頭,人物眾多。有點可惜,作者寫得稍微零亂了點,雖然也點出了幾個人物的性格衣著外貌,但是偏流于表面的漫畫化。建議以后這么多人物,不要太著急一次全部扔給讀者自行消化,還是要用點心思,依次安排錯落有致地出場,而且最好分清主次,F(xiàn)在,配角跟主角,混在一起,倘若讀者比較有空有閑,慢慢地在自己頭腦里面分類還好點。一旦遇到一個頭腦稍微懶惰或者是比較疲勞的讀者,出路就兩個了:讀者走人,或者讀者帶著一腦子的問號胡亂看下去。估計作者不愿意看到這種情景出現(xiàn),所以建議作這以后在開頭安排人物的時候多下功夫。
第四章嘔吐的那個場景,刷地讓讀者我想起了野蠻女友那里地鐵的那一幕了,太像了。不知道其他讀者會不會覺得似曾相識。這種似曾相識的好處和壞處都是很明顯的:大多數(shù)人看過,所以容易投入;大多數(shù)人看過,容易厭倦。這種寫法,要求作者必須寫出一點點新意才能讓讀者們喝彩,否則,流于平淡的話還有借鑒偷懶的嫌疑。清水言情對文筆還有作者的功底要求很高,要寫得出彩但是不流于俗套,需要作者處處斟酌,反復(fù)推敲。
第五章總算有寫出彩的地方,這個場景比較容易吸引眼球,所以人物的性格特征比較容易給讀者留下印象。舞臺中央,燈影明滅,電子吉他,搖滾的你快樂所以我快樂,這一切交錯起來,讓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另外一個地方就是人物的衣著打扮寫得有點多。無可置疑文章題目叫做“暖暖冬衣”,寫寫應(yīng)景的衣著打扮,尤其是女孩子對鏡梳妝或者看到同伴的打扮很正常。但是太多了,就有點拖沓,而且影響劇情。年少的俊男美女們穿衣打扮,看一兩次作為奠定人物給讀者的印象,非常必要,再多,我只好跳過,因為讀者我迫不及待想知道后面故事的發(fā)展,比如他們誰跟誰怎樣了,如何糾纏了,如何誤會了等等等等,而不是看青春時裝秀。如果作者震得很喜歡寫衣著打扮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最好提點一下,這打扮跟當時的故事發(fā)展還有人物的心境有何關(guān)聯(lián),人物自己的感官和旁人的感官,有何差異。這樣子至少讓讀者看了,沒覺得自己在浪費眼球和鼠標。比如第十三章里面的這一段“正無聊著,忽而瞥見靠窗戶的一張木桌上,身穿白色翻領(lǐng)T恤的曾飛揚正倚在那里看書,神色異常專注。窗外的夕陽正好斜斜地傾在他半邊臉上,輪廓清晰得猶如鍍上了一層淡淡的金邊,耀眼奪目。我不由的地杵在了那里,已經(jīng)好久,沒有見到過他了!薄_@種衣著外貌的描寫就很到位,非常必要。,但是在第十章這一段“那天晚上我早早吃過飯,便開始忙著打扮了,一件短款的白色羽絨背心,搭配一件高領(lǐng)緊身毛衣,一條系著白色皮帶的超短牛仔裙,再加上一對米色的雪地靴,這些都是今年過年的裝備。出門前我還特地在鏡子前轉(zhuǎn)了兩圈,及耳飄逸的短碎發(fā),斜斜的劉海蓋住額頭,超短裙顯得雙腿筆直又修長,忍不住自我驚嘆,青春真好。!”,不好意思,這一段寫得有點懶惰,而且如果讀者要較真的話,大可以說這一段非但多余,再細思量現(xiàn)今街上某些老黃瓜刷綠漆的奔三奔四女士一樣有可能這么穿,結(jié)尾那一句所謂的青春真好,其實寫的不得要領(lǐng)。
故事的結(jié)構(gòu)比較散,除了校園生活和幾個人的簡單感情糾纏,沒有非常明顯的統(tǒng)一主線,這是個遺憾。整個作品成了一部青春零碎的回憶錄而不是小說。作者應(yīng)該至少設(shè)置一點懸念,從頭到尾吸引一下讀者們追著看下去,否則,讀者很容易失去耐性。一個不尷不尬的年齡,一些不尷不尬的回憶,作者讀者寫得看的,多少有點不尷不尬。
結(jié)論:作者文筆不錯,某些場景細節(jié)描寫到位,但是故事結(jié)構(gòu)不緊湊,對話過多,某些衣著打扮描寫拖沓多于有待改進。
一分。
觀光團34號夜半歌聲
PS:今天晚上來發(fā)評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作者又在其他地方求過評。
沒話說了,本團有規(guī)定,【凡是已經(jīng)被本團或BS其它組織所評的文,我們將自動取消此篇文獲得我們觀光團長評的資格】。
可是評已經(jīng)寫了,不得不發(fā),為了懲戒,不給予分。
以上。
請作者下次看清規(guī)定再投文。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