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心,暖了又灰,世界有時候孤單的很需要另一個同類……
————————————————————————————————————————
    對這一段很有感觸,于是也靜下了心開始寫評。
    此書的每一章文字都很少,初看很是詫異,往往是順勢幾眼就看到了結(jié)尾,這樣的發(fā)文方式不是沒遇到過,卻總是在看到目錄時轉(zhuǎn)頭而去。
    但既然是貓貓介紹的文章,便也看了兩章。于是,初時的挑閱變成按著章節(jié)的順序細(xì)細(xì)品味。確如貓貓所說——這里細(xì)言著生活,一字一句間百般斟酌,有著獨特的意韻。如在“清穿”的深潭之上開著一朵白蓮。
    于是,也曾托貓貓來這里勸說:這里的水太深,如此文筆在這里放著太可惜了。不如去別地也貼了,讓大家都來看看。只是貓說:月太固執(zhí),她心想的事是勸不回的。
想來也是,當(dāng)一個作者用心于一本書時,根本不會去想點擊與收藏,她珍視的是自己的作品,貼文不過是找個地方了卻自己的心愿。有人來看,好;交流,也好;無人看的話,一笑置之。
    這樣的狀態(tài)下作者是無敵的,什么事件都擊不垮她,也是最能寫出好東西的時刻。看了文案上的那段話,更是會心一笑,不曾沉醉于創(chuàng)作的人不會有這樣的心態(tài):只是想寫自己腦海中的故事,別人說不與說又有何干?那樣的指點評論又有何意?發(fā)出的聯(lián)系方式只是個途徑,找個隨緣的知己而已。一人不錯;兩人同行;三人一壺香茗;若有四人結(jié)伴,看文的時候便有了更多可以交流的心情~
    以上的啰嗦可以忽視。
————————————————————————————————————————
    現(xiàn)在評書。
    貓說當(dāng)她發(fā)現(xiàn)這本書重貼是很興奮,所以強烈推薦給大家。我在看文時喜歡先看作者回復(fù),會覺得一個真心喜歡自己的書的人對于認(rèn)真的書評都會不自禁地做回復(fù)。所以便看到你說:修改了很多。于是原本想向貓貓事先打聽結(jié)局的話又收了回來,準(zhǔn)備自己將這文一點點地看完。
    初時覺得如月此女是個大大咧咧的人,如尋常的女子一樣,生活散漫不經(jīng)心,有她的俏皮,也有她的幽默,我甚至被她率真的言談、憨態(tài)百出的舉止逗笑多次。然而看到她與十三的對話,那隱晦的勸慰又令人覺得心痛。清穿從來都是有著解不開的愁緒,我在看著她平平碌碌的書房生活時,竟然忘了她其實是熟知這段歷史的人。她的心思原來更細(xì)密,她從來都不是她表面所展現(xiàn)的那幅模樣。
    想來這樣的女人即使是衣著仆服,混在傭人之中也是亮眼的那一顆。所以,當(dāng)四四不自覺地為她吸引時,便如行云流水般地自然,毫無造作。
    看著如月的故事,想象著一個女人在四爺府里,在未受無訓(xùn)練的情況下成了boss的專屬傭人,那一份戰(zhàn)戰(zhàn)兢兢被描寫得可笑又可嘆,真是從心里佩服她的堅強。“活下去就好”是她的生存原動力,她不曾想著飛上枝頭成了鳳凰,也不曾想過問歷史中的各種事非,但其實她也在不經(jīng)意中開始關(guān)注身邊的人。只是四四也有他的難處,所以如月逃不開那頓板子,受了罪卻是為了殺一儆百,這份苦究竟是為了什么?一次受苦后的舒適養(yǎng)傷,一次貼心的中秋月下,她便連皇室的陰暗都忘了,這顆心也果然悄悄地傾向了他。
    因為看的清穿一手可數(shù),所以這書里寫的四四對我而言很是新鮮,我從沒想過他也有近乎“咆哮”的樣子,也不曾想像過他的開懷大笑。這樣的四四不再是神,而是一個平凡的就活在身邊的人。但是他的政途難行,如月親口說出的“喜歡你”,在未來或許將成為一句令人心痛的話吧……
    果然我逃不開十三這個情結(jié),每每想到他的故事,心就不自覺地抽痛。所以只要不是狠虐十三的就好。我心里默念:阿彌陀佛。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