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Chap 0
拖延癥
——我們都是上帝的孩子。
1
我是一個拖延癥患者,晚期的。
我已記不清我是什么時候開始有拖延癥了,又或是我是一個天生的拖延癥患者。但是我記得,在一開始的時候,我大抵是沒有像現(xiàn)在這般拖拉的。然而這個“一開始”又是什么時候呢,我也不能確信我的記憶是否騙得過我自己?墒撬伎歼@個問題會對解決我的拖延癥有什么幫助嗎?我已不想再想了;蛟S我該是一個“懶癥”患者而非現(xiàn)在這個拖延癥患者吧,罷了罷了,現(xiàn)在再想已無用處,不如躺下睡一覺吧。
讓我沒想到的是,我竟連睡覺都從晚上十一點半拖到了凌晨三點半。
可能這就是現(xiàn)在年輕人的拖延生活吧。
第二天的起床照例是從七點拖到了七點五十——不是我拖延的能力變差了,而是我八點鐘得準時上課(或許還要提前幾分鐘扒拉出我可憐的手機簽到)。作為一個有原則的拖延癥患者,我的原則就是:不能讓拖延癥影響我的生活。
這條原則或許聽起來確有幾分荒誕:哪有什么病能被病人自己控制著不影響生活呢?大多數(shù)的病癥或許會影響生活,例如我那可憐的、骨折的、卻不得不每天蹦跶著去上課的室友,又像是我因為突發(fā)腦溢血不得不在家賦閑的叔叔。但凡是病癥,哪有受病人自己控制的理呢?說句實在的,我也不知道我這類拖延癥算不算是病癥,然而我也吝于再花多余的時間再去查證我這令我煩惱的拖延癥,畢竟它已花費了我許多時間了。即便如此,我依然不想為它再去花本不在我計劃中的時間。
這話說起來著實有點繞口,然而作為一個拖延癥患者,我又有什么計劃呢,不過是嘴上說說罷了。畢竟一個想法在腦子里過一過只需要幾秒鐘,把它付諸實踐卻需要太多時間了。
話題扯得有點遠了。繼續(xù)講我作為一個拖延癥患者的原則。至今為止,我還沒有發(fā)現(xiàn)一個比這更加重要的原則,畢竟這條原則從根本上定義了我的拖延癥的一個重要特點:它是可控的。
例如說,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晚上九點,然而我今晚十二點就要準時上傳我的作業(yè),那我一定會控制我自己去完成我的作業(yè),即使我對他的厭惡已經(jīng)達到了在最后時限之前再去完成的地步。因為如果不完成這份作業(yè),我的平時成績就會被助教無情的扣掉,然而比這更可怕的是,我會習慣于不交作業(yè)或是部分放棄這門課程,慢慢的,我就會開始放棄其他的課,那到最后我還能順利畢業(yè)嗎?畢不了業(yè),我又怎么找到一份足夠供養(yǎng)我自己的工作,在這個社會上生存下去呢?我并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又或許,我就是一個長不大的小孩子,才只能在這一條被家庭和社會規(guī)定好的道路上固執(zhí)的前行,一旦偏離了一個小角度,長久以往,我這個孩子還能找到最初始的道路嗎?
我并不想脫離現(xiàn)在的生活,所以我在盡力地控制著自己,控制我的拖延癥,也控制我的精神和靈魂。我控制我自己,那我還是我嗎?我突然想到了這個問題。
拖延癥患者表示懶得回答這個問題。哲學永遠是瘋子最喜歡的領域,而我自以為,我雖然算的上是一個精神病,但還遠遠達不到瘋子這個狀態(tài)。
好了,拖延癥患者又要睡覺了,現(xiàn)在是十二點,那么今晚我又會幾點鐘才睡覺呢?
2
我早該知道的,畢竟我就是這樣一個糟糕透頂?shù)臓人。
今早起床的時候,我暗自發(fā)誓要做完簡單的實驗抄完流水一樣的報告,然而我竟沒有料到,即使無聊到在無用的軟件上花費時間,我的潛意識依然拒絕昨晚我該做的事情。
畢竟截止日期是到下個禮拜,而我的拖延癥神經(jīng)拉扯著我,讓我拒絕著手去做這件本不該讓我煩心的事情。我在拒絕什么呢,明明只要開始去做,我另一根強迫癥的神經(jīng)就會不自覺地在我的腦子里壓迫我去盡可能的完成這項任務。
可我還是拖到了現(xiàn)在,讓我不得不浪費這完美的睡前讀物時間,來抱怨自己的無所作為。
人真的是種很奇怪的生物,人的思想轉的很快,行為卻相反的遲鈍,遲鈍到思維忍不住想要痛罵自己一頓,順便拒絕工作,任由自己在無意義的事物中消磨無意義的時光。
說到這里我又開始思考這個哲學問題:什么是意義?什么東西才是有意義的?
我只能這樣去定義它:是否有意義只是一個主觀的判定。就像我的拖延癥,他既然不會影響我的正常生活,那理所當然的,也不會影響別人的正常生活。但那只是生活。對我個人而言,拖延癥對我的心理可謂是造成了極大的傷害。我不得不在毫無意義的思量與權衡之后毫無理由的推翻上一秒做出來的結論,把事情再拖到下一天,而當死線來臨之際,我又不得不犧牲我原定的計劃,為我之前無所作為買單。在這一次又一次的循環(huán)往復之中,小小的雪球總有一天會像雪崩一樣壓在我的身上,讓我在窒息的痛苦中呼吸死亡的氣息。
說的有點過了。我并不是渴望著死亡的人,也并不是熱愛在生與死的邊際上起舞的神經(jīng)病患者,我只是,你懂的,遲來的青春期,虛無縹緲的費洛蒙,罷了。
重新回到正題上,談論意義本身是毫無意義的。罷了,好像有點繞口,那還是不談了。
其實上文的正題也有些問題,畢竟在我這里沒有什么正題之說?晌覟槭裁从忠@樣的挑自己的刺呢?或許我應該考慮自己有沒有罹患其他令我感到不幸的病癥了。
然而轉念一想,再痛苦的病癥也比不上我每個月必得的口腔潰瘍了。
這世間怎會有口腔潰瘍這樣令人痛苦的病癥呢?
光是吃飯時的痛楚便讓人食欲不振,更可怕的是他還會剝奪我的零食時間——要知道,吃太多零食可是會加重口腔潰瘍的病情的。再加上說話時與牙齒摩擦帶來的、讓我不自覺去舔舐創(chuàng)口但其結果只是讓我看起來更加奇怪的疼痛……好了,我已經(jīng)找不出更多的詞語來形容它帶給我的痛苦了,每當這時候我就會愈加痛恨我的語文老師為何讓我這十幾年在文學上依然毫無長進。但是總而言之,我的拖延癥絕對比不上口腔潰瘍,畢竟后者除了生理上的痛苦,還能帶給我“是否會得口腔癌”這樣如鈍刀磨肉般的精神折磨。
我這樣說,拖延癥該會不高興的吧。
但它不高興有關我什么事哩。
它活該。
我也是。
3
我又仔細拜讀了作為一個拖延癥患者的前面幾篇日記,然后發(fā)現(xiàn)了一個事實。
我的拖延癥的本質,其實就是在我預期的日程之間插進了若干個本不該存在在那里的事件。行為和思想還是有共通之處的。例如我的行為習慣于先做一些毫無意義的事情,而我的腦子也喜歡在正題之外想一些亂七八糟的題材。
我是個神經(jīng)病吧。
不,也不能這么說。雖然我確實是,但我認為這只是思維發(fā)散的表現(xiàn)。那我還能叫拖延癥嗎?
管他呢。繼續(xù)講我的事情。
但是接下來的事情需要以我是拖延癥為前提,那我就做一個假設吧。
在我意識到我是一個拖延癥之后,我忽然意識到,我之前做的很多事情,其實是有原因的。例如我那三番五次無疾而終的戀愛——也不能這么講,還沒戀上呢——那就叫青春物語吧,但是有感覺有點讓人惡心——那還是叫戀愛吧。我的初戀持續(xù)了半年,最后結束的原因是我喜歡上了另一個男孩子,更深層次的原因是我拖著不去表白,最后發(fā)現(xiàn)我依然不喜歡他了。第二個大概持續(xù)了三個月吧,其結果還是一樣的。接下來,第四個、第五個、第六個……
都是如此。
其實可能也沒有這么多。我討厭回想過去的事情,那會讓我有一種沉溺在回憶里的沖動,這樣是不好的——但也有可能是連我自己都記不得那些朦朦朧朧、仿佛溶解在酒精里的記憶了,畢竟我是一個記性很差的人。
可我竟又想起了我的初戀。他是一個在我看來長得不怎么帥的人,但是意外的很有人氣,可能在當時的少年看來,長得不賴再加上會解數(shù)學題,就是一個完美的男友人設了吧。只是當我下定決心等到畢業(yè)去表白的時候,我看到了他的桌上放了一杯別的女孩子買的奶茶。
當時我還在試探他,青春期的少女小心翼翼的伸出一只觸角試著去接觸他的心,而他只是常常對我笑——可能有吧,那段回憶已經(jīng)開始氤氳出霧氣了,濕潤的,像是悶熱的夏天即將降下的一場雨——當我開始竊喜于他的不拒絕之時,整片天空就那樣暗了下來。
我不知道那時的我是如何笑著談論這一件閑事的,只是在那之后,我便不再常?聪蛩奈恢昧。之后也有人調笑我們倆之間的關系,我也不會像之前那樣,細細的去看他的臉色,我只是安靜地坐著,仿佛什么都沒有聽到一樣。
聽說后來他們交往了半年之后,那個女生就甩了他。
可是跟我又有什么關系呢。
我再也不會像那樣的再去喜歡一個人了,也忘記了喜歡該是什么樣的一種感受。
我的心有點悶。果然不應該去回想過去的事情。還是當一個拖延癥患者好,把這件事往后面放放吧,就放到,我再見到他的那個夏天好了。
反正也不會再見面了。
4
今天還是想一些開心的事情吧。畢竟我把上個禮拜的報告趕完了。
說起來開心的事情,我就想起了春天,想起了春天,我就想起了山林里和清晨的薄霧一般清爽的春筍。話說回來,筍也是有十分復雜的種類的,可惜我分不清。
還是統(tǒng)稱為筍吧。
我家旁邊有一叢竹子,平時但凡有風吹雨動便會簌簌作響,十分惱人。前幾日風刮的挺大,我倒挺希望這風把竹子刮跑。但是現(xiàn)在我不這么想了。
今天早上我就在水槽里看到了幾只青青的筍,就在那一瞬間,我的腦海里浮現(xiàn)出了蛋炒飯里面筍丁的爽口,醬油煸筍的脆嫩,筍片蛋湯的鮮美……我轉過頭去問媽媽這筍哪來的。她只是十分平淡的回答道:竹林旁邊生出來的。
我懷揣著激動的心思跑到外面,可惜的是,我看到的只是一截短短的筍,又小又丑,和我期盼的夢中情筍由十萬八千里之遠。但我選中了它,我決意用我的時間去等待祂的成長。
等待啊,等待。作為一個拖延癥,我最喜歡的是等待,最討厭的也是等待。而現(xiàn)在,我又要等待一只筍。我日日夜夜的想著我那丑陋的筍,期待著它能在我看不到的時間里慢慢長大,抽出青翠的嫩芽,長成一只高大威武的筍。等待的魅力也就在這里。在等待的那一片空白中,我無法直觀地看到你所等待的對象,就像一只薛定諤的貓,我只能不斷的去想象它的樣子,而當我與它再次見面時,幻想中的它就與現(xiàn)實中的它重疊在了一起。無論是超出想象的驚喜,還是未滿期待的失望,每一次現(xiàn)實與幻想的碰撞都是充滿了奇妙的色彩。
等待的感覺讓我一日日的變得焦躁而興奮起來。我的媽媽笑話我說:這種筍子市場里只要四塊錢一斤哩。你要吃,我去給你買一大把來。
可是買來的筍子和我心中的日日期待的、想念著的筍子,一天天看著它長大的筍子能一樣嗎?我心中抱怨著她的不知情趣。
可是隔天,我再去看時,祂已然只剩了小半截丑陋的身子。
我突然就明白了,沒有什么不一樣的。
到底都是一樣的。
后來,我的媽媽又握著一把筍走進廚房跟我說:今天又有很多筍子,晚上怎么燒?我笑了笑,也走進廚房,繼續(xù)著這如同莫斯烏比環(huán)一般不斷循環(huán)沒有盡頭的生活。
只是我不再常常去外面了。
沒有必要啊。
5
近日的生活枯燥的像一灘爛泥一般,死氣沉沉,毫無生氣。
習慣了每日在差不多的時間醒來,又將如同刻印好的日歷般的生活一頁頁的撕去,偶爾出現(xiàn)卻依然沉悶的小意外,就連拖延癥都成了定期發(fā)作的鬧鐘。
科學認為,萬物皆按照規(guī)律運行。生活也是這樣嗎?我生活中的一切,包括早餐烤焦的舒芙蕾,午后因為太陽而特意曬出的衣服,傍晚路過我鬢邊的一縷清風,也包括我偶爾發(fā)作的小脾氣,心中因為失眠而產(chǎn)生的焦慮,像個孩子一般困擾我的拖延癥,這些,都是依照指定的規(guī)律,像教條一樣出現(xiàn)在我的生活中的嗎?
我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又或者,我拒絕探尋這個問題背后的深淵。
我常常在想,若是真的有先知的存在,那他們該是有多么的悲哀啊。知曉命運的存在,卻又無法改變眼中的命運,又或許,正是因為知曉了未知的存在,才推動了最終命運的發(fā)生。那么他們的存在又有什么意義呢,難道僅僅就是為了見證這一切的發(fā)生嗎?
那也未免太過悲傷了。
我相信命運,卻又不信命運。我只在我想要相信的時候接受命運,也只在我不需要命運的時候拒絕命運的存在。生活存在的意義,可不只是為了讓命運擺布的。
我的拖延癥依然存在。祂是我的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我只需要接受我的拖延癥,正如我寵愛著自己的不完美并滿足于此一樣。每個人都是上帝的造物,每個人都有著獨屬于自己的命運石盤。僅僅如此罷了。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