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中國人天生對美食有著莫名的追求
---GJ!這句話說的真不錯。起來到現(xiàn)在還沒吃過東西肚子狂餓啊啊~~
扯遠了。其實我原本并沒有認真研究過三國相關(guān)故事,以前小時候家里買的一套三國演義也沒有怎么看過。所以只知道三國時期最著名的幾個人物和故事,比如諸葛亮劉備曹操曹丕項羽等人。但大多數(shù)人是名字都不記得不知道的。
不過偶然間也有看到過電視上論三國的節(jié)目,所以大概也知道三國演義和真正的三國歷史之間許多失實的地方。可以說,三國演義其實是三國的一部同人小說,很多東西都是親劉備所以偏離了史實。在看到簡介上寫的“這是一部三國同人而不是三國演義同人”的時候,心里是好奇的。
但是一路看下來,不得不承認,我這種俗人是看不明白那些咬文嚼字的古文的。這篇文里的古言文詞太多了。特別是講述到三國歷史進程和對話的時候,不是大段篇幅像教科書上拉下來的講述就是一串串古文。完全沒有代入感啊……雖然有主角心理描寫,但相比之下太薄弱了。感覺就像看教科書一樣生澀。間接導(dǎo)致人物形象不豐滿,看所有人都像是在看紙上人物一樣。
覺得那些介紹軍隊啊地形啊人物等等的地方太多了,完全壓制住了主角自己的特色和光彩;蛘哌@樣說吧,可以看出作者是特意不用第一人稱,大概是為了避免太上帝視角。但說實話,我覺得有很多地方的描述即使是用了第三人稱還是稍嫌上帝視角了。一個人的思考怎么說也不會像書上的內(nèi)容一樣,篇幅又長又和他本人沒什么關(guān)系……純粹是為了介紹一些史實。然后才是主角為了避免或因為這些史實做出的行動。雖然可以從行動上看出,主角為什么要這樣做。但如果沒有這些行動,卻是根本不知道為什么之前要有那段史實……先后關(guān)系顛倒了。
而那些不同于這個時代的奇思妙想,例如印刷術(shù)造紙術(shù)乃至于美食,也因為這些對比變得生硬了。很多都是一筆帶過,也就美食寫了大概幾行字表示為什么要研究,然后5,6行字說明主角是怎么進行初始研究的。可以看出主角之前是沒有多少廚藝功底的,但除了先前提了提為什么要研究養(yǎng)生系列的東西以外,之后差不多就都是寫人們被主角做出來的美食給吸引。中間尋求菜譜、失敗的經(jīng)歷、做菜的時間以及在三國時期為了能搜集到能做出美食的調(diào)味料和材料的搜集培育購買等等全都沒寫。不免讓人覺得奇怪:他怎么一步登天就這樣幾句話鉆研出良好廚藝了,然后又一步登天的馬上富家莊就有了能滿足主角口腹之欲的雞鴨羊牛,再接著又一步登天的能親自做出一桌十幾人的飯菜。這大批量的做菜沒半天時間是做不到的,而文中只是輕巧的寫了幾句話就帶過去了。當(dāng)然,這些內(nèi)容不是說主角沒去做,而是作者沒去寫。但這樣一來,就導(dǎo)致了這方面的內(nèi)容空泛。一眼看過去,主角的人生經(jīng)歷就是寥寥幾筆帶過。中間的奮斗,努力,掙扎,受到過的挫折等等全都沒有。畢竟一開始主角的人生經(jīng)歷并不那么美好啊,可以說是身無分文的。但簡單的幾句竊富濟貧,買家奴,建莊園,就把這些內(nèi)容全囊括了。先不說竊富需要的技巧和風(fēng)險,就這么點內(nèi)容,未免太單薄。
也許這和我不是一個正統(tǒng)的三國迷有關(guān),看這些歷史資料而得來的推斷沒什么感覺。所以寫法方面就仁者見仁了。
畢竟我這種外行,看的只是文章,而不是鉆研推敲歷史。實在是無法和文內(nèi)那么多屬于古人的東西產(chǎn)生共鳴,也無法和主角單薄的人生和思想產(chǎn)生共鳴和理解。
---------------
似乎征文活動一定要后臺發(fā)表的,剛才才發(fā)現(xiàn)征文詳細里有,于是……剛才那篇麻煩作者刪掉吧OTZ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