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發(fā)現(xiàn)夠長評的字數(shù)了,干脆發(fā)長評了。希望大人別介意俺們在這里出氣。
這里設定楊如卿是文臣吧?
----------------
為楊如卿找借口的親還真多。
最開始,有親說楊如卿驚艷絕才,能文能武滴——結(jié)果渣定被圍困,楊如卿跑去騷擾小陳出山救人,自己不到干嘛去了;后來小陳在邊疆流血賣命,楊如卿所謂“放下權(quán)勢”去江南花天酒地了——他怎么就不知道什么叫“國”什么叫“民”呢?
再后來,有親說楊如卿是“謀臣”不再提什么驚艷絕才了,那次俺就說過,愛過愛民跟武將謀臣沒關(guān)吧?大楊難道就是武將了?楊威利就是武將了,謀臣不就是用頭腦嗎?謀臣就不能上戰(zhàn)場了?還是說顧惜朝,人家不是謀臣了?不一樣退敵千里,楊如卿只在兩次的宮廷政變里表現(xiàn)了他的特務頭子特長后,哪里在治國,平天下,退外敵上表現(xiàn)出謀臣該謀的了?他就只謀了對他自己有利的那些東西。
現(xiàn)在又有親說楊如卿是文臣了,俺倒地! 1) 在此文里,楊如卿的設定不是文臣,詳情請查看前文 ;2)退一步講,就算楊如卿是文臣,文臣更該有氣節(jié)啊,文天祥是文臣,上戰(zhàn)場了吧?其實諸葛亮算文臣不?抑或算謀臣?楊如卿要是有本事,你就當諸葛亮不就成了,小陳就當張飛也行啊,只要能退敵,文臣就不能上戰(zhàn)場了?說來,楊如卿不陪當文臣,俺私下覺得,華夏的骨氣都在這文臣的清高氣節(jié)里了,就算與城共存亡,也不能遷都啊——當然這在現(xiàn)在看來有點兒不會變通,不懂迂回策略等等,但不能不承認,就是這種死守不投降的氣節(jié)造就了真正“文臣”二字;楊如卿要是看情況不對,最后肯定也會全渣定投降的,然后在去騷擾小陳等有用人事,楊如卿才不會死守文臣的氣節(jié)呢——說楊如卿聰明或會變通都好,但他不配俺心里“文臣”二字;
所以說來說去,楊如卿啥也算不上;
接下來不會又有親再退一步說:楊如卿也不是文臣,他是江湖瀟灑人士.....俺立馬就找快豆腐撞死了——楊如卿同學啊,你看,為了你的罵名,你的親姨媽們都做到啥份上了...
.
小楊讓我想起從前看《銀英傳》里的參謀長奧貝斯坦,也是這般腹黑無情,但是站在小揚的立場來看,他是完全為他的君主考慮周到,他明明做到了本份,怎么能因為你個人的感情傾向就抹黑他呢!幼稚!
------------------------
楊如卿比奧貝斯坦差了十萬八千里了!奧貝斯坦一看到自己跟楊如卿一比肯定一邊兒哭去了——根本原因在于:1)奧貝斯坦痛恨舊貴族制度的王朝,為了萊因哈特成為明君,奧貝斯坦自愿的不惜背負罵名。比較之下,楊如卿看到了渣定對小陳的不恥的所作所為,他做什么了嗎?沒有!只是當小陳有用時才又跑出來利用人家。2)奧貝斯坦為了萊因哈特的帝國寧愿自己犧牲,比如在交歡人質(zhì)那次,奧比斯塔自己提出自己要去當人質(zhì)。相比這里,楊如卿連保家衛(wèi)國上戰(zhàn)場都不敢,你說楊如卿是怕死啊還是怎么回事?當初渣定被圍困的時候,楊如卿也是跑去找小陳,俺就奇怪了,楊如卿那么忠于他的渣定,為啥他自己不去救?
奧貝斯坦一大哭
所以俺說,所有文里,俺就沒見過比楊如卿還惡心的人
我看到有人跑到我們幾個討厭楊的人的帖子中說我們幼稚,來找茬,我特地在這兒回一下,你別沒事找抽的跑別人樓里去叫罵,你自己蓋樓想干嘛就干嘛,咱們也不鳥你,在這兒回一下你的貼,你自己開樓去,別再來我樓里惡心我:
::::::::::::::::::::::::::::::::::::::::
你雞血 什么。堪硞儙讉不爽小楊的人在這兒罵罵他,愛你啥事,你跑這兒罵幼稚,他就是個蠅營茍狗之輩,你不爽你自己開樓 使勁夸他就是了,擺著張臉,自以為掌握真理。
不喜歡小楊的多了去了,從他出場時看不起小楊,到他譏諷小楊不被渣定信任,再到后來到獄中叫小陳忍辱向渣定服軟,好多都記不起來了,反正看到他出場就煩。
不管他能力如何,他就是只走狗,在渣定打壓小陳時,不能直言相諫,明哲保身也就罷了,還自以為得意的看不起小陳,怎么著,小陳就算是個玩物也比他高尚了不知多少輩。
就算小陳最后就是只耽美受,人格也不是小楊這種人能比的。
我是不夠奸猾,不夠冷血,但是我就是瞧不上這種蠅營茍狗,小陳被虐被折辱時,他可曾在渣定跟前為小陳說過一句話?渣定被圍,有跑去燒掉小陳的房子來要小陳救渣定,他如果夠聰明,早就該諫諫渣定不要對小陳逼迫太緊,對一個軍方主帥那樣逼迫,無論于情于理,于公于私,都是不正確的,他小楊那時干嘛不給建議????明哲保身,唯恐得罪渣定,這種人,我們就是不待見,就是討厭,你喜歡是你的事,你欣賞是你的事,我又不是個政棍,我寧愿喜歡小陳這種赤子之心的政治上幼稚的男人。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