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因為已經(jīng)打了“完結”,我就借著這個地方,說些自己的想法,不用再回章節(jié)了添加“作者有話”了。昨晚寫完,有些話忘記說了。
========================================================================================
我想大多數(shù)作者寫文的時候,都會代入一些個人色彩,很多時候,他的一些想法其實就是作者本人。
有說小武很懦弱,他的確有軟弱一面,比如之前在桃花島和面對別人的盛氣凌人的時候,但在他判斷來看,他覺得那時候出走并不是明智的,一直到有了去找九陽的打算,才決心離開,也就是說,他這人一直是小心翼翼的,沒有后路的時候,他又不曾被逼到絕處,就沒必要硬是抗上去,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他考慮事情都是先自保再想別人,在他的自述里,他始終覺得沒人是他的靠山,例如大武還會告狀,他就連告狀都不告,他感念郭靖黃蓉傳授武藝的恩情,可與他們終究沒有親到一種境界,在他心里始終有一條淡淡的界線,而這界線在小藍受傷之后才在他的反省中被漸漸模糊——以前先向這樣做對自己好不好,后來先想這樣做應該不應該。
這本來算是一個進步,可是他不知道事情已經(jīng)悄悄變化,在他沒留意的地方。
這里就得說一說他一個致命缺點,他看別人,尤其劇情人物,往往先入為主,以神雕原著的心得來考慮他所面對的一個個活生生的人,而沒有思考自己的所作所為會對這些人帶來的影響——比如,他一直就沒想出來為什么郭芙要針對他,他記得原著大武和他應該是兄弟愛篤,所以根本沒想過大武會背后給郭芙說他壞話,直到楊過一語點醒夢中人。
我在文里始終沒讓小武徹底明白他自身的這一個缺點,而是處理為:他雖然有時會察覺劇情有變,而這變化與他有關,但遇事說事,他一直沒意識到,真正的原因是他先入為主了,他一開始看人看得就不準,他看到的是書中的人,而不是他眼前的人。我沒刻意描述這點,都是簡單帶過,并不是故意要小武難堪倒霉,一來以他的性格,實在很難歸納出這一點,二來,他是身在其中,他并不如我們縱觀全文,他有思維障礙,世上也沒誰能將身邊的人和事都看得明白,最后連黃蓉也只能釋然——怎能事事都明白呢?
于是,他也不會想到,大武的感情與原著里也不同了。即使小武沒有爭郭芙,大武仍要和他決斗。大武是不是一開始就那么壞?當然不是,只是這里以小武一貫粗神經(jīng)的視覺,你就無法看到他內心的掙扎,無法感受他被眾人有意無意所施加的壓力,而只能看到他掙扎后所選出的道路很卑劣(本想寫個大武的番外,可寫黃蓉番外的時候,寫到他為郭芙的薄情而深悔落淚的時候,我就知道不能寫他的番外了,一寫,就……不知道會怎樣了……)如果你是大武,本來“人人都愛武敦儒”,到有一天,忽然空降了兩個炸彈,你突然發(fā)現(xiàn)身邊個個都比你強悍了,你由眾人矚目的人變成了人人失望的對象,這種強烈差距,有幾個能心平氣和接受?如果你有人安慰兩句,也還好,可心愛的郭芙和尊敬的師父師娘只是夸獎別人(這里倒不是郭靖黃蓉嫌棄他,而是他們夫婦對徒弟一向嚴格,本來大武就沒做什么值得贊揚的,他們那么忙,自然不會體察這孩子開始自卑不忿的心理,難道還特地去寬慰他?他們又不是搞心理的……),沒個人來安慰鼓勵他一下,他心理會扭曲,也不算突兀吧?
(我不是說他做的對,而是覺得,他大約是這文里最不明不白地走上壞人道路的一個了。也有人覺得,他不能認清事實,不能正視自己的缺陷,只會嫉妒。唉,人心真的很復雜,誰沒過惡念叢生的時候?然后一時沖動后發(fā)現(xiàn)不能回頭,一回頭就會被別人唾罵,只得一步步硬走下去,為了掩蓋一件罪行,而繼續(xù)犯下更多的罪行,他本質自私,但自私是人的天性,他并不知道小武的心理活動,所以總在擔心小武和小藍揭穿他,想逼走小藍再和弟弟慢慢化解,畢竟與自家弟弟相比,小藍可是睚眥必報、不定時炸彈。怎知小武已經(jīng)認定了小藍,他沒成功反倒惹得小武對他更反感,加劇了大武的危機感……)
而這里就不得不再提一提我們的武老爹,這人稀里糊涂被大武引著走了,他本人就不是聰明的人,有時糊涂地讓人氣憤。起初大武想借用老爹的威嚴逼小武放棄小藍,沒成功。但武老爹接受了大兒子灌輸?shù)囊庾R之后,就會做他自己認為該做的事,而這件事,超過大武的預計——武三通見小兒子真要走人,盛怒之下,用一陽指偷襲小武,導致小藍爆發(fā),要說出真相,大武只好拼一拼去先下手為強,誰想到,很倒霉,正中小藍下懷,什么都被揭穿了。如果沒有武三通那一指,或許小武和小藍真的什么也不說就那么走了,而再沒人知道大武那夜在襄陽城外的作為。
大武能去怪誰?沒因就沒果,人心不是直尺,你一眼就看得清刻度。興許多年后大武會在想,如果襄陽城外那夜小武沒那么爽快就答應離開,他一時卑劣的沖動會不會冷靜下來,然后就沒了后面的一切?可在當時在氣頭上,他考慮不了那么多。
大武發(fā)難很突然,但早已埋下禍根,只是以小武的角度看不到,寫出來番外的幾個也沒人去注意過這種漸變,即使在楊過的番外里略寫了兩個鏡頭。
后來的番外里,看看每個人與別人不同的看法,也算對文章的一種補充。
選擇在絕情谷之行后完結文章,因為之后小武的作為就與神雕沒多少瓜葛了,更因為,我當這是一種保全,我不想寫他之后的轉變或者叫“成熟”,我不想寫一個神負神功卻對世情悲苦毫不關心的人,也不想寫一個奔勞忙碌的所謂“大俠”。
在明知道歷史,以及明看到宋蒙差距的情況下,我怎樣處理小武都是一種痛苦。我感情局限,升華不到郭靖那種高度,或許將來可以,但現(xiàn)在,我不行。
最后謝謝大家長久的支持和關照,我很感激。
第一個完結的文,謝謝各位,沒你們的支持和鼓勵,我走不到完結這一步。
如果有沒有交待清楚的地方,要勞煩大家想象一下,人物性格就這樣了,這樣的性格能做出怎樣事,好像能猜出來。
我們口號只有一個:不準打臉!o(∩_∩)o...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