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新皇登位后,授予那位能力出眾的兄長吳王恪以司空之職,對于一個仁慈的帝王,和一個沒有野心的屬下來說,這似乎是最好的結(jié)局了。然而最好的結(jié)局,通常卻不是最后的結(jié)局。
一切都是那樣的戲劇化,房家的內(nèi)部斗爭,本來是與恪無關(guān)的,但偏偏,恪最心愛的妹妹高陽是房家的媳婦,這足以使逐漸蛻變?yōu)橐靶募业拈L孫無忌暗暗竊笑,對這個在他看來對大唐江山威脅最大的皇子,他一直在千方百計的羅致他的罪名,終于被他找到了這個機會,而他等這個機會已經(jīng)等了三年了。
房家出了房移愛這樣的子孫,實在是極大的不幸,他在長孫無忌的威逼利誘下,狠毒的將吳王恪拉了進來,從他嘴里說出來的,是長孫無忌期待已久的答案,任何都明白,沒有人會為李恪辯護,也沒有人會站出來證明李恪的清白,房移愛傻傻地期待著,期待因為李恪的“地親望高,中外所向”可以免死,卻不知正因為他把李恪推進了這個深淵,使得他離鬼門關(guān)又進了一步。
這次皇室大清洗,異常的慘酷,血流成河,但最冤枉,最無辜的一個就是吳王恪,然而恪,卻沒有絲毫的畏懼,在他心里,何嘗沒有對長孫無忌的刻骨憎恨,所以他在眾人心中才會成了反長孫集團的精神領(lǐng)袖,他冤枉,是因為他沒有參加這次愚蠢的行動,以恪的才智,怎么會參與這場愚蠢的行動,他根本就毫不知情,而這樣愚蠢的陷害,只有高宗李治相信了,只有那個李世民名副其實的繼承人相信了,這就足夠了,足夠置恪于死地了,好在,天下人知道,天下人明了,甚至連長孫一黨的人,都明白李恪是冤枉的。
恪覺得可笑,他居然死在這樣一個大笑話上,恪又覺得悲哀,他居然死在一個天下人都知道根本不存在的罪名上,能怪誰呢,怪天,怪地,怪父皇,還是怪那個暴君的外公,恪想不明白,他只能詛咒那個最直接的敵人——長孫無忌。他用最殘忍的話語詛咒他,詛咒長孫一門滅族,他知道,人們會從他的詛咒里知道事實的真相,譴責長孫的弄權(quán)。而他自己,不會在任何人面前屈服,這是遺傳自他偉大父親的倔強,剛強,他大義凜然的痛斥長孫無忌,毫不留情的詛咒他的全家,連一旁的驗尸官都聽得毛骨悚然,不住發(fā)抖,他在心底吶喊,“父皇,你看見了吧,你終身信任的國舅,就是這樣害死你的兒子,還有你的女兒,你最疼愛的兒子和女兒,你出于信任,把女兒嫁到房家,結(jié)果害死了高陽,你出于信任,把李治托付給國舅,結(jié)果害死了我,這是多么淺薄的信任,多么悲哀的信任。我真替你感到不值!父皇,我真該學(xué)你,學(xué)你去爭取應(yīng)該屬于自己的東西,只要認為那應(yīng)該屬于自己,就去爭取,但是友愛兄弟,忠君愛國,不也是你教的,有用嗎,你生前是那樣的害怕,怕我成為第二個曹植,現(xiàn)在呢,我不是比曹植還凄慘千倍?我能怨誰,怨天嗎,怨天沒有把我生為你的嫡子,還是怨天把我生成了你的兒子?”
永徽四年二月初二,李恪在長安自盡,年約三十四歲,長孫無忌由此掃清了一切障礙,達到了絕天下之望的最終目的。李恪,就這樣,帶著一連串的疑問,結(jié)束了自己的性命,成為了大唐三百年最悲情的王子。
卿本人杰,奈何命似流星。
李治以其最大的勇氣,最狂熱的迷戀,將武曌接回了宮中,從此武曌登上了政治舞臺。
卿本人杰,奈何命似流星。
武曌當權(quán)后,尋機如法炮制,陷害國舅長孫無忌謀反,吳王李恪死前的詛咒,一一應(yīng)驗!
卿本人杰,奈何命似流星。
流星短暫,卻耀眼過其它任何的星辰......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