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正文
深思熟慮再三,我決定寫這篇關(guān)于《厄運纏身》的書評。有些話我要說在前面:寫這篇書評花費的時間是我寫所有書評花費的時間里最長的,這本書帶給我的震撼也是我看過的所有書里最大的。你可能會認為這本書只是一篇“不入流”的網(wǎng)絡(luò)小說,可是在我看來,這本書不比任何的名著差。(原因我會寫)如果你喜歡刑偵和耽美的話,你可以去看一下。(不過作者在晉江標明了20歲以上的人適讀)
下面是正文:
我看這本《厄運纏身》,僅42萬字,斷斷續(xù)續(xù)用了一個星期左右。期間讀到某些地方,被深深的震撼,壓垮,還一度想要放棄,可耐不住內(nèi)心對劇情走向巨大的渴望,一次次放下,又一次次拾起。就在不久前我終于看完了這本小說,一種很復雜的心情就突然從我心里躥出來。我仔細的回味了一下,放松、留戀、遺憾、不舍,甚至還有無力和憤怒。它們混雜在一起,壓得我喘不過氣來,這真是我看過的最最最壓抑的一本小說了。不過我卻不后悔,因為它確實給我?guī)砹嗽S多值得深思的問題,也反應出了很多社會現(xiàn)狀,比如:“社會對弱勢群體的偏見!薄袄褐髁x與集體主義之間的矛盾!焙陀嘘P(guān)于“如果一個人的死能拯救成千上萬的人,那該不該剝奪他的生命?”這種近乎于悖論的問題的開展。
這本書不論是劇情,還是作者文筆,真的沒得挑,很出彩。匪夷所思光怪陸離的案件,令人意想不到卻又在意料之中的推理,一件件將主人公們從平和安寧的生活推向暴虐殘酷血淋淋的漩渦中心。千夫所指的委屈無奈,人性的黑暗,生命如螻蟻一般的卑微,一點點在這其中體現(xiàn)。(涉及劇透,就不多說了)作者筆下的每一個人物,沈晾、旁輝、楊平飛、王國,甚至于結(jié)局才出現(xiàn)的吳不生,他們被塑造的很成功,人物個性非常鮮活。他們都有所追求的東西,可在追求的過程中不斷動搖,質(zhì)疑自己所做的這一切是否和其他人相抵觸。特別是沈晾和旁輝,在希望中一次又一次痛苦的掙扎,被苦難打倒,卻依舊站起來,不向可笑的命運屈服,可最終卻失敗了。(沒錯,這是個悲劇,但我覺得,這只是就主角來看。其實對所有人來說,這就是最好的結(jié)局了。)
說說沈晾,也就是整個故事的核心人物。其實我覺得他是一個特別復雜矛盾的人,他有一個不幸的童年,棄他如糟粕的親生父母。更加可悲的具有可以看見別人厄運的能力,他并沒有傷害過任何除他自己以外的人,可依然被國家的“特殊部門”認為是具有危害性的“特殊人物”,被所有的知情人視為“怪物”。他天賦極高,十五歲就作為法醫(yī)跟隨刑警跑案發(fā)現(xiàn)場。(同樣是十五歲,唉……)他明明可以避免看見別人的厄運,因為這些厄運會反噬到他自己身上,讓他痛不欲生,可為了破案,他一次又一次的破例,一次又一次的承受痛苦。就是這樣一個人,卻還是被誣陷為他破過的案件的兇手,被送進了暗無天日的“特殊監(jiān)獄”,強行為發(fā)掘“特殊機能”被進行慘無人道的“人體試驗”。如果不是旁輝和王國將他假釋出獄,他的一生也許就完了。旁輝作為沈晾的監(jiān)護人,用了九年消除沈晾對一切事物的隔閡,用了一年讓沈晾愛上他,依賴他,他自己也無可避免的深陷其中,可最后用了短短一秒,殺死了沈晾——他無法再看著沈晾再一次回到“特殊監(jiān)獄”去。
沈晾這樣的人,就是死也是注定不尋常的。亞法曾對猶太人說,讓一個人替眾人去死是合算的。沈晾為了所謂正義,所謂正確,為了所有民眾,選擇死在最愛的人手中,明明他才是真正應該受到表彰的人,可所有的榮譽,卻歸給了直接的,間接的殺死他的人,獨獨留他一個人,帶著社會的污蔑和唾罵,“清清白白”的走?催@本書的時候,我一直存在一個疑問:“沈晾可以看見別人的厄運,他可以看見自己的嗎?”作者終于在文章的最后告訴了我答案。沈晾的能力日漸增長,從看見厄運到控制厄運,他看到吳奇的厄運的同時,也看到了自己的厄運,他對吳奇下達的“審判”,何嘗不是對自己的?他就沒想過活著回去,絕境時的孤注一擲,不要命般的喪失理智,臨死前的那一句“我愛你”,和早就寫好的遺囑,無聲的向人們傳遞著他絕望的心情,可除了旁輝,所有人都對他又敬又怕,怎么會感受得到呢?
旁輝這個人,也非常矛盾。他總是以爽朗,陽光向上的態(tài)度對待周圍的人,當年也是他堅信沈晾無罪,想盡一切辦法,押上他所有的榮譽,把沈晾從地獄里拉了回來。又一點點的治愈沈晾的心理創(chuàng)傷,無微不至的照顧他,無條件無保留的信任沈晾,才能夠讓沈晾平和的度過這九年的時光。最后一年,他也總是站在沈晾身后,成為他強有力的保障。雖然到最后他發(fā)現(xiàn)沈晾并不是一直都那么清白無辜,一定程度上沈晾也暗中用能力推動了事情的發(fā)展,旁輝知道沈晾對他的的利用,知道沈晾暗中的謀劃,可他卻依舊裝作不聞不問,相安無事,只是希望能和沈晾過安寧日子。可他作為一名特警,內(nèi)心卻無法對此放任不管。(這就是他矛盾的體現(xiàn))同時他真的很愛沈晾,寧愿永遠失去他,也不想讓他回到“特殊監(jiān)獄”去,他親手槍殺了沈晾。就如他親口所說的:“我不能把他送回去,送回那個監(jiān)獄。這是我唯一能替他做的!薄拔以(jīng)說過,沒有他我活不了,然而我親手朝他開了槍!
“砰!”一切都破碎了。
幾個月前,
沈晾坐在床上,看著朝陽升起來,然后他說:“當場死亡!眳瞧骐x開的前夜,他早已想到了自己的結(jié)局。
死是他最壞的結(jié)局,死在旁輝手里是他的幸運。他的死是所有人最好的結(jié)局,因為這代表著一切罪惡的終結(jié)。
最后貼一個文中經(jīng)常提到的問題,也是世界上有名的悖論來呼應前文并結(jié)束這篇書評吧:
一個瘋子把五個無辜的人綁在電車軌道上。一輛失控的電車朝他們駛來,并且片刻后就要碾壓到他們。幸運的是,你可以拉一個拉桿,讓電車開到另一條軌道上。但是還有一個問題,那個瘋子在那另一條軌道上也綁了一個人?紤]以上狀況,你應該拉拉桿嗎?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