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截句
依文和我同學三年。高四時我們成為最好的朋友。她是一個有植物的氣息的女子,像一棵香樟樹,偶爾張揚花香多數(shù)時候靜默無聞,沉溺渴望被關懷的氣場。冬天,她從后面抱著我頭埋在我的羽絨服鴨毛帽子里,呼吸溫暖。
高四結(jié)束,我們各奔東西。
姚亦,我愛你。她說。
獨自在陌生的學校,我看著手機里那句話,一遍又一遍。
我說,依文,要開始接受別人,我無法在你身邊。
九月,我恍惚倒退到幾個月前。幾個月前,淡黃色的小花擠滿香樟樹叢中。深深淺淺,像圈出的漣漪,飄飄蕩蕩。
大二后我們的聯(lián)系就很少了。偶爾的短信也只是出現(xiàn)在節(jié)日。這些日子里我戀愛、念書、考試。生活滿滿當當。
她來了我們學校兩次。
第一次,我們無法像以前那樣自然擁抱。
第二次,是元旦放假。她和林幽鬧了矛盾心里難過不想在學校呆。她來的時候是中午。陽光很燦爛,風也很大,氣溫低。她穿著粉紅的厚外套,戴著連指手套,揮手對我笑。我們睡在一張床上,凌晨我對她說新年快樂。早上起來她抱我?guī)酌腌。周圍靜得可以聽到時光從手表上掉落的聲音。那天墻上掛上新一年的日歷。
了解林幽的事多數(shù)是通過依文的短信和電話。
林幽是依文的學姐。她們在校報文學部認識。面試的時候林幽說,依文,你的文字很舒服。于是依文喜歡林幽,如同植物喜歡陽光,帶著偏執(zhí)和渴望。
有時候我也不知道我為什么那么喜歡她。依文笑,我把她無限美化,最后不容褻瀆,無比遙遠。或許我愛的并不是她,我只是需要好好愛一個人來讓自己活的更好。這樣很無望。
我默默的搜集所有她的信息,強迫自己看她那些艱澀如同學術論文的文字,找借口發(fā)信息給她。我像是感染了病毒一樣病態(tài)的以她為中心。日記里記下她的點點滴滴,單獨抄寫她的短信,每晚去圖書管只是期待某天的不期而遇。
一年的時間,依文在這一年里幾乎天天去圖書館。穿戴整齊,素著臉,涂帶亮片的唇彩。刷卡進門,乘不同的電梯去不同的自習室。一切只是因為林幽某次說自己在圖書館自習。
有人說世界上沒有巧合只有安排的不期而遇。秋天的時候依文終于見到林幽。那時她們都退出了校報社。林幽因為物是人非,依文亦如此,只是“人”各有所指。
一年的時間。
半年用來等待。
半年用來守候。
然后破裂。
依文是一株植物,無法把握感情的主動權(quán)只能寄托別人。林幽和依文,一個開朗活潑朋友眾多,一個低調(diào)寡淡知己甚少。生活方式天差地別。依文要求全心全意的對待,而得到的少之又少。期待和獲得的不平衡,患得患失,最后彼此傷害。
我一直記得依文的眼淚。那是在一個冬日的午后,她打電話給我。她說,姚亦,你叫我接受別人,可是我現(xiàn)在很累。然后她的聲音哽咽不連貫透著冰涼的絕望。我握緊手里的手機,面前出現(xiàn)她的臉。掛著眼淚。需要人去擦。
雨后會有水滴停駐在香樟樹的葉尖,等待搖落或蒸發(fā)。
童話有兩種結(jié)局,HAPPY ENDING和 SAD ENGDING。
依文是個一直將自己包裹在設定好的環(huán)境里的女子。升學、生活,都如此。她設想了和林幽之間的很多結(jié)局。比如在林幽畢業(yè)后告訴她自己曾經(jīng)的等待,比如訴說那些看到她和別人在一起時的嫉妒,比如結(jié)婚前一起去西藏的打算。她以為可以花好月圓,但是她自己改了自己的劇本,選了童話里沒有的結(jié)局。
在和依文失去聯(lián)系的幾年,我時常會想到我們共有的高四的冬天、冬天的溫度,還有后來她無疾而終的感情。
每年香樟樹開花,我都會用力捕捉它們的氣息。清雅澄澈,影影綽綽。她的臉還停留在大一那年元旦。笑容燦爛卻明顯斑駁,像香樟樹下的樹影,破碎寥落,掩藏著紅塵的重量。
有天在表弟的高考復習資料里看到杜牧的《清明》,我的記憶倏忽剝落這些年的塵埃露出沉寂已久的年齡。我想起改版的《清明》。
清明雨紛紛,
行人欲斷魂。
酒家何處有?
遙指杏花村。
惆悵哀婉的《清明》被截成陰森恐怖的《清明》。
簡單刪減,天上人間。
我不喜歡不完整的東西,任何事都應該有始有終。我不會去刪節(jié)以求特殊效果來自欺。那時依文說。
那時她還是個女孩,朋友很少也沒有愛情。
那時為了不顯特殊她不穿高跟鞋。
那些和照片靜止的模樣消失在幾年后。幾年后的五月我見到依文。
依文樣子依然高挑,踩著橙色的細跟涼鞋,穿深綠的連衣裙。她的頭發(fā)燙了大大的波浪,蜷曲在背后頸間,像深色的藤蔓。依舊是帶連片唇膏,化了淡妝,面容溫婉。
姚亦。她笑,我很想你。
那年的哭泣忽然間變得滑稽可笑。就在從你那里回來以后的元旦,我突然就覺得放松。她說,我不再費力去編自己的羅曼史,我看小說。BL文?戳撕芏,覺得世界很大。世界是海洋,不會游泳就會淹死。以前我想抓住經(jīng)過的木筏,后來我決定學游泳。不是每個人都有留住木筏的能力。與其惶惶不可終日不如讓自己強大。她皺眉。大學四年我都未曾戀愛。戀愛對我來說始終是奢侈的東西,我沒有刻意回避什么可是我仍然得不到,于是我不再想像。空白是個好東西,不需要擔心,只需隨心填滿?葱≌f里的愛情會覺得溫暖,看多了又厭煩。在別人的劇本編自已的緣份,很溫暖也很殘酷。
有的時候我也會想是不是自己做錯了。驟然斷了所有來往以小說打發(fā)寂寞是不是真的不明智。那時手心還握著淡淡的幸褔,快樂太清楚,把我的心里襯托得很孤獨。終于斷掉所有聯(lián)系。不再為她暴飲暴食擔心,不再因為她身邊伴不同朋友而心煩,不再強迫癥地日日不停想到她,不再假裝毫不在乎地面對一次次被放鴿子。很多事情都變的簡單。中心回歸到自己。她說,我以為一切都好了,可是我更孤獨。內(nèi)心淡漠,慵懶疲憊,和所有人都無法走近。感覺離了隊,一個人在黑夜里漸行漸遠。
我心中還延續(xù)著她的情感,是一種曖昧的線段,需要填補缺口的完滿。當初的結(jié)束,應該要明明白白,可惜我沒有再給自己找理由。直到她畢業(yè),我們沒再見一面。
我時常在想,她是如何回憶我,帶著笑或者很沉默?
依文,有些遺忘的人比永恒更加真實。我說,人生的繼續(xù)本來就是靠著不斷的丟棄。
她笑。姚亦,其實最了解我的人是我爸媽,可是為什么有了他們的愛我仍然渴望更多。
每個人都有樂群性。
只是我總是處理不好。她說,以前和我媽說要找個愛我的老公讓我不寂寞,我媽說如果注定寂寞沒有人可以幫你。
依文給人生在邊緣的感覺。
成長和生存是踏著童真過往而轉(zhuǎn)渡。轉(zhuǎn)渡對于成年人并不陌生。轉(zhuǎn)渡讓過往淡漠。
依文和我都有了自己生活的圈子。我們是高四的好友。感情加了期限,規(guī)定了過期時間。
我變得成熟了。
她變得寡淡。
以前的依文低調(diào)靜默循規(guī)蹈矩并且脆弱。為了和林幽的小矛盾而哭泣,跟我說自己很累。那個時候她說她愛我。
我很想問她還愛不愛我,也想知道這些年她是用什么樣的心情回憶我。
和依文告別的時候,我向她提起《清明》那首詩,我要她學會轉(zhuǎn)換角度。她點頭,很燦爛地笑,說,我知道,換種思考人不知道會輕松多少。中國的阿Q,能把“不喜歡”截成“喜歡”。我曾經(jīng)堅持要一種生活的圓滿,所以執(zhí)著天長地久。后來漸漸明白,長久的東西逃不了破敗。長久的生命也只是一個生死循環(huán)。截取一段,可能更完美。
我要回我的城市工作,她會和一個男人去西藏然后結(jié)婚。
忽然想起一句話:
When the dawn comes ,
Tonight will be a memory too .
片段足夠完滿。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