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 1 章
15歲,情竇初開的年紀(jì),很容易地,就會喜歡上一個人,也許只是因為這個人燦爛如陽光般的笑容,也許只是因為這個人身上有令人舒心的茉莉清香,也許只是因為這個人寫得一手飄逸勁帥的好字,也許只是因為這個人不經(jīng)意間的某句話觸動了你的心弦。也許,還構(gòu)不成喜歡的原因,也許,那就是喜歡的原因。
15歲,她喜歡上了一個人。她甚至不知道那個人叫什么名字,甚至看不清那個人長什么模樣,只是聽到對面樓上傳來的鋼琴聲,就這樣,喜歡上了一個人。
每個寂靜的夜晚,她都會趴在窗邊,仰望著對面那片桔黃色的燈光。從那片柔和的桔黃色中飄來的音樂,每一個音符都在她的耳邊激蕩,就像一雙溫暖的大手,熨帖著她柔軟的心。輕曼,舒緩,靈動,流暢。在干燥的空氣中,她聞到了花朵悄悄綻放的馨香。
有時候,那個彈鋼琴的身影也會來到窗邊。年輕,挺拔。他似乎也在向這邊張望。一抹紅云飛到臉頰上,不想讓他看到小小的自己。和羞走,倚門卻又回首。
她能分辨他彈奏的每一首樂曲,那一周他練習(xí)的曲目是賀綠汀的《牧童短笛》,這一周他練習(xí)的曲目是肖邦的《革命》。她最喜歡聽他彈奏《革命》,那是一首很有難度的C小調(diào)練習(xí)曲,顯然他的技法還不純熟,可是她能從他的琴聲中感受到強(qiáng)大的沖擊力和生命力,就像一陣暴風(fēng)雨,在她的心海里掀起層層波濤。她甚至可以看到,他雙眉緊鎖,十指翻飛。
她,曾經(jīng)也是個醉心于音樂國度的孩子呢。
很小很小的時候,父母就為她報名音樂輔導(dǎo)班。小小的她,面對音樂教室里那架漆黑的三角鋼琴,如面對一個龐然大物,眼中有驚懼,還有好奇。小心翼翼地把手指按在黑白相間的琴鍵上,那大家伙竟然發(fā)出有節(jié)奏的聲音。琴箱里的木槌和鋼弦共振和鳴,在空闊的教室里回響著長長的聲音。
她開始迷戀上這種聲音。
當(dāng)音樂老師微笑著跟她的父母說起她的音樂天分時,父母只是很尷尬地笑。買一架鋼琴要父親將近一年的工資,家里還沒有闊綽到可以給她投資如此奢侈的玩具。況且,小孩兒心性,如果只是三分鐘熱度怎么辦?
可是他們不知道,她對鋼琴的摯愛,不是三分鐘,而是一生。
再多的哭訴也只是被當(dāng)成了一時興起和任性乖張。父親退了一步,買了一架電子琴。那也是他兩個月的工資呢。
從此,她只能在沒有力度的電子琴上譜寫她的鋼琴夢幻交響曲。
她已經(jīng)很久不彈電子琴了。高中的繁復(fù)生活,使她沒有時間繼續(xù)自己的娛樂,而那架玩具似的電子琴,永遠(yuǎn)彈奏不出生命的激情。每晚的半個小時,都是她最快樂的時光。她可以趴在窗邊看著他的身影,也可以一邊寫著作業(yè)一邊聽著他的琴聲。偶爾,她也會掀開蒙塵的琴罩,活動一下久而未練的手指,只是指法已然生疏。
她憑著記憶,彈奏以前常彈的《致愛麗絲》。多可笑,電子琴版的《致愛麗絲》,只能發(fā)出強(qiáng)度均等的樂音,沒有強(qiáng)弱,沒有長短,表現(xiàn)不出一絲情感。突然,窗外飄來他的鋼琴聲,竟然也是《致愛麗絲》。低徊婉轉(zhuǎn),優(yōu)雅輕靈。他用他的手指訴說著憐惜和愛意。他在用心彈奏,她在用心聆聽。一曲完結(jié),又是夜的沉寂。她哭了,他在取笑我拙劣的琴技和低級的樂器嗎?
從此,不敢再彈電子琴,不想再彈電子琴。
元旦,學(xué)校照例舉辦晚會,她是幕后的報幕兼旁白。老師臨時又安排了任務(wù),一會兒加一個鋼琴獨奏的節(jié)目,彈奏第二支曲子的時候,你要朗誦這首詩。
她接過詩稿,笑了。
喜愛詩歌的她如何不知,那是徐志摩的詩——《我等候你》。
也是她最喜歡的一首詩。
鋼琴獨奏的節(jié)目到了。掌聲中,一個白衣男孩徐徐出場。他沖臺下深深鞠了一躬,坐在鋼琴邊的位置,手腕輕輕搭在鍵盤上。他扭頭,沖她示意,他已準(zhǔn)備好。
那一瞬間,她有點恍惚。他的身影,年輕,挺拔。好像一個人。
她定了定神,報出了第一支樂曲的曲目——《革命》。
當(dāng)熟悉的樂曲從琴鍵中流淌出來時,她幾乎可以肯定,那個白衣男孩,就是他。指法已經(jīng)嫻熟了很多,不變的是那股強(qiáng)大的爆發(fā)力和沖擊力。
她也看清了他的模樣,清俊,文雅,一如她想象中的樣子。
一曲彈完,臺下掌聲如雷。她清了清嗓子,朗誦起那首詩——
我望著戶外的昏黃,
如同望著將來,
我的心震盲了我的聽。
你怎么還不來?希望
在每一分鐘上允許開花。
我守候著你的步履,
你的笑語,你的臉,
你的柔軟的發(fā)絲,
守候著你的一切,
希望在每一分鐘上
枯死!阍谀睦?
……
她知道她傾盡了全部的感情。
傾盡了全部感情的還有他。他認(rèn)為,這是他最完美的一次演出。
從那天起,她知道了他的名字叫尚沅,家住她前面的那棟樓里,他比她高兩個年級,他從小就開始學(xué)習(xí)鋼琴,他高中畢業(yè)就要出國留學(xué)。
出國留學(xué),就是再也見不到了吧?
她很難過,再也見不到,就是再也聽不到他的琴聲了。
從頭到尾,都只是她的一場單戀。就像自己給自己鋪設(shè)的音樂劇情,她讓他充當(dāng)故事中的男主角,可是他卻什么都不知道。
她能做的,只是靜靜地聆聽。
后來,是沒有后來的故事。
她上了大學(xué),遇上幾個對她很好的男孩,談了一場平平淡淡的戀愛,然后分手。畢業(yè)后,工作,也遇到了對她很好的男子,順其自然,戀愛,結(jié)婚,懷了他的孩子。
不再有青蔥年少時的心動。
她嫁的男人是一個電臺的編導(dǎo),對他很好。他總說,是先愛上了她的聲音,繼而愛上了她的人。她只是一笑。
曾經(jīng),她也喜歡上了一個男孩彈奏的鋼琴曲,喜歡上了一個彈奏鋼琴曲的男孩。
閑暇的時候,她也會寫一些文字投寄給雜志刊物。那些帶著淺淺憂傷的文字,里面的男主角,都有著清俊文雅的面容,年輕挺拔的身姿,而且,都彈得一手好鋼琴。
夜晚,她會躺在搖椅里聽電臺里那個叫做《回首又見她》的節(jié)目,那是她的丈夫監(jiān)制的欄目。每個寂靜的夜晚,都在聽主持人和嘉賓講述著他們的情愛。悲歡,離合,與她無關(guān)。都不過是別人的故事。
那一晚,節(jié)目請來的嘉賓是一個海歸回國創(chuàng)業(yè)的男人。
他的名字叫尚沅。
那么遙遠(yuǎn),卻又那么清晰,一下把她拉入過往的回憶。
他講到了他在國內(nèi)上學(xué)時的往事,講到了他的初戀。
他笑了:其實,都不能算作是初戀的呀。
那時,我沒有高考的壓力,日子輕松不少。每天晚上都會練習(xí)鋼琴。對面樓里有一個小女孩,總是趴在窗臺上聽我彈琴。很冷的天氣,她還是開著窗戶,靜靜地聽我彈奏。
有一天,我聽到她用電子琴彈奏的《致愛麗絲》。原來她也會彈琴。于是我配合著她,用鋼琴彈起那首曲子。
上學(xué)的路上,我曾經(jīng)悄悄跟在她的身后。她比我低兩個年級,可是我始終都不知道她的姓名。
元旦晚會上,我又見到了她。我有一個鋼琴獨奏的節(jié)目,她負(fù)責(zé)我的詩配樂朗誦。我還記得她的聲音,很好聽,她朗誦的那首詩叫《我等候你》,是我最喜歡的詩人徐志摩的詩……
她怔住了。淚,大滴大滴地滑落。
主持人說,今天的嘉賓還帶來了自己的鋼琴演奏帶,在靜謐的月光中,讓我們一起聆聽這首動人的鋼琴曲——《我等候你》。
伴著樂曲的,是主持人沉郁的聲音——
……
枉然,一切都是枉然,
你的不來是不容否認(rèn)的存在,
否則我心中燒著撥旺的火,
饑渴著你的一切,
你的發(fā),你的笑,你的手腳,
如何的癡戀與祈禱
不能縮短一小寸
你我間的距離!
……
深夜,丈夫回來了。
她躺在丈夫的懷中,微笑:你說,我們的孩子,讓他去學(xué)彈鋼琴,好不好?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