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盛極而衰
七歲以前,我沒有名字。
我記得很清楚,那年春,風(fēng)和日麗,花團錦簇。我的父親宴請賓客,共賞這大好春光。在這眾人歡聚的日子,酒過三巡,免不了的是吟詩作對。父親微醺著望向滿園春色,問道:“孩兒,你看這春光瀲滟,可能作出些什么?”我望見那漫樹的花吟道:“李花微黃杏花白!敝链耍瑥奈业拿珠_始,我的一生,都與這詩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
我的名字叫,李白。
我逐漸是長大了,熟讀的四書五經(jīng)似乎已經(jīng)滿足不了我的求知欲了。從旁的人口中聽來的,在我生長的這片被包裹著的土地,群山的那一頭,有著我們國家最繁華的都城——長安。于是年少尚且輕狂的我獨自一人,仗劍入國,辭親遠游。
我乘著小舟順江水而下,是夜,天空晴朗無云。皎月明亮,如玉盤,似是飛上天的明鏡。柔和的光輝灑向水面,波光粼粼。那光所幻化出的,是長安的燈火闌珊嗎?又或者是我背后的漸遠的故鄉(xiāng)?我沉默,忽而又悵然了,低吟:“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我來到這繁華的京城。
到處都是洋溢著歡笑的熱情的人們,歌舞升平,載笑載言。于是乎,在這快活的空氣里,這個我來的這的第一個夜晚,我醉了。我登上宏偉的朱雀門,看著這一切,拔劍寫下恣意的:“欲上青天攬日月”,開始了我新的生活。
我來到朝廷,玄宗賞識我的才情,留我在這里做官,雖說沒有著實去管什么事,但若能這樣與皇帝開懷暢飲,吟幾句詩,倒也不失樂趣。我和玄宗對酌,一氣呵成的“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讓他愛不釋手。但有的人似乎并不樂意,我作給楊貴妃的詩“可憐飛燕倚新妝”被誣成是詆毀人的明嘲暗諷?我怒了這宮里的虛與委蛇也終于使我感到厭倦了,我以甩向高力士的靴子結(jié)束了我的仕途!拔冶境袢,鳳歌笑孔丘”,又“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我于是開始四處游歷,賞五岳之巍峨,覽七澤之壯觀。
我登上廬山,看那銀河之水從天而降,一瀉千里。陽光照射下,騰起的紫煙氤氳了我的眼;我來到黃浪滾滾的黃河邊,感慨那時光荏苒,青絲不再;我在無人的夜晚獨自飲酒,舉杯邀明月,對飲成三人,我深入?yún)擦郑c青山對視,相看兩不厭。
但這樣悠閑的日子并不能讓我十分滿足,正巧,也并不能長久。
戰(zhàn)爭來了,國亂了,卻像是一簇火苗,點燃了我心底的某些似乎早已經(jīng)遺忘的東西。
從小習(xí)劍的我,滿腔豪情在此刻,一觸即發(fā)。
我渴望著那“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的熱血氣概!
于是我參了軍。
我看到原本深藏在夢里的金戈鐵馬。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fēng)幾萬里,吹度玉門關(guān)。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zhàn)地,不見有人還。
我懷著報效祖國的心愿,隨千萬將士們一起拋頭顱,灑熱血。
可是鳴金收兵之時,上天卻仿佛給我開了個天大的玩笑。
人們說:我們是叛軍。
…………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皇帝赦免了我的流放,殊不知我再也無心世事。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那水中的明月,難道不是我的歸宿?
也許賀知章說得對,我是一個被貶謫的仙人吶……
插入書簽
我也不知道為什么要發(fā)在這里,但是,
永垂不朽
此文并非紀(jì)實,有部分想象與虛構(gòu),不要當(dāng)正史看,隨心
我寫這篇文全篇都沒查資料,引用的詩句出自以下名篇:
《渡荊門送別》《古朗月行》《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清平調(diào)其一》《清平調(diào)其三》《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夢游天姥吟留別》《秋于敬亭送從侄游廬山序》《望廬山瀑布》《將進酒》《月下獨酌》《獨坐敬亭山》《俠客行》《關(guān)山月》《蜀道難》
你們背會了嗎?
李白是我真愛,如果有人說他壞話我一定不會放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