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 1 章
相遇在長安,也不覺那年光景多好,不見得長安桃花滿天,香花美人,只覺得歲月太晚,人去樓空,不似當年。
元微之十五歲便登明經(jīng),少年才俊,書生意氣。
見面時,元微之面龐明眸皓齒,身姿劍拔如松。好一個才貌不凡的俊俏人兒。
微之比我少七歲,卻一同登科。
貞元十九年,同授教書郎。
未經(jīng)歷官場黑暗的我倆,還只是個翰林院的編撰書吏。只曉得那長安長安紫陌、高堤垂柳、翰墨花月。
慈恩寺,曲江池,杏園......
我們倆一路唱和賦詩,走過長安風華,路過年少韶華,志同道合,情深且厚,“然自古今來,幾人號膠漆”,也只有此刻的少年,此刻的歡樂時光。
喝酒賦詩,齊賞風月,時光悄然,不覺于眉眼之間。迎春送雪,櫻桃紅了,紅梅開了,一年一年,把酒飲歡。
他眉間含著淡笑,我亦舉杯,勾起嘴角。
“一為同心友,三及芳歲闌;ㄏ掳榜R游,雪中杯酒歡”。
此情幾許深,只道當年人。
才思敏捷的微之風華難蓋,得到皇帝賞識,可是,入世便不會再那般隨心所欲。但微之卻是讀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長大的,一身正氣,一腔肝膽。
我把他比作竹,孤且直。
奮不顧身的踏入廟堂,固執(zhí)而剛毅。
微之被貶,我更為果斷,尚未授官,直接去了地方做縣尉。
友人都道我不知,我只笑笑,心中自知。
未表心意,卻心意可見。
元九給我寫:
官家事拘謹,安得攜手期。
愿為云與雨,會和天之垂。
一字一句,只表心意,一筆一書,遠寄真情。
遠去,想見再不易,只有書信,能夠言表心思。
微之自幼家中貧寒,被貶后不久,卻又喪母,朝中也并無什么職位,便只好回鄉(xiāng)。卻又恰好適逢我調(diào)回長安,擦肩而去,多少聚散離合,都這般匆匆而過。
我在長安兢兢業(yè)業(yè),雖有《長恨歌》傳世,“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家家頌之,人人聞之?墒菂s多寫諷刺詩,罵廟堂諷權(quán)貴,多不受人待見。
我望著長安明月,想著遠方一人。
我說“我有鄙介性,好剛不好柔。勿輕直折劍,猶勝曲全鉤”,微之當然明白我的心思,一個身在長安,一個不見長安,他和到“聞君得折劍,一片雄心起”。
也許只有遠在天邊的元微之,才知道自己的心思,只有那千里外的一人,秉燭而書,和我共話。
“微之,微之!此夕我心,君知之乎!”
知己在天涯,心事難再話。
我一直認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也就是我和微之二人終其一生倡導的元白體。
一起入世,一起風雨,我和微之,情意難斷,情深似水。
兜兜轉(zhuǎn)轉(zhuǎn),沉沉浮浮,被貶,被提拔,入世的我們,在日暮西山的大唐王朝,起起伏伏數(shù)載時日。
“昔我十年前,與君始相識。曾將秋竹竿,比君孤且直”,多年之前,若竹的少年,如今,依舊一腔熱忱,孤傲且耿直。
而后,微之出為監(jiān)察御史,風霜之職,彈糾不責,鐵面無私。
元和四年三月,微之啟程去東川,取距離最近但艱險的駱谷道。
駱谷道首經(jīng)駱口驛,微之在驛站里休息時,見到驛站墻上有我留下的詩句,他寫下:我到東川恰相伴,向南看月北看云。
寄回長安,把燭一看,莞爾一笑,我回到:惟有多情元侍郎,繡衣不惜拂塵看。
許是微之與我也難料到,此后十幾年,我們的詩詞便在這驛亭的墻上,尋找著彼此留下的痕跡。
“只得兩相望,不得常相隨”。
隨后微之出駱谷至漢中盆地,夢見我與他人同游慈恩寺,醒后便書“夢君同繞曲江頭,也向慈恩院里游。亭吏呼人排去馬,忽驚身在古梁州”。
而我于長安,恰恰好和白行簡去曲江,慈恩寺游玩,憶起遠處的微之,不覺提筆在墻上書一首:“花時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籌。忽憶故人天際去,計程今日在涼州”。
千里神交,莫于此。
知你者我,知我者你,千里之外,亦有知己。山水萬重,書難斷;百轉(zhuǎn)千回,夢還換。“不知憶我因何事,昨夜三更夢見君”,夢來夢去,只見君一人。
微之,微之——
情到夢處,方才覺,情至何處,情在何處,情有多深。
《唐才子傳》云我二人,“元微之與白樂天最密,雖骨肉未至,愛慕之情,可欺金石,千里神交,若合符契,和唱之多,毋逾二公者!
初相識,后相知,千言忘語,化作紙紙信函,寄雁傳書,魚傳尺素,莫于此情依在,愈來愈重。
我們二人不得見,只有封封書信,訴說彼此。
私交三十載,和唱九百章。
宦海同游,歷時數(shù)載,昔年翩翩少年,早已白發(fā)蒼蒼。
“我今因病魂顛倒,唯夢閑人不夢君”,吾今滄桑,不似當年,夢中之人,依稀不見。
歲月不饒人,年華不在,光陰一去,不復返。
晚年的微之早已身居高職,可惜朝堂之上,風云莫測,奈何一朝被貶,竟然抱病而去,只留下那一紙凄涼,匆匆話人生。
我也是年華不再的暮暮之年,明明比我年少,卻現(xiàn)行我而去。
知己逝去,三十載的深情,化作那墓志,蒼白而無力,述說著對他的悼念。
“君埋地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香山處,楊樹下,一抔黃土,一方青墓,一塊石碑,幾段碑文。
微之,微之——
“乘此功德,安知他劫不與微之結(jié)后緣于茲土乎?因此行愿,安知他生不與微之復同游于茲寺乎?”
求佛積善,來世之緣。
“同心一人去,坐覺長安空”,知己去,年華逝,長安不再。
惺惺相惜,無關(guān)風與月,只道是,你我都不在昔年;但猶記,那年長安,月華似水,鮮花怒馬,俊逸少年,舉酒共飲,不識年歲。
墳前一盞清酒,飲卻當時少年。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