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隨心所欲,愛我所愛
“當作者最好玩的事,”格林盯著丘吉爾對我說:“你隨時像個間諜觀察每個人,聽他們說的每一句話,雖然身歷其境,卻又置身事外。每一種場合對作者而言都有他的價值,即使在最無聊漫長的午宴,都可以發(fā)掘許多靈感。”
這是在邁克爾.科達的自傳書《因緣際會》中格林對他的話。
很實用的忠告,于我,于科達,于大部分的作者。
其實,我并不能算是一個作者,最多,只能算是一個喜歡上文字,喜歡天馬行空的幻想,喜歡在筆下隨意揮霍的寫者罷了。估計連寫手都沾不上邊吧。
寫手,畢竟還是有一定水平,有一定文化底蘊,有一定寫作能力的人。而我,卻發(fā)現(xiàn)自己擁有的東西太少了。
第一次接觸真正意義上的文學寫作,是在大二下學期。
那時候的自己,只是一個愛讀書的人而已,言情,耽美,武俠,散文,民俗,只要是自己認為不錯的書,基本都會去讀,但,卻不一定能記住多少東西。
因為讀書對于我的意義,只在于消遣,排擠無聊。我不會刻意的去記住什么,也不會刻意的要忘記什么,只是順其自然的讀著,看著,記著。
“你可以試著幫我寫下去嘛,反正只是嘗試而已,又不要求寫的多好!笔挸吨业男渥影,就差沒有掉幾滴眼淚來唬弄我了,“答應了吧,你就答應了吧!”
這是蕭最常用的調(diào)子,她求你辦事或做什么的時候,在申訴了一些理由以后,總是不斷重復著那幾個字“答應吧,答應吧,答應吧……”,并可憐兮兮的望著你,一直磨到你答應為止。
她的設(shè)定很簡單,就是一些在校園里發(fā)生的小故事。
她列了一個簡單的綱要給我,讓我試著按那些內(nèi)容擴寫。
其實,那對于我來說,是很有難度。
畢竟,要根據(jù)十幾二十個字的簡介寫出兩三千字的小故事,真的不容易。
我寫了。
結(jié)果自是不言而喻——很糟糕!
文筆不行,情節(jié)處理不當。
感覺,像在記流水賬。只不過是稍微詳細一點的流水賬,讓人看著更煩而已。
第一次嘗試,以失敗告終。
然后是第二次。
還是校園文的設(shè)定。
具體寫了什么,不記得了,只知道,情況稍微比前一次好些,但,問題還是很多。
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
慢慢的寫,慢慢的學,慢慢的練……
大概練了一年多,我寫的東西才算看的過去。也才開始慢慢的寫些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即使沒有蕭的提綱,也能按自己腦袋里突然跳出的東西隨心所欲的寫著。
但,別以為就不錯了,其實毛病還是很多的。
首先,我的文學功底不行,很多時候引用不當。之后看書,便開始有意識的記些東西,但情況卻沒啥好轉(zhuǎn),依然是看的多,記的少,用的時候依然困難。
其次,我的文筆不行,感覺寫出來的東西太膚淺,沒有任何意義。而且沒有形成自己的文風,總是刻意的模仿,結(jié)果到頭來寫出來的東西啥也不是,就是一堆文字的無序列組合,看的自己都頭疼。但,基于某些自己都不懂的堅持,一直都沒想過放棄。
最后,我的邏輯思維并不好,想象力也不夠豐富。很長的時間里,我練筆的東西都蕭事先列了提綱讓我寫的,我很少會自己想些東西來寫。而且我對文章框架的構(gòu)架沒有什么概念,全憑個人喜好亂搭,結(jié)果多半看上去會讓人覺得很混亂。我的想象力并不豐富,我能夠想到的故事情節(jié)其實都很簡單,簡單到平淡無味的地步。
但,我每晚都會做夢,夢中什么情節(jié)都有,什么事情都有可能發(fā)生,但,很不幸的,這些東西在醒來后五分鐘內(nèi)絕對會消失殆盡,任憑我如何使勁都想不起來。曾經(jīng)想過利用夢中的內(nèi)容寫一些東西,但都無疾而終。因為抓不住任何東西,很郁悶的感覺。
再有,我的觀察力很差。這對寫作并不是什么好事。一個人如果想寫出好的文章,就應該具備優(yōu)于常人的觀察力,懂得注意細節(jié)性的東西。這樣寫出來的東西才會讓人覺得真實,覺得可信。但,很不幸的,我的觀察力幾乎為零;蛘呤钦f從來沒注意觀察過什么,也沒覺得有必要觀察什么。寫東西全憑想象外加臆斷,這樣能寫好才怪啊。
研一期間宿舍的一姐姐,她的觀察力超強,即使是一些很小的細節(jié),她都會注意到。因為她覺得觀察生活是一種享受,看著街上行人的各種表情,行為或動作,總會發(fā)現(xiàn)一些讓人心情愉悅的東西。
這或許是出于她作為藝術(shù)人的敏感吧。因為她做設(shè)計時也需要注意很多細節(jié)性的東西,所以久而久之,也便養(yǎng)成了這樣良好的習慣,讓人羨慕的好習慣!跟著她,讓我學會了很多東西。
我也開始慢慢的有意識的培養(yǎng)自己的觀察力,畢竟如果想寫出讓人讀的下去的東西,還是應該從生活中取材,了解一些細節(jié)性的東西。不是有句話說細節(jié)打動人么。
現(xiàn)在距離上次寫文,已經(jīng)有半年多了。
這段時間里,一直都在不停的看書,看電影,看書,看電影,根本就沒動過筆。不是不想動,而是,拿起筆來,卻不知道該如何表達。
腦袋里的東西不少,但卻找不到合適的詞來形容,或是說不知道該如何形容才更合適一些。因此便以看書增加學識為借口,逃避了。
現(xiàn)在想來,確實是挺蠢的行為。
因為不知道該如何處理,便一味的逃避,這,不太像自己了呢!
或許是寫作的初衷變了,變的不再單純了,所以要求的東西也就多了起來,而要求的東西一多起來,寫作的樂趣就沒有了。
于是,開始了很長時間的逃避行為。
挺可笑的!
經(jīng)過了半年多的時間,現(xiàn)在試著找回最初的那份感覺,想重新站起來,尋回最初的那份愛。
我知道這并不容易,但,我愿意嘗試。
或許就像格林說的,當作者最好玩的事,就是你隨時像個間諜觀察每個人,聽他們說的每一句話,雖然身歷其境,卻又置身事外。每一種場合對作者而言都有他的價值,即使在最無聊漫長的午宴,都可以發(fā)掘許多靈感。
我也想體驗這樣的快樂!
所以,我愿意努力去嘗試,嘗試著尋找這樣的快樂!
重新找回最初吸引自己的那份簡單的悸動!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