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 1 章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
古調(diào)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劉長卿的這首五言絕句雖然我老早就會背,可我還是把它抄在筆記上,并且時常帶著,對于這首詩,我總有深深的親切感,因為作者精確的表達了我所想說的話。
童年時,我家住在老淮河路東邊一條曲折幽深的小巷里,雖然搬家已近十年,可那兒仍是我魂牽夢縈的地方,倘若能“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清晨,我會笑著醒來。然而,夢中的那條老街,已經(jīng)不復存在了。
巷里的屋子都很舊,爸爸說,他小時侯這些房子就有了。我只知道從外面看,這些房子的房頂上是魚鱗般的黑色小瓦,瓦縫中還有嫩嫩的小草和小花,墻壁是青色的;從里面看,墻壁是黃色的。倘若下雨時,屋里地上要放許多盆,我很樂意從盆之間蹦過來,跳過去。如果下雪,更有趣!爸爸會在雪地里揮舞著粗竹竿將房頂上厚厚的雪趕下來,并不因為房頂上的雪干凈,是我堆雪人的好材料,而是怕積雪把房頂壓塌。
記憶中的院里有口古井,那可是口不折不扣的老井,據(jù)說有一年還從井底撈上來許多銀元。這井冬暖夏涼,井沿上爬滿了許多深綠的青苔,印象中井水里冰的西瓜可好吃啦!小時侯,大人總不讓我到井邊玩,怕我不小心會掉下去,可我趁大人不注意,仍喜歡悄悄跑到井邊,爬在井沿向向小看,看見井里也有一個小女孩,伸著腦袋向下看,心里還撲通撲通跳呢!
我家那時所處的,是游玩的最佳地段。向南過一個馬路,是繁華的九獅商廈(當然,已成云煙),再過一個馬路,就是逍遙津,西邊是熱鬧的淮河路,北邊是我認為我市最美的包河,東邊,則是我童年的極樂天堂——小花園。
我不知道這個花園有沒有正規(guī)的名字,反之從小就這么叫,很順口。其實是環(huán)城公園的一段,北承鯤鵬志,南接九獅苑。小花園的外圍是一排老梧桐樹,綠葉層層疊疊,亭亭如蓋,若恰逢日歷天晴,樹葉間隙中會滲下星星寶光,隨風翩然閃幻,別有一番情致。
迎門是一列矮矮的青石梯,拾階而上,步入園中,先會看到一大叢迎春花,初春怒放時,就象一團團金色的光芒向四周炫耀開去;▓@中間有一棵濃陰委地的老梧桐,下圍一圈石凳,于是大家也坐成一圈,聊起來,只管海闊天空。梧桐樹邊有好幾棵桃樹,每年都開的十分齊整,滿樹滿眼一片粉紅。至于園中微露的羊腸碎石小徑,以及各具奇妙的多種花木,都是我和小伙伴們游戲的得力素材。
園中南北兩端各有一個亭子,北邊的亭子上依勢纏繞著紫薇藤,藤上攀翼的翠葉似一襲鳳尾鋪撒而下,紫薇花開時,白中泛得粉紅,說像一串串熟了的葡萄,我看更像鳳尾頂端的彩翎。爺爺最愛帶我到這個亭子,因為每當“夕陽在山”時,爺爺就會在這里和許多爺爺一起下棋。往往除了兩個對弈的人之外,還要圍上一大圈得老翁,各自為政,揎拳捋袖,為一著棋爭得激動時,會指手畫腳,唾星四濺,非得坐穩(wěn)軍師交椅不可。而我們這些缺齒頑童,也會在橙紅的陽光下,拖著自己細細長長的小影子,或放風箏,或捉迷藏,或逮螞蚱,在五線譜般的小道上,跳躍著我們快樂的音符,整個花園都沐浴著詳和與快樂!
時過境遷,我已經(jīng)長大了,而爺爺也年事越高,早已不再下棋,如今的小花園中,消失了當年的音符,只有草木無言,徒添了幾分蒼翠。
每天放學時,透過來去匆匆的人流,不時能看見老爺爺帶著孫兒在街邊道旁悠閑的散步,總能令我想起我的童年,我無憂無慮的童年。爸爸常笑我愛懷舊,可能吧!懷舊如同霧里看花,細細的白霧篩出來,撮其要,刪其粗,再經(jīng)依稀的記憶潤色一遍,后展入眼簾,則集眾妙之大成。
忽然想起崔顥的《黃鶴樓》,以做結尾: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何處去,煙波江上使人愁。
插入書簽
高中時的舊作,貼出來大家也懷懷舊。
路邊相已匆匆過,檻外人言冉冉來。
舊事已非還在現(xiàn),滿天花雨落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