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虞美人(完)
虞美人
我叫李從嘉,字重光,我的父親是南唐的皇帝,李璟。
今天是七月初七,恰逢生辰。父親一早把我叫到他的寢宮,說是要我娶一個叫娥皇的女子為妃。我從未與那女子謀面,素不知她究竟何容何貌,如何才情,便要我與她共結(jié)連理,說實在的,心里自是不悅的,但父皇都頒下旨來,父母之命不可違,何況他還是一國之君。我恭敬的答應(yīng)了下來,婚期定在了三月后。這年,公元954年,我十八歲。
皇室的婚禮復(fù)雜且隆重,但所有的一切自有專人負責打點,身為皇子的我每日要做的無非就是量體裁衣,僵硬的伸著雙臂任由宮女宦臣們對我上下其手。又或是坐在寢宮里讀書作畫。必要時接見前來道賀的大臣。有時想起未過門的妻子總覺有些煩躁。
“周娥皇……”喃喃念著她的名字,這是我對她唯一的所知。
“從嘉,為兄來看你了。”說話人是我的大皇兄李弘冀,也是當今南唐的太子。
“皇兄快坐!蔽颐ζ鹕碛,喚來小婢,吩咐沏上兩杯綠葉新茶。
弘冀玉冠高束,眉間霸氣隱約,自有一派帝王之風。與他相比之下,我自愧不如。
“新婚在即,能娶到如此嬌妻,從嘉你可是羨煞旁人啊。”他捏起茶蓋,悠然的與我閑話家常。
“皇兄莫要取笑,對于她我知之甚少,又何來羨煞?”
“平日里都說你擅繪畫,精音律,怎么連如此才藝之女都不甚了解?”
“還請皇兄指教。”他言下之意我聽得清清楚楚,的確,我李從嘉對政治駑鈍不長,也無意爭那金鸞寶座,他已是皇太子還要忌諱我這只知風花雪月之人?也罷,我本無意,自不必與他錙銖必較。只是,那女子真是多才之人?
“可記得父皇平日素喜的焦桐琵琶?”弘冀挑眉問道。
我點點頭,見我如是,他繼續(xù)道:“前幾月,父皇微服路經(jīng)周家,隔墻聽聞琵琶奏樂,清靈悅耳,甚是好聽,當下便與焦桐琵琶相贈,又感其容貌嬌麗,文采不凡,遂決定要將其配與你為妃。”輕啜一口茶,他意味深長的盯著我,“如此嬌妻,你可還有什么不滿!
我低頭不語,少久才抬起來:“自是沒什么不滿的!
見我未如他預(yù)計的囁嚅不應(yīng),他微微一訝,不再多說什么。接著又隨便寒暄了幾句便起身回去了。我送及寢宮門口,見著他離開,心下微涼。就因為身在帝王家,兄弟間總是明里客氣暗里爭奪,字里行間,意味深遠。
搖搖頭,不去想那些瑣碎之事,信步來到書桌前,執(zhí)起狼毫,思忖著只知形意不知容貌的娥皇,顫筆樛曲之:
迢迢牽牛星,杳在河之陽。粲粲黃姑女,耿耿遙相望。
今日便是我大婚之日,宮中一片張燈結(jié)彩,大臣宮人皆是一片道賀之聲,父皇亦是一臉喜悅之色。
我穿著紅錦衣,手扶著鳳冠霞帔。她身段娉婷,輕步微搖,隔著蓋頭還是隱約感到她的花容月貌。
到高堂,行禮,敬茶,禮數(shù)一一齊全,交拜之后,我與她正式結(jié)成伉儷。這輩子都要不離不棄。
新房內(nèi),我輕輕坐到她身邊,慢慢揭起紅蓋頭。她眉眼低垂,卻是依舊沉魚落雁。
佳人舞點金釵溜,那一刻,我知道我對她的迷戀已是注定。
我與娥皇的婚后生活很是甜蜜,相處之后我才了解到她才女的冠稱絕非浪得虛名,她精通書史,善音律,尤工琵琶。焦桐琵琶贈與她,實在是千里馬與伯樂之作。
一日,我妙手偶得唐時唐明皇和楊貴妃所作的霓裳羽衣曲,當時我興致所至跑到她那里與她研究起來。
“從嘉,此曲雖精妙華麗,但頗為繁手,何不稍作修飾?”她語音清麗,可比天籟。
“娥皇你既有此等雄心,為夫自當傾力相助!蔽液粗
此后數(shù)日我倆醉心譜曲去繁,每有改進都大為喜悅。曲子改完那日,她彈琵琶我奏琴,樂音清越可聽。聞此,宮中之人競相傳頌,皆語:才子佳人,變易訛謬。一時傳為佳話。
三伏天,我正伏案勤書,娥皇端著冰鎮(zhèn)燕窩婀娜走來。
“天氣如此炎熱,從嘉你在寫什么呢?”見我埋首,她走到我身后端詳宣紙上的墨跡。
“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鳳簫吹斷水云閑,重按霓裳歌遍徹。臨風誰更飄香屑,醉拍闌干情味切。歸時休放燭花紅,待踏馬蹄清夜月!彼鸵魑覍懙脑~句,一頓一挫,皆有韻有味!昂迷~,好詞!蹦┝,總是這樣贊美我一句,聽的我心神蕩漾。縱使被奉千古絕句,也比不上她一聲叫好。
日子無憂無慮過了四年,公元959年,南唐發(fā)生了一件大事,皇兄病故,太子之位從缺。這時宮中多有傳言說父皇有意立我為儲。我又怎會相信,我的為人父皇又不是不知,家國天下的重任我怕是擔待不起的。
可偏偏天意弄人,我從鄭王徙封成了吳王。這父皇的用意明眼人一看便知。他這是要立我為太子。
兩年后的二月,公元961年,我被正式立為太子。同年七月,父皇駕崩,我正式于金陵即位。那時起,我改名叫李煜。
時值天下紛亂之勢,我繼位后的南唐早就偏于江南一隅,北方的疆土在我看來實是遙不可及。
中原的土地上,趙匡胤和他一手建立起來的宋國威名越來越響亮。
我與他是在數(shù)年前金陵城外相識的,當時他不知我是南唐皇子李從嘉,我亦不知他是周世宗的大將趙匡胤。那日在酒館我們把酒言歡,暢談絲竹歌賦,他學識淵博,與我甚是相投。席間,他說:這天下紛亂,勢必將會有一個人力挽狂瀾,稱霸這萬里江山。當時的他一派大將之風,只是我于政治不甚興趣,只是將他看作知己,對于他的一番言論我不置可否,只是輕輕點頭微微一笑。誰曾想到那一年,周國破我南唐十萬大軍,殺我民眾,擄我節(jié)度使。而他,竟是那兇手之一。
我登基的前一年他在陳橋發(fā)生兵變,黃袍加身,被擁立為帝。我早知他將是有大為者,只是沒想到我會繼承這江南江山,于是他成了我最大的威脅。
李煜我并不是爭強好勝者,我厭倦政治,討厭戰(zhàn)爭。一年后,我派了使臣前往宋國,進貢納歲,以示我不會與宋為敵。
那一年,南唐無事。而我依舊不理政事,成日里吟詩作對,鳳舞笙歌。不僅有娥皇陪同左右,連她妹妹嘉敏也常來宮里閑坐。我知道,嘉敏喜歡我,但是有娥皇我已滿足,后宮縱有佳麗三千,我靈魂也只為她一人縈牽。即使是娥皇的親妹,我最多也只對她多點疼愛。
素知趙匡胤有宏圖野心,卻不料對于昔日故友他也一樣不留余地。相安無事一年有余,翌年三月,宋平荊南,遣使犒師。我又一次深刻了解,政治,真是丑惡的東西。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一國之主,真命天子,總是天佑福澤,到我這里偏就出了問題。公元964年,我先失次子,再失皇后。這雙重的打擊讓我痛不欲生。
娥皇病的突然,我日夜在她床邊陪伴,朝夕視食,藥非親嘗不進,衣不解帶者累夕。但她病情依舊不見好轉(zhuǎn)。
我難掩焦急,在房中來回踱步。御醫(yī)無用,我命人一一拖出去仗責。娥皇不忍,虛弱得說道:“皇上,你不要著急!弊詮奈业腔允咀鹬乇悴辉賳疚覐募,“命中注定,強求不得。”她笑得釋然,依舊美艷不可方物。
我聽完她這番話,潸然淚下:“娥皇,朕不許你走……”握住她纖細蒼白的手,我輕輕將她攬入懷中。
她不說話,我只聽到隱隱啜泣。娥皇,我說過一輩子不分離。說好的,少一分、一秒都不行。
然而這份諾言,她違背了。這一年,秋風帶走了我的娥皇。
珠碎眼前珍,花雕世外春,未銷心里恨,又失掌中身。
娥皇,玉笥里猶有殘藥,而你香奩已染塵……
我將娥皇葬于懿陵,謚號昭惠。在失去娥皇的日子里我頹廢萬分,荒廢的朝政變本加厲,只為為娥皇寫上一誄。嘉敏每日陪著我,她說她了解我的痛苦。是啊,離去的是她姐姐,她又怎會不傷心?
我看著她腫如核桃的雙目,憐惜萬分:“別傷心,你姐姐在泉下一定會過得很好!边@話不知是安慰她還是安慰我自己。
她點點頭:“皇上你也要多加保重身體。”她揚揚嘴角,勸慰我道。
嘉敏與娥皇既為姐妹,自然與娥皇有幾分相似,她勸慰時我突然感覺娥皇又回到了我身邊。
從此以后,嘉敏時常來宮中看望我,這一來便是兩年。她雖是前皇后的胞妹,但畢竟是云英未嫁的姑娘家。皇宮是非多,閑言閑語自然也多。那日執(zhí)事的公公就對我說這些日子謠言四起,勸誡我不要失足成錯。我想想,似也有道理。
傍晚時,嘉敏派人傳信說晚上在畫堂南畔相見。我考慮了半晌,還是決定前去一會。
到了時辰我在南畔依舊未見她的身影。想想,或許是她家人聽到閑語,不讓她隨便進宮了吧。我苦笑,皇帝就是權(quán)力的奴才。擁有的只是表面的光輝,其實所有的一切還是受制于人。轉(zhuǎn)身欲走,忽然聽到身后有人急急輕喚:“從嘉!”我忙轉(zhuǎn)過身來,見到她衩襪步著香階,手里提著金縷鞋,一看便知是偷偷跑出來的。
她見我回身,顫顫偎入我懷中:“對不起,我來晚了! 那一刻,花明月黯籠輕霧,我抱著她,沉默不語。奴為出來難,教君怎能不恣意憐?
那晚后,我不在受制宮里的蜚語流言,大大方方的和嘉敏往來。也沒有人再多說什么,看來昏君的帽子我是戴頂了。
或許我真的不應(yīng)該做皇帝,我登了這位后,南唐就不曾太平過。公元968年,南唐大饑,餓死了許多百姓。百官紛紛進諫,說這次民怨萬分,讓我想些辦法。更有甚者痛哭流涕的要我不要□□后宮。平日里未曾見這群家伙有什么建樹,一有動亂便將我推出來。我何時□□后宮了!一氣之下,我免了一個帶頭大臣的職務(wù),并宣布說我要娶周嘉敏為后!百官不在出聲。龍顏不可犯,是南唐的臣子,就還要看我的臉色。除非,你罷了我。
娶了嘉敏就要好好對她,雖然我始終忘不了娥皇。完婚的那段期間,天下很是不太平。宋國在趙匡胤的治理下,國力日益強盛。我聽說他為了鞏固自己的權(quán)力,居然杯酒釋兵權(quán),讓我不禁再次為他感嘆?上ВK究是我的敵人。
南唐國力愈來愈弱,可以說是茍延殘喘,我無力挽回這局勢,只能力求保存這日益減少的江山。公元971年,我派弟弟從善再入宋國納貢。并上表給趙匡胤說會將南唐國號改為江南國,而我,就是江南國主。趙匡胤,應(yīng)該滿意了。
人做了皇帝學會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貪得無厭。我更國號的幾年里,趙匡胤曾下詔多次要我去汴京,要我臣降的寓意不言而喻。我懶得理他,就算我是昏君,這降國之君我還未曾想要分一杯羹。見我多次稱病不能隨他愿,他顏面無光。終于,他率兵揮師南唐。經(jīng)過一年,金陵城破,我?guī)е揖斐龀,隨他北上汴梁。我眼睜睜看著南唐在我李煜的手里滅亡。
故友的待遇就是免去一死,軟禁在別宮中。那時他封我為違命侯,看來我的違命他小心眼的記上了?墒俏彝鰢某鸷抟趺从洠
那日在開封,嘉敏遞給我一把琵琶,說是侍女在離開金陵時帶出來的。我接過一看,正是當年父皇賜予娥皇的焦桐琵琶。一時間,睹物思人,悲從中來。一把琵琶讓我念起了父皇和娥皇,還有那段在江南金陵的時光。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那江南的皇宮是否依舊還在?南唐的百姓今有何處安家?李煜啊李煜,就算你泣盡以血,怕也無人會憐惜你!
人世無常,趙匡胤也是凡人,終有生老病死。他死后,其弟趙光義即位。趙光義也是個好詩文之人,對我這個亡國降臣還算寬容,進封我為隴西郡公。
一日,他來看我,我正書寫新詞。見我專注就沒有打擾我,只是隨意在房中觀賞。轉(zhuǎn)到我身邊,見桌上擺著一篇寫好的詞,他信手拿起,細細讀了起來!皢柧苡袔锥喑睿∷埔唤核驏|流。”
他念的正是那首我感懷南唐的虞美人。讀罷,我只見他神色陰郁,不發(fā)一言就走了。我那時也沒怎么留心,只道是他有急事。誰想到,就因為這一首詞,我的生命走到了盡頭。
公元978年,我受到趙光義的邀約,到皇宮參加宴會。臨行前,嘉敏擔心的看著我,我問她何事,竟然如此神傷?她蹙著眉對我說:“我聽侍女說,宮中有太監(jiān)悄悄告訴她,說是偷聽到皇帝要在今天宴會上毒死一個人,我怕……”
我輕輕拍拍她,告訴她,我只不過是個降臣,要殺我不用那么大費周章。
我離開軟禁的別宮,去皇宮赴宴。突然想起來,今天是七月初七,我四十二歲的生辰。
宴會很奢華,讓我想到了當年南唐宮中宴會的情景。趙光義坐在最高處,對著群臣舉杯。他目光轉(zhuǎn)向我,我微微一笑,將杯中酒一飲而盡。入口后我明白了,他要殺的人就是我。
我全身開始抽搐,大腦尤其像要收縮一樣。我知道,他用了牽機藥。我不想說什么,也說不出什么。大腦似乎已經(jīng)萎縮到?jīng)]有了。可是腦海里我依舊留下了些什么:
嘉敏,請你好好活下去。
娥皇,這輩子的承諾你違背了,我來找你。下輩子,別再失約了。
完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