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和親公主
漢武帝為拉攏烏孫以對抗匈奴,兩次與烏孫和親。
和親是份兒苦差事,皇帝舍不得讓姐妹女兒受罪,因此全都由宗室女和宮女代勞。和親烏孫的兩位公主都是宗室女,比王昭君之流的西貝貨血統(tǒng)要高貴得多。
看起來似乎和親烏孫的規(guī)格比和親匈奴要高。其實不然,這兩位公主的身份都很尷尬:雖有著皇家之高貴血統(tǒng),卻又是謀逆罪臣的后代。和親對于她們而言,與其說是給與家族的榮耀,還不如說是讓兩個無辜女子代父祖贖罪。
兩位公主:劉細君和劉解憂,她們的父祖都被封為王。如果一切正常的話,她們會得到“翁主”的封號,她們是父祖封國內最尊貴的女孩子,當她們長大成人,她們會嫁給世家子弟,繼續(xù)享有尊榮和富貴。
但她們卻是不幸的,她們是罪人后代,很可能被廢為了庶人,甚至可能經(jīng)受過一段牢獄之災,她們的幼年生活肯定是黯淡無光的,沒有享受過“翁主”的待遇。
忽然有一天,她們被帶入宮中,意外地被皇帝封為“公主”—這可是皇帝親生女兒才能享有的尊號啊,可隨之而來地便是一紙和親烏孫的詔書,兩個柔弱的女子被迫要去一個未知的國度完成艱巨的任務。
所謂的“公主”只是個虛名罷了,實際上她們是在繼續(xù)承受皇家對大逆不道的父祖的懲罰,和親異域與流放偏遠有什么本質不同呢?兩位公主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江都公主劉細君最先踏上了和親的道路。算起來細君還是武帝的侄孫女呢,可她的父親江都王劉建卻是歷史上最荒淫殘暴的王之一,其罪行簡直罄竹難書,最臭名昭著的惡行就是觀賞人□□了。多行不義必自斃,劉建最終因為謀反而自殺,王后成光等人被處以“棄市”之刑,江都亦因此除國。
那時的細君還很小,早早經(jīng)歷了人生的磨難,不僅父母雙亡,連個棲身之地都沒有;蛟S兒時的經(jīng)歷造成了她多愁善感的性格吧,細君悲悲切切地前去和親。
面對年齡足以做爺爺?shù)恼煞驗鯇O昆莫,細君肝腸寸斷,悲歌不已:“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托異國兮烏孫王。穹廬為室兮旃為墻,以肉為食兮酪為漿。居常土思兮心內傷,愿為黃鵠兮歸故鄉(xiāng)!
昆莫年老,想讓細君改嫁孫子岑陬,這種野蠻人的想法讓細君大受刺激,她上書向武帝告狀,沒想到武帝完全不體諒侄孫女兒,而是讓她遵從昆莫之命。細君無奈改嫁岑陬,生下一女少夫。沒過多久,郁郁寡歡地細君就病逝了。
罪人的女兒仍然沒能擺脫不幸的命運,無辜的細君受父親連累,死在了遙遠的塞外。
。牐
細君的去世造成漢和烏孫的聯(lián)盟岌岌可危,為了鞏固同盟,楚公主劉解憂也走上了和親的道路,嫁給細君的丈夫岑陬。
解憂的命運似乎還不如細君,細君總算曾過過幾年翁主的日子,解憂生下來就是罪人,她從未見過的爺爺楚王劉戊因參與七國之亂兵敗自殺,全家被廢為庶人?蓱z解憂事過多年還是要為爺爺?shù)拇竽娌坏磊H罪。
有了細君的前車之鑒,解憂的命運看來是注定凄慘一生了,沒想到她最終在西域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解憂的性格應該與細君截然相反,她是個樂觀自信而又強勢的女子,她出生之日起就受人欺負、任人擺布,乃至被發(fā)送到烏孫,但當她有機會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時她絕不會放手。在侍女馮嫽的輔佐下,她在烏孫活得有滋有味,遠比在大漢瀟灑愜意得多。
她先后嫁了三位烏孫王,生下六個兒女,西域諸國遍布她的血脈,她在烏孫的地位是多么地尊崇。∵@一切全都是她自己拼來的!更可貴地是,漢家待她有虧,她卻為漢家立下汗馬功勞,她很好地完成了漢家賦予她的任務—驅逐匈奴勢力,鞏固漢與烏孫的聯(lián)盟,幾次上書朝廷出兵攻打匈奴足以見其謀斷。
解憂在西域馳騁五十多年后,這位可敬的老婦人又一次上書朝廷,請求回歸故里。女英雄的小小心愿還能不滿足?七十歲的解憂帶著三個孫兒孫女回到了闊別多年的故土,當初離開時是無奈與惆悵;如今回來則是驕傲而自豪。朝廷對解憂奉養(yǎng)甚厚,一切按照真正公主的待遇伺候。兩年后,公主解憂安然而逝,在平靜中走完精彩絢麗的一生。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