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 1 章
《秋之回憶》中的南燕曾經(jīng)這樣說過:
“日本人敬仰不好的文章——曾經(jīng)有過這樣的說法——日本大多數(shù)人好象有一種錯覺:‘好的文章=很難理解的文章!ó(dāng)然了,我并不否認自己在作為教師之外也多少有這樣的認識。)但是如果有的文章看了很多遍還是不能理解的話,那就不是讀者的問題了,應(yīng)該說是寫作的人有問題!
也許就像她所說的那樣,老子被誤解就是他本人的問題。但是我覺得這也不盡然——又或者說這是必然——就像韓非的學(xué)說是僅供帝王一人使用、不宜公諸于眾的(尤其是“術(shù)”之一物),老子的理論大概也僅供圣人使用吧……這一點從《德經(jīng)》的第四章中可以找到證據(jù):
“上士聞道,勤能行于其中,中士聞之,若聞若亡,下士聞之,大笑之,弗大笑,不足以為道矣。”
“禍,福之所倚;福,禍之所伏。孰知其極?”也許正是因為總被誤解,所以才更能給求道者大道的喜悅吧。老子已去,自然不會在意人們怎么評價他,不過即使他活著,也是不會理睬這種無聊的行為的。
雖然如此,但我畢竟不是老子,也不是圣人。就像你不能去跟一個強盜去講道理讓他不殺你一樣,想要制止無聊的行為,也只能用低級且無聊的方法。否則就只會和把現(xiàn)在的尖端科技講授給原始人是一樣的結(jié)果——自討沒趣。因此,無聊也無所謂了。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就像最直的直線是彎曲的一樣(愛因斯坦證明了),最大的愛看上去就是無情。
萬物芻狗,芻狗萬物,芻狗芻狗,萬物萬物。
萬物無異芻狗,芻狗相當(dāng)萬物,芻狗自是芻狗,萬物等同萬物。
近己,遠親;近親,遠鄰;近鄰,遠鄉(xiāng);近鄉(xiāng),遠邑;近邑,遠邦;近邦,遠天下。然己與親孰大?親與鄰孰大?鄰與鄉(xiāng)孰大?鄉(xiāng)與邑孰大?邑與邦孰大?邦與天下孰大?由此觀之何謂愛?大不愛也。
什么是愛?愛就是差別、不平等!
什么是愛?愛就是更大意義上的不愛!
什么是愛?愛就是以不愛為基建起的金字塔。!
就像那高聳的金字塔永遠都要以無數(shù)倍于塔尖的基石所撐起一樣,愛也就意味著無數(shù)倍于此的不愛。
沒有那數(shù)倍于塔頂?shù)乃,哪來那高高聳立的塔頂?沒有那龐大無比的不愛,又哪有那深埋于心的愛??
收藏家不惜花重金從拍賣會場買走一件喜歡的藝術(shù)品,并不是因為他有多么愛那件藝術(shù)品,而是因為他不那么愛錢。
英雄犧牲自己以挽救別人,也不是因為他有多么愛那政府所宣傳的美德(不是愛生命,因為如果那是一株草他決不會做同樣的事),而是因為他不那么愛自己。
將軍浴血沙場、奮力拼殺打下一場勝仗,更不是因為他有多么愛國,而是因為他不僅不那么愛敵方將士的性命,也同樣不那么愛自己與手下人的生命。
趨利避害是生物的本性也是通性,對那自封的所謂“萬物之靈長”也毫無妥協(xié)的余地。
什么是愛?愛就是差別、不平等!
什么是愛?愛就是更大意義上的不愛。
什么是愛?愛就是以不愛為基建起的金字塔。!
哪怕你說你胸懷天下,我不管那是真是假,我都要問你一句:天下與自然熟大?
凡存在——不論真存在還是不真存在——皆自然之一物,當(dāng)你愛整個自然、無差別的對待一切時,萬物之中,還有什么不是芻狗?
仁愛不過是王道那微不足道的小愛罷了,兼愛也不過是帝道那稍大幾級的小愛罷了,天地與老子的大愛豈是這樣的東西?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碧斓禺(dāng)然不仁,老子自然也不仁。否則,它們又有什么資格稱天地、稱老子?
天地不仁,圣人不仁,老子亦不仁。那么那些拿仁愛來批評老子無情的人與那涓滴來嘲笑汪洋無水的人又有什么不同呢?沒有不同,皆長見笑于大方之家耳。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