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 1 章
J.K.羅琳是一個天才的充滿想象力的作家,從未受過正統(tǒng)寫作培訓的她創(chuàng)造出了發(fā)行量高達一億九千萬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說,給我們處于東方的人構(gòu)架了一個完整的現(xiàn)代巫師社會?上У氖,由于她寫作的對象——兒童的興趣所向,羅琳所構(gòu)架的社會過于簡單,定義的正反雙方過于簡單,最明顯的體現(xiàn)就是哈利波特里面最大的反派——伏地魔。
伏地魔(Lord Voldemort),原名湯姆·馬沃羅·里德爾(Tom Marvolo Riddle),1926年出生在倫敦,隨即被孤兒院收養(yǎng),曾在霍格沃茨魔法學校就學。 20世紀60年代至1981年間,伏地魔的力量開始在巫師社會中顯現(xiàn):以布萊克、馬爾福為代表的具有悠久歷史傳承的巫師家族緊緊追隨在他的身后;一些半人半獸,魔法生物等也以他為主任他驅(qū)馳,他的這些追隨者被稱之為食死徒。伏地魔與食死徒似乎致力于推行類似與希特勒的日耳曼精良民族計劃,堅持巫師的純血性以及瘋狂的殺害麻瓜(無魔法者)。并與以鄧布利多為代表的鳳凰社一黨進行了近十年的戰(zhàn)爭。羅琳由于自身的喜好,有意無意的將戰(zhàn)爭的原因完全歸罪于伏地魔,并且在文中將之描繪為一個只會恐嚇人并以殺人為喜好的愚蠢的瘋子,實在是對他極大的不公,并且也造成了哈利波特系列中一個巨大的BUG。
任何的持續(xù)時間長久的戰(zhàn)爭都必然會代表著廣大的階級沖突和社會矛盾,下面我將盡我所能向大家還原一個“真實”( 其實是從邏輯上比較正常)的那場戰(zhàn)爭的原因。
巫師的歷史似乎最早只能追溯到梅林時期,那個傳奇的年代梅林作為亞瑟王的顧問、魔法師和先知,協(xié)助建立了亞瑟王朝,從此成為了史上記載最早的巫師,巫師的歷史也從此開始。
在哈里波特文中,巫師是具有掌握某種神秘力量的一類人,沒有這類才能的人是不可能擁有魔法能力的。從現(xiàn)代基因觀點來看,巫師是具有某一系列基因的人。巫師與巫師的后代可能產(chǎn)生啞炮(巫師界的不具備魔法能力的人),麻瓜與麻瓜的后代可能是巫師,這類現(xiàn)象由孟德爾遺傳定律可推出,巫師基因應該呈隱形,極有可能是人類某類基因突變的結(jié)果。由于巫師能力的差異性表現(xiàn),巫師能力應該是由類似于身高基因的數(shù)量型基因,如aabbccdd……等一系列的基因決定的。
由此,我們就可以推斷出以下幾個結(jié)論:
一. 巫師能力隨歷史發(fā)展越來越低。巫師應該是最開始即梅林時期最為強大,隨后隨著部分巫師與具顯性基因的麻瓜的通婚,基因型會變?yōu)轭愃艫aBbCcDd……而逐漸喪失掉他們后代的魔法能力,巫師能力的平均值也因此逐漸降低。后世再也沒有能超越梅林的巫師的這一現(xiàn)象也證實了這一點。
二. 具有悠久傳承的巫師家族出身的巫師較普通巫師更為強大。只與巫師通婚的家族能較好的保存巫師基因,故能較好保存魔法能力并且避免啞炮的產(chǎn)生。羅琳書中現(xiàn)存的強大的巫師家族全是歷史悠久奉行純血主意的家族可以證明。
三. 悠久傳統(tǒng)的巫師家族繁衍較普通家族更為困難。由于巫師是基因突變的產(chǎn)物,因此最初存世數(shù)量應及其有限,純血家族由于長期的通婚導致了彼此之間有著錯綜復雜的親緣關系,血源相當?shù)慕,長期近親□□的結(jié)果極易產(chǎn)生各式的遺傳疾病。岡特家族(伏地魔的家族)善產(chǎn)瘋子,馬爾福家族、隆巴頓家族、波特家族都只有一個孩子,布萊克家族甚至已經(jīng)滅絕均說明了這一問題。
由以上的三點我們就可以分析出,巫師界面臨的第一個矛盾——繁衍矛盾,即是為了保存巫師力量與純血近親家族結(jié)婚從而繁衍困難,還是為了保存巫師群體與非純血結(jié)婚從而犧牲掉后代的力量。從羅琳的文中我們可以看出巫師界對此分歧也極大,有繼續(xù)堅持純血的斯萊特林眾,也有崇尚繁衍而放棄對非純血家族的偏見的波特、韋斯萊、隆巴頓為代表的一干家族。巫師界近十年的鳳凰社與食死徒的戰(zhàn)爭的部分原因也是源與此——伏地魔崇尚力量,鄧布利多堅持繁衍(我們可以很明顯看出他對麻瓜和泥巴種沒有偏見)。
巫師的歷史研究也可以為我們找出巫師界的另一部分真實,例如:巫師世界不欲人知的真實原因。亞瑟王和國師梅林的事跡發(fā)生在公元5至6世紀,此后很長一段時間巫師們不管在皇庭還是民間過的都很滋潤。利用自己的“特異功能”在麻瓜社會里創(chuàng)個業(yè),那是小case。此時西歐是封建社會,巫師們被封爵賞地是再平常不過的事。
但隨著人類的發(fā)展,教廷勢力的擴張,由于信仰的不同,巫師逐漸受到了懷疑。中世紀戰(zhàn)爭與瘟疫給麻瓜帶來了巨大的災難,而巫師就因為“非我族類”的原因成為了麻瓜們痛苦與憤怒的發(fā)泄對象。中世紀興起的11世紀到14世紀的異端審判、從1480年開始持續(xù)了300年對女巫的殘忍迫害,無數(shù)書籍的毀滅都給了巫師群體們近乎毀滅性的打擊,他們只能離開自己的家園,遠遠的避開人類世界。建立于1000年左右的霍格沃茨就成為了那時他們最后的避難所與文明的傳播處。
亡國之仇、屠族之恨——請原諒我用這樣不大準確的字眼——我想是任何一個心中不可磨滅的陰影,這也是他們避開麻瓜世界并不讓他們發(fā)現(xiàn)自身存在的真實原因吧,而任何一個民族大約也不會原諒如此的行為,就如同猶太人們永遠無法原諒德國。
可是,巫師界有其獨特的復雜性。每年都有不在少數(shù)的巫師從麻瓜家庭出生然后在11歲那年被迎入巫師世界;每年都有不少出身巫師界的人與這類人結(jié)為夫妻;每年甚至還會有少量的巫師愛上麻瓜并與之結(jié)合。從18世紀甚至更早開始,來自麻瓜社會的巫師或是有來自麻瓜社會的巫師的家族越來越多,這類人的影響也隨之增大。他們的活動漸漸降低乃至消除了大部分巫師們原先對于麻瓜們的防備與恨意——除非他們愿意恨著與自己朝夕相處的親友們。但是由于原先的教訓和為了避免麻煩,巫師們依然持續(xù)的對麻瓜們隱瞞自己的存在。
當然,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選擇淡去巫師們那段屈辱的歷史,那些歷史悠久的純血巫師家族隨著家族的傳承也將對麻瓜們的恨意一代一代的傳下來了,這直接導致了他們對出身于麻瓜家族的巫師的歧視——稱之 “泥巴種”。不幸的是,我之前也曾提到,純血家族出身的巫師往往基因更為優(yōu)秀,力量更為強大,再加上他們在巫師界盤根錯節(jié)的力量,使得他們掌控著巫師界的走向,這一點也使得“泥巴種”們在巫師界往往舉步維艱。
由于純血巫師的繁衍不易,來自非純血巫師的家族一邊的力量越來越大,純血巫師對巫師界的統(tǒng)治地位岌岌可危。這是巫師界的第二個矛盾——對待歷史的分歧及由此引發(fā)的巫師出身歧視的矛盾。
如果說繁衍矛盾還只是意識形態(tài)生活選擇方面的矛盾,那么對待歷史上和麻瓜的新仇舊恨以及巫師出身歧視方面的矛盾就部分的屬于階級矛盾了。在這兩大基本矛盾之下,巫師界中暗流洶涌,情勢詭譎,這部分還僅僅只是內(nèi)憂。
自麻瓜世界第二次科技革命徹底改變了麻瓜的生活方式,電力成為了麻瓜的魔法在麻瓜的生活無處不在。第三此科技革命帶給人類科技的飛躍讓人類生活從某中程度上來說甚至超越了巫師,魔法得到替代,巫師自古以來相對麻瓜的優(yōu)勢越來越小,被麻瓜發(fā)現(xiàn)自己存在的則越加成為可能。
就事實而論,發(fā)展了自己文化有著與麻瓜完全不同發(fā)張方向的巫師們很難與麻瓜們共存。且不說人類慣常的非我族類的歧視,任何一個思想正常的政府不會允許自己境內(nèi)存在一個超出自己控制的擁有神奇力量能輕易辦到暗殺等嚴重影響社會秩序的組織的存在。進一步而言,巫師想要與人類和平共存,就必須得到政府承認,受到各類監(jiān)視甚至束縛。個性崇尚自由的巫師們的某些在他們看來非常正常的行為也許在麻瓜們眼中會變得非常的不可理解或具有極大的威脅性,同時我們也很難想像巫師們愿意做點啥事都要給麻瓜們打報告申請,這對驕傲的巫師而言是不可能的。
僅從我以上列舉的來看,麻瓜與巫師長久來的分歧造成的發(fā)展方向的完全不同導致了巫師們與麻瓜社會的兼容性極差,如果不做任何準備雙方的沖突似乎不可避免,此之為外患。
在面對麻瓜對巫師的“趕超”(私以為麻瓜已經(jīng)超出巫師很多了),伏地魔一眾表現(xiàn)出的是類希特勒似的極端主義,認為參照以前麻瓜們驅(qū)逐巫師們的殘暴行為,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先下手為強,取麻瓜們而代之,成為世界的統(tǒng)治階級。而鳳凰社的鄧布利多為代表的一眾試圖接近麻瓜社會,求得雙方的共存與共同發(fā)展,從魔法部部長福吉多次與英國首相的會面可以看出。這是我想提到的第三個矛盾——對外策略上的矛盾。
如此內(nèi)憂外患交織之下,產(chǎn)生了巫師社會的巨大不安定因素,矛盾也激化到一觸即發(fā)。所以我相信,以上三點才是巫師戰(zhàn)爭爆發(fā)的真實原因,而非伏地魔煽動的其一人之功。羅琳在書中完全將責任歸為伏地魔,然后又將伏地魔描繪為一個殘暴易怒的瘋子,實在是將原本可以寫得一場精彩的巫師世界描繪的單薄且乏味。不過,若是她真的如此寫了,估計哈利波特便絕非兒童讀物變成了類似魔戒一樣史詩般宏大的巨作了。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