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姊妹花天國綻放
姊妹花天國綻放 文/凌揚
伊朗一對連腦姊妹分體手術失敗的同一天,蘇丹一架波音737客機失事,機上除一名兩歲大的兒童生還外,其余全數(shù)死亡。災禍總是每天發(fā)生,而奇跡亦不斷出現(xiàn)。
為什么上天只給予了機上一名兒童以奇跡,卻不給同在機上的百余人?當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新加坡,所有人都在為拉丹與拉蕾祈禱時,為什么奇跡又沒有出現(xiàn)?是真主太殘忍了嗎?還是連體姊妹的行為違反了它建立的律例?
與她們同歲的我,有著一種難以言說的羞愧與難過,在她們的行為面前,我覺得自己很懦弱,很卑微。
上天的一個誤會,讓一對連體姊妹降生在伊朗的土地上。她們的父母沒有放棄她們,她們也沒有放棄自己,盡管她們可能受到周圍人群的奇怪目光與奇怪議論。她們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然后她們決定進行手術,因為她們有著各自對世界的好奇與各自的追求。
電視上的姊妹倆笑容滿面豁達樂觀,對前途充滿了希望。她們一起踏自行車,一起開轎車,都帶著燦爛的笑容。面對記者時,她們談著各自的理想,好像即將到來的手術只是叫發(fā)型師改變一下她們的發(fā)型。
這時,電視觀眾都受到了她們的感染,洋溢在一種快樂的氣氛中,雖然也明白手術的兇險所在。但是那一刻,快樂的份量一定重于擔心。我們因此對手術的成功寄予了不適當?shù)钠谕灾庐斀Y果傳來時,簡直不敢相信。
我想,聽到那失敗的結果時,一直關心她們的人心里都有一種沉重與失落。拉丹與拉蕾不是我們的朋友,更不是我們的親人,可是此時此刻,我們都為她們而傷心。為什么呢?
真的謝謝她們倆,因為她們讓我們久已麻木的淚腺神經重新活躍。她們讓我們找回了失落已久的同情與愛心。我們甚至愛屋及烏,對她們的祖國伊朗也投去一份關切。
有時我想,那獨裁者薩達姆怎么千算萬算就沒有想出弄一對連體姊妹來感動世界呢?如果他趕在三月初炮制相同的版本,世界的反戰(zhàn)聲浪一定還要高漲,那時美國肯定要息兵休戰(zhàn)了?墒撬_達姆想不到,他活該生活在暗無天日的地方。
我不敢說伊朗政府想到了這主意,但是它對連體姊妹超乎尋常的關注,令人們不禁也有了點想法。伊朗近段時間正受美國以核事件為由進行擠壓,國內也經歷了一場不大不小的風波,這時,一對連體姊妹的出現(xiàn)吸引了世界的眼球,伊朗豈能錯過呢?
以上的想法,或許是我牽強聯(lián)附會吧。但一想到這世界上幾多作為個體的生命常常被大集團所利用,心中便戚戚忿忿。而我這種想法,也很可能侮辱了拉丹與拉蕾,因為她們真的是很單純的。
姊妹倆是魯迅筆中的“真的猛士”,她們是勇敢的,她們不可能不知道手術的風險,她們毅然決然地走進了醫(yī)院,面對不可預測的結果,這種做法與生活中不少人的貪生怕死與諱疾忌醫(y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是什么令她們在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后決定進行手術呢?
進行分體手術,她們必須面對兩個結果:生或死。是生的希望招引著她們進行手術。因為相信生命的頑強,她們抱著巨大的信心。這些我們從電視畫面上即可感受到。她們各自有著自己的獨到的對世界對生命的見解,她們希望各自發(fā)展屬于自己的個體,然后追求與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她們的眼中看不到死亡,只有強烈的□□在眼前閃耀。經歷著人世間最不幸的事情,也勇敢地挺過來了,死亡或許曾經在她們各自的心中滋長過,可是她們誰也沒有放棄自己與對方,她們對生充滿了希望對世界充滿了美好。于是她們一起決定,依靠現(xiàn)代醫(yī)術,從而獲得重生。
是對死的蔑視令她們決定進行手術。少有不怕死的人,拉丹與拉蕾也怕,但當另外的一些東西的重量超過了死亡的重量時,死亡遭到冷落。她們二十多年互相支持互相鼓勵一起前進一起承受,用同一個腦袋思考同一個問題得出同一個答案:無懼死亡。她們互相愛著對方也愛著自己,因為如果她們中某一個放棄了自己,即意味著拉上其余一個進行陪葬。是愛心,讓她們擊退了死亡。在她們面對著社會時,她們以共同的腦袋吸收著外界的知識理解著不同的生活,她們擁有了屬于自己的天空形成了各自的看問題的角度,她們其實根本不應是一對的,她們應該是各自獨立的一個個體。她們可能有著各自不同的秘密而不希望對方知道,她們可能有著自己屬意的男孩而不希望受到連體的羈絆,因此她們要追求本屬于自己個人的自由。不自由,毋寧死。她們面對鏡頭的歡笑有可能是掩藏了內心的煩惱。是的,無論如何,她們以實際行動對死亡進行了一次嘲弄一次蔑視,盡管結果失敗了。然而憑什么以結果就能反證出初衷的錯誤?
手術失敗了,拉丹與拉蕾相繼因失血過多而死亡了。或許她們以前想過的最不幸的的結果……只能存活一個……也不能出現(xiàn)時,她們心有不甘,可是事實是明擺著的,回天之法還在研究中。沒有人責怪醫(yī)院、醫(yī)療設施、醫(yī)生與相關的人員,每個人都知道人力之有所不逮。
于是我們只能以別人的生命的結束來給自己以一次心靈上的震憾。
然倘我們能因此而更加珍惜生命與周圍,拉丹與拉蕾倆也會含笑天國了。
2003.7.9/22:50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