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全文
一
杜昭儀的肚子折騰了一晚上和大半個白日,終于癟下去了。
彼時李琮與皇貴妃在太液泛舟同游,皇貴妃作怪,非說自己劃船不用槳全靠浪。結果浪了半天,他們還在池中央打轉(zhuǎn)。
所以等李琮好容易回到岸上,知道自己又得了個女兒的時候,乳母都已經(jīng)給這位十公主哺了兩遍了。
皇貴妃一聽這杜昭儀得了個女兒也是高興,賢惠地攛掇李琮去瞅瞅。
李琮就見到了自己的十公主。
襁褓中的嬰兒,臉上依然紅撲撲皺巴巴的沒甚么好看,尤其一頭凌亂的胎發(fā),鼻子生得好,是李家人的勾鼻,比李琮自己的漂亮。
李琮伸手去捏女兒的鼻子,九死一生的杜昭儀在床上只能眼睜睜看著李琮沒輕沒重地虐待孩子,不能阻止,嚇得心驚肉跳。
嬰兒倒是沒哭,卻倏地睜開了眼睛,瞅著李琮。
李琮:……
皇貴妃也驚訝于這孩子這么早就能睜眼,在一旁湊趣:“公主眼睛倒是肖母呢!
李琮想可拉倒吧,杜氏眼睛明明是淺棕,清亮清亮的,這孩子眸色更冷,清涼清涼的。
一地宮人們見帝妃都瞅著小公主不住地樂,也紛紛附和贊美,說這孩子早睜眼睛,大約是極聰敏靈慧的。
“畢竟是寡人的公主,怎么能不聰敏靈慧呢。”李琮自戀地說。他挺高興,他的鼻子像他母妃,不那么挺,可惜之前的孩子都跟他長得一模一樣的鼻子。這小十真?zhèn)好孩子,會長,可惜這雙眼睛。
李琮突然想到天竺送進百獸苑的兩頭獅子,好像眼睛也是這么個色。
想到此,李琮再看這亂糟糟的胎發(fā)。
嘿!不就跟那小獅子似的。
“就叫這孩子阿猊吧!崩铉秊t灑地留下一張御筆親書,就和皇貴妃瀟灑離去了。
闔宮宮人高興得不行,公主剛出生就得陛下賜名,看來很得帝心呢。
皇貴妃也高興,雖說這許多年杜昭儀總唯自己是瞻,但鬼知道這位恩寵不衰的杜氏有沒有二心。幸而生的是公主,若是皇子就棘手了。
杜昭儀不太高興:阿猊是什么鬼名字???好好的女兒家為什么用兇獸起名字???李琮是不是有毒???
當然,她沒敢說出來,只是抱著小阿猊,懷著無限的溫柔和愛意輕輕地親了親孩子的眼睛。
二
阿猊長到九歲的時候,皇貴妃死了。
這件事得從阿猊八歲的時候說。
前因,大概就是皇貴妃聯(lián)盟誣告幾位皇子和另外幾個家族又是養(yǎng)私兵又是搞巫蠱,詛咒天子,謀篡至尊,證據(jù)鑿鑿。李琮怎么能忍,馬上把這幾個兒子幽禁賜死,出頭的幾個家族該殺的殺,該流放的放。
這件事兒在前朝鬧得挺大的,在后宮也有不小的影響。幾位皇子的母親不是廢黜就是毒酒白綾,騰出一片宮宇。舊的去了,新的就來了。但無論新舊,誰都爭不過生育兩子三女的皇貴妃,且這幾個孩子都平安長成了;寿F妃一時風頭無二。
皇貴妃的幺女普康公主那年仲秋時候過生辰,是極盡奢華熱鬧。普康公主還對阿猊說,如果阿猊替她嫁給母家那個莽漢表兄,她就能讓圣人給她賜千戶食邑。
“可是等我出嫁的時候,照例會有賜封啊。”阿猊唆著葡萄說。
“嘁,鼠目寸光。循例的話你這出身頂多百戶,那能有什么用!逼湛倒靼淹嬷袢缫獠恍嫉卣f。
“那我嫁你表兄,你嫁給誰呢?”阿猊啃著蜜瓜問。
“我嘛,我當然要嫁世間最好的男子!
普康公主當時驕矜而得意的口吻給八歲的阿猊無限震撼,這就是人生贏家的自信吧。
這千萬種繁華恍若昨日,一切隨著阿猊九歲時候的春天結束了。
皇貴妃到底是為什么死了,通俗說法是她被三位龍子冤魂索了命去了,除此更有其他吊詭附會的流言。
阿猊把聽來的各種小道消息跟母妃杜氏分享,最后總結性地悄悄附耳母親:“其實,我覺得皇貴妃是摔死的!
杜氏:“?”
“登高而跌重啊,”阿猊摟著杜氏的脖子,在母親懷里拱來拱去,覺得自己真幸運,比人生贏家普康公主幸運多了,“那不就是摔死嘛!
為人母的總是要小心些,杜昭儀不動聲色地撫摩著懷里嬌軟的孩子:“阿猊,你是聽了誰這么說的嗎?”
“不啊,我是幫六姊做功課時候自己想到的!
杜昭儀:……
“什么功課呀?”
“莊子。我都看到天地章啦!”
杜昭儀:……
摔死的皇貴妃留下五個孩子一下沒了娘,兩位皇子已經(jīng)封王出宮還好說,一位太華公主已經(jīng)出降,兩位小點兒的公主就不好了。
杜昭儀對皇貴妃沒甚么好感,但對孩子總是溫柔耐心的,總是盡力回護這兩個女孩兒。李琮干脆封了杜氏淑妃,兩個皇貴妃公主由她撫養(yǎng)。
李琮也沒忘了小十阿猊,封了萬春公主,取千秋萬春福祚綿長之意。
杜淑妃挺高興。
李琮有時候還靠點兒譜。杜淑妃想。
三
其實杜淑妃也沒怎么養(yǎng)皇貴妃的倆閨女。
沒過半年咸宜公主下降了,再沒過一年普康公主也下降了,一個趕著一個,跟下扁食一樣。
阿猊跟在母妃身后一邊看她煮扁食一邊想。
普康公主最終沒有嫁給世間最好的男兒,而是嫁給她表哥。
普康老大不樂意,但喪母之后她已經(jīng)收斂很多了,沒有向圣人面前撒潑,只是拽著阿猊嚶嚶嚶。
“我那個表哥誒嚶嚶嚶……”普康哭得眼兒紅紅的,阿猊在一邊啃桃子,“那么壯,那么黑,那么高,往面前一站,像個蠻牛番鬼嚶嚶嚶……”
阿猊伸手:“吃個桃子?”
“你聽沒聽我說話。
“聽啊。”
“哼!”普康惡狠狠地說,“真是墻倒眾人推,連你都輕慢我。哼哼,等你議親的時候,更不知會指給什么鄉(xiāng)野村夫了!”
阿猊無所謂地凈了手,又拈了一片蜜瓜。
其實這樣的吃相挺不文雅的,就像個鄉(xiāng)野村夫。有回永穆公主進宮瞧見阿猊自己剝皮吃葡萄,吃得滿手汁液,氣得往李琮面前告狀,說萬春公主沒規(guī)沒矩,鬼知道狐媚子杜淑妃怎么教導的。
杜淑妃:人在宮中坐,鍋從天上來???
李琮:愛妃不怕,寡人的鍋寡人背。
于是李琮把永穆轟出去了,還特許永穆的駙馬納小。
阿猊這么樣完全是李琮慣出來的。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李琮覺得阿猊這樣很好,天真可愛,赤子之心,單純不做作,比其他那些所謂端莊高華的女兒好多了。
所以即便某天李琮發(fā)現(xiàn)阿猊學會爬樹了,也只是覺得“哇小十好棒”“再爬高點兒”。
真像個小獅子啊。李琮看著樹葉中阿猊露出小臉蛋,還有一頭被樹枝弄散的頭發(fā),眨巴著蒼黃色的眼睛笑瞇瞇地看著自己,也笑了。
杜淑妃真的是要被李琮氣死了,她在這兒嚴抓嚴打阿猊的行止,李琮那邊非拆她的臺。
這怎么行呢,天家的公主行容不端,傳出去的話這天家的顏面……杜淑妃發(fā)愁。
李琮倒覺得,規(guī)矩學會就行了,沒必要時時守著,私底下隨意些好。
顏面什么的,能當扁食吃嗎?
好像是行的噢。李琮好言好語動手動腳地哄著杜淑妃,在宮人面前丟了一大把顏面,換了杜淑妃親手做的一碗扁食。
大人的事阿猊秉持著不聽不看略略略的原則,吃完她那份就趕緊跑了。
李琮:女兒真是貼心的小棉襖。
杜淑妃:孩兒她爹不靠譜?喟。
四
阿猊上頭不是沒有姊姊,下頭也不是沒有妹妹,更別提一坨認識或者不認識的兄弟。
杜淑妃只是個身世不顯的淑妃,上頭有個常年禮佛不問世事的皇后,下頭一群鬧騰或者更鬧騰的嬪妃。
若說顏色,天家的公主莫有不好顏色的,各有千秋。阿猊也好看,她的外祖母杜淑妃的母親出自昭武九姓,連帶阿猊的面貌也有四五分異族特點。但異族血統(tǒng)的公主在大明宮并不少見,比如曹野那妃所出的李蟲娘,那樣貌簡直和異族人沒甚區(qū)別。
莫名其妙地,阿猊很受李琮寵愛,甚至是縱容。誰都說不明白為什么,李琮自己也說不明白,但這個女兒就是很合他的心意。阿猊本身也聰敏,小時候就常跟李琮杜淑妃講些學習老莊的心得,逗得李琮哈哈直笑,唬得杜淑妃一愣一愣。長大些還能寫些文章出來。李琮喜歡去她功課里翻翻,瞧見寫的不錯的,偷了去顯擺給臣子看。
李琮:你們看我家阿猊這文采,比起你們家兒郎做出的文章如何?
臣子:好了您最牛逼了。
阿猊也寫的一手好籀篆,李琮給她的某幅字批了“流轉(zhuǎn)溫潤,自有態(tài)度”,被她喜滋滋地裝裱掛在殿內(nèi)最顯眼的地方。
當然,阿猊更是爬的一手好樹,即便是穿著襦裙,照樣蹭蹭蹭。
臣子們只知道當今陛下最寵愛萬春公主又擅道家又擅書法,實在是皇室難得的才女。
爬樹?哈,開什么玩笑。天家的公主誒,又不是峨眉的猴子。
阿猊&猴子:???
李琮對兒婿的要求比較嚴格,當然了,公主們的婚事不失為一個良好的政治籌碼,但與帝王術相比,李琮這回更想體貼一下阿猊的公主心。
杜淑妃剛松了半口氣,還有半口氣被阿猊吊著。
因為阿猊表示:我還不想嫁。
杜淑妃:你說不想就不想了嗎?都得聽陛下的。
阿猊:永嘉姑母不就一直沒嫁人嘛,她就沒聽圣人的話下降范陽呀。
杜淑妃:……
李琮其實也不急,之所以眼下就開始放開眼挑揀,就是為了能好好給小十選個中意的。
杜淑妃雖然有時候會默默吐槽李琮不靠譜,但大多時候還是聽他的。李琮表示不用急,杜淑妃也就不急了,另外半口氣也松了。
這么一挑,就沒完沒了了。阿猊的及笄禮都過了,駙馬的影兒都沒見到呢。
有時候杜淑妃會選了幾個子弟呈給李琮看,李琮總覺得各有各的毛病。有時候李琮選了幾個,杜淑妃倒是沒意見,但沒過幾天李琮又覺得不行。
阿猊十六歲的冬天,猝不及防地,杜淑妃被一場傷寒帶走了。
杜淑妃萬般不舍自己唯一的孩子,彌留之際還在殷殷托付。
那場雪真大呀,阿猊長到十六歲從沒見過長安如斯大雪,哪兒哪兒都是紛飛的白雪,有時候她都覺得自己瞎了。阿猊臥倒在雪地上,不許任何人去拉她。
我也得了傷寒就好了,我就能去見母妃了。阿猊臉埋在雪里,哭不出來,只一個勁兒地吸鼻涕,她混混沌沌地想。
果然那晚她也燒起來了。
李琮驟然失了杜氏本就傷心,眼下見阿猊一時想不開糟踐自己,又害怕又生氣又心疼,在愛女身邊守了半天,折子也都搬過來批。
阿猊燒紅了臉,蒼黃色的眼緊緊閉著,夢魘似的不安地喃喃道:母妃,母妃……
李琮在一旁聽得,心酸地忍不住垂了幾滴淚。
這一晚上人仰馬翻,第二日下半日時候阿猊總算醒了,太醫(yī)們都感激而后怕地摸著脖子。
阿猊剛能走動就被李琮拎過去臭罵一頓。
她也不吱聲,就垂著頭立著。
李琮渴了,才注意到阿猊的裙幅邊濕了一角。
這孩子垂著頭悄沒聲兒地哭呢。
李琮嘆口氣。
“圣人,我想去松山別館清修一段時間。”阿猊說。
李琮又嘆了好幾口氣。準了。
五
阿猊剛到?jīng)]幾天,普康就來拜訪了。她如今已經(jīng)是四個孩子的母親,程家的主母,而不再是嬌蠻的天家公主了。
普康看著阿猊的眼神里,沒有往日的驕矜,而是充滿了母愛和慈祥。
阿猊心中感激,但著實被她看得毛骨悚然,忍不住打了個哆嗦。
普康溫柔摟住她,道:“六姊在呢,想哭就哭出來吧,不要忍著,總有六姊陪著你呢!
阿猊一臉要哭不哭的樣子。
普康輕輕撫著她的背。
阿猊紅了眼睛,吸了吸鼻水。
“我一直知道我母妃步履維艱!卑⑩フf,“但她總讓人感覺她很自在,很快樂,很滿足。”
“她還覺得我都是圣人慣出來的,其實她也慣著我。每每她親自教我規(guī)矩,我總要和她搗蛋,她也不舍得罰我,”阿猊說,“真可笑,不罰我我怎么能長記性!
“我跟你們都長得不一樣,小時候總被你們嘲笑是吐蕃蠻子,真陽和昌樂還起壞點子拿小石子兒扔我眼睛!卑⑩フf,“母妃不教我如何報復你們,給你們下絆子,她只教我需自立自強,說嘲笑別人的人都是自己隱惡!
“你母妃以前欺負我母妃來著,你別惱,我不喜歡她。那年她歿了之后母妃卻并不高興,我覺得很奇怪。母妃就說皇貴妃昔日待她確實算不上友善,但當年我能平安降生多半因為她手下留情,她要念著皇貴妃的這些好。”
普康也紅了眼睛,阿猊粗魯?shù)赜眯渥涌丝劬,放下胳膊才意識到自己竟然用衣服擦眼淚。
“若是母妃還在,若是……”阿猊哽咽,“她肯定又要,嘆口氣……然后……說我……舉止……”
阿猊終于放聲大哭起來。
六
普康公主和她的四個小伙伴便成了松山別館的?汀
阿猊平時就看看三清,寫寫字,和普康嘮嗑,逗逗小外甥外甥女們,在松山林間散散步。一年許的時間,慢慢心境平和了許多。
她三五日給李琮寄書一封,聊表近況。李琮看了也安下心來。
只有程家家主不太喜歡阿猊,一天天的總不見普康和孩子們在家,他總覺得阿猊要把自己妻子的心都勾引走了。
程家家主若水想了個好辦法。于是不過多久普康又懷上了。這下阿猊顧忌她身懷有孕不宜登山,就讓她好生待在家里安胎。
程若水:計劃通。
那些多出來的時間,往往阿猊是去松山的集雨亭打坐,少數(shù)時候是待客,比如其他公主,比如一些文人,比如李琮派來的一些人。
其他倒還好,李琮派來的都是什么鬼啊,這一個個出身不凡的少年青年,大老遠跑來就只為了替圣人跑腿傳口信?松山塌了阿猊都不信。
相比較圣人的迂回,阿猊直接去信問這是不是相看。
圣人:小十真機智誒。
阿猊:……
李琮的眼光是好的,至少從表面上看。這一個個一天天不重復地走馬燈般從阿猊面前掠過,阿猊覺得還確實挺賞心悅目的。
但也就僅此罷了。
李琮得知萬春公主巋然不動,有些頭疼。這孩子還沒開竅呢,咋整。
大學士高巍提議:堅持1v1,拒絕np。
于是李琮派出了走馬燈之一的韋甦。
韋甦和公主談論了大半天玄學,韋甦很滿意。
于是李琮派出了走馬燈之二的崔源。
崔懋和公主談論了半天書法,崔源滿意得不行。
于是李琮派出了走馬燈之三的裴暹。
裴暹和公主手談一局,裴暹被臭棋簍子氣得不想說話并朝你扔了一把棋子兒。
于是……李琮咬牙派出了走馬燈之四張均。
張均眼神好,遠遠地看到松山別館,就調(diào)轉(zhuǎn)車頭回來了。
李琮:???
張均再拜陳言:“陛下,公主大庭廣眾公然上樹,這于理……”
李琮:“好了你閉嘴!
七
阿猊將近十八生辰的時候回了大明宮。宮殿臺閣沒怎么變樣,人倒是陌生了不少。
李琮見到亭亭玉立的阿猊,心里又欣慰又感喟。
阿猊見到面色紅潤的李琮,心里想圣人精神真好。
李琮面色紅潤是有原因的,眼下他身側(cè)正是當今寵冠六宮的楊妃。
阿猊又不是什么都不懂,腳趾頭都能想到她來這兒之前倆人肯定吵架了。
瞧這楊妃,嘴兒紅紅的,臉兒紅紅的,眼睛里還有淚水哩。
楊妃雖然羞赧,到底鎮(zhèn)定自若地與萬春公主廝見過,就告退了。
李琮目送楊妃裊裊娜娜的背影,回過神才意識到女兒正在下首瞧著自己,那一雙蒼黃色的眼睛仿佛能看透他的老厚臉皮。
李琮就不太自然地裝作在研究殿外的滴檐,然后向阿猊道:“那些個兒郎,當真沒有一個能入你眼的?”
“是啊!卑⑩フ嬲\地點點頭。
李琮皺了皺眉,明明這些俊兒在長安都是炙手可熱呀。
“阿爺當年允你松山別館清修,可不是讓你做一輩子姑子去的!
“阿猊省得!卑⑩ス郧傻攸c點頭。
李琮有些為難,摸不清女兒家到底怎么盤算的。但其實他自己也挺矛盾的,一面想讓女兒莫要空空蹉跎早日有個歸宿,一面又覺得天家公主不必委曲求全大不了在宮里養(yǎng)一輩子。
“若是明年生辰前你還未有自己相中的,阿爺便給你指婚了。”李琮下最后通牒。
“好啊。”阿猊笑瞇瞇地點點頭。
李琮:……
李琮:女兒心,海底針。
八
十八歲了的阿猊換上胡服,戴了胡帽,拿了令牌出宮耍了。
跟著一起的還有幾位少男,都是阿猊在松山別館時交情的。一行五陵年少由韋甦打頭領著,熱熱鬧鬧地往青門溧陽樓去。
長安城的東西市,阿猊還真沒去過,這日不過仗著自己生辰,李琮睜只眼閉只眼,才有機會見識一下真長安風物。
要說長安最負盛名的酒樓,莫過溧陽樓。聽說有時候李琮饞蟲上腦還會命宮人往溧陽樓取酒。
阿猊耳聞其名已久,難得這酒樓還是胡人酒家,當壚便是幾位賣酒胡姬,酒樓內(nèi)還有胡姬做胡騰胡旋,好不熱鬧。
瞧著樓下那金發(fā)白膚的胡姬正應著鼓弦急急旋轉(zhuǎn),如雪如蓬,看得阿猊忍不住撫掌叫好。一旁少年們無不如癡如醉,連連喝彩,賞下不少金銀器玩。
不多時那胡姬便由堂倌領上來拜謝。阿猊仔細地打量這貌美胡姬,尤其被她那雙碧綠碧綠的貓兒眼給吸引住了。
那胡姬見這位有些異族樣貌的秀美少年癡癡地瞧著自己,以為郎有意,于是含羞帶媚地湊近前來要與阿猊斟酒。一旁經(jīng)驗豐富的韋甦直覺苗頭不對,下意識猛地伸手一擋一撥。
哎喲!
那胡姬就這么被撂了出去。動靜惹得不少客人都往這兒張望來。
阿猊嚇了一跳,忙去攙起那嬌弱美人,安撫了幾句,就讓堂倌把她帶走了。
“你這也太蠻了些,”阿猊橫了韋甦一眼,“人家一個弱質(zhì)女兒,又沒有惡意!
韋甦心里叫苦,誰說沒有惡意呀!她瞧著公主你的眼神那么猥瑣!
韋甦以為兄弟幾個會幫著自己把殘酷的真相揭露給公主聽,誰知竇曜崔源幾個反而附和阿猊批斗自己。
“他就是一點兒也不溫柔。”“整個一莽漢!”“就是就是!
韋甦:……
本來為阿猊著想,他們很是低調(diào)地放下簾子,可被胡姬那一跤跌了,四面的簾子都打了起來,幾人的容貌便大喇喇地露了出來。溧陽樓的客人又多是權貴之流,阿猊這一群雖是尚未入朝的少年,但都出身不凡,所以總會能遇到些熟面孔。
于是有人來打招呼不是什么稀奇事兒。
稀奇的是阿猊。
今日正巧,同在二樓的是韋甦的堂兄韋談與楊氏兄弟。韋談以為韋甦又是在跟他那幫不事產(chǎn)業(yè)的朋友廝混,也有心引薦一旁楊家子,于是就往阿猊這兒來了。
韋甦頭皮發(fā)麻,覺得堂兄真多事,沒看到有個生面孔嘛!
自家堂弟不用說,剩下清河崔家的崔源,鉅鹿縣男竇曜,漁陽伯世子盧奐,還有一個恍若出身異族的陌生少年。韋談不曾見過這位人物,也是好奇,于是拱手請教阿猊。
阿猊回禮,道自己是萊國公府杜猊。
韋談見她姿儀不凡有些納悶,他從沒聽說萊國公有嫡女啊。
這跟萊國公長得也不像啊。
韋談在這邊糾結遺傳生物學問題,一旁兩位楊氏子弟便與阿猊廝見。
這兩位韋甦也都熟識,具出自弘農(nóng)楊氏長房,身份貴重。兄為楊暄,弟為楊昢。
阿猊本能覺得自己這時候應該閉緊嘴巴免得露出馬腳,但聽楊昢自我介紹時忍不住插嘴問:“昢?哪個昢?”
她以為是破陣曲的破,覺得好霸道呀。
眾人聽她出聲疑問,皆是一愣。
楊昢微微一笑,目光狀若無意地掠過她漂亮的眼睛和挺秀的勾鼻:“是‘心緊絭兮傷懷,時昢昢兮旦旦’之昢,說日始出時,光明未盛。”
“哦!卑⑩c點頭,臉有些紅,不知道是羞的還是窘的。
楊昢瞧她面上的紅暈,笑意更深了些。
韋談本就是引楊暄楊昢與諸郎君見過,大家寒暄一陣,也就各自還席了。楊昢多嘴似的向阿猊道:“還托杜小郎君問候令尊!
阿猊忍不住揚眉:這什么意思?馬腳沒藏?
韋談與楊暄摸不著頭腦,韋甦諸人具暗暗吃驚。
十
阿猊帶著一車酒回宮了。
甫至宮門,李琮就派人來接她去宣政殿。
萬春公主一天的行程李琮早就知道了,聽聞女兒還為自己弄了一車溧陽樓的美酒回來,熨帖不已。
但是有比酒更重要的事。
阿猊還沒來得及更衣,李琮見她做胡服打扮,翻領窄袖,去了胡帽,真真像個異國公子。
“東市好玩么?”李琮瞧著阿猊,她蒼黃色的眼睛尤亮晶晶的,好似泛著金光。
“好玩,”阿猊晃著腦袋道,“市井之中才是真長安呢!
“阿爺瞧著你樂不思蜀呢!崩铉室馑崃锪锏卣f。其實他也是挺酸的,當了皇帝后他在沒有像在王府那會兒,時不時能出去浪。
阿猊卻仿佛沒聽到似的,而是轉(zhuǎn)臉問下面的小黃門:“酒都卸在紫宸殿了么?”而后也不等答復,又向李琮嬉笑道:“若不是為了阿爺這一車玉堂佳釀,兒臣早就回宮了。哪是兒臣樂不思蜀,怪只能怪是阿爺自己口味刁鉆!
李琮心里美滋滋,嘴上卻說:“阿爺又沒讓你折騰這么一遭!
阿猊:典型嘴上說著不要身體卻很誠實。
“你怎么跟那四個小子一路去了?”李琮話鋒一轉(zhuǎn),直逼主題。
阿猊:就知道會問這個。
“因為跟他們幾個聊得來啊!
李琮:這是實話。
“而且這幾位又是會吃會玩兒的主,要說逛這長安城,大概沒人比他們更知道哪兒是好去處!
李琮:這還是實話。
“聽聞你們還碰見了旁人?”李琮追問。
“是,”阿猊道,“是韋談與弘農(nóng)楊氏長房的楊暄楊昢兄弟!蹦涿畹,她說到楊昢的時候腦海中浮現(xiàn)出他噙著笑揶揄似的說問候李琮的樣子了。
莫名其妙地,阿猊有點臉熱。
再看李琮,李琮正微微蹙眉。
阿猊有些仔細地看李琮的表情,心里微微嘆口氣,唉。
不像其他姊妹,阿猊從不置喙朝政,就好像真對前朝勢力更迭一無所知似的。實際作為帝王的子女,有誰是真單純不解事的呢,就連襁褓中的皇子皇女都會竭力哭啼搏求關注呢。
當她還在松山別館的時候,阿猊就聽聞信成、永寧、廣寧皆因夫家之故,要么別抱琵琶,要么遁入空門。
更早的時候,在那三王事件中,阿猊還記得二姊康華公主就跟著她夫君薛銹一同按謀反被圣人處置了。
所以有時候阿猊覺得嫁人并不是條光明正途。
但圣人已經(jīng)盡了最大的耐心給了她時間了。
李琮聽了阿猊的話思量了一會兒政事,不經(jīng)意瞅見阿猊也皺著一張小臉在苦想什么。
這個小十呀……李琮默默想,有時間他得召這楊昢兄弟來看看。
十一
楊妃跟阿猊走的挺近。
一面是楊妃總是對她特別熱情,另一面是楊妃其實比她大不了多少歲,還能跟她聊得來。
宮中已經(jīng)沒什么與阿猊年紀相仿的姊妹了,最長的妹妹蟲娘如今不過十歲,年初還被李琮送到道觀去了。
李琮給的理由是,好吧沒有理由,帝王行事哪兒需要什么理由。
這日楊妃帶著瓜果來瞧阿猊。
阿猊最喜歡吃蜜瓜和葡萄,甜蜜蜜,美滋滋。
楊妃見萬春公主喜笑顏開,覺得可以開口了。于是婉轉(zhuǎn)地向阿猊說起她娘家入京的幾位子侄。
說實在的,若不是因為家族施壓,楊妃自己都不大愿意開口。這事無論辦得好歹,她都不太好做人。
雖說她也算弘農(nóng)楊氏,實際屬旁支。不過是整個家族甄選適齡女子入宮時,獨挑中自己罷了。
于是這幾位子侄,楊妃頂多耳聞一二,并不太了解,也不愿坑了阿猊。
所以楊妃把家族意思大概說了下,又說了些有的沒的,就匆匆告辭了。
阿猊唆著葡萄瞇起眼睛,打量楊妃漸遠的婀娜背影。
居然是個老實人,阿猊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她還以為楊妃會把楊家郎君夸得天花亂墜,不得自己一句準話不會罷休。
最受帝寵的公主下降楊氏,怕是能復開國初時楊家氣象了。
阿猊想,大約圣人也默許了,楊妃才敢直接找上自己。
如果她要下降楊氏,身份上看,最有可能的就是楊暄與楊昢,但不知道楊家屬意的是哪一位。
阿猊一邊想著,一邊啃蜜瓜。
另一頭的李琮,也確實如阿猊所想,早和楊氏有了默契。
他冷眼瞧著面圣的楊暄兄弟,面色沉沉,問了些讀書政事后就半天沒怎么開口。
一旁牽引的左丞韋安石感覺有些不妙,但他覺得兄弟倆應對沒毛病呀。
李琮當然是裝相呢。
楊暄楊昢二人胸有抱負,頗有才策。倆人又都長得都不錯。楊暄居長,端方穩(wěn)重,相比之下,楊昢更溫煦從容。
他倆頂著李琮故意為之的威壓,倒不見色變。
李琮是挺看好的二人的,尤其聯(lián)系當時小十說起這倆人的神情。
真是打瞌睡就遞枕頭,李琮暗暗想,不過寡人才不會按照楊家的套路走。
沒過幾天,太子妃韋氏誕下皇長孫,三日洗兒的時候阿猊也親自去觀禮。
她遠遠一眼就瞧見男席間,太子李浚下首的楊暄和楊昢。
怎么哪兒都有他們呀。
酒宴半酣,人都三五結群地散開。阿猊去找臥床的太子妃,也就是韋甦的堂姐說了會兒話,就被太子差人叫走了。
李浚在涼亭遠遠瞧見阿猊過來,興沖沖地起身迎上前。
阿猊感覺不太妙。
“阿猊呀,你可知當今長安,竟有人風頭更盛韋甦那臭小子了!
阿猊:關我屁事啊。
阿猊:“哦?”
于是李浚把楊暄推上來了。
楊暄:???
楊暄看見阿猊的面貌,愣了一下。
這不是當日萊國公府的那位杜小郎……啊呀!萬春公主母家可不就是萊國公府么!
楊昢子啊后頭坐著默不吱聲,手里搖著麈尾,打趣似的覷了眼阿猊和大哥。
然后忍不住又多看了阿猊一眼。
他頭回見阿猊的女裝打扮,她并未化時下風行的赭面。
經(jīng)珠不動凝兩眉,鉛華銷盡見天真。楊昢想。
楊暄八方不動,拱手道:“當日溧陽樓上未曾知公主身份,有諸失禮處,還請公主見諒!
阿猊道:“無妨!
楊暄:……
阿猊:……
李浚:兩句話就聊死了???
楊昢見兄長面上難得地滑過一絲窘意,心里樂得不行。再看萬春公主,卻是鎮(zhèn)定自若地欣賞周遭風景,一雙蒼黃色的眼睛清清淺淺。
李浚覺得有點尬,強撐了一會兒,跟楊暄說了幾句有的沒的,就厚著臉皮地丟下妹妹,溜了溜了。
楊暄:……
阿猊瞧楊暄假裝毫無波動的模樣,感覺不能再這么欺負老實人了,就請楊暄幫她去拿一盞冰酥酪。
楊暄八方不動,淡淡應是,卻出了涼亭一溜煙就沒影了。
于是就剩下阿猊和楊昢。
阿猊有點看不懂楊昢,這人總是面上笑嘻嘻,心里……
楊昢這時候出聲道:“遺憾當日公主走的早,溧陽樓到了晚間,胡人歌舞更是熱鬧。”
阿猊有點興趣:“哦?”
楊昢道:“不單是公主所見那位跳胡旋的胡姬,還有各樣的雜耍把式,直教人看得眼花繚亂。公主可知,有人能于火中行走而不傷毫發(fā),有人能立于十尺之竿而不倒,還有人能口作百聲,仿若肚里有百人同時嘈嘈……”
阿猊就開始聽楊昢講故事,聽得眼睛亮晶晶,聽得絲毫不介意楊昢正大光明地看著自己。
在這些故事里,阿猊不僅跟著楊昢看了歌舞百戲,還去了七河,于闐,龜茲,樓蘭,大食……
楊暄捧著食盒回來的時候,正聽見萬春公主道:“孤若是也能去這么多地方就好了。”
楊昢:“公主若是有意,也無有不可呀!
萬春公主搖頭一笑:“正經(jīng)往突厥去的公主,都負和親重責。莫說不得隨心所欲游山玩水,更可能再回不來了。孤可舍不得這長安城。”
楊昢:“也不是沒有別的法子,譬……”
“微臣來遲,還望公主恕罪!睏铌鸭皶r打斷楊昢的話,將食盒呈上阿猊面前打開。只見一堆晶瑩碎冰之上覆了牛乳與百果,鮮妍而清爽,看得教人食指大動。
阿猊:干嘛老是恕罪恕罪的,我很兇嗎?
“無妨!卑⑩サ。
楊暄:……
阿猊:……
楊昢:噗,冷場王。
阿猊瞥了眼楊昢,對方朝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方才楊昢郎君與孤說了一車話,估計口渴了,”阿猊體貼地說,“這冰酪便賞與你吧。”
然后起身走了。
楊暄:……
“公主……莫不是惱我了?”楊暄看著遠遠地走入春華間不見的萬春公主,蹙眉喃喃道。
楊昢不答,在一邊美滋滋地吃冰酪。
楊暄瞧著自家弟弟,無奈地笑了笑,道:“你倒是心大。”
楊昢反駁:“公主賜食,我奉行罷了,哪兒心大心小。”
楊暄知道楊昢避重就輕:“我雖未全聽你二人對話,但就我所聞而言,有些話,你可是有失分寸了!
楊昢不以為意地繼續(xù)吃冰酪。
楊暄默然半晌,最終半是擔憂半是提點道:“你可莫忘當日祖父所言!
楊昢拿著小銀勺的手頓了頓,垂著眼道:“自不敢忘的!
十二
李琮知道李浚在牽引阿猊與楊家子,也知道李浚牽引的是楊暄,更知道這約莫是弘農(nóng)楊氏的意思。
于是太子浚近來在朝堂上總被右丞相一派懟得很慘,想要抱李琮大腿的時候,后者總是不咸不淡地表示中立。
李浚:我好像不是親生的耶。
阿猊對這些一無所知。她近來正忙著學突厥話,學得像大舌頭。
某次面圣的時候,阿猊大著舌頭說突厥話逗趣,卻把李琮嚇得心驚肉跳。
“好好兒的學這些做什么?”李琮豎起巨大的問號。
阿猊:“學好突厥話,走遍天……走遍西域都不怕!
“……阿猊想去西域?”李琮頭有點大。
阿猊:“阿猊哪里舍得阿爺。只如今萬國來使,其中尤以西域胡人為最,阿猊想著,學些突厥話,說不定日后還能幫襯阿爺一二呢!
李琮看她一副爛漫的樣子,有些好笑。也罷,難得她有這個興趣,學門外語也沒什么不好的。
啊呀!李琮突然想起來,楊昢那小子不就是能說一口流利的突厥話的嘛!
定是那小子攛掇的。
次日李琮便在請封的折子上批復,賜楊暄六品承議郎,而楊昢嘛,就末流征事郎意思一下。
也不能太不給面子。
楊暄有些不放心,楊昢本人倒是開開心心地謝恩。
兩人不再白身后,總算能進宮拜見姑母楊貴妃了。楊暄帶了一肚子話,楊昢帶了一口袋書。楊暄的話是說給楊貴妃的,楊昢的書是送給楊貴妃,再請她轉(zhuǎn)贈給萬春公主的。
都是外語好教材。
倆人出宮時,好巧不巧地就遇見了萬春公主的肩輿。
君臣有別,楊暄楊昢自然拜倒行禮。阿猊坐在肩輿上,先道請起,再說了句嘰里咕嚕的突厥話。
楊昢也嘰里咕嚕了一句。
就聽得萬春公主輕笑一聲。
楊暄:會外語了不起???
十三
經(jīng)此后,楊昢就被長輩罰跪祠堂,順便禁了足。
禁足的理由很簡單,誰讓他在萬春公主面前抓乖弄俏來著。
他自小穎悟絕倫,卓犖強識,本該是這一輩里的砥柱中流,萬萬不能大材小用去尚主。
楊暄也勸:“你身負才學,抱負未展,自該在前朝立下一番業(yè)績。一旦尚主,你豈不是注定束手束腳,碌碌無為,平白辜負了自己。”
楊昢不答,抬頭看天。
“你倒是說句話呀!
“@#*&¥…”
“……”
楊暄:會外語真的是能為所欲為的。
阿猊對這些依然一無所知,她近來正在研究自己從楊貴妃那兒得來的外語書。
后宮諸人幾乎沒有會說突厥語的,阿猊想到了曹野那氏,可自己跟她不熟,且曹野那氏實是粟特人。
李琮見阿猊并非小打小鬧,而是真踏踏實實要學突厥語,就干脆讓她跟著鴻臚寺卿學。
鴻臚寺卿:反正閑著也是閑著,還能賺點外快。
鴻臚寺卿姜皎是個神神叨叨的中二中年,平生兩大愛好,頭一件就是以大羅便飲馬奶酒,第二件就是醺然時開始叨叨自己“老子當年”。
這天他得了萬春公主送來的兩壇子束脩,高興得不行,嘗了沒幾口就開始“老子當年”了。
這回他說的當年,是當年教授楊六郎結果反被教做人的故事。
阿猊一開始還沒反應過來,直到她聽姜皎說到“那昢小子……”
破小子?破……莫不是楊昢?
姜皎還在叨叨叨:“哎呀,果然是教會徒弟餓死師父,誠不欺我……”
阿猊忍不住偷偷笑,原來楊昢小時候這么皮。
餓死師父的故事是這樣的。楊六郎小朋友有段時間癡迷突厥文化,滿地撒潑地嚷嚷著要學突厥語。他爹楊釗和姜皎關系還不錯,就把楊六扔到姜皎身邊學外語。
那時候姜皎還是個翩翩中二青年,楊六郎是個中二熊孩子。楊六學突厥語的時候倒是認認真真,進步神速,但熊孩子畢竟是熊孩子,什么破事都干,給姜皎收藏的大羅便摳洞,往花圃里澆酒,甚至假扮姜皎管家往東市給他買了幾個貌美胡姬。
姜皎看著一地藍眼睛綠眼睛黃頭發(fā)紅頭發(fā)的女人:。!
楊昢理所當然道:“弟子對不起師父的酒壺花苗,特地向師父賠罪!鳖D了頓,“以及,弟子今天還學習了怎么用突厥話和突厥人進行人口買賣!
姜皎:釗兄我想打死你這個兒子行不反正你還有好多兒子。
楊昢也有規(guī)矩的時候,姜皎總會有些異國朋友來府上做客,楊昢也學著接待,漸漸這些外國人上姜府不是找姜皎而是尋楊昢小子了。
于是姜皎當機立斷把楊昢還給楊釗,不然自己飯碗危矣。
果真楊昢在語言上有天賦,阿猊贊嘆,早知道我應該拜他為師的。
姜皎:QAQ???
祠堂里的楊昢一直不停地打噴嚏,一連打了十來個,教過來探望外孫的裴老夫人心疼得不行,拐杖重重地往地上杵了幾下哭道:“哎喲我的小六誒,我身嬌體弱的小六誒,這可不是折騰病了么,真是作孽喲……”
楊家眾人:……
楊家長輩楊篤訕訕道:“老夫人莫急壞了身子……”
“老身能不著急嘛!”眾人忙著攙扶裴老夫人,裴老夫人忙著去攙楊昢。楊篤看這人仰馬翻的看不下去了,趕緊吩咐人把楊昢送回他自己的院子去。
裴老夫人拭了拭眼角,瞅了臥在榻上裝柔弱的楊昢,道:“你可當真打定主意了?”
楊昢出神似的望著帳子頂,點點頭。
裴老夫人嘆口氣,忍不住跟著也開始瞅著帳子頂。
有啥好看的,她心想,但她也依舊在瞅著。
祖孫倆靜靜地瞧著帳子頂,仿佛都要看出個洞來似的,良久不語。
十四
阿猊去找鴻臚寺卿姜皎的時候,正巧楊昢也在。
姜皎推說自己要去接待幾位出云宗師,就讓楊昢代課了。
阿猊揶揄道:“征事郎這么清閑嗎?”
楊昢道:“公主的事便是第一要緊事,微臣不敢不盡心!
他的口氣太認真,弄得阿猊有點窘。
楊昢卻恍若未覺,翻著阿猊的課本,贊嘆道:“公主真是進步神速。”
阿猊的耳根都熱了起來,強作鎮(zhèn)定道:“孤聽聞當日征事郎學習突厥語,不出三月便能與來使前自如應對。與征事郎相較,孤實在相形見絀!
楊昢微微笑著看她:“不過以訛傳訛而已。當日與師父面見來使,微臣可是兩股戰(zhàn)戰(zhàn)期期艾艾,連著好些天連雅言都說不利索!
阿猊抿著嘴笑。
楊昢看著公主展顏,不由得也笑了。
這一談就是大半晌,正經(jīng)書本也沒看多少,阿猊回宮還比以前晚了。
總算得知公主回宮,李琮就派人把阿猊接過來。父女二人一同于紫宸殿用了晚膳。
“今日學的如何?”李琮當然知道阿猊和楊昢共處了大半日,實在抑制不住自己的八卦之心。
從前又不是沒有小子與公主獨處,可是李琮作為過來人,自然知道回稟的人說“甚是融洽”大約是個什么意思。
阿猊嘰里咕嚕了一句。
李琮:……
李琮露出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夸獎:“的確進益很多!
阿猊想,圣人真的很會演。
阿猊還是大概說了一下楊昢的授課情況,這日他們說的是七河突厥。楊昢說的時候多細細描述,尤其風俗人情。阿猊與李琮說的時候,基本就是泛泛而談了,以至于李琮無聊得直想瞌睡。
實際楊昢不僅細細描述,甚至還實物展示了一下。
阿猊回了自己宮里,從多寶格的青瓷鳳首壺里取出一只小匣子。
匣子是暗紅色的木質(zhì),上面紋了野雉的圖案。阿猊回到榻上,把匣子抱在手里打開。
里面是一排整整齊齊的紅陶偶。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果然一律高鼻深目,與中原不同。之前楊昢剛拿出來的時候,阿猊看得并不仔細,只因她離他有些距離,且她素日慣見的都是內(nèi)造之物,這陶器出自民間,乍一眼瞧上去自然粗糙,所以阿猊也沒什么興趣多看幾眼。
但楊昢就給她了,她也大大方方地接了。
現(xiàn)在自己把玩這些小偶人兒,也確實挺有趣。
阿猊把每一個都細細看過,幾乎都有些愛不釋手了,才反應過來,自己這么一把年紀還在玩兒童玩的偶人,實在有些……幼稚……
更幼稚的是,她捏著偶人的時候,想起了楊昢捏起這偶人的時候,他的手指似乎也是這么的……
啊呀!好羞呀!
阿猊把偶人往匣子里一丟,捂住臉很沒儀態(tài)地倒在軟枕上。臉熱熱的,呼吸也熱熱的,手心更是熱熱的。
過了些日子,姜皎依然厚著臉皮聲稱自己要去與幾個渤海國特使議事,楊昢依然沒皮沒臉地要來給阿猊上課。最后卻是阿猊被楊妃請去赴宴,姜皎溜出鴻臚寺去買羊舌羹時被少卿宗訥逮住去處理黨項人和鐵勒人群架事件,楊昢被殿中監(jiān)蘇成弼請去面圣。
這回李琮沒有晾著他半天不說話了,一見著他就很親切似的道:“征事郎如此清閑!
楊昢拜倒,口稱不敢。
李琮:“愛卿起身回話吧!
楊昢才起身,卻又再拜稽首道:“微臣請陛下賜婚萬春公主!
李琮被他的大膽直白嚇了一跳,不由得微微有些惱:“征事郎好大的口氣。”
楊昢道:“陛下今日召微臣前來,大約心中已有決斷,只是再試一試微臣罷了!
“既如此,微臣不若一早把心思剖明!
李琮:“你可知,楊氏原本屬意你兄阿暄的。”
楊昢再拜:“如今太子長成,楊妃得幸,楊氏一門沐浴圣恩,已是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之盛。家長雖有拳拳效力之心,然木秀于林,風必摧之。這樣的道理,家長必謹記于心。”
李琮:話都讓你說完了,我還能說啥。
于是楊昢又被宮人領到貴妃娘娘蓬萊殿處。
楊貴妃知道是李琮的意思,心里有了計較,于是將蓬萊殿諸人清出,只留萬春公主侍從與李琮身邊的宮人。自己則還席應對其他妃嬪。
阿猊臉紅紅的,不知道是因為吃了酒還是別的什么緣故,鬢邊一綹微微卷曲的頭發(fā)垂下來,顯得有些俏皮。楊昢瞧了一眼,都差點忘了怎么行禮了。
“大人平身!卑⑩フf。
“是。”這回楊昢終于與阿猊眼對眼地瞧上了,阿猊的眼睛亮晶晶的,透著明媚的金光。阿猊看著下首楊昢的眼睛,像兩顆龍眼核。
“公主,”楊昢拱手,“今日的課還未上呢!
阿猊:???
“不……不了吧,”阿猊道,“不是說今日不上了么?”孤可是喝了好幾杯葡萄酒哇。
楊昢點頭道:“是呀!
阿猊:。
楊昢笑了:“是微臣想請公主賜教!
“咦?”
“微臣,心悅公主,”楊昢笑容深了些,臉上也浮上淺淺的紅暈,“方才向圣人求娶公主,然圣人道此事還需聽公主的意思。于是蘇內(nèi)監(jiān)便領微臣來此,想向公主討個主意!
阿猊先是被那句“心悅”震得說不出話來,再瞧著微紅著臉的楊昢,她本就有些暈乎的思緒變得更加飄然起來,后面的話幾乎沒聽見。
昢郎君可真好看吶,她想。
十五
呷了好幾口醒酒茶,阿猊才勉強鎮(zhèn)定下來。
公主出降可不是什么小事呀。
“大人的主意可不是什么好主意。”阿猊道,楊昢依然笑瞇瞇地看著她。
“孤出身不顯,母族式微,唯眼下勉強得圣人垂青一二而已!
這是大實話。
“而楊氏為弘農(nóng)望族,太子外家,禁內(nèi)有氏,朝廷有姓,煊赫輝煌!
“征事郎如今雛鳳未鳴,寶劍未開,未免遺珠沉璧,有些主意可要細細思量才好!
阿猊說,阿猊說,阿猊說罷楊昢說。
“微臣出身弘農(nóng)二房,為第六子,忝居諸子之間,但有父輩在前,兼子弟佼佼者甚眾,微臣徘徊中游而已!睏顣^娓娓道來。
“蒙恩召為征事郎,行走殿前,侍奉案牘,未曾有卓功偉績,只勤勉以期無虞!
“微臣陋質(zhì)如此,仍妄得公主青眼,只余二物而已!
“一姓以保公主榮華,一心以保公主喜樂。”
十六
阿猊:話都讓你說完了,我還能說啥。
她又想,她又何必糾結那些有的沒的。
于是她忍不住翹起嘴角笑了。
“當真么?”
“當真!
“若你食言呢?”
“微臣從不食言。”
阿猊想了想:“到那時,說不定我會像清陽姑母那樣,向圣人請了鞭子去把駙馬抽一頓!
楊昢:原來小公主還有這么暴力的一面,好好喜歡。
“不會有那一天的!
阿猊也不知道該說什么了,當萬春公主把冠冕堂皇的話說完,少女阿猊只剩下一腔喜悅和羞澀,她忍不住又要捂臉了。
楊昢真想去抱抱她,目測她只夠到他胸口,特別剛好的位置。小公主臉紅的時候,顯得那雙蒼黃色的眼睛更亮更漂亮,他真想親親她的眼睛和那一綹頭發(fā)呀。
還不是時候。
李琮知道后,心里真是五味雜陳。
一面他覺得楊昢還真是個又有眼光又靠譜的小子,一面他又覺得與阿猊的一年期未到是不是再觀望觀望,一面又覺得楊昢真討厭啊花言巧語就把小十騙走了……
李琮在許不許的邊緣試探。
楊昢無疑是楊氏這一輩最杰出的郎君,加之貴妃母族,太子外戚,公主小叔,豈不是位極人臣。
他若尚公主,日后只能領閑差虛職,庸庸碌碌,無所作為,相當于自斷前程。
李琮在在這一點上,是真有些想不通。但楊昢敢在他面前剖白心跡,必然是已經(jīng)想透了。
他到底為了什么呢。
到底李琮還是有身為人父的本能,思慮更多。阿猊也想過這個問題,很快她就不想了。并不是拋之腦后,而是她覺得沒必要想那么多。
很快,待字宮中待了好幾年的萬春公主將下降楊氏的消息就傳遍了。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既是圣意,京中楊篤諸人也不敢言語。圣旨給送到身在弘農(nóng)的楊釗手里時,聽說楊釗先是大笑一句,又大罵一句,再大笑一句,然后哭哭笑笑地請客去了。
宣旨的小內(nèi)監(jiān):好可怕好想回家。
阿猊:要不…派個太醫(yī)去看看?
楊昢呢,老有麻煩找上門。碰瓷的也好,拍花的也罷,倒都不怵,還順手把背后的韋甦給揪了出來。
韋甦:我追了小公主大半輩子被你截胡拿你撒氣不行。
楊昢:行啊。
于是韋甦被丟到京兆尹監(jiān)牢里蹲了半天。
韋甦不服氣,約著幾個兄弟去親自教訓楊昢。
楊昢把身后的京兆尹沈大人拎出來:喏,就是他們。
于是韋甦,竇曜,崔源三個好兄弟被丟到京兆尹監(jiān)牢里蹲了半天。
盧奐:睡過頭了,好險好險。
就這么并不太平地過了大半年,到了萬春公主出降的日子。
這日圣人降旨,特許百姓上街觀禮。公主鑾駕從紫禁正門出,浩浩蕩蕩地繞著內(nèi)城游街。隨行往人群中扔喜餅和銅錢,莫不歡呼雀躍,直念佛謝恩,祝福公主新婚和美,平安康健。
這一整天都很熱鬧。這一整天都圍繞著阿猊。
最后的最后,房中只剩下楊昢和自己了。
阿猊有些羞答答的,自司禮尚宮教導后,她每每想到為人婦之事,總會羞澀緊張。
身邊楊昢卻沒什么動作,就握著她的手,傻乎乎地盯著她看。
“瞧什么呢!卑⑩ム亮司,紅著臉就要起身去熄蠟燭,“夜深了,我們……我們安置吧!
楊昢伸出手摟住她的腰。
“別去吹!彼穆曇舯绕咸丫七醉人,阿猊感覺腰側(cè)他掌心貼住的地方燙得讓人心里發(fā)顫,身子控制不住地一軟。
楊昢妥妥地把小公主摟在懷里,動作小心地讓她倒在枕被間。阿猊被他的氣息包攏,有些手足無措。
“大婚之夜呢,蠟燭是要點到天明的。”楊昢親了親她的眉心,眼睛,鼻尖,然后貼上了她的唇。
十七
婚后,楊昢擢鴻臚寺少卿,閑暇之余就和公主夫人百般親近。當然,李猊的突厥語也沒落下。不多半年,李猊懷上第一個孩子的時候,與處月等部來使已經(jīng)毫無交流障礙了。
李猊喜歡和這些外國人談天說地,了解他們的風土人情。她可能永遠都去不了那些山川平原,海域沙漠,但在想象里她哪兒都能去。楊昢投其所好,常常設宴延請一些來使及其家眷,以至于公主府都被番邦外人冠以“小鴻臚”之名
李琮:我覺得不行。
沒過多久,李琮又聽聞那高盧使者造訪,楊昢還和小十有學有樣,也像那起番邦之人似的,大庭廣眾拉扯親近,甚至過分親密。
李琮:不能忍了。
李琮就把阿猊接回禁內(nèi),美其名曰小住,實際十天半個月沒讓夫妻二人見上面。
阿猊反正住慣了的,除了有些想楊昢外,舊日里什么樣還是什么樣。
楊昢不行。妻子都不在身邊,楊昢整個人都焦躁得不行,甚至某日還跟幾個鐵勒人說了半天高盧話。
李琮不放,覺得皮一下挺開心。
楊昢使出殺手锏。
于是當晚貴妃吹了半天枕頭風,次日李琮便依貴妃所言,去探望抑郁憔悴的小十。
果然如貴妃所言,小十思念駙馬,以至茶飯不思(懷孕沒胃口),眼下青黑(熬夜和妹妹們玩葉子牌),怏怏不樂(一大早面圣),倦怠無神(沒睡夠)。
李琮有些酸。可沒有見過小十這么想過自己阿爺呀。
酸了一天的李琮,最后單獨召見了駙馬楊昢,提點了他幾句,就讓他接人去了。
楊昢見到阿猊的時候吃了一驚。
只見夫人正坐在樹上,兩手攀著樹干,和下頭的宮女們嬉笑。
夕陽與紅顏,多好的景,楊昢第一反應卻不是欣賞,而是嚇得差點魂都沒了,急得不顧禮儀地大步上前,仰頭站在樹下張開雙臂大聲道:“阿猊!可當心別磕碰了!”
阿猊有些慫了,只好乖乖爬下樹。
楊昢在下頭看得心驚肉跳,生怕她手滑或者踩空。等她下了來,楊昢才不管是不是宮里有沒有人呢,直接把公主抱在懷里。
宮人們立刻低下了頭,誰都不敢看。
“可嚇壞我了!睏顣^心有余悸。
“駙馬安心,”阿猊裝作諒解地撫了撫他的背,“我爬樹很熟練噠,你要信我!
楊昢嘆口氣:“我哪里不信你,只是……”頓了頓,“你爬樹干嘛?”
“聽她們說你進宮了,我就上樹看看能不能瞧見你!
楊昢笑得比夕陽還好看,看得阿猊有點癡。
“傻子。”他忍不住捧起她的臉親了記她的嘴。饒是彼此早就習慣這么旁若無人地親密,阿猊還是鬧了個紅臉。
兩人膩膩歪歪的,立下出宮回了公主府,第二日起得一個比一個晚。
又過了兩個月,李猊生下一胖小子。等到滿月禮的時候眾人去瞧,呵,簡直是小版的鴻臚少卿,只是那雙眼睛,倒和他母親萬春公主一模一樣。
李琮還親自到公主府來湊熱鬧,一高興還順手給小娃賜了名。
于是當日散了宴席,李猊正一面喝湯一面說到此事,就見楊昢一臉悶悶不樂的樣子。
“怎么?圣人賜名不好么?”
“你知道圣人給咱孩兒賜了什么名么?”
“不知。”
“楊天寶!
阿猊:……
楊昢:……
李琮:嘻嘻嘻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