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關于金庸小說的個人情懷
關于金庸小說的個人情懷 文/凌揚
我想我們這一代人都或多或少地受過金庸小說的影響,曾幾何時也想入非非地做著仗劍江湖的俠士夢。不過很多時候想的都是些瑣碎東西,例如當你被人欺負的時候,你想自己如果是令狐大俠就好了;如果你考試成績不理想的時候,你想自己如果是黃蓉就好了;如果你暗戀的女同學漠視你的時候,你想自己如果是韋小寶就好了;如果你手頭拮據(jù)的時候,你想如果能找到雪山寶藏就好了;如果你看見別人被欺負的時候,你想自己如果有一柄倚天劍就好了。上學的時候,總想出版社應該把金庸的小說作范文,因為金庸比魯迅有才華,《鹿鼎記》比《史記》更出色。
長大了,也只有在自己遭遇到麻煩的時候,才想起金庸的小說,于是又一次沉迷其中,把自己麻醉,企圖在一個俠客的世界里把現(xiàn)實忘得一干二凈。然而不能,現(xiàn)實中沒有屠龍刀,沒有乾坤大挪移神功,自己也沒有成為明教教主,更沒有在關鍵時刻能救助自己的高人。于是合上書后,不僅迷惘,而且空虛,更不知道自己何去何從,F(xiàn)實社會,讓我們重新仔細閱讀魯迅,重新仔細閱讀《史記》,金庸小說在現(xiàn)實中令你覺得可笑。
然而金庸的武俠小說確是這樣深深扎根在我們的回憶中,讓我們在夜闌人靜的時候翻出來偶爾一笑。那會心的微笑,常常在熱鬧的時候涌起,令你更甜;也常常在你孤獨的時候涌起,令你更悲。午夜難寐,一幅一幅趣事翻飛,現(xiàn)實與過去交織,笑聲與悲哭同在,又是何等無奈!抬眼望,四壁漆黑,有螢火閃爍,一絲兩絲凄涼在綠光中迷離落寞,說不盡的滿腔惆悵,傾不完的盈懷苦惱。個中凄酸,誰人知曉?擁被呆想,枕冷脊涼,明朝何事?嗚呼一嘆,重入夢鄉(xiāng),都成昨日!
昨日之事于是在腦海中重現(xiàn)。
依然記得在高中的時候,熱烈地迷戀起金庸的武俠小說,一本接著一本的去租去借去買,一本一本的通宵達旦的看,忽然一日,看到金庸原來著書只有十五部,即: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及《越女劍》,回想自己所看過的武俠小說,原來都是冒牌貨,那作者要么是金康、金廉、要么就是金庸著,雖然自己當時有三百度的近視,但不至于不認識庸、康、廉及庸著的分別,都怪自己馬虎,看著金就是銀,好在青少年時看多點書是有好處的,鍛詞造句也頗有進展。發(fā)覺錯誤后,當然立即糾正了,先看了《碧血劍》,那時是高二,書是別人借給我看的,現(xiàn)在已不太記得起情節(jié)了,可是金蛇郎君是沒法忘的。書是香港版的,三本,繁體字,豎版,一小時看三十頁,一天看一本?吹臅r候時時忘形,手之足之,笑聲常響,同學以為我走火入魔了,點我百匯穴,因此我到現(xiàn)在還渾渾噩噩一事無成,可能是拜他們所賜。最令我難以忘記的是上語文課時,我居然拿了《碧血劍》放在書桌上,因為我坐第一排,是重點監(jiān)視對象,語文老師用眼瞪著我,我慌忙垂頭,才發(fā)覺釀成大錯,于是趕忙伸手往抽屜換書,還好,語文老師網(wǎng)開一面,大人不記小人過,所以接下來那三十分鐘,我從未如此聚精會神的學習語文課。離下課還有幾分鐘,語文老師把課講完了,要求我們自習,我一看有機可乘,垂頭、弓背,把《碧血劍》放在抽屜旁邊閱讀,料不到語文老師就把我揪過正著,當場把書給沒收了。他說讓你自習你卻看小說?我說看課外書也有助于提高語文水平。他氣呼呼的要我寫檢討,否則不能畢業(yè),布下每位同學寫一首新詩的作業(yè)后便拿著“戰(zhàn)利品”走了。我氣不打一處來,當場就寫了一首新詩,叫《碧血劍》,內容是什么已不太記得了,總之是斬盡一切邪魔外道擺平天下不平之事這樣的意思。下午,班長就收了作業(yè)交給語文老師,我看見我的作業(yè)就露在外面,覺得很好笑。過了不久,語文老師找了我去談話,問我是不是不服氣,并跟我說了一大通做人的道理,校長過來問出什么事了,那時我最怕要“見家長”的懲罰,不敢反駁頂牛了。還算語文老師有點良心,對校長說沒什么事,然后又把《碧血劍》交回給我,最后還要我寫一篇讀后感,否則我現(xiàn)在有沒有能力寫這篇文章也是一個問題。于是又是寫檢討,又是寫讀后感,把我這個在班中不上不下的角色成了當時的風云人物。為了回報語文老師對我的“特殊關心”,我的讀后感足足寫了六張原稿紙,三千字,當時在普遍布置五百字作文的學年,已算是長篇巨著了。
看拍成電視劇的金庸小說是很早以前的事了,那時電視機奇缺,一大群人圍著看,或坐或站,有的甚至自己帶凳去,看的是黃日華與翁美玲演的《射雕英雄傳》,也沒什么感覺了,只是那時癮頭大,矮人看戲罷了。后來父親嚴禁我晚上出門,我則常常藉口大小便出門,轉一個圈又走在人群中看電視,看完后,回家一看,烏燈黑火,心里就怕,怕父母不要自己了,拍著門哭,哭得很傷心,竟然就想到死。我想我現(xiàn)在寫文章常寫生生死死的東西,大概就是受了那時的影響。最記得有一天,一個比我大幾歲的姑姑走出門口哭得很凄涼,她媽罵好好的哭什么?她就說翁美玲吃煤氣死了。她媽更來火了,說人家死關你什么事,要你去當孝子嗎?當時年紀還小,真的沒有感覺,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那么一個嬌滴滴的姑娘就此香魂四散,真是挺可惜的!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以生死相許呢?然后看劉德華與陳玉蓮演的《神雕俠侶》,又看鄭小秋與汪明荃趙雅芝演的《倚天屠龍記》,又看梁家仁、湯鎮(zhèn)業(yè)、黃日華演的《天龍八部》,當然會看梁朝偉演的韋小寶與石破天。到自己家也買了電視機,金庸小說拍成的電視劇依然吃香,只是那些演員的演出都不敢太恭維了,就情愿睡覺了。現(xiàn)在還不知李亞鵬與周迅這對夫妻檔演的郭靖黃蓉能給我們什么驚喜,據(jù)說該劇已殺青一年了,還要等到春節(jié)才播,大概預料也是招來罵聲一片了罷,所以要降降金迷的火。
聽金庸小說是從1990年開始吧,那時電臺開始在小說連播中播放《射雕英雄傳》,由“古”壇新手梁錦輝出腔,那時是很轟動的,令到收音機一時成搶手貨,學校里的同學也多了“洪七公”、“黃老邪”、“老毒峰”等等綽號,梁錦輝也憑此成名至今,地位與其前輩張悅楷、林少明、洗碧瑩相提并論。只記得那時我的記憶力相當驚人,中午聽了一次,便能幾乎一字不差的復述出來,傍晚重放時,基本變成我的背誦課了。其時有一位同學也是金迷,中午沒有聽,下午放學的時候也等不及了,便央我介紹內容,我正中下懷,于是上演自己的驚人記憶力,常常那位同學問我是怎么背誦過來的?只可惜那時那么好的記憶力現(xiàn)在已經(jīng)嚴重減退了,已至于自己吃飯的時候常常問旁人:我現(xiàn)在吃的是第一碗還是第二碗飯?恐怕這是柏金遜癥的早期也未可知!梁實秋說回憶是老的征兆,我現(xiàn)在已不斷回憶了,我老了!歲月不饒人呀!聽劇集的主題歌也是一種享受,想想,也是以前的經(jīng)典,羅文、甄妮、鄭少秋、梁朝偉,哎!現(xiàn)在反而不敢聽這些老歌了,怕回憶呀,想起青春年少浪遏飛舟,何等張狂!人生!哎,到頭來,都是如張翠山與殷素素一樣被狂風惡浪放逐到冰火島上!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