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 1 章
年輕記者立于畫面中央,頭頂火山口與幽深的藍天,肩扛廣袤的森林海洋,手握話筒,青澀的臉蛋笑得傻態(tài)可掬。
他面對著懸停在半空中的立體攝像機,將開場白的腹稿背得滾瓜爛熟。當年輕人談及維蘇威曾在公元79年的猛烈噴發(fā)促使擁有2萬人口的龐貝古城掩埋地下時,一個巨大的腦袋突然擠了過來,鼓著頂部的暴眼睛氣勢洶洶地吼道:“你們這幫傻寶寶!抬頭等著耶和華爸爸給你們喂飯吧!”
錄制中止。
記者先生無奈地看著眼前這個神情倨傲的小老頭。他——這座火山發(fā)電站的唯一工作人員,實在蠻不講理。迄小部分人類移民火星后,人們的目光從地下移至天上,自然對火山的力量與瑰麗逐漸膩味,維蘇威開始走向破敗凄清,可這位從上個世紀便駐扎此地的火山學家仍頤指氣使像個國王。不僅如此,他對一切太空迷都抱有莫大的敵意,稱那些人為“腳踩棉花”、“翅膀沒硬的雛鴨”,因為據(jù)他所說,想要踏著虛空驂鸞并鳳、高翔遠翮的種族是沒有未來的。
記者先生同樣是個太空時代的受害者。從他扛上攝像機四處奔波以來,地理專欄總是績業(yè)慘淡,雖說收入足以糊口,卻遠不能與他的同事相侔。在來到此地之前,他甚至一度產(chǎn)生關(guān)閉專欄的念頭,然而眼前這個小老頭全身所釋放的不知從哪里來的信心,卻也將他從逡巡的深淵中給扯了出來。
年輕人收起攝像機,從遠方遙望被森林簇擁的維蘇威火山。那里聳立著一座巨大的圓環(huán)形碳化硅支架,在太陽底下閃耀著一片片烏黑的光澤,小老頭說,其間牽連有無數(shù)張千米平方的氯化磷腈聚合物氣透膜,就像殘留著小屁孩尿液氣味的床單一樣。難以想象如此浩大的工程,竟然就是由這92歲高齡的老年人一手操辦。記者先生揉了揉太陽穴,好聲好氣地低聲勸說老頭為地理關(guān)注度的窘境考慮,勸說老頭相信,他們報社的受眾不止有太空迷。
小老頭聽了他的話,眼睛上挑,木然說道:“記者先生,您是個明白人!
記者先生對小老頭突兀的讓步有些茫然無措。不知怎么的,他忽然想起他倆初次見面的時候,這個小老頭是如何激動地揮舞布滿皺紋的指頭,將百科全書所提到過姓名的每一座活火山——從美國華盛頓州的圣海倫斯到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的拉明頓——自2087年太空時代起始后的噴發(fā)次數(shù)以及時長,都如數(shù)家珍。此后記者先生用他的光子手表翻查信息進行驗證,唯獨一個數(shù)據(jù)出了差錯。然而老頭子仍不滿意,堅認是那座火山所屬的管轄部門篡改了報告,并且揚言通過謊報騙取旅客注意力的法子十分荒謬可鄙。
那個時候老頭兒看著他,眼珠里光芒閃爍:“你覺得我像不像‘你媽死了’里的主唱?”
記者先生不明白老頭在說什么,他所能做的只是將剛才的畫面從錄像中再次截去。觀眾是不會喜歡聽臟話的。
零敲碎打,好容易完成了前景拍攝,依照章程,記者先生微笑地向小老頭請求他為觀眾們演示收集火山內(nèi)能的過程。后者僵著臉皮點點頭,背過手向維蘇威火山走去。他的控制室位于山麓。途經(jīng)古城廢墟所處的荒地時,記者先生發(fā)現(xiàn)了兩處墳!桓咭话,歪歪扭扭地矗立在一起,頂著熱辣的太陽,面朝火山口。
“那是我的同伴!崩项^告訴年輕人。
火山內(nèi)能發(fā)掘計劃的初期,大眾傳媒還沒有將太空的神話炒得發(fā)燙,大地所蘊藏的巨大能量未使人類喪失興趣,老頭也因此擁有了一段不是孤家寡人的愉快時光。但好景不長,在初期工程即將竣工之際,他的同伴卻遭了天譴似的一病不起。彌留時刻,兩名病人請求老頭將他們的遺體埋葬在維蘇威的腳下——假使這項跨越半個世紀的工程沒有成功,那就讓他們的墳墓被滾滾而來的熔巖沖毀吧!他們已經(jīng)無顏去面對還留在世上掛念過他們的任何人了。
鬼使神差的,記者先生并沒有將這一幕用攝像機記錄,僅僅拍下幾張靜態(tài)照片捏在手里盯了許久。數(shù)十載過后第一次有外人的鞋子踏及這片土地,可這份來之不易的關(guān)注卻顯得太遲了。等他回過神,老頭的背影已然踱至遠處。在凹凸不平的火山周遭,年過耄耋的老頭駝著背仍能如履平地,年輕的記者則在后面跟得汗如雨下。這看似荒誕不經(jīng),但按老頭的說法,如其將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粒沙石都仔細研究過,就算是個瘸子都能步下生風。
老頭一點也不客氣,毫不猶豫就將小記者甩在了身后。當年輕人與他的攝像機花費了老半天才找到這座矮小的平屋時,小老頭正坐在操控臺前運鍵成風。黃昏的窗臺上發(fā)酸的錄音機播彈著Metallica的吉他,那是老頭定居于此后唯一的娛樂方式。在控制室的墻壁里,每一個垂垂老矣的金屬齒輪以其冥頑不顧的固定周期轉(zhuǎn)動得嘎吱作響。細心敏感的記者先生注意到,許多機械元件的表面還涂著上個世紀才會出現(xiàn)的液體潤滑劑,一股濃厚的機油味在狹小的房間里肆意穿行。
“好鋼用在刀刃上。委員會那路官員撥給項目的鋼镚根本不夠塞牙縫。天知道我們?nèi)齻去向申報十噸鉿合金的時候,他們的臉色是有多么好看!說到底,這一切不都要感謝你們嗎?感謝你們寧肯在烏漆抹黑的破星球上被誆騙五十年都不肯回頭!當時你們被宇宙蠱惑得忘乎所以,有沒有看到腳趾邊上,火力發(fā)電廠濃煙滾滾?可是為什么達瓦孜的地獄之門只燃燒了三十年,你們就覺得心痛,而火山則不然?等終于有了核聚變的法寶可以四處揮霍,好啦,就把我們拋在腦后了!跟不上時代的人又有什么利用價值……我不說話了,我知道你心里想什么。反正我現(xiàn)在同你們講話就像是蘇格拉底對上雅典人!毙±项^關(guān)掉了錄音機,毫不憐憫地將它摔在地上。
記者先生這才意識到,這個老頭,這個腐朽的老頭兒,脾氣倔強一如他的同事,不僅他們所親手構(gòu)筑的運作系統(tǒng)中,沒有一個零件源于太空時代以后的技術(shù),甚至連書籍、音樂亦皆來自上個世紀以前的時代。但他早已懶得將這段話從錄像中刪去了。
小老頭一閉嘴,世界只剩下了死寂。記者先生指揮攝像機將小老頭的工作室兼住所里里外外拍了個遍。通過熱感監(jiān)測屏,他看見干井中液態(tài)的二氧化碳透過頁巖層流入更深處,超臨界二氧化碳壓裂能夠增加地下孔隙壓力,誘導局部地震發(fā)生,進而使巖漿上抬促成爆發(fā)。
很快狹小的控制室劇烈搖晃起來,齒輪軸承乒乒乓乓碰撞得更加歡暢,陳舊的錄音機在地上滾來又滾去,不時有自高峰滾來的巖石龍騰虎躍地擦過小屋的邊際。年輕人腳下一個趔趄,趕忙抱住空中的攝像機,可老頭坐在翻騰的轉(zhuǎn)椅上輕松歡樂得囁嚅著什么,踢著一雙爛腳好似在乘過山車。
為什么要把控制室建在山麓?敬業(yè)的記者先生已經(jīng)無暇顧及這個問題,他連忙將鏡頭對準隆隆轟響的維蘇威火山口,無數(shù)張氣透膜因鼓脹而變得澄澈透明,它們宛如座座龐大的水晶牢籠禁錮著熊熊烈火,熔巖巨獸所發(fā)出的咆哮幾乎穿破了記者先生的耳膜。但縱使其如何負隅頑抗,它外部的屏障恰如看不見的吸血鬼,將力量從它身上層層剝蝕,運至地底深處。但就在此刻,第二波噴發(fā)磅礴而至,透膜上的壓力很快達到了極限。老頭按下啟動鍵將氣孔全部打開,一股強大的氣流沖破牢籠直竄天際。
于是記者先生和他的攝像機呆若木雞地看著,看著這令人神魂顛倒的一幕。不知從哪里,遠遠近近地冒出了密集的長著羽翼的小東西,它們是經(jīng)小老頭之手斷斷續(xù)續(xù)改良百月之久的微型風力機。那群竹蜻蜓般蒲公英般的小精靈,在水晶球上吹出的颶風里轉(zhuǎn)動著,徘徊著,卷動著飽含能量的氣流,與其間點綴著的千千萬萬忽明忽暗的星星之火,在蒼茫的夜色里一同沉默著緩緩上升。在第二天的黎明這些流浪天際的小船兒將會滿載能量重新落回這片土壤,靜靜等待著它們孤獨的主人披著霜露去一一撿拾。
想及此處,在漫天絢爛之中記者先生下意識去看了一眼小老頭,發(fā)現(xiàn)他的眼中早已綴滿星光,他曾在太空中看到過無數(shù)次這樣的場景,但如今這些星光來自大地。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