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 1 章
桃源有路——讀金大《這他媽的世界》雜感
生存而背叛,死亡而堅(jiān)守。
路愛國怕的無非是這個(gè),無力掌控的也只是這個(gè)。
但背叛什么?堅(jiān)守什么?標(biāo)準(zhǔn)和核心,他自己并沒有弄明白。
左右其命運(yùn)的,不光是鐵掌桎梏的強(qiáng)權(quán)、毫無秩序的這世界,也包括了他混亂的價(jià)值取向和人格支撐。所以他的堅(jiān)毅總在搖擺后,振作老在迷失后。
心不安則寸土不寧,天下再大也躲不過內(nèi)心的囹圄。
給自己判了無期徒刑的路愛國,從劉露開始,到李英明、林豐,其實(shí)是一直奔波并掙扎在自我救贖之路上的。他在尋找方向,盡管并沒有覺悟到方向所在。這是他一切痛苦的根源,也是這個(gè)人物最可貴和最可愛之處。
從小人格里蹦出來的大,常常讓人眼前一亮。
凋敝的夢想,骯臟的物質(zhì)下活著一個(gè)義夫扼腕的路愛國。粗鄙的生存形態(tài)下不肯滅生的近乎異教徒似的靈魂求索,是海底兩萬里低處透出的光——式微,但是純粹;慘淡,卻又溫暖。
于血淚中探索生存的動力與動機(jī),自古便是人類共同的命運(yùn)。
沒什么好抱怨。找得到,功德圓滿;但涅槃成正果的,歷來是金字塔的塔尖。
可喜的是路愛國一路行來,答案雖羚羊掛角、無跡可尋,卻畢竟還是被林豐給塞進(jìn)了手中。怎么塞的?那是過程。哪怕再虐,作為一介看客,我想我能風(fēng)輕云淡地釋懷。
活著,其實(shí)只有兩件事:
一乃問;
一乃答。
無問的人生是動物兇猛,一世不過一日,無須以質(zhì)量去衡量。
有問的人生痛苦,如果沒有答案。
求索的人生悲愴,路漫漫何其修遠(yuǎn)。
屈子《天問》,列子《湯問》,俱為物不平之鳴?蓢@人生“取經(jīng)”之道,豈止九九八十一難?頭破血流,灰飛煙滅而不得者不在少數(shù),緣此有佛家八苦“求不得”之說。
也有安東尼•羅賓之流,認(rèn)為只要求得懇切,就必然會得到。
曾看過一個(gè)故事,講斯坦尼斯洛如何逃出納粹集中營。
斯坦尼斯洛是猶太人,納粹闖入他家,將他一家人逮捕并牲畜般地趕上火車,一路開到令人不寒而栗的奧斯維辛死亡集中營。斯坦尼斯洛從未想到竟會有一日親睹家人的死亡——他的孩子只不過去沖了個(gè)“淋浴”便失去了蹤影,衣服卻穿在了別的小孩身上。
他怎么受得了這種錐心之痛?卻仍是咬著牙熬過了。他知道有一天終得面對那躲也躲不掉的相同噩夢,只要在集中營多呆一天,就難有活命的可能。
他作了“決定”,一定得逃走,并且越快越好。雖然他不知道怎么逃,但他知道不逃是不行的。甚至有時(shí)想出的逃生之道十分荒唐。
長久以來熱切探索“逃亡”這個(gè)問題,內(nèi)心潛藏的力量被激發(fā),有一天他終是得到了答案——這個(gè)逃生之道簡直沒有人能夠想得出來,竟是借助于腐尸的臭味。
……
斯坦尼斯洛借助腐尸逃出生天,路愛國踩著尸體推開了沉重的新生之門。
路愛國逃不掉的是林豐。
林豐是刀,殺生之刀。殺生為成仁。
林豐又不是刀,刀是路愛國。林豐不過是逼刀出鞘的偉力,磨打刀鋒的磐石。
回首來路,林豐一直深陷在執(zhí)迷中不可自拔。
執(zhí)迷是美,他的卻幾近變態(tài)。
這樣一個(gè)哀樂薄于常人的驕傲男人,也有他走不處的局。局中,他也只不過一只紅眼困獸。
勝在這個(gè)男人畢竟智慧。最后那一支歌可堪絕唱。
本是放手的挽歌,殊不知放手是德,類同成仁。
這一放,還原了一個(gè)倒置的世界,回歸了兩顆漸行漸遠(yuǎn)的心。
斜的,正了。
空的,滿了。
看不見的,看見了。
一個(gè)人的戰(zhàn)爭成全了兩個(gè)人。
從無間煉獄摶扶搖而上至天堂。不需要再漂洗,有些東西已然透明。
……
文有盡意無窮。一個(gè)“路”字,滋味百般縈繞心頭。
此“路”是“路愛國”的路。
此“路”是他和她,還有他和他的路。
此“路”是這他媽的世界的路。
是終點(diǎn)與起點(diǎn),攻掠與玉成的路。是神離至契合,仇讎終悅納的路。
桃源有路。
彼岸有花。
花開見佛。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