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注定孤獨的宿命
孤獨的人總是走在一個怪圈之中。他們不被身邊的人理解,總是游離在喧囂的人群之外。這些人在內(nèi)心的深處,總是渴望著被周邊的人所接納,渴望擺脫孤獨一人的詛咒。可與此同時,他們的靈魂卻仿佛是受到了孤獨的蠱惑與召喚,從某一種角度來看,其實他們并不想要脫離孤獨的精神狀態(tài)。甚至,他們因為自己那獨特的孤獨而感到高傲。馬爾克斯的小說《百年孤獨》敘述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布恩迪亞家族中的人在一百年來都相互不理解,各自擁抱著孤獨沉默著、高傲著,最終走向了滅亡。
小說中的情節(jié)處處影射著拉丁美洲一個世紀(jì)的苦難歷史,這個注定百年孤獨的布恩迪亞家族從最初淳樸而天真的鄉(xiāng)村生活,到后來經(jīng)歷的戰(zhàn)亂、革命、殖民入侵,以及最終戰(zhàn)亂平復(fù)后家族在絕望之中走向的毀滅,其實這正是拉丁美洲曾經(jīng)走過的歷史演變的縮影。約莫也是因為這樣的虛實交融、亦真亦假,才使得整部小說都沉浸在一種沉重而又神秘的格調(diào)之中。布恩迪亞家族曾走過的百年孤獨的變遷,一步、一步,都蘊藏著作者對拉丁美洲那一個多世紀(jì)的苦難歷史的哀嘆。末尾的那一段文字“他再次跳讀去尋索自己死亡的日期和情形,但沒等看到最后一行便已明白自己不會再走出這房間,因為可以預(yù)料這座鏡子之城——或蜃景之城——將在奧雷利亞諾巴比倫全部譯出羊皮卷之時被颶風(fēng)抹去,從世人記憶中根除,羊皮卷上所載的一切自永遠(yuǎn)至永遠(yuǎn)不會再重復(fù),因為注定經(jīng)受百年孤獨的家族不會有第二次機(jī)會在大地上出現(xiàn)”承載著多少的無奈與悲哀。布恩迪亞家族的消亡,其實就象征著殖民入侵之后原住民的消亡。在一切結(jié)束之后,西方人將這段歷史當(dāng)作輝煌的戰(zhàn)績炫耀著。而那些被殖民的民族的命運,就如同布恩迪亞家族一般,無論怎么反抗最終都只是徒勞無功,且注定是要在塵埃落定之后從世人的記憶中被抹去的。
由于這部小說處處遍布著歷史的蹤跡,因而在分析時想要不提歷史確實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但事實上,我對拉丁美洲的歷史不甚熟悉,在閱讀時最多也只是懵懂地覺察到那段沉重的移民史的影子,卻談不上真正有很深的感觸。不過即使是撇開歷史不談,《百年孤獨》仍然是一部十分精彩的史詩般的巨作。小說描述了布恩迪亞家族六代人的孤獨命運,每一個人物,無論篇幅長短,都被作者注入了獨一無二的孤獨靈魂。因為對吉卜賽人帶來的新發(fā)明異常執(zhí)著而被同村莊的人,甚至于是自己的妻子當(dāng)作是走火入魔的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曾經(jīng)為了一場看不見勝利的戰(zhàn)爭而發(fā)動過三十二次武裝起義,卻次次失敗的奧雷利亞諾布恩迪亞上校,最終的命運也逃不了被世人當(dāng)作是傳說而遺忘;將自己的壽衣織了拆、拆了織,最后在壽衣完工之后平靜地走向了死亡的阿瑪蘭妲;從出生開始就不被人理解,一直被家里人當(dāng)作是不諳世事的美人兒雷梅黛絲……每一個人物都有著自己的靈魂、自己的孤獨,即使彼此相愛又或是有血緣關(guān)系,即使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他們卻仍舊是孤獨的;蛟S從最初的何塞阿爾卡蒂奧開始,布恩迪亞家族的人就陷入了一個無法逃脫的詛咒——每一個人都將孤獨的死去。于是,明明是智者的何塞阿爾卡蒂奧被家里人當(dāng)作是瘋子綁在樹下,到死都不曾被人理解;于是,阿瑪蘭妲在真誠地告訴家里人自己即將死去的時候被所有人當(dāng)作是玩笑話而置之不理;于是,美人兒雷梅黛絲即使是在升天之后,其他人依舊不明白她實際上正如奧雷利亞諾布恩迪亞上校所說的那樣,是整個家族之中真正看透世事的那個人……從某種意義上看來,何塞阿爾卡蒂奧的妻子烏爾蘇拉——那個一世操勞并看著家族的第六代子女出生的老太太其實說得沒錯,“這些事情在他們發(fā)生之前我就曾經(jīng)見過,也早就知道”。烏爾蘇拉不是什么智者,相反,她沒有什么文化。而她之所以會說出這樣的話,僅僅只是因為在看了布恩迪亞數(shù)代的變遷之后,隱隱發(fā)現(xiàn)了命運的真諦——歷史一直在他們家族的每一代人的身上重復(fù)上演。我想,或許不需要什么神秘的詛咒就能解開這個問題,歷史重演的原因只是因為孤獨而已。布恩迪亞家族的每一個人都是孤獨的,盡管彼此之間看上去沒有什么共同點,但其實一直有一個共同的東西牽引著他們的命運走向彼此相仿的終點。那個共同的東西,即是孤獨——他們終將孤獨地死去。
盡管馬爾克斯在小說的最終說:“注定經(jīng)受百年孤獨的家族不會有第二次機(jī)會在大地上出現(xiàn)。”但其實從命運的角度看來,這話也不完全是正確的。我能理解作者之所以這樣說的原因很多其實是將自己的感情代入了歷史。先前我已經(jīng)說過了,布恩迪亞家族的命運是拉丁美洲的歷史的縮影,作者說布恩迪亞家族不會再次出現(xiàn),言下之意也就是不會再有第二個拉丁美洲,或者說他不希望再有第二個拉丁美洲。撇開殖民問題不談,但有一個事實是我們都不能否認(rèn)的——其實歷史一直都在重演。也許真的不會再有第二個像布恩迪亞這樣在一個世紀(jì)以來都沉浸在各自的孤獨之中的家族,可孤獨從未停止出現(xiàn)在人們的身上。仍然有太多的人是孤獨的,仍然有太多的人注定將在孤獨中走向死亡。即便我們不愿意承認(rèn),但其實大多數(shù)的人都逃脫不了獨自面對死亡的命運。我想,《百年孤獨》的魅力可能也就在于此了吧。它所謂的孤獨從個人的悲哀到民族的哀嘆,其中的命運從微不足道的個體到沉重的歷史。無論是孤獨還是命運,都太過沉重也太過真實。在布恩迪亞家族的最后一個人隨颶風(fēng)而逝的那一刻,我的思緒仿佛被這個結(jié)局禁錮住了。一開始我覺得奇怪,因為在這之前我已經(jīng)接受了故事中太多人物的死亡卻不曾真正有過這樣的沉重感。后來我倏然明白了,我感到沉重,不是因為最后離開的那一個人,而是這注定孤獨了百年的家族的無解命運。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