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三姨
每次在同學和朋友面前提起三姨時,告訴他們的都是,一個比媽媽還要疼愛我的三姨,看著他們滿滿羨慕地眼神,很是受用,還有點因滿足自己的一點點私心而雀躍?晌覐膩頉]給他們講過三姨的故事,一個很長、很苦,讓我心里很疼,不愿向別人提起的......(一)
三姨是老小,上有倆個哥哥,倆個姐姐,母親是老大。聽媽媽講,姥姥家是當時村里最窮的人家,那是一個連飯都吃不飽的年代,加上姥爺與舅舅的“不作為”,生活是現(xiàn)在的人無法想象的窮,餓肚子亦是常有的事。好在,三姨出生的時候,光景好了些,竟也能上了學,這是以前舅舅才能去的學堂。常說“窮人孩子早當家”,三姨學習特別好,每天都早回家都會幫家里做事。姥姥當時還在的,所以三姨的生活還算無憂無慮,是那片有名的霸王,小孩子都是以她為頭的,盡管個頭是最低的。有小孩子拉幫結派,孤立她,三姨是個脾氣是倔的主兒,放學時早早的收拾好東西,掕起書包,哼著歌飛快的跑回家找我姐玩去了。這時,母親已經(jīng)嫁人了,有了一歲多的姐姐。用她的話說,不跟我玩兒,我還不惜得跟你玩咧。三姨的嘴皮子也是厲害的,很愛說話,到現(xiàn)在我都很佩服,也很好奇她可以一直可以和別人說很長.....是的,很長時間的話。這件趣事還是從母親口中知道的:一天,母親要去走親戚(土話,即拜訪),三姨纏著媽媽要跟著一起去,母親嫌她話多,不愿帶她。她就向母親保證:“大姐,你放心,我絕對不說話。好嘛好嘛,大姐,你就帶我去么.”媽媽拗不過,再三叮囑她不要亂說話才帶著她去。在親戚家,一直到吃中飯,三姨都沒說一句話,母親頻頻看她,很是擔心。結果走之前,親戚逗她:“三妮,咋啦,是受氣了,咋不說話。”三姨還是緊緊的抿著嘴。又有個親戚逗她,可能說話不帶聽,不知哪句話招惹她了,忘了與母親的約定,與別人大吵了一架,嘴皮子溜得吵得人一愣一愣的,哈,應該酣暢淋漓吧。
(二)
要升初中了,家里沒錢,聽母親說當時的學費是五毛錢,她很后悔沒有想起來借錢供三姨上學,好像這樣三姨的命運就會變得不同了。與此同時,姥姥的眼睛越發(fā)的不好了,幾乎什么也看不見了。姥爺整天出去玩牌,大舅也是生事不著家的。索性,三姨抹了一把眼淚,裝好書包,給老師說了一聲,回家,假裝聽不到那一句“可惜了”。但回家的日子并沒有因為不上學而清閑。每天早起,與姥姥一起做好飯,再去叫睡覺的大舅吃飯,他不起身,三姨便于姥姥依偎坐在一起,等著給他熱飯。一等常常就到了中午,緊接著就做中午飯。姥姥的眼睛看不見,做什么都需要三姨陪著,時間長了,心里難免憋屈,看著門外的伙伴相約一起出去玩,都伸長脖子看好久她們的背影。姥姥是懂的,“她們叫你出去呢,你就去玩吧,我在家沒事,都熟門熟路的了。”三姨看著姥姥那無神的雙眼,腳怎么也邁不出大門。慢慢地,習慣了跟姥姥在一起的生活,陪她一起做活兒,三姨很快樂,還逗姥姥開心,勸她少生氣。她是孝順的,小小年紀已懂得珍惜父母。母親也說,那段時間多虧了三姨在姥姥身邊,她們才能放心照顧家庭。每次做飯時,姥姥只能幫忙添柴燒火,心有愧疚“就苦了俺三妮了。”三姨就嘿嘿一笑,“有啥苦的。”可這樣的日子沒過多久就在三姨17歲的時候結束了,姥姥在一天的夜里去了。每次提到姥姥,三姨總是泣不成聲,后會自己沒有跟著去醫(yī)院,在路上好讓姥姥能枕在自己的身上,少受一點顛簸,也許就不會.....她在埋怨自己沒有照顧好姥姥,把責任攬到自己身上,這自責會一輩子吧。
。ㄈ
姥姥去后,三姨算是孤家寡人了。母親不放心,去的勤些,每次回的時候,三姨都會問:“大姐,住一晚吧!蹦赣H看著她渴求的眼神,不忍心,有時會留下。一次由于母親惦念家里的孩子要走,正在屋頂上打棗兒的三姨急了,竿子一丟,一屁股坐到屋頂上,說:“你要是走,我就不給你們打棗兒了!辟氣兒的坐在房頂,母親終是不忍,留了下來。三姨這才高興地蹬蹬下來挑撿著地上一顆顆散落的甜棗兒,似倆歲孩童得了糖一般。姥姥的離去,讓三姨的負擔更重了。她骨子里是要強的,為了防止倆位嫂嫂吵架,讓別人看笑話,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子擔起了婆婆的角色甚至更多,給哥哥們倆家做飯、看孩子。曾經(jīng)的一個小侄女不好好吃飯,每次都是三姨追著她哄著一口一口的吃,一碗飯喂下去,大半天過去了。侄女的姥姥看到這個場景感嘆說:“她長大了,忘誰也不能忘了你啊!比虛睦褷?shù)纳眢w,每到飯后都會攔住急著要出去打牌的姥爺,讓他吃藥。這家的里里外外都需三姨操持的。本該肆意奔放的青春少女,卻被一個“家”字絆住了腳,忙忙碌碌著......
。ㄋ模
過了三年,孩子大了,三姨想去外面看看,所謂的外面也就是在市里的雜貨鋪打工而已。管吃管住,一個月150塊錢,從早到晚幫忙看店卸貨,沒有節(jié)假日休息,相當勞累乏味?扇毯軡M足,終于可以是一個人輕松的享受生活,允許自己短暫忘記那個家的存在。同行的還有幾個年齡相仿的女孩,大家白天一起在店里幫忙賣東西,晚上躺在床上聊天兒,大聲地歡笑,三姨跟著她們鬧騰,好像要彌補了以前未度過的青春歲月。慢慢的時間長了,三姨也就越發(fā)的與大家熟了,日子悠閑。有人膽子大了起來,白天在店里偷懶不愿干活,下班總會順走點店里東西,甚至會半夜會打開店門。而三姨卻是老老實實的干活,守著自己的本分,假裝聽不懂她們的慫恿。半年以后,這家店就只有三姨被留了下來。不知是因枯燥的工作還是為時間的長度,三姨開始時不時騎著自行車,早上從市里出發(fā),幾十里路,往往天黑了才能到家。一天下來,腿直打顫兒,這讓現(xiàn)在出門就坐車的我,難以體會。推開家門,沒有燈亮,姥爺打牌還沒回家,哥哥們是不知道她回來的。這時候,三姨往往就會去離姥姥家較近的二姨家借宿一晚,第二天再騎車來十幾里路遠的我家,看望母親。有時覺得,三姨對待母親并不像普通意義上的姐姐,而是有媽媽成分的感情。我想,這份依賴應該從這時開始了吧,一個人的寥寥是需要慰藉的。
。ㄎ澹
到了說親的年紀,母親讓三姨自己拿主意,不再是自己當年的父母之命。也許這就是命運吧,三姨說。好巧不巧,三個媒人介紹的是同一家,見姨父品性不錯,三姨同意了這樁婚事。人常說“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她本想盼著嫁了人能過好日子了,心心念念的一個溫暖的家,卻在現(xiàn)實中破碎了。表面的風光,在婚后的生活中沒多久就現(xiàn)了原形。三姨是過慣了苦日子的,雖有落差,但她很知足,這是她今后乃至以后的家,不再是一個人生活。但不能忍的是一個刁鉆的婆婆,加上每次吵架姨父總是站三姨的對立面,當時年輕氣盛的她吃了不少啞巴虧,咽了不少苦水。每次生氣時,三姨總愛來我家,大概于她,母親才是最溫暖的避風巷。后來分了家,雖仍與婆家感情不好,但三姨還是拿出積蓄為二老蓋了新房,盡管自己住的還是多年的老房子。姨父也疼她了,事情總是順著她的,不再惹她生氣。看似所有的都朝著理想的生活邁進了,老天好像無意開了一個玩笑,姨父沒有征兆得了重病。這樣的突然,讓這個原本沒有依靠的家庭,顯得更落破和頹敗。因病的罕見,本地無法醫(yī)治,三姨多方打聽,輾轉多地,帶姨父去外省醫(yī)治。這時,三姨身邊很多人勸她趁著年輕離開,再找個人家,而留下來等待她的是不知何時才能到頭的苦日子。由于病情始終不見好轉,三姨開始躊躇不定,離開還是留下這是艱難選擇。一天夜里,看著熟睡的幼小兒子的臉龐,終于下定了決心,她不想孩子跟她一樣是一個人,她要給她一個家,哪怕是一個很貧窮的,但是有媽媽的家。況且若她走了,依照婆家的性情,姨父的病也就醫(yī)治不成了,三姨終就忘不掉這些年他待她的情誼。唉,心軟的一個人呦!辛勞的日子總算有了成果,姨父的病情控制住了,雖然每日與藥物相伴,但好在保了一條命,這也是讓人感到慰藉的。
。
慢慢地,在三姨的精心照顧下,姨父的病情逐漸好轉,連醫(yī)生都贊嘆說是恢復最好的患者。這些年,日子雖過得清貧,但因有三姨在,是溫暖和睦的,就連姥爺也是三姨幫忙照料著,一直到離世。轉眼間孩子都上高中了,三姨準備全家一起去縣里,一來方便照顧孩子,二來想謀個出路,多賺個些錢。誰也沒想到好不容易晴朗的日子又陰了天。先是三姨做了手術,還沒好利索,杰弟遭同學欺負,鼻子被打,又住進醫(yī)院進行手術。家里農忙,三姨要照顧小弟,留姨父一人在家干活,因平常農活都是三姨包攬的,怕他別太勞累,囑咐照顧好身體,按時吃藥,不要逞強。也許這段時間發(fā)生的事情太多了,姨父便想著多干點,減輕三姨的負擔,他父母也是不省心的,把許多重活扔給了姨父。累的狠了,回到家姨父便吃冷飯對付,又沒按時吃藥。一來二去,病來如山倒,姨父倒下了,家里人便把他送進了鎮(zhèn)醫(yī)院,以胃病治療。此時,三姨還不知,知道七天之后,姨父的病情越來越嚴重,才通知了她。三姨趕到醫(yī)院后,看到姨父的樣子,抹了一把眼淚,當機立斷說轉院。而此時婆家公公還叫囂著說:“不用轉院,多輸倆天液就好了。去市里醫(yī)院得花多少錢啊...”三姨忍無可忍:“你不要兒子的命,我還要我丈夫的命。”說完不再理會那些糊涂的人,立馬出去辦了轉院手續(xù)。幾天后,市人民醫(yī)院出具檢查結果,原來是舊疾復發(fā),該醫(yī)院不能醫(yī)治,時間緊急,建議轉院。三姨顫抖地捏著報告單,站在病房門口久久地沒進去。當天夜里,姨父就被抬上了車轉到省外的一家醫(yī)院,也是全國唯一能治療該病的醫(yī)院。三姨沒有跟著去,因為她要籌錢。我還記得三姨來我家的那一天,坐在廚房的板凳上,低著頭,雙手緊握,兩根手指不停捻搓著。母親逼她吃飯,這時她哭了,母親哭了,我也哭了,她還是堅持著吃完了,還說:“大姐,我吃,這個家還靠我撐著呢!蹦赣H告訴她,你別想錢的事,他家人不拿錢,咱拿錢。姨父要做手術了,可手術的結果就連醫(yī)生也不知道,做不做親屬決定。在姨父被推進手術們的那一刻,主刀大夫不知什么原因沒有趕到,也是這一刻三姨決定不做手術。結果,再次奇跡發(fā)生了,一個月以后,姨父的身體指標除了幾項外基本都恢復到正常,又一次躲過了死神的邊緣。命運總是這樣,先給人磨難,卻又在千鈞一發(fā)的時刻給人一線生機,不知道該感謝它還是怨恨它。
。ㄆ撸
姨父大好以后,身子骨大不如以前了。三姨的負擔更重了,雖偶爾埋怨,但她始終是堅強的、樂觀的。去年暑假,在三姨家住了一段時間里,我才深刻感受到她的辛苦。每天四五點起床進貨,早飯顧不得吃上一口,就急忙騎著破舊電動三輪車去大街上擺攤,一整天站在車旁照料生意,午飯也是草草地扒幾口,直到夜里九點才收攤,晚飯也就十點多才能吃到,等她上床歇息的時候,指針已經(jīng)指向了12點。如此周而復始每天每夜,我都驚訝三姨如此旺盛的精力,直到有一次看到吃著中飯的她竟然睡著了。沒有一個人不想輕松的活著,而是有的人不能。賺錢的時候,三姨心情是最好的,此時作為一名虔誠的基督教教徒的她,總是感恩地說這是主的庇佑。遇到虧本的時候,她就會說,生意嘛總是有好有壞的。由于她的熱心腸,在一片兒住的人總愛和她搭話聊天,這倒符合了三姨愛說話的習慣,人緣是極好的。三姨待我很好,猶如母女,連杰弟都吃醋說,每次我去他家,三姨才會做好吃的。這樣的情感我是珍惜的,感激三姨對我所做的切關心和照顧。記得我剛畢業(yè)最艱難的時候,對一切都很失望,三姨把我?guī)У缴磉呉贿呴_導,另一邊幫我尋找出路。有時,她的話,我大都不愿意聽的,嫌嘮叨,F(xiàn)在想來,真是汗顏,有辜負她的掛念。
人生有許多不如意,可生活還需要繼續(xù)。我們看到很多人遇到挫折時,有的退縮了,有的咬著牙繼續(xù)前行;有的埋怨命運的不公,有的卻為自己選擇而默默堅持著;有的心有不滿、憤世嫉俗,有的仍以善良的心的對待世界。我的三姨就是這樣一個人。
了了幾筆,是寫不完的故事,亦有解不了的牽掛.....
唯有:三姨,愿您一切安好!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