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青絲,綰心
一)
黯夜。
流水岸,水流紅。岸上有桃樹幾株,花花自相對,葉葉自相當,正絕色妖嬈。
恍恍惚惚間,似有風動,吹散了幾捧芳華,吹動了幾許人心。
果真,花落水流紅,閑愁萬種。
流水岸畔,有簾幕重重,絳羅帳,帳角懸鈴,金銀交錯,掩映著一張南京螺鈿雕漆拔步床。
好不詭異,這荒郊夜晚,竟然有這么富麗堂皇的一張床。
更讓人詭異的是,那簾幕之間,竟然斜插一株桃花,花枝輕飏,收拾起嬌艷百端,那頂端幾朵花瓣,輕薄若蟬翼般,上染了新鮮的粉色,底部卻是淡白色,胭脂鮮艷何相類,花之顏色人之淚;數(shù)朵芳菲,細膩,婉轉(zhuǎn),就這樣漾漾地在涼風中,竟似有了生命似的,滟若朝霞。
也罷,無論如何詭異,若是有床,自然是有人了。
簾幕低垂中,輕輕一聲,音若空谷鶯啼,聞之蕩然心魄,“楊柳千尋色,桃花一苑芳。風吹入簾里,唯有惹衣香!
簾幕輕輕掀起,懸鈴輕響,脆如黃鸝,春風隔樹飛黃鸝。
有纖纖素手,涼如水。
有滟滟彤唇,暖若玉。
分明是一個絕色的男子,身披一件素色長衣,衣襟隨意散開著,露出了胸口瑩白如玉的肌膚。
絕色,真是絕色。臉如清霜,發(fā)若鴉羽,一雙明眸,細長,正是最標準的桃花眼,眸跡無定飄入鬢邊,色如上好的墨玉,在夜色里,流光紛紛,閃爍著奇異的光芒,更帶了慵懶的深情。
黯夜,桃花,絕色。
而且,絕色男子,竟然有兩個。
因為在那個男子身后,還有一個身穿了青色長衣的男子,他媚笑著,雙手已輕輕撫上白衣男子的腰肢,兩人貼合無縫,白色的俏臉上,引人注目的是一雙劍眉,濃而且媚,眉若春山般,雋秀風雅,最堪動人心懷。
仿佛有情欲漸漸生。
青衣男子的舌,輕柔伸出,像靈巧的蛇,嘶嘶作響,在那白衣人的耳廓處,緩緩舔吸游走,隨即伸入了耳道內(nèi),輕輕回旋著舔舐;引得那白衣人一陣陣的顫抖,情動,如潮。
猛然間,青衣男子手已伸入,細如竹節(jié)的手指,矯若游龍,靈活地找到了衣帶,刷地一聲,春風芊芊度,吹落白衣裳。
挺直而秀美的軀體。
月光下,肌膚瑩瑩有光,細膩而溫暖。他的發(fā),開始萎謝,是水中幽曳著的水藻,透著涼颼颼的氣息,散亂了零落在肩頭,糾結(jié)著身體,將兩人密密罩住。
夜已深,亂紅飛過。
月無影,風月佳期。
恍恍惚惚中,有歌聲飄在空氣里,淡薄如塵埃:“桃花淺深處,似勻深淺妝。春風助腸斷,吹落白衣裳……”
二)
花非花,霧非霧。一宵。春情。
“從此不復相見,可好?”床內(nèi)傳來隱隱的聲,疲倦黯淡。
有如墨般青絲宛轉(zhuǎn)在肩頭,飄渺卻似無物。
細語如夢,白衣人夢寐般地迷蒙了雙眼:“青絲,我們已經(jīng)情盡!
“誰說的?”青衣男子狀欲狂,氣急而喊,“我不信!
“師傅。”幽幽道,白衣人顏如靜玉,言聲清婉,如能令人忘憂般。
“師傅?”青衣男子臉上,依舊是不定起伏的疑云。
“青絲,你不要傻。我們既然身為上仙,耽于情欲,終究是無望的!
“我不信!
“為何不信?你忘記當年你我初入師門,師傅贈你的絕情劍了?劍如雙生,墨黑若玉,你得絕情,我取斷欲。仙家之道,就是要絕情斷欲——”
“我不要——”半響,才自口齒間掙扎出一句。
“不要也不可!
劍起,血汩汩涌出。
青衣男子苦笑著,輕道:“綰心,青絲宛轉(zhuǎn),情絲已斷。我可以絕情斷欲,那就是拿你的命來換。”
床上,血若泉涌。那斜插床頭的桃枝飛起,花瓣簌簌而舞,在晴空之中,翻飛不定。
芳草地上,行人漸行漸遠。幽幽一語,天地徘徊。
可知了,所有一地相思,最后終不過,滿地鮮血瀲滟。
青絲,綰心。終成夢一殤。
三)
文已到此,看官一定奇怪,這些情事隱秘,寫書人又如何得知。
其實,我是剡縣劉晨。漢明帝永平五年,我與好友阮肇共入天臺山取谷皮,當然,去谷皮是應付妻子的話,我,與阮肇,有私情,所以找了個借口上山幽會。但是,幽會,我們顯然找錯了地方,在山里兩人竟然迷路了;大概被困十三日時,糧食乏盡,我們饑餒殆死。
卻不料遙望山上,竟然有一桃樹,大有子實;我們攀援藤葛,才勉強登上,隨即兩個人狼吞虎咽了十幾個桃子,才覺得稍稍止住了饑餓。當我們體力稍稍充沛后,就打算下山,可沒想到好容易到了山下,都已經(jīng)是深夜了?诳视竦奈覀儯蛩愠直∷,正欲盥漱的時候,卻不料見到以上事情。
看官,說到這里,大家必定覺得故事極為凄美,但是對于當時兩個無意間闖入偷窺的人而言,滋味不妙;我們伏在長草之內(nèi),屏息寧神一夜,幾乎全身僵弊。
第二日,我們回家的時候,親舊零落,村落改異,無復相識。我想,我們一定是闖入了那兩個仙人鎖起的結(jié)界之中了。
正打算離開村莊的我們,萬萬沒有想到,會被好奇的村人圍繞住,無奈下,我只有編了一個遇見美貌仙女的故事,才算是稍微滿足了大家的好奇心。
啊,忘記了,我們也已經(jīng)成仙了。
這個,暫且歸功于天臺山所吃的桃子吧。
于是,阮肇開始了種植桃樹、販賣仙桃的工作,而我,則握起了毛筆,開始寫書。
四)
最后的最后,作為一個作家,我,剡縣劉晨,寫下了這么一個故事,后世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大家口耳相傳的好故事。
那就是《劉阮遇仙》,大家可以看看:漢明帝永平五年,剡縣劉晨、阮肇共入天臺山取谷皮,迷不得返。經(jīng)十三日,糧食乏盡,饑餒殆死。遙望山上,有一桃樹,大有子實;而絕巖邃澗,永無登路。攀援藤葛,乃得至上。各啖數(shù)枚,而饑止體充。復下山,持杯取水,欲盥漱。見蕪菁葉從山腹流出,甚鮮新,復一杯流出,有胡麻飯摻,相謂曰:“此知去人徑不遠。”便共沒水,逆流二三里,得度山,出一大溪,溪邊有二女子,姿質(zhì)妙絕,見二人持杯出,便笑曰:“劉阮二郎,捉向所失流杯來!背空丶炔蛔R之,緣二女便呼其姓,如似有舊,乃相見忻喜。問:“來何晚邪?”因邀還家。其家銅瓦屋。南壁及東壁下各有一大床,皆施絳羅帳,帳角懸鈴,金銀交錯,床頭各有十侍婢,敕云:“劉阮二郎,經(jīng)涉山岨,向雖得瓊實,猶尚虛弊,可速作食。”食胡麻飯、山羊脯、牛肉,甚甘美。食畢行酒,有一群女來,各持五三桃子,笑而言:“賀汝婿來!本坪ㄗ鳂罚瑒⑷钚啦澜徊。至暮,令各就一帳宿,女往就之,言聲清婉,令人忘憂。至十日后欲求還去,女云:“君已來是,宿福所牽,何復欲還邪?”遂停半年。氣候草木是春時,百鳥啼鳴,更懷悲思,求歸甚苦。女曰:“罪牽君,當可如何?”遂呼前來女子,有三四十人,集會奏樂,共送劉阮,指示還路。既出,親舊零落,邑屋改異,無復相識。問訊得七世孫,傳聞上世入山,迷不得歸。至晉太元八年,忽復去,不知何所。
五)
不好意思,那個,作為著名作家的我,剡縣劉晨,還有一件事情忘記交代了:因為我和阮肇已經(jīng)成仙,從此長生不死,所以直到現(xiàn)在二十一世紀,我們還活著。
活著真好,不是?阮肇已經(jīng)將他的販桃事業(yè)擴展開來,成立了天臺山蜜桃加工廠,專門從事生產(chǎn)加工蜜桃罐頭、蜜桃飲料的工作;而我,則成為了一個出色的網(wǎng)絡小說寫手。
活著真好。你們看,我現(xiàn)在不是正在為你們寫著這篇《青絲,綰心》么?
各位看官,請放心,這篇小說絕非小說家言,這一切都是真實的。
還有,無論我的小說是否獲獎,看官們,你們千萬要保守我和阮肇的私密;聽說了,現(xiàn)在流行的是隱私權(quán),他臉皮薄,在床上我要他換個姿勢,他尚且扭手扭腳的。要是他知道我透露了這件事,他肯定會生氣,萬一鬧到法院問我討要這個隱私權(quán),我想,這區(qū)區(qū)一點獎金,只怕還不夠付訴訟費了。
看官們,請千萬幫我保守秘密。
最后再次謝幕強調(diào),我是剡縣劉晨,謝謝大家。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