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皈依
你的憂傷眼看就要,
越過眉頭,
淹沒我的雙肩。
我的哀愁,卻無法讓你看見。
相信我是愛你的。
如果有從前,
如果有永遠,
我的愛從最古老的從前固執(zhí)到,
最浩緲的永遠。
現(xiàn)在,為了這曠世的愛戀,
我必須躍上馬,
趁著月色離開。
從你的夢境離開。
請你,
也從你的夢境離開吧。
我的愛,其實在這個夢之外,
在生死之外。
"不哭了吧,
天亮?xí)r我將拈花,
你會微笑嗎"
她忘記了自己究竟跋涉了多久。
或許是一百年,或許是一千年,不過這又有什么關(guān)系。
她也忘記了是多久前,她走啊走,走到了開滿紅色曼珠沙華的忘川河畔,乞求那個擺渡人,帶她去往佛國。
而他放下槳,沉默地看著她,然后垂下眼,輕聲說,耶輸陀羅,我不渡悲苦,只渡喜樂。而你,你的喜樂,全是悲苦。
那時候,她像盲者聾者啞者,只看見漫天遍野的妖冶紅花,船下涼水如劍。
后來的后來,她輪轉(zhuǎn)紅塵世間歷經(jīng)三世,每一世都執(zhí)著地追求佛道,渴望飛升。
上天或許終究是被她的執(zhí)著打動,在最后一世饒過了她的情根深種,讓她的魂魄去往佛國。
她跪在佛前,眉目清冷,無愛無恨。
“耶輸陀羅。”佛陀突然開口,虛幻縹緲,響起在四野!澳銥槭裁,這么執(zhí)著?”
周邊霧氣彌漫,冷冽入骨。
她沒有回答,只有沉默。
佛就站在迷霧之上,漫長而嚴肅地注目。最后嘆了口氣,驅(qū)散了四野的霧氣。
耶輸陀羅依舊跪著,抬頭看向前方的佛陀,佛陀的眼洞徹深邃,沒有悲喜,沒有愛恨。這一眼,像是穿越了千年,千年之后,他們看起來都沒有什么變化,可是她心里清楚,她的悉達多已經(jīng)不見了,這世上只有佛,悲憫的、博愛的、無心的佛。
她只是看著他,面無表情又堅決地開口:“因為,我愛的人,他成了佛。”
蕭蕭數(shù)年,她攜一身忠貞與痛快而來,敬一杯無人接的酒。
稀疏竹影里,只有他嘆息的蒼老。
她要找她的佛陀。
悉達多太固執(zhí)。或者說,上天早就安排好了一切。而他生來的使命就是堪破紅塵百丈,坐化成佛。沒有人可以挽留,沒有人值得他背棄天命。
她還記得剛遇見悉達多時的情景。
那是悉達多的父親凈飯王舉辦的征婚集會,全印度各國各地來的少女,不論美丑貴賤,都能從悉達多太子手里得到一份珍貴的禮物。而當(dāng)大會將結(jié)束時,她才從天臂城趕來看熱鬧,她沒有準(zhǔn)備來應(yīng)征,所以也沒有像其他少女們那樣盛裝赴會。
她向來自由慣了,笑嘻嘻地對著悉達多說:“怎么,大家都有禮物,就沒有我的份嗎,悉達多太子?”
他顯然是愣了愣,而后彎起嘴角:“真對不起,美麗的耶輸陀羅公主,只因為你來遲了一步,準(zhǔn)備好的禮物都已經(jīng)贈送完了。”溫柔而謙遜。
她并不松口:“難道我有什么不對的地方嗎?否則就是你欺侮我了,太子殿下!
悉達多依舊禮貌地笑著:“請別生氣,我不敢欺侮你。那么,要不收下我這只指環(huán)?”他說完就脫下手上一只價值連城的寶印指環(huán),贈予耶輸陀羅。
“我對于你,就只值這么一點東西嗎?”耶輸陀羅接下太子的指環(huán),挑眉笑說。那時候她只覺得好玩,卻不知道,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她再也沒能逃出這個劫。
悉達多頓了頓,心里覺得這個少女也算獨特,于是便說:“你可以把我現(xiàn)在身上佩戴的一切全都拿去!
“算了吧,我豈能剝光你的身體!闭f著,她便現(xiàn)出很不高興的樣子走了。
其實從那一次的初見,他們之間,就已經(jīng)種下了互相愛慕的根。
“其女后來,太子共語。數(shù)番往復(fù),兼且微笑。停住少時,調(diào)戲言語。太子彼女,二顏俱悅。彼此對答,四目相當(dāng)!
他成佛后,佛經(jīng)里這樣寫著。
后來,耶輸陀羅的父親善見王要求悉達多戰(zhàn)勝其他幾位前來求婚的青年才能同意將耶輸陀羅嫁給他。
她特意跑去告訴悉達多:“為了我,你一定要贏啊。”
那時候悉達多微笑著說得非常輕松又那樣真切:“請放心吧耶輸陀羅,我不會怯場的。請你準(zhǔn)備做我的妻子好了。”
那么驕傲又這么篤定,好像是說好了一輩子都會在她身邊。
最后她嫁給了悉達多,那是印度的盛事。美麗繁華到好像只是一場虛空。
阿私陀仙人曾經(jīng)預(yù)言:悉達多,在家則為轉(zhuǎn)輪王,出家必將成佛道。
而耶輸陀羅從來不知道,悉達多真的會拋棄她,追求他的道。
那年,悉達多在北門外遇到一個出家修道的沙門,從沙門那里聽到出家可以解脫生老病死的道理,便萌發(fā)了出家修道的想法。他二十九歲時,不顧父王的多次勸阻,毅然離開了妻兒,舍棄王族生活,出家修道。
耶輸陀羅偷偷跟著他,他在王舍城郊外學(xué)習(xí)禪定,后又在尼連禪河畔的樹林里獨修苦行。
六年后,他身體消瘦,形同枯木,仍無所得,無法找到解脫之道。
于是他放棄了苦修,入尼連禪河洗凈身體,沐浴后接受了一個牧女的乳糜,恢復(fù)了健康。
耶輸陀羅舒了口氣,以為他終于要回到她的身邊。他都不知道,他們的兒子已經(jīng)會說話會走路會寫字了,他錯過了太多,她有太多的話想要告訴他。
他渡過了尼連禪河,來到伽耶城外的菩提樹下,沉默思想。
七天七夜之后,終于恍然大悟,洞達人生痛苦的本源,斷除生來病死的根本,使貪嗔癡煩惱不再起于心頭。
——成了佛。
佛是沒有心的吧。
不然,為什么沒有愛恨沒有喜怒。
耶輸陀羅獨自行走于世間過了太久太久。她想要追尋悉達多的足跡,她想要成佛,想要再見到她的丈夫。
可是,大概她總不如她的悉達多那么透徹吧,自始至終,依然沒有辦法堪破紅塵。
悉達多,你度化了那么多人,為什么忘了我。
她每每經(jīng)過一個寺廟,總會進去,仰頭注視大殿里的釋迦牟尼金像,從不下跪,只是看著。他們之間,煙火彌漫,像是隔了滄海桑田。金像的佛微微笑著,悲憫地注視世間的喜怒嗔癡。
或許那個擺渡人是對的,她的悲苦太多,去不了彼岸。
如果有一天,她也沒有心了,悉達多,你會不會難過?會不會像她一樣,走遍紅塵萬丈,乞求一個解脫?
她在夢里策馬途徑三千個夜晚。
他在盡頭安靜地站著,直至春色蕭索,秋意撩人。
只有滿目黑白,雙足似與馬蹄同行。
耳邊無風(fēng),天地?zé)o聲,徒留她的歡欣急切,和盡頭他的模糊面目。
她無法停下,無法回頭。只剩下生生錯過,茫茫等待。
如果結(jié)局是,她找到了佛,她也失去了心,是不是,也很公平?
皈依是什么
道是什么?
佛,又是什么。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