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論親情
一世的緣,終究是太淺。我們,是否只是有緣無分……
都說,親人只有一世的緣,就這么一世,過了,我們就都不會記得對方。
無論你愛或不愛,下輩子都不會再見。
我從不信什么所謂的永遠(yuǎn)。
可笑的是,很多人總喜歡說這所謂的永遠(yuǎn)。
什么“我永遠(yuǎn)陪在你身邊”,“永遠(yuǎn)愛你”,“永遠(yuǎn)……”。
這在很多人眼中,或許都是很美的話。而在我眼里,卻是個笑話。
我不知道,永遠(yuǎn),有多遠(yuǎn)?永,這一字的盡頭又在何處?
而這,又有誰知道呢?
不過是空話罷了,許下這么莊重的承諾,又該如何去兌現(xiàn)諾言?到頭來,不過是給彼此留下遺憾。
自我很小的時候,我就知道了,這世上,沒有誰,會永遠(yuǎn)陪著你。即使是我們最親的父母,也無能為力。
將來的路,注定是孤獨(dú)的,無人相伴。
這要從我小時候談起了。
我母親是四川人,父親是上海人。
而我出生在四川,七個月大的時候來到了我父親工作的城市——廣東佛山,在這邊定居了下來,也在這邊度過了幼兒園時期。
到了要上小學(xué)的時候,父親考慮到上海的教學(xué)資源可能更好,于是把我的戶口遷回了上海。
母親一開始是不贊成的,畢竟如果我去上海上學(xué),那她自己又該怎么兩頭照顧。可后來,還是以我的將來為重,我去了上海上學(xué)。
小學(xué)的一二年級,我都是住在姑姑家度過的。她雖對我好,到底還是比不過親生父母。
而且,她對我的學(xué)習(xí)要求很嚴(yán)格。
背書背得一字不差,還必須流利,若有停頓,就視為沒背出。
七點(diǎn)半之前必須睡覺,六點(diǎn)準(zhǔn)時起來。
成績必須每次數(shù)一數(shù)二,不過即使是第二,也是理所應(yīng)當(dāng)。
“為什么你不是第一?”
“第二已經(jīng)很好了……”
“別人可以你為什么不行?”
“……”我只能沉默以對。
別人可以,我為什么不行?
對啊,就是這樣啊……
別人父母都在身邊,我為什么沒有?為什么?你回答我!你說!
這世道就是不公平的,比我更無助的人還有很多很多……誰又能逆轉(zhuǎn)?
偶有幾次失誤,成績考得不理想。其實這成績在同學(xué)中也算是高分,可我知道,這達(dá)不到我的目標(biāo),更別說她的目標(biāo)。可我從不敢直說,只是一個人躲在房間里偷偷地哭,不會讓任何人發(fā)現(xiàn)。然后提心吊膽地把考卷遞給她,等待她凌厲的冷眼掃來。
畢竟她自己的兒子,考進(jìn)了南京大學(xué),所以她也同樣將這種希望,寄予在我身上。
那個時候她給我報了很多班,作文、舞蹈、主持、中國畫、聲樂、奧數(shù)。
我的周末,被排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沒有一絲空隙。我其實是很不情愿的,所以導(dǎo)致了后來,我對這些一點(diǎn)興趣都沒有,也就漸漸地不學(xué)了。
其實學(xué)習(xí)上的這些嚴(yán)格,我都可以不在意。
但當(dāng)時我不理解,我討厭她。
現(xiàn)在想想,我該感謝她,沒有她約束我,我不會打下好的基礎(chǔ),未來的路會更難走。
后來,我三年級的時候,母親從廣東回來了。到了這,開了一家母嬰店。
只是因為是開店,很難走開,白天還是一如往常,也只有周五,周六晚上才能把我接回自己家住。
記得有一次,星期天晚上,我突然想媽媽了,我想回家住。
于是我就和姑姑鬧,當(dāng)時還有一個阿姨在家里作客,我以為她會看在有客人面上,不跟我吵,遂了我的愿,把我送回去。
我哭啊吵啊,對她絲毫沒有半點(diǎn)用處,反而讓她變得更兇,兇得我都不敢去看她。
最終當(dāng)然,呵,她贏了……
我只能乖乖地躺到床上,捂在被子里,無助地哭。除了哭,我沒有別的辦法。
那一刻,我甚至恨她。
為什么剝奪我的自由……我不是被她操控的木偶!
一直到現(xiàn)在,她對我的好,我還是毫無感覺。即使我早就不討厭她了,她也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對我做的一切,都應(yīng)該被理解。
大概是四年級下半學(xué)期吧,母親把店關(guān)了。終于可以把我接回家去了。
那一刻,別提多開心!
只是,母親不定期地還要回廣東兩個星期,畢竟父親還在那兒工作。
于是,那段時間,我又被送回了姑姑家,無力反駁,也無理反駁,她回去都是應(yīng)該的。
我只好每天都看看日歷,無數(shù)次地數(shù)著還有多少天母親就回來了,就可以把我接回去了。
一天,兩天……在姑姑家的每一天,都過得很漫長。是的,簡直可以說是度日如年。
我也不知為什么會有那種感覺;蛟S是因為渴望太久的母愛,回來了,又離開了。哪怕只是短暫的離別,也讓我不舍。
終于,是約定回來的那天了。
我一大早,就起了床,期待著她的敲門聲。
可是,一直到中午……
母親打電話過來了。
“喂,寶貝……”
“你什么時候回來?”我打斷了她將要說的話。
“我和你爸爸要去印尼一個星期,所以……”
“所以你就反悔了?你就不要我了是嗎!”我再次打斷。
“乖,到那邊買東西給你,你要什么?”
“我什么都不要,我就要你現(xiàn)在立刻回來!”
“你體諒一下,就一個星期,很快的!卑职纸釉挕
“嗯……好,你們就是這樣不守信的……說好的話,都是可以收回的!”
我一氣之下掛斷電話。
一個星期……快,是么?對我而言,太漫長了!
我低聲啜泣。
你們都是騙人的……
連我最親的人都可以毫不在意地毀約,這世上還有誰值得相信?還有誰!我問你們還有誰!
沒有了……
自己都會欺騙自己的……
但我能做的,就是不自欺,更不欺人。
所以我到現(xiàn)在,一直都很守約。
我不對別人輕易承諾,一旦承諾,就一定會兌現(xiàn),哪怕到最后,對方都已經(jīng)忘記這個承諾了。
而我也不會再相信別人了,就只因這么一件小事。
我只信自己,只有自己,才有能力不辜負(fù)自己。
后來,發(fā)生了很多事,我也不知為什么,我不會再把任何人看得很重。
那些人,不過是我生命中的匆匆過客。而我,在他們的生命里也是如此。
看得太重,到最后注定的離開,反而會傷了自己。
同樣地,我從不信,這世上有什么真正的朋友,一心一意為你分憂,而不自顧的人。人都是自私的,真正的無私,除了父母,太少……
表面上所謂的朋友,背后里說不定就把你當(dāng)敵人。人心難測,而我也不愿去測。因為我從不把心,交給所謂的朋友。
不知是我活得太狹隘,還是看透了,我的心,一直處于悲觀之中。
我一直把自己保護(hù)得很好,不會讓別人來傷害我,能傷我的,也只有我自己。
再后來,就是臨近現(xiàn)在的時候了。我上初中了。我開始把重心放在學(xué)習(xí)上。
母親終于不用再回廣東了,因為換父親回來看我們了。
我的生活,終于平淡了很多。
預(yù)備年級的第一個月里,我發(fā)燒了三次。
因為剛到這個班級,什么都不適應(yīng),看周圍個個都是學(xué)霸,我的壓力真的很大。
可我不能輸。
姑姑的那句話,至今還刻在我的腦海中。
“別人可以為什么你不行?”
其實我這人也是有些自命不凡的,我自然不愿輸。
別人能做到的,我也可以;別人做不到的,還是能行!
我一直這么告訴自己。拼命地給自己施壓,希望壓力轉(zhuǎn)為動力。
于是,短短的一個月,我就發(fā)燒了三次。
發(fā)燒了,但我不愿去醫(yī)院。
一看病就會耽誤學(xué)習(xí),我不要這樣!
最后母親晚上把我拖也拖去了醫(yī)院,不過好在第二天還是能照常上課的。
于是初中生涯的第一次期中考試,我考了年級第32名。
那時的我,抱著母親,開心地跳了起來。
有了自信,我就更堅信了,我是可以的。他們并沒有我想象中的,都那么厲害。
我開始相信自己的能力,然后一次考得比一次好。整個趨勢成上升狀態(tài)。
可我每次取得了還不錯的成績,我都認(rèn)為,那都是僥幸的。因為差一分就可以查很多人,我不過是比較幸運(yùn)罷了。我從沒認(rèn)為,那是我的實力,于是我一次一次地努力,期盼著帶來壓倒性的優(yōu)勢,只有那,才能讓我知道,我是有實力的。
終于,初一的第一學(xué)期期末考試,我考了年級第三。我興奮不已,感覺自己快要飛上天了!可我還是希望著,有一天,年級第一會是我。
人,總是貪心的吧。
或許是后來有些小驕傲了吧。第二學(xué)期期中第10名,期末第15名。
在這退步的過程中,我真的非常非常難過,為什么我退步了?我就止步不前了嗎!
我一直有在努力。只是我真的,不喜歡英語。我曾逼著自己,愛上英語,可我做不到。但即使這樣,我也還是會努力的。我會把我退的那些,一點(diǎn)一點(diǎn)進(jìn)回來……
他們說我是書呆子,只會讀書。
呵……
我知道,他們是在開玩笑,但是,這個玩笑,一點(diǎn)也不好笑……
我表面上裝得毫不在意,一笑而過。
其實,我最討厭“只”這一字。
什么叫我只會讀書?
我別的就不會了嗎?
我不會思考?沒有思想?
不捫心自問,自己有這個資格說我嗎?
其實也無所謂了,你可以要求自己,但沒法要求別人。
沒有人懂我……
我也不需要別人懂我。
我不過比別人努力那么一點(diǎn),這也有錯?
沒人知道,我到底為什么而努力。
為自己么?我承認(rèn),有很小的一部分,確實是為自己。
而剩下那部分,我是為了父母。
老師們都說,讀書為了什么?為你父母啊,還是什么?錯,讀書是為了你們自己!
我從不理會這句話。為了什么,自己心里有數(shù);為了什么,每個人都可以為了不同的原因。沒人有權(quán)利約束,這是我們學(xué)生最起碼的自由。
我就是為了父母,為了他們快樂,至少,在學(xué)習(xí)這方面,不必操心。
我的父親,年齡比母親大十幾歲,我自己心里也是很清楚,這么算下來,我們在一起的時間早就不多了。更何況,他還常年在外。
我就是想,珍惜和他們在一起的每分每秒。至少,對于我,他們還不算很無奈。
我無數(shù)次地算過,自己還有多少時間,可以和他們在一起。
無數(shù)個夜里,想著想著,淚,就不自覺地流了下來,浸濕枕頭。
所以,我只想在他們還在我身邊的日子里,成為他們的驕傲。
以學(xué)生的身份,我只能努力學(xué)習(xí),博取他們一笑。
在未來的角度,目前我只能以此,換一個美好前程,養(yǎng)他們,至少頤養(yǎng)天年。
我現(xiàn)在想這些或許太早,可時間不等人,歲月不饒人。
看到他們一根根白發(fā)長出,我真的很心酸,F(xiàn)在不努力,等到真正失去了,還來得及嗎?
失去的人,終究回不來了;曾經(jīng)沒有珍惜的人,不會給你機(jī)會補(bǔ)償。
我一直我這樣告訴自己,怕有一天真的失去了,追悔莫及。
我只能珍惜與他們在一起的每分每秒,或許以努力學(xué)習(xí)這種方式,也并無不好。
記得曾經(jīng)有一次班會課上,同學(xué)給我們放了一個關(guān)于親情的視頻。
周圍的人都哭得稀里嘩啦。
而我,只是有些心酸,卻沒有要哭的沖動。
這些內(nèi)容,我早就無數(shù)遍地想過了,淚水也在無數(shù)個夜里流過了。甚至,我想得更深,更透。
所以,這些也不足以打動我了。
很多同學(xué)看我沒哭,可能會覺得我是不是很無情,沒有孝心。
其實不然,我的心,被自己傷了無數(shù)次,麻木了,已經(jīng)不再會輕易地痛了。
我早就明白了,我與父母,僅這一世緣分,這一世耗盡了,他們就不會再回來了,即使我再愛他們,也不可能了。
聽說,樂觀的人,總是能很容易哭出來;而悲觀的人,心一直沉浸在悲傷中,很難再被打動了。
樂觀,只是因為還沒看透,沒有提前想那么多。
我曾經(jīng)也是一個很樂觀的孩子,可隨著一件件事的發(fā)生,我想了很多,想得很遠(yuǎn),哭了不知多少次。
終于,曾經(jīng)的玻璃心,變成了冰冷的心。
不要想著去溫暖我,我是一塊冰,暖了,就化了。
但悲觀又怎樣,現(xiàn)實就是悲觀的。
一世就是一世,時間毫不留情地將這一世無休止地縮短,縮短……
到最后,緣分殆盡,故人一去不復(fù)返。
一輩子的長度,又有多少?
更何況,我父親為了應(yīng)酬,還無節(jié)制地喝酒。
我真不知道,酒有什么好喝!
酒是毒藥,傷身。
更傷了我的心,傷了本就不長的,一輩子的緣分。
只要他的飯局帶上我去,我就一定會勸他不要喝酒。當(dāng)然,只會傻乎乎地勸。
他也總拿各種理由來搪塞我。
有那么一瞬間的沖動,我想把酒奪過來,灑他臉上,就算他回家罵我,我也不在乎。
我只希望,我最愛的人,能好好的。
我從不看重朋友,可我看重父母,至少,健康地陪我,把能伴我的每一天,過好。
我身上,流淌著他們的血。無形中,形成了一生的羈絆。
血濃于水,這是世間最沒有道理的真理吧。
親人,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最親的人。父母,更是親上加親。
論親情,親情是什么?無論用什么樣的語言,也無法描繪那說不清,道不盡的親情。那是無條件的愛,那是注定的愛。
論親情,或許,不該論。因為,家,是一個講愛的地方。放下道理,用愛,論親情。
在龍應(yīng)臺的《目送》中,有這么一句話:
所謂父子母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yuǎn)。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zhuǎn)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不必追,也追不到。
能做的,只有珍惜。
論親情,只一“愛”字。
插入書簽
我到現(xiàn)在也就初一結(jié)束……
議論文沒學(xué)……
但我上文說的這些絕無半句虛假……
我是用真情實感在寫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