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我看源氏物語之朱雀帝
寫源氏物語的不少,大部份是寫源氏身邊的女人們,卻沒有人寫過朱雀帝——源氏的長兄。他跟源氏的關(guān)系好象不壞,看書中每次源氏與朱雀帝的見面都是客客氣氣,兄弟情深的樣子,朱雀甚至違背母親的意思接回了源氏,傳位冷泉帝?瓷先フ媸莾扇硕际且慌删討B(tài),只是朱雀的母親弘徵殿女御有點(diǎn)小心眼罷了?墒沁@兩人的關(guān)系呀,就一定要用師太的一句話去看:“政治,政治。”
朱雀帝一生跟源氏的關(guān)系,和氣的只是表面。他出生高貴,源氏未出生他就是皇太子了,他母親弘徵殿太后本來以為母子倆的地位無可動搖。雖然源氏母親桐壺更衣得寵,但是地位低微,不足為慮。可是源氏出生后受到桐壺帝超乎尋常的寵愛,又有藤壺女御后來居上奪了皇后之位。因此弘徵殿/朱雀帝與藤壺/源氏就一山不容二虎了。雖然書中寫得含糊,好象政治斗得并不厲害,但是你想想在一個以會背《史記》為榮的皇宮之中,政治斗爭有多厲害!藤壺皇后在源氏一被放逐,就立刻想到戚夫人的故事,就企圖出家以釋弘徵殿的心結(jié),就出家了還日日不安,若非心事重重,怎么會年輕早亡了。
以藤壺想到戚夫人故事,影射的是源氏出生,桐壺帝卻要把他降為臣籍的心懷,那時怕就是漢高祖抱著趙王如意垂淚這樣的心情吧!朱雀太子羽翼已成,讓源氏為臣,或許逃過王家爭位的殘酷吧!只是為臣也要這個心愛的兒子為最高臣,于是著意載培,幾年就升為大將,又為他選了位高權(quán)重的左大臣為岳家靠山。把幼子冷泉太子(其實(shí)是源氏的私生子)托付于他,也是準(zhǔn)備讓他攝政吧!
所以桐壺帝一死,源氏的地位立刻一落千丈,所以被抓住與朧月夜的私情,就被流放須磨。只是源氏多年勢力根深葉茂,雖在須磨,仍與京中眾公卿將相書信不斷往來,而三位中將更是不顧太后禁令親去須磨,左大臣又乘機(jī)擱攤子,意思是要讓位源氏。本來這也沒什么,只是朱雀帝吃虧在不如源氏強(qiáng)勢,政事上十分倚仗外祖父右大臣與母親弘徵殿太后,而他偏偏運(yùn)氣不好,右大臣死了,他在朝中就少了鐵桿大臣,于是源氏人馬乘機(jī)活動。弘徵殿的病,他自己的眼癥,都成了他“失德”“不祥”的應(yīng)兆,逼著他讓位,所謂的“失德”,自然是因?yàn)榱鞣旁词狭。那一句:“傳位一事,引起朝野評論”嘿嘿,厲不厲害,他自己都還沒說話呢,朝野就已經(jīng)決定他要讓位,而且那邊源氏已經(jīng)打包袱準(zhǔn)備回京了。
朱雀帝不是沒有做過掙扎,桐壺帝立冷泉為太子,源氏為攝政,意思不過是要他當(dāng)一過渡傀儡皇帝,這是朱雀帝一系所不能容忍的,所以流放源氏,又欲廢了冷泉,改立宇治八親王為太子(見四十五、橋姬),只是此計未成,右大臣已死,局面急轉(zhuǎn)直下。朱雀帝其實(shí)是被逼讓位的。到此間騎虎難下,與其讓人趕下去不如自己最后做做好人,光榮退場。“遂不顧弘徽殿太后阻撓”的意思是說弘徵殿太后還不甘心,朱雀已經(jīng)看清形式了,于是召回源氏,讓位冷泉,以此為條件,順利地保自己的兒子為皇太子。一邊是無可奈何花落去,另一邊卻是似曾相識燕歸來了。
朱雀帝體面退場,明知道源氏回來后肯定大權(quán)獨(dú)攬,但是天皇已經(jīng)是冷泉帝了,兩人若是斗起來更好。
不是沒有怨恨的,他喜歡的齋宮成了冷泉帝的女御。但是他退位后也不寂寞呀,他早年安排入宮的弘徵殿女御(內(nèi)大臣之女),卻因皇后之爭,令得源氏與內(nèi)大臣心中也暗暗不合。再把源氏的女兒明石女公子娶進(jìn)宮來做太子妃來保全兒子,更把心愛的三公主嫁給明顯大了許多又妻妾成群的源氏。表面上是為了女兒的幸福,其實(shí)真相不過是把她“托于權(quán)勢”。所以三公主是他最心愛的,他卻毫不猶豫地為她剃度出家,而二公主想要出家,他卻不許,無非是因?yàn)槿魍登槎鞅辉词现涌駸嶙非蟀桑?br>
綜觀朱雀帝一生所作所為,真是是:“除了政治,還是政治!”俗話說,誰笑到最后,誰笑得最好,王朝最后還不是在他的苦心運(yùn)作之下,回到他兒子的手中?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