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食堂故事
在X中吃了一年的食堂飯,埋怨不少,驚喜也挺多。上周某天早上在一樓食堂吃到了夾著貨真價實的一大塊肉的漢堡包,相比三樓那種內(nèi)含1mm厚的火腿片就敢自稱漢堡的“夾餡面包”不知道好吃多少倍,可惜沙拉醬太少。
我在想,過幾天再去吃煲仔飯。第一次吃這種砂鍋飯,是一兩個月之前的事。當時吃的是咖喱牛腩飯,泛著油光的湯漫過白花花的米飯,上面鋪了一層金黃色的土豆和棕黃色的牛肉塊……和咖喱汁一起煮過了的。我用筷子夾起一塊土豆和一塊牛肉(同時),放在嘴里,土豆與牛肉的香氣糾結(jié)在一起,再加上咖喱濃郁的香味,混合出一種醇厚綿長的味道,暖烘烘地直沖胃腸。后來嘗試了肥牛飯、香菇雞塊飯,雖然也算不錯,但終究沒能找到第一次吃煲仔飯時的感覺?磥矸彩露际浅鯂L時滋味最美。盡管如此,我還是想去吃。與炒菜的繁瑣和乏味相比,我還是更愛這種簡單的食物。
說到炒菜,我只能說食堂飯不夠精細。我曾有過極恐怖的經(jīng)歷:在一道菜中吃出了無數(shù)種原料。那道菜美其名曰“糖醋里脊”,實際上被糖醋了的,不僅有只剩面渣的“炸里脊”,還有剩炸魚、剩白菜、剩粉條、剩雞柳、剩丸子、剩豆子等等等等。從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吃食堂的糖醋里脊。那炸里脊的來路也很可疑,我常看到一位戴帽子的大爺手執(zhí)塑料袋,從吃剩的菜里揀出未動過的(至少看起來如此)炸肉,把它們收集到袋子里。但凡前一天沒有炸肉這道菜的,第二天的麻辣燙里便不會有炸肉塊,當然糖醋里脊也更不會出現(xiàn)了。
麻辣燙味道尚可,與其地位類似的是各層的牛肉拉面。拉面曾有的霸主地位似乎已被最近新推出的各類食物所取代,前一段時間出現(xiàn)了“老大輪流做”的局面。不過前幾天食堂對拉面的改良采取了措施,一樓出現(xiàn)了一種面條細長湯底漂亮的湯面,在湯中放了辣椒后,湯上漂一層閃閃發(fā)亮的紅油,覆蓋住白光光滑膩膩的面條,托浮起綠油油鮮靈靈的香菜葉,潤濕了形狀齊整紋路可人的牛肉片,實在是很好看。據(jù)某人說,加了辣的這種面里的牛肉片,有一種烤肉般的味道。面條中還有一種不能不提,那就是涼面。全名興許叫“麻汁涼面”吧。那是我吃過的最難吃的食物之一。偏偏有人喜歡得不得了。這就叫蘿卜白菜各有所愛。
說說肉吧。有一次我買到一大塊炸豬排,足足有十厘米見方,金燦燦一塊,花了我四塊錢!真是用金子做的嗎?……不過客觀地講,還是夠分量,我吃完那塊豬排就差不多已經(jīng)飽了。當牙齒切入肉塊的時候,兩顆門牙周圍的空間完全被肉搶占了,而門牙們是不屈的猛將,它們攜手并肩殺出一條血路,給豬排來了個腰斬。一半豬排在我的嘴里散發(fā)著動物油特有的芳香,一點都沒有剛才鏖戰(zhàn)時的殺氣,溫柔地滿足著我的食欲。
但炸豬排絕對不是世界上最好吃的肉食。簡單炸制的一大塊肉無法與精心烹制的葷菜相比,正所謂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嘛?上程玫娜獠瞬怀霾剩瑸榱斯(jié)約材料和腦細胞,大師傅們把回鍋肉、炸子雞、青椒牛柳、炒雞心等等葷菜都炒成了一個味兒。在這些異卵N胞胎中,也許辣肉是唯一能帶給我些許安慰的,因為它的味道與其他的兄弟姐妹略有不同,這一點不同就在于它實在是太辣了,辣得能讓我想起我所知道的所有關于“煙”啦、“火”啦之類的詞匯。肉這玩藝是種誘火的東西,因此味道太濃其實并不好,也許清淡點才能取得最佳的味覺效果。
要說吃食堂,從原料保鮮的角度來看,吃素菜可能更令人放心吧。我們的食堂,與全中國所有食堂一樣,偏愛土豆(關于食堂與土豆那不得不說的親密關系請參見熱門短信《土豆頌》),不僅有土豆塊、土豆絲、土豆片,甚至還有“金針土豆”(冒充金針菇的土豆絲)。食堂里某種加了花椒的土豆絲是土豆系列中我較為偏愛的一種。曾經(jīng)曇花一現(xiàn)的咖喱土豆也不錯(雖然它是用剩的咖喱粉做的),因為我熱愛咖喱。說罷了土豆大哥,說說茄子二哥。關于食堂的燒茄子,在我近十次的品嘗經(jīng)歷中,很不幸,只有一次讓我覺得比較滿意,更不幸的是,因為這一次是恰恰是第一次,所以我進行了后面□□次的嘗試,從第三次開始每一次都有垂死掙扎的感覺。可惜半生不熟、澀中帶苦的茄子瓤總讓我欲哭無淚。拋卻茄子,我的目光投向了舊情人豆腐先生。豆腐是個好東西,是我的青梅竹馬,我最早的“吃豆腐”史可以追溯到幼兒園時代(兩種意思都有,嘿嘿),俺們金鑰匙幼兒園的肉末豆腐(肉末與豆腐可是勢均力敵的。┠鞘窍喈?shù)暮贸。食堂的豆腐嘛,凍豆腐切成長方大片兒,加上辣椒和肉片,大火猛炒(這是我想象的),進了口就是外表熱辣勁爆內(nèi)心細膩溫潤的經(jīng)典。還有最簡單的燉豆腐,鹵水豆腐白嫩無比,切作小方塊,入了白菜葉包裹中即成散發(fā)著清香的佳肴,仿佛紗帳中溫婉柔媚嬌嫩纖細的小家碧玉。素菜里面也有我不敢問津的,那就是蕓豆。我對那種豆莢與牙齒對壘時發(fā)出的“咯吱”聲心懷疑慮。要知道吃了半生不熟的蕓豆是可能會被放倒的。當然煲仔飯里的蕓豆歷經(jīng)烈火考驗,值得信任,看看它那軟了吧唧的體形就知道它跟那□□的生蕓豆不是一個門派的。
有些食物難以分類,例如煎餅果子。你說它是面食也對,說它是小吃亦無不可。提起這東西有件事情是一定得說說的,那就是食堂的“果子掌門”(做煎餅果子的女士們)工作速度實在是不敢恭維,曾有對其效率深感不滿的人咬牙切齒地放言要整那些可憐的女人們,方法如下:買十個煎餅果子,每個果子加十個蛋、十根火腿腸,最后以“果子皮破了”為由拒不付款,棄果子而去(以眾女士的手底功夫煎餅果子的皮是一定會破的)。事實是,大部分稍含技術(shù)含量的食品我們可愛的食堂師傅都是做不好的。我溜出校門到附近的市場買壽司來吃,那里的老板娘手下利索干凈,在鋪好了干紫菜的壽司簾上鋪一層粘米飯,用不銹鋼的勺子抹了沙拉醬在米飯上,放上黃瓜條、腌蘿卜條和胡蘿卜絲,以及一大捧蓬松著的肉松,迅速卷起簾子,把米飯向中間部位擠壓,展開簾子后壽司就卷好了,接著就是“唰唰唰”幾刀,裝盒。老板娘制做壽司時的虔誠和招呼顧客時的熱情讓人感動。我在想,要是我當了食堂的總管,一定要請這位老板娘來當技術(shù)顧問兼態(tài)度顧問,讓那些“食堂工作人員”個個“視‘顧客’為上帝”,我們來打飯,他們要說:“您好,歡迎光臨X樓食堂!蔽覀凕c菜的時候他們要準確報價、準確收錢。我們吃完飯走人時他們要說:“歡迎下次再來!倍疫@整個的過程中他們要面帶微笑,看著我們的神態(tài)要像看見了一桌熱氣騰騰的美味珍饈那樣幸福。
2007年11月30日補記:如今食堂推出了奶茶系列,讓我的飯卡不停與打卡器接吻;因為吃火鍋,近兩周我多花了二十多塊錢。饑餓是萬惡之源。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