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愛的“空杯歸零”
愛的“空杯歸零”
“我們都喜歡在新年,給自己一個新的機會,放下過去,活好現在,準備將來!
而有的人,年年復年年,不斷重復著問題,不斷逃跑。
而事實上,先面對,才能真正豁出去,活在自由里。
看懂!我可沒有主張大家要去分手去離婚去裸奔去流浪去找尋“自由”啊……
這個自由,是內心的安全感,是舒適的狀態(tài),是真切的“幸福感”……
這也許是我在這個城市的最后一年,經歷了最冷的冬天,看到了有生以來心心念念的下雪天,當時我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我就是要“在一起”,經歷這個冬天咱們大廣東百年來難得一遇的下雪天,這是我期待許久卻未能實現的。
哪怕記憶只是一堆儲存的腦細胞,我覺得我也必須需要這堆腦細胞,老來才不覺遺憾。
在身體孱弱抱恙,而且把心糾結擰巴成一團毛線的某一天,我的好閨蜜許小Y,她帶著愛心湯開車60多公里來到我身邊,扔給我兩本書,其中一本就是我現在閱讀完了并且決心為了這件事重新拿起筆好好寫一寫的《好好愛自己》。
我說我拒絕看心靈雞湯,對我這種主觀意識異常強大的人來說洗腦沒有用,可是她說這不是心靈雞湯。那好吧,你長得漂亮,你說不是就不是,于是我認真的看了這本“心靈雞湯”。
在這里不是要對此書作推薦,我并不認為它是一本適合所有人看的好書。但看這本書的感覺就像上了一堂瑜伽課,給你一份“身心靈”的滲透,但這不是一本快餐式小說而是洗腦式“心靈雞湯”,不愛上“瑜伽課”的人可能閉目就睡著了而不是進入“冥想”。而這本書如果你不一邊思考一邊看,你會不知道它到底在表達什么鬼,言語非常零散,你要自己組織。
所以我結合感悟,嵌入了一些摘抄,大概是我認為的精華部份,講幾個故事,可以給不愛看書卻喜歡接受心靈雞湯的同志們找到共鳴。
1.說說我的好朋友許小Y吧
初認識她的時候并沒有喜歡她,我并不是個愛交朋友的人,人情是故真特媽累,有那么多朋友要打理,我得多累。
是的,我就是這么想的。在我眼里,這最多就是一個比較“有腦”的姑娘,比起浮華圈里每天只顧著吃喝玩樂花枝招展心心念念嫁個高富帥生活無憂的“小姑娘”們,這個姑娘顯得靈氣,所以我注意到她。
真正讓我觸動,讓我下意識就卸下橫橫豎豎的刺完全信任的把她納進我心里,是在某一年的某一天,她突然給我發(fā)微信,狀態(tài)有點微熏,她樂呵呵地說“沁,今天是我們認識的日子,我直到現在都記得在13年我們第一次見面……”對的,就是這樣,然后就是她的絮絮叨叨,描述第一次和我見面時的所有細節(jié)。
這沒有什么感人肺腑,只要稍微用心,就能做到,對于一個對我來說普通的朋友我做不到這份細心,但她做到了,把我放在心里,給我創(chuàng)造一個儀式。
喔,千萬別誤會,真愛是真愛,但我們性取向還是男人,這點毋庸置疑。
我一直都覺得我幸運,在這樣浮躁的社會里,還能有那么三兩個知己,不僅愛我,并且懂我,無止盡的包容我。
《羋月傳》里有一句臺詞——走不進靈魂的愛,再努力也是蒼白。愛情如此,深刻的友情亦如此。
人生有幸能得靈魂知己一二,就該感恩。
2.說說結婚那些事兒
2016年,心理壓力山大的一年,因為今年,我居然28歲了?墒莾刃睦锩,還裝著一個小姑娘的情緒,這確實不是一件值得傲驕的事。
2016年,是我想放下工作空下來修心的一年,卻恐怕也是家人容忍我繼續(xù)單身極限的一年,你們懂的,傳統(tǒng)的中國傳統(tǒng)的家庭這個年紀的女孩子還沒結婚足以讓長輩們“恐慌”,足以讓長輩們都以為你這輩子都嫁不出去了。
我歷來熱愛幾米,這個朋友們都知道。
然后,我就在新年伊始很自然很正常的發(fā)了兩張我熱愛的幾米關于《結婚的意義》的片段,好咧,不得了了,引來痛恨我至今不結婚的某些朋友嚴肅吐槽。
兩張漫畫——
吐槽內容很有道理也很苦口婆心——大概就是“你不愿意將就,最終是心疼你的人妥協(xié)和將就了自己……每個人都有很重的自我,但只有包容且長遠的人才會積累很多的福分……說給別人的答案其實都是矯情而已。”
姑娘,把自以為是的“幸福觀”憑空而想強加給別人,這是很幼稚的好嗎?
當然,最終我還是要感謝你如此勞心勞肺和真知灼見的勸慰。你肯定是愛我的,所以才希望我能踏實下來過日子。
但我想告訴你的是,妥協(xié)的方式,就是長遠的幸福嗎?抱歉,我所理解的幸福,可以是“包容”、“理解”,一定不會有“妥協(xié)”、“將就”這樣的情緒來支撐。
早段時間看到一篇《愛要愛的旗鼓相當,勢均力敵》,里面寫到的一點就是:“靈魂上的默契才是婚姻最牢固的狀態(tài)。越是有思想有境界的人將靈魂伴侶看的越加重要,這也就是為什么農村人或者老一輩的人離婚率低的原因,因為不是特別需要靈魂上的成長,只是單純搭伙過日子。”
我說不上多高尚,但我的生活還是有一些必須堅守的原則。
OK,you know?
現在中國社會離婚率越來越高,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隨性”和“湊和”,“隨性”是一件很不負責任的事情。
隨性的人往往“無腦”,下半身思考。湊和的人愚昧,披著道德的大衣,念叨著“為了家人為了父母,所以要找個人娶了或者嫁了”。
有一種湊和,是將就著就看對眼了,能培養(yǎng)愛那自然是極好。還有一種是男女雙方都比較自律,能在“道德的枷鎖”里“將就”,湊和著一輩子也就這么過了,孩子大了,人都老了,哪來那么多愛不愛的,都是為了過日子罷了。
我有認識一個朋友,閃婚了,結果媽的,半年不到又閃離了,這對雙方的家庭才是更大的傷害好嗎?結婚的時候說得多么高尚,為了年邁的父母,離婚的時候是否也有這么為大局考慮過?最終還不是為了你自己。
人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任,或者不要草率選擇,或者承擔自己種下的苦果。
有一個朋友,曾經苦惱地跟我說:和伴侶吵了架,每一次當我想要付出挽回的時候,對方都已經“過期不侯”了。
是的,他說對方“過期不侯”了,他說他原本想要這樣做的,可是最終沒有這樣做。原本他計劃給的驚喜,也收回了,因為他發(fā)現對方并不買單,還在生氣。
在愛情里,從來沒有過期不侯這個詞,你心心念念的一切你都沒有說出口,你想要給的關心你都沒有傳達到。只因為,你感覺對方不搭理你,“過期不侯”了。
我很想告訴這個情商有點低的朋友,你最不該忽略了這個“每一次”,既然總是有“每一次”,又何來的“逾期不候”?每一次先放棄的其實都是你。
“每句話都有限期,而限期不在時間,在情感的極限。”——《好好愛自己》
有的朋友,常常跟我說他的愛情觀:“在愛情里,你一認真,你就輸了!
愛情里從來就沒有輸贏。
《好好愛自己》里面寫到——愛是一生修行的路,相愛時享受,相處時互相尊重,即使沒有緣分走在一起,但這份愛已一生一世。
是的,這份愛已是一生一世。如果一份感情的開始或者過程,你不能放下自己,總想著,認真就輸了,所以哪怕愛了,我一定也要HOLD住,HOLD住。那這份“愛情”里,你除了沒有失去,你到底擁有了什么?這種同學,麻煩你還是去找個跟你一樣想法的人湊和著搭伙過日子吧。既然你不想認真,又何必自怨自艾得不到愛?
沒有付出,我們不懂得應怎樣去了解一個人,跟一個原來陌生的人相處,只會看到更陌生的自己!逗煤脨圩约骸
是的,有的人本來是很活脫很瀟灑也很富于浪漫,可是他跟他不愛的伴侶走到了一起,或根本不知如何表達愛,相對無言,于是在這樣痛苦的愛情糾葛里,彼此卻變成了更陌生的自己。
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感情,都不是你好 ,我好,就能一起走好的。最適合的不一定喜歡,最喜歡的不一定適合,大抵也是這個道理。
3.說說關于“愛”的一些事兒
我有一個發(fā)小的朋友,現在結婚兩年,某一天他突然跟我說想離婚。我問他為什么,他說日子過不下去了。
當年他結婚的時候,我問他,你愛她嗎?他說說不上來,已經在一起很多年,到了該結婚的年紀了,而且再去重新愛成本太高了,而且也不知道付出了是不是最后就能走到一起,所以不想換了,就這個吧。
所以,他結婚了。日子磨啊磨啊,結婚的時候沒有找到在一起的意義,所以磨到最后已經不知道兩個人非要這樣糾結在一起的意義是什么了,生活中除了無止盡的表面和諧,內心折磨,已然找不到樂趣。
到了該結婚的年紀就要結婚,這是哪條法律規(guī)定的?約定俗成的東西總是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改變。
“適合,了解,需要”這是結婚的三大定律,有這個基礎的小兩口日子再怎么磨,再怎么吵,也分不了,因為彼此需要,彼此寄托。
從來沒有命定的不幸,只有死不放手的執(zhí)著。大部分的痛苦,都是不肯離場的結果!逗煤脨圩约骸
有一個朋友的朋友,小兩口從認識到結婚到生娃都在一年內搞定了。她說談戀愛的時候,老公當她寶一樣,什么都依著疼愛著,可是現在,由極力挽回到后來的惱羞成怒,再也回不去當初。
結婚不到兩年,按理說還屬“新婚燕爾”,按理說“激情還在”?墒牵麄儏s已經劍拔弩張,女孩最初發(fā)現男人喜歡用微信“搖一搖”,跟陌生女人玩曖昧。于是兩個人開始爭吵不斷,男人一次次祈求原諒,孩子才一歲,女人忍痛流著淚原諒。
可是,這并不是結束,男人死不悔改,變得理所當然,開始愈發(fā)不可收拾。
于是,一場血雨腥風的戰(zhàn)爭爆發(fā)了。
男人理直氣壯地說,你找到我出軌的證據了嗎,我只是玩玩,你總是疑神疑鬼。你愛怎樣就怎樣吧,要離就離吧。
當然,婚姻中的狀況一個巴掌拍不響,也許女孩愛到沒有了自己,女孩不懂得好好收拾打扮自己,已然讓男人失去興趣。
但是,理直氣壯說“我只是玩玩”這是什么鬼?
這只是原始動物的本能。而不是人的本能。
人生誰沒遇過幾個渣男——吃著嘴里的想著過去的看著追求不到的,卻理直氣壯的。
可是女孩說他不能放棄婚姻,一方面孩子那么小,她沒有獨自撫養(yǎng)的能力,一方面她還期待著丈夫能回頭是岸。
聽朋友說,孩子經常半夜驚醒啼哭,孩子每天都活在爭吵中,可能會否定愛,否定自己,否定人性。大人們,你們有沒有想過?
人生若只如初見。多么美好又感傷的一句話。
世上沒有單一的真實,也沒有唯一可走的路!逗煤脨圩约骸
當然,還是會有很多賞心悅目的愛情。
這么些年來,我身邊有一對情侶,每天早上上班每天下班回家,一定會給對方一個擁抱和親吻,這個習慣堅持了很多年,至今未變。
這個儀式的發(fā)起者男生說,因為看過一部電影,電影里男主角有一次早晨親吻了他的愛人出門,后來就遇到了車禍……
所以人生無常,不要總以為有以后,相愛,就要充分的表達愛。
假如無法把話說清楚,便要依靠別的途徑。溝通的重點不在語言,而在心,可惜用心溝通是現代人最殘缺的能力。——《好好愛自己》
早前我也看過一部美國電影——《If Only》如果能再愛一次。
大致講的是伊恩很愛女友薩曼莎 ,只是不懂得如何去表白自己對她的一往情深。兩人雖然在一起很久,但是感覺卻越來越單調,矛盾也開始激化。一次爭吵后,薩曼莎不幸遭遇車禍身亡,伊恩對此悔恨不已。
看著莎曼莎的日記,看著她為他做的歌,伊恩的心碎了,如果能多點溝通、如果能坦白自己的感覺、如果能分享愛的喜悅、如果上帝能讓一切重新來過,那該多好。
沒想到隨后他重新獲得了一次讓往事重來的機會,伊恩決心一定不讓悲劇重演……
If only,世界沒有if only的事情。我們總是在失去之后才會懊悔。
4.愛的本能就是表達愛
愛著就需要儀式。愛的本身,就是一件充滿儀式感的事!S小Y曾很認真地對我說過這句話。
比如,生活再忙工作再亂,給彼此一個愛的親吻或擁抱,這就是愛的儀式。
當然,我上面舉例的賞心悅目的愛情就是許小Y。
男生每次一見到許小Y,很自然的動作就是把她身上所有的東西都扛到自己身上。有一次許小Y的媽媽看到了,后來就一直跟大家念叨這個男孩子非常好,小Y的包包他都掛在自己身上,一點沒有覺得不合適,這個男生一定不會是個大男子主義的人,他一定會非常珍愛我女兒。
男生其實是個如沐春風,特別簡單的男生,沒有太多浪漫的心思也沒有多么激烈的愛的表達,不會講太多甜言蜜語的話,但無論處于什么時候什么情緒,他都會叫一句“寶貝”。很簡單的一個稱謂,在愛情里很多人都可以做到,但是堅持多年,無論融洽時亦或生氣時,一個親昵的稱謂足以化干戈為玉帛。
是的,許小Y有一個把她捧在手心里當公主的男朋友。
哦,不,現在是未婚夫。給她未婚夫取個暫時的代號,就叫“暖男”吧。
就在上個月,那個每天要上班,還早中晚送“愛心米飯”回家給懶到能夠餓死的許小Y吃的暖男同學,給她來了一場空前熱烈的求婚儀式。于是,我的許小Y,馬上就要成為別人的新娘了。
這一兩年來我們都經歷了工作上的起起落落,后來又各奔東西。還好,感情從未疏遠,時常能了解彼此的狀態(tài)。
最近強悍到不能自己的工作狂許小Y沒了工作比較虛度,暖男同學抓準了時機,在脆弱又放松的時刻下手,終于許小Y被擄進了婚姻的殿堂里。
暖男在幾年前曾向許小Y求過一次婚,可是呀,我們傲驕又自以為是的許小Y拒絕了。
是的,對于一個男生精心策劃的付出來說,這是一件非常尷尬又傷透了心的事。
求婚了,被當眾拒絕了,沒有任何解釋。這個死女人還能不能再“作”再“矯情”再“自私”一點。她怎么能只考慮自己的感受呢?這個男孩這么愛她,還想要怎樣。
許小Y說,回家后她也哭得不能自己,可是想想,還不至愛一個人愛到可以失去“自我”,感情不就是這么一回事,不是你想娶,我就非得嫁。不是你們全世界的人都說好,我就要道德綁架去接受。而是要等到,我的心真正能接受。
男孩子求婚失敗后失蹤了。很多人都認為,都這樣了,這段感情肯定就此畫上句號。
可是沒有,失蹤了很多天后,他又回來了,他對許小Y說,“任何時候,只要你想嫁,我隨時都會娶”。
是吧,像許小Y這么“作”的人,必須得這樣“治”!
這就是契合。
當然,大家不用羨慕許小Y,每個人都有自己幸福的狀態(tài),無需比較。
不是所有的愛情,都能天生美好。所謂感情經營,就是“認真”用“心”,而后就會越磨越合,迸發(fā)出許多相互愛的能量。許小Y如此,所有人都是如此。誰說她的愛情里就沒有磕磕絆絆,只是懂的愛的雙方很好的適配了愛的能量。
如果彼此相愛,愛的本能就是表達愛,這根本不需要刻意,也無需做作。
有這樣一段話:
“愛不是你在內心默念1萬次,然后站在對方面前,不發(fā)一言,無言以對。
愛不是你自顧自的陷入日常的忙碌,獨自承受失意,而不曾給對方一個擁抱。
愛不是你在我面前打游戲玩手機,卻看不到我失落的樣子。
愛情的世界里,不應該有冷漠,不應該有忽視,不應該有將就。
別忘了,愛是一個動詞。”
有人說,你懂個毛線。這種電視劇情節(jié)根本不現實。小說看多了電視看多了活得不現實了。
這很難嗎?愛讓你難以啟齒?
誰說不現實?心中無愛,自然就是奢望。
在看《好好愛自己》之前,先看完了《小王子》。
很多人看過《小王子》后,都對我說,這寫的是什么鬼,童話故事嗎?
《小王子》里有一段話,是我要說的,當然,在某個我喜歡的作家書里,也看到了這段話的引用。
第二天,小王子又來了!白詈眠是在原來的那個時間來”小狐貍說道,“比如說,你下午四點來,那么從三點起,我就開始感到幸福。時間越近,我就越感到幸福。但是,如果你隨便什么時候來,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時候該準備好我的心情……應當有一定的儀式。”
“儀式是什么?”小王子問道。
“這也是一種早已被人忘卻了的事”。狐貍說,“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它時刻不同”。
遇到對的人,一切都不需刻意,浪漫渾然天成。
愛的儀式就像一種無聲的承諾,帶給人安全感。
如果想念,他會找;如果想要,他會說;如果在乎,他會真情流露;如果這些都沒有發(fā)生,那么他就不勞你費心了。
結語:
空杯歸零的心態(tài)常常被大家用在職場里。
其實想想,生活中又何嘗不是需要有“空杯歸零”的心態(tài)。
所謂愛情里的“空杯歸零”,就是收拾好自己的舊感情,打開心扉,重新開始。
悲傷進來,穿過自己;悲傷離去,清理自己。
每天都可以重新開始。
平靜呼吸,保養(yǎng)心情,微笑,行善。
清空你的杯子,方能再行注滿,空無以求全……——《好好愛自己》
好了,看到最后的很多朋友要開始發(fā)問了,你講這么多人生哲學懂這么多道理,這么能解剖,可為什么你到現在還沒有嫁出去。
這個問題我的好朋友張小朋給了我答案——某一天我感情受挫活不過來在他面前死去活來,他總結了一句話丟給我
——醫(yī)者不能自醫(yī),心理醫(yī)生還要去看心理醫(yī)生呢,就是這個道理。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