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書評
呼!早就在流云交了500金幣,開始只看了一章就不想看了,因為深愛bl的我一想到會出現(xiàn)一個女人搶走倦初就覺得頭疼。可是最近發(fā)現(xiàn)《挽》真的是挽了很多人的心,不由自主地就想再看了下去。
不得不感嘆,舒JJ的文好長,讓我看了將近六個小時,(偶看文比較慢,常會在喜歡的地方翻來復(fù)去的看。)可是又不覺得長,只覺得從吃完晚飯開始看,再抬頭已經(jīng)到了第二天。
十幾萬字的《挽云歌》寫了云倦初一生的情,他對蘇挽卿的愛情,對趙恒,方熾羽的手足情,對曾經(jīng)生活了十年的“家園”的親情,對養(yǎng)育了他二十三年的大宋的熱血情,甚至是最后對崇遠的骨肉情,和對那蒼穹碧野的家鄉(xiāng)情。
云倦初,本就是這世間不該的存在,他身上的血代表著背叛,他短暫的生命意味著辜負。本也曾一心求死,只是總有愛他的人讓他眷戀不舍,趙恒不惜欺君來換取他的自由,挽卿不惜用自己最珍貴的容顏換他生命,這樣的厚重深情讓一個孤獨卻又那么害怕孤獨的人如何拒絕。云樓公子,大宋皇帝,他一步一步地走下去,卻從來不是為自己。外表看似無情,卻比誰都更有情,或許就是這樣洶涌的內(nèi)心把他推進深淵又拉進幸福的吧。
蘇挽卿,若說倦初是一種內(nèi)斂,她便是一種綻放,若說倦初是一潭水,她便是一團火,熱烈的燃燒著自己的生命,怒放著她的美麗。她從不肯遮掩她的美麗,更不曾掩飾她的愛,只是那潭明鏡般的水一次又一次澆熄她的熱焰,將她眸中的愛意生生折回。
其實是一直是懷疑著云倦初對挽卿的愛,若是深愛,怎么可以放棄的那么徹底!親手將她推入別人懷中;任她跋山涉水尋到皇城竟像是熾羽的替身;月圓之夜用最溫柔的愛與她訣別,次日清晨便決然要撒手人寰。慢慢的,才懂得,原來他是不明白啊,不明白真正的愛從來就不論尊卑貴賤,無論他身份怎樣、前路如何,她都會一如既往的相伴他左右,與他一路同行,用她堅定執(zhí)著的側(cè)影帶給他無窮的溫暖。倦初啊倦初,睿智如你,怎會犯下這樣的錯誤,怎會認為那堅定的倩影會輕言放棄,怎會認為那耀眼的紅梅會為他人綻放!
嗯嗯,很久沒有看過女人的我是真的喜歡上了挽卿。很耀眼的一個女孩,不僅擁有絕色的容顏,還有一顆玲瓏剔透的心。舒JJ的筆下沒有那種矯情的誤會,讓兩個主角在沉默中越離越遠。挽卿什么都看得透,看得明,無論倦初怎樣的疏離推拒,她都能看清他深藏的愛意,堅強的守候在他的身畔。不能留住冬季,就將那朵紅艷刻在眉心,祈求愛人不要離去。“我來代替表哥。”一句話說得人心痛,可說的人卻渾然不覺,怎樣都好,只要守在他的身邊。在心里默默的想,她付出的委實太多,應(yīng)當?shù)玫礁罡鼜V的幸福,誰知那人輕輕一吻,她便已滿足的歡喜開懷。挽卿啊挽卿,能得你愛,何其幸!
唯一的一次落淚是在方熾羽死的時候,沒想到那個一直守護在倦初身邊的人,一直用自己的熱血和生命來保護倦初的人會在這一瞬突然消失。我只是在想:倦初怎么辦?他一個人,怎么辦?從今以后他孤寂的生命由誰來守護?看他淚如雨下,我為他心疼,只是為什么在此刻,他依然可以如此理智的閉上雙眼,不讓熾羽看到他眼底的愧疚,他是否知道眼底除了愧疚還有真情,為什么,不給死亡邊緣的熾羽多一絲溫暖?“大宋河山收復(fù)……在我心里……遠比不上……你十年的生命……”這時才懂得,倦初失去的不是一份守護,而是一份親情,一個兄弟,一個愛他至深的親人。
一直不了解云倦初這樣一個淡到極點的人怎么會對身世血統(tǒng)那么的在乎,以至于在奪目的外表下隱藏了那么深沉的自卑。直到欽徽二帝被擒,他毅然決然地要救出父兄,收復(fù)失地才明白,他是深愛著生他養(yǎng)他的土地,愧對那片因它而抹上暗色的山河。不由得想到了《飄》,想到了斯佳麗和那片紅土,這就是所謂的根吧……看及此,反而是云倦初對那皇皇帝都,煙雨江南的深情讓我感動至深。
可惜,即使皇天后土證明著云倦初的付出與犧牲,重視血統(tǒng)勝過一切的皇室送給他的僅有一副枷鎖和將近的死亡。在想,為什么倦初對趙恒沒有一點的恨意呢?若不當他是兄弟,當初就不要救他,為什么救了他的人要在十年后置他于死地呢?而他對那人,也有救命之恩啊。疑問,心痛和憤怒涌上心頭,卻恍惚想起了十年前瘦弱的少年三跪九叩告別皇城后的那句話:舊恩恰似薔薇露,滴在羅衣到死香。這恩,他償了一世!
踹死徽宗,哼!這里面就他最不知好歹!
還好是一個幸福的結(jié)局,還好那個清倦的人終于敞開了心懷,倦初,上一世,你已償清了所有的恩與情,這一世,請你自私,為自己,為挽卿,珍惜,珍重……
另:
為什么這樣寫:“紅梅淚挽白梅艷”,是因為在外人看來,無論云倦初收服人心,指點江山時是多么的光彩奪目,在我的心里,他的生命卻只因有了蘇挽卿才絢爛,明艷。
笑個……在寫評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方熾羽的名字原來是那么念的,一直讀方zhi羽來著,丟人乎~~~~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