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佛說
一.墻上佳人笑
四月的秦淮河,濛濛的煙雨在暮色中飄逸。從北方遠道而來的僧伽在頭陀的帶領下,在江南的這個小鎮(zhèn)停歇了下來。
于是,鎮(zhèn)上的百姓都知道了,他們這里將會有一座寺廟。
阿寶是鎮(zhèn)上大戶人家的寶貝閨女,平日里是個能折騰的,擅爬樹,掏鳥窩。整日地沒個大家閨秀的模樣!
這日,纏綿了好幾天的細雨總算是停了,柔柔的春光從云層里透出。阿寶趁著天氣好,又開始折騰她那爹娘和一院子下人。在她爹忍無可忍找棍子那會,麻利地爬上墻角的大樹,站在墻上哈哈笑。
那是江南姑娘才特有的笑聲呢,清清脆脆的,像一顆顆落進秦淮河里的珠子 ,叮叮咚咚的,煞是好聽。
只是這老祖宗說了,做人啊,不能太囂張。所以阿寶的報應很快就來了。在眾人驚恐的神色里。墻上的青苔被她踩掉了一塊……阿寶從墻上摔了下去。
但是這老祖宗也說過了,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阿寶落入了一個溫暖的懷抱。睜開眼的阿寶落入了一雙黑得透亮的,像寶石一樣熠熠生輝的,溫潤的,男人的眼睛。
阿寶被驚得蹦了出去,險些摔跤,又將將被從院子里趕出來的婢子扶住。
阿寶的爹沖那僧人拱手道謝。只見那僧人雙手合十還禮,眉目間盡是一片佛家子弟才有的溫潤平和。
向來跳脫的阿寶平生第一次安靜下來,呆呆地看著一行僧人就此離開。
只是那小小的心啊,不知為何撲通撲通跳得厲害。
二·情深不壽
秦淮鎮(zhèn)上的人都知道,葉老爺家的那閨女,最近不爬樹不鬧事了。只是老喜歡往寺廟跑。
阿寶不知眾人心中的疑惑。她只是想見到那天救了她的那個僧人。他是阿寶見過的最好看的男子,也是最好看的和尚,也是阿寶見過的最最溫潤的男子。
只是看著看著,阿寶的粘人模式全面開啟了。那個叫子都的和尚去打水,她跟著去;他打坐,她就在一邊看他打坐;他去挨家挨戶的化緣,她就跟在他身后慢悠悠地走……
可是和尚很少跟她說話,一直都是阿寶在旁邊嘰嘰喳喳地跟他說:“子都
子都,老和尚為什么要給你起法號叫子都呢?哈哈!他肯定不知道‘子都’是美男子的意思!要是知道了他肯定不會給你起的對不對?”
可惜沒有人回答她。
如果說一開始,那個叫子都的僧人還會溫和的同她說上那么一兩句話,那么現(xiàn)在的子都是完全不搭理她的。
頭陀礙于她的父親向廟里捐了一大筆善款,也不好趕她走,只能任其自然。只是大家的臉色都不好看。
阿寶卻沒發(fā)覺,依舊每日過來。子都不跟她說話?那簡單啊,她說,他聽,那也很好! 于是,從阿寶的八歲到十八歲,這其中的許多時間,都是在寺廟里陪伴子都度過的。而這些年過來,寺廟的煙火越來越鼎盛。和尚也越來越多,越來越忙。阿寶也在慢慢長大,漸漸到了改出嫁的年齡。
子都依舊不和她說話,只是沉默地無奈地讓她跟著。
后來,小鎮(zhèn)上的百姓在某天的傍晚看到,那個溫潤如玉的僧人立在斜陽下,不知和阿寶說了什么,只看見他眉眼間盡是一片冷清。再后來,僧人不說話了,而阿寶低著頭走了。
有眼尖的人看見了,阿寶的眼睛是紅的,可是沒有眼淚。
后來,阿寶還是依舊每天都來找子都,也依舊是個小話癆,也總有說不完的話。每天嘰嘰喳喳的,那么的無憂無慮。
冬天快過去的時候,阿寶在那一天意外的沉默。傍晚的時候,阿寶該回去了,轉(zhuǎn)身將跨出門檻的時候,阿寶對背對著她的子都輕聲道:“和尚,我明天不來了,我要嫁人了。恭喜我吧。”
當時廟里的僧人都在做晚課,也不知是哪個粗心的竟將佛珠給弄斷了。阿寶背對著他們,只覺得心疲,沒有回頭再看一眼。
斷裂的佛珠,灑了滿地。
三.憂傷以終老
阿寶于第二年春天出嫁了,嫁到了城里的一戶好人家。當時的嗩吶聲啊,吹得那叫一個驚天動地,都能穿破云霄了。后來的老人們都還記得那天的熱鬧呢。
鎮(zhèn)上的人都松了口氣。阿寶是個好姑娘,值得嫁給一個好的,這些年他們看著她犯傻,把十年的青春花費在一個不能給她任何未來的僧人身上,大家的心里也不好受。所幸的是,阿寶最后還是嫁了出去。
故事到了這里也沒什么好說的了。
只是后來有一年,阿寶回到了鎮(zhèn)上,只帶著她的一雙兒子和女兒。鎮(zhèn)上的老人笑問她回來干嘛?年近三十的阿寶微笑:“去寺廟為阿里和阿扇祈福!
阿里是她的兒子,叫顧里;阿扇是她的女兒,叫顧扇。
寺廟里的僧人都在悄悄說。
主持沒有出現(xiàn),往日里,主持都會在特定的地方做早晚課的?墒墙裉,主持沒有跨出過那扇門。
將近傍晚的時候,阿寶被她的兒女扶著走出寺廟的大門。門后站著一個頎長的身影,只是誰也沒發(fā)現(xiàn)。那人側(cè)耳細聽,只聽見一女聲脆生生道:“娘,我們下次和爹爹一道來。我喜歡這里!
只聽那婦人笑道:“不,以后都不會來了。”
沒多久,鎮(zhèn)上的人都知道,廟里的主持圓寂了,享年45歲。
那年,她三十歲。而曾經(jīng)那個叫子都的僧人,將將45歲。
后記:
我問佛:如果遇到了可以愛的人,卻又怕不能把握該怎么辦
佛曰:留人間多少愛,迎浮世千重變。
我搖動所有的經(jīng)筒,聽過所有的梵唱,我升起風馬,不為長生,只為佑你一生平安喜樂。
插入書簽
這篇文章構思最初不是我想到的,只是在某天逛貼吧的時候看到一段簡短的不能再簡短的故事,里面的主角名我已經(jīng)忘了,但是故事內(nèi)容一直深深記在心里。其實想過把這個悲劇改為喜劇的,但是想想還是尊重原作者吧,于是就不改了。然后就成了這樣子。大家姑且看看吧。寫得不好的地方還請大家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