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 1 章
在小說,電影,電視劇里,古代的青年男女只要一戀愛便總是由于門不當(dāng)戶不對什么的原因,以致有情人難成卷屬。于是便想到了私奔——給人錯覺,古人特種情于私奔,而千百年來的典型形象要非司馬相如與卓文君莫屬了。
關(guān)于“私奔”這碼事,現(xiàn)代人在情不由已的情況下也是很鐘愛的。偶們村莊里有一對情侶,中老年情侶在非常境遇下做出了非常選擇!該男老人家武俠小說沒少看,女老人家家里買了偶們村莊里的第一臺黑白電視機(jī),十幾年瓊瑤劇看下來,兩位老人家的修為應(yīng)該是相差無幾了。故事是如何開始的偶不清楚,但是后來鬧得滿城風(fēng)雨,家喻戶曉,無人不知。代價當(dāng)然是相當(dāng)慘重的。
兩位老人家都是有家有室的,這事導(dǎo)致兒女反目,親戚翻臉,全村人街談巷議自是不在話下,重要的是當(dāng)時該女老人家的女兒正在上大學(xué)。伊是偶們村莊里的第一批女大學(xué)生(兩名)之一。兩位老人家私奔后,村人有評論女老人家的說:這老婆子真是把腦殼跌進(jìn)糞坑里了。
(二)
在電視劇《微娘宛心》里,當(dāng)那個杜子健一出現(xiàn)在鏡頭里時,偶就隱隱覺得這丫遲早要陰差陽錯地與吳家四小姐相見,相戀,最后鐵定要帶伊私奔。
果然不出偶所料,兩位私奔了。意料之外的是,丫對伊始亂終棄。對伊為什么要始亂終棄?偶見過的最為恐怖最無情最不負(fù)責(zé)任的解釋要屬《三少爺?shù)膭Α防锬莻謝家的三少爺謝曉峰。
當(dāng)慕容秋荻的未婚夫——茅一云質(zhì)問謝曉峰為什么在新婚之夜帶走他的新娘子時,謝說,因?yàn)樗矚g;其又問,為什么帶走后又要拋棄伊?謝仍說,因?yàn)樗矚g!
遇上個這么樣的情敵,也難怪慕容未婚夫他在短短的五年之后,明明只有三十五歲看起來卻像五十三歲,而謝看起來仿佛是他的侄子——二十歲出頭,三十歲不到,事實(shí)上他只比慕容未婚夫少了三歲!
(三)
私奔對于女性而言終歸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他們奔走后并非就幸福生活樂陶陶。
偶們村莊的那對老人家之后只能回到村莊。女老人家先是與其前夫正式離婚,然后與男老人家正式結(jié)婚。據(jù)今少說也有七八年了吧?墒墙衲晁脑挛一剜l(xiāng)時竟然在縣城里遇見了該女老人家,后來回村聽說才知道,原來老人家在鬧離家出走呢。
在《微娘宛心》里,杜子健覺得吳慧如品味太低配不上他。然后他高品味地拿走了吳所有的值錢的東東,致使吳流落街頭......至于吳后來巧遇路生并將她帶回了微州。這種好發(fā)生的幾率是非常之低的。
而在《三少爺?shù)膭Α防,由于三少爺(shù)膭λ驘o敵,慕容秋荻只好找燕十三為其報恨,后來又擔(dān)心燕萬一力有不逮......于是慕容一顆紅心,兩手準(zhǔn)備。她成立魔教組織,自命為“天尊”。你看,連天都對伊俯首了,謝曉峰還能怎么樣?
結(jié)果,是沒有結(jié)果。
(四)
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的品味應(yīng)該相當(dāng),都是高品味的人.不然司馬怎會不嫌卓的再嫁之身?
卓與司馬私奔后,找不到好的落腳處.如果住店的話,只會坐吃山空,更何況他們帶走并非金山銀山,所以卓與司馬商量后,便開了一家小店.甭管賣什么,總之是慘淡經(jīng)營.后來幸得高人舉薦,司馬的一篇<<上林賦>>深得漢武帝常識,之后更憑<<北方有佳人>>一曲使李夫人飛上枝頭而聲名大燥,連深居冷宮的前皇后阿嬌得知后也不惜千金請司馬相如為其寫<<長門賦>>.據(jù)<<史記*外戚世家>>,阿嬌進(jìn)冷宮----長門宮后就再也沒有出去過.這大概是武帝愛之深恨之切吧!("金屋藏嬌"典故便是出自于武帝與阿嬌皇后)
司馬名聲鵲起后自然女粉絲無數(shù),盡管司馬其貌不揚(yáng),但一點(diǎn)都不影響粉絲們對他的愛慕之情.在眾粉絲的秋波和媚眼里司馬神魂顛倒,早就忘了與卓許下的"?菔癄","執(zhí)子之手與之?dāng)y老"什么的誓言.卓文君知道后,心里頭那個火啊---到底是高品味有修養(yǎng)的人,她奮筆疾書,一氣呵成,寫就<<白頭呤>>一詩,寄給司馬.司馬看后想起了小兩口以前開店的日子......這才打消了三妻四妾的念頭。
司馬相如是個善變的家伙.他的原名并不是"司馬相如",爹媽給他取的名字,他不滿意。他覺得"藺相如"的名字不錯,就自己改了名。卓的父親大小是個官,一介布衣的司馬想借卓的父親走捷徑......司馬到卓家拜訪,其時,卓的丈夫剛死去不久,卓回了娘家.司馬在卓家與卓文君打了幾個照面后,一來二去的便相熟了.結(jié)果卓的父親還未來得及賞識司馬,反倒被女兒先賞識了,兩人情投意合,相見恨晚,甘冒不韙,星夜私奔了.
卓文君到底還是個才女,而且還美貌絕倫。虧得伊高才,總算將司馬相如那個恃才放獷,得意忘形的家伙給鎮(zhèn)住了。
二00六年九月三日廣州柳冰逸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