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 1 章
長安城內(nèi)繁華熱鬧,街市人聲鼎沸轟轟鬧鬧。青石街道上擁堵著行色各異的小販兒,占據(jù)在攤位上賣力吆喝著,遠處長醉樓店家推搡著門前賣包子的老漢婦人。這兩人一大早堵在門口,店家聞了一早上的肉包子味兒了,晦氣。包子老漢一邊還嘴一邊手下不停利落的招呼著客人,老婦干脆停了手上的動作指著酒樓老板罵罵咧咧,又快又狠。看的街上眾人拍手叫好,好一張利嘴皮子。角落瘦弱的乞兒賊眉鼠眼湊上去趁亂拿走了兩個大面實心饅頭。路邊禿了頭的土狗循著肉包子的味兒鉆進人群圍著攤位急急打轉(zhuǎn)。老漢看見了抽起搟面杖對著狗屁股就是一棒子,那狗夾著尾巴搖搖晃晃擠出人圈“嗚嚶”直叫。一會兒,大腹便便的官爺踱著方步微服到此,兩聲令下,那老板那老夫婦下牢公審。眾人唏噓,沒好戲看了,一哄而散。
熱熱鬧鬧,小街的盡頭便是護城河了,沿著城墻圍成一圈,這護城河岸上便是一家家的秦樓楚館。
遠遠望去成排的大紅燈籠,倚著河修建的竹樓吊腳,亭臺樓宇!皹窍滦〈瑩u過,樓上美人在抱”江南似的愜意安然。一入夜便夜夜笙歌燭影搖曳,白日里卻是一片寂靜門可羅雀。偶有一兩個不堪寂寞的男子來尋相好的女子,搭桌吃飯,呼喝調(diào)笑。打碎了這山水靜默,突兀了一片景致。
因著老板是江南女子,異地打拼,思鄉(xiāng)情切。便在這長安城內(nèi)仿著江南情調(diào),建起了秦淮河上的舊景。因著倚河而建,造型獨特,長安城內(nèi)百姓稱之為河房。河房里的女人稱為“河房女”。那老板因著年輕被叫做“鴇兒”。
夜晚,河房內(nèi)可就熱鬧了。
戲臺上今屆的花魁伴著奢靡樂音,舞著輕紗紫煙,露出細致小蠻腰,踏著瑩潤玉足,帶著眾河房女輕舞細訴。風姿綽約,香汗淋漓。雖是風塵女子也確實頗有姿容。
戲臺后成排坐著奏樂女子,一色的青衣素容,低眉斂目,小帽扣頭。不露春色不招惹是非。
歌女低低吟唱著“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 ”婉轉(zhuǎn)悠揚。明明是悲詞卻譜出紙醉金迷之意。
戲臺下,噘著滿口酒氣的大嘴,瞇著眼睛朝著花娘索吻,熏紅了花娘的粉撲撲的小臉。躲閃著,欲拒還迎著,蹭花了小花娘精致的梅花妝,急紅了小花娘的清亮美目,碰落了身后的琉璃掛件。
嬌羞不已。
還有那瀟灑公子,一炳折扇輕搖,綴著的瓔珞慢甩,一雙含情眸子波光流轉(zhuǎn)。蕩漾了誰的眼,晃亂了誰的心。公子埋首聞香,逗弄的花娘嬌嗔連連,軟軟推拒,一個沒抓緊滑出了公子的懷抱;飺嶂⌒母我慌づみM公子的懷里,伏在頸邊再不敢亂動。
門口的花娘搔首弄姿招攬生意,不停地撥弄著額前的流蘇,整理著歪斜的水袖。
好色的男人,好面子的男人,尷尬的男人。一個一個聲色犬馬,在溫柔鄉(xiāng)里萬事皆拋。抱著美人,喝著美酒,吃著肥美小肉。
脫了衣服,猥瑣成性。夜夜美人在抱,不留長情,眠花宿柳。
人之本色,顯示的淋漓盡致。
河房的老板鴇兒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女子,早過了接客的年齡。鴇兒來自江南,帶著水鄉(xiāng)女子特有的柔美秀麗,清姿灼灼。腰肢柔軟似那西湖邊上風中蕩漾的垂柳,不盈一握。纖纖小手根根細長,細膩白皙。
年輕時也是極富盛名,渡夜資足以讓人傾家蕩產(chǎn),偏偏越是得不到的越是有人稀罕。坊里夜夜人滿為患只為看見此人倩影。卻偏偏這女子自從出現(xiàn)以后便戴著紗巾遮住容顏,無法窺視。于是容貌便被傳的神乎其神,甚至震驚朝野,相傳當年東宮里的那位還未上位時,時常微服出訪于此與這女子秉燭夜談。后被傳為一段皇儲美人的佳話,為皇帝增添了一筆風流韻事。
流言不止,也從未被阻止過,于是之后過了年齡開了河房之后也從沒有人敢在此鬧事,畢竟這位曾經(jīng)是當今天子的枕邊人。
女子從妓女變成了老鴇,卻是最神秘最清冷的老鴇,自視甚高。從不與人委與蛇與。冷著一張戴著面紗的臉時常站在閣樓俯瞰眾生。姿態(tài)藐視。
或是疼惜或是縱容,沒有人為難他,不忍叫他老鴇便喚她鴇兒。
鴇兒知曉后不住冷笑。
鴇兒與老鴇有何區(qū)別,終究也是鴇,淫鳥之列。
當年再是盛名,說到底也只是做皮肉生意罷了。
臟了的身子能做什么,只能繼續(xù)操持就業(yè),只不過從妓女變成了鴇兒。盡管沒人敢欺辱,卻也是下作。
再是心比天高,奈何命比紙薄。
鴇兒常念叨“鴇兒,鴇兒,怎至于此;花娘,花娘,如花美娘,最是臟污。”
看見花娘受欺負,訓斥著“人要自重,即使是河房女,也不能沒了骨氣。不拿出點傲氣,便只能是個沒人疼惜的花娘”氣息急促催動著粉色面紗起起落落,氣急了,一口的吳儂軟語又快又糯,聽的人也是酥酥麻麻。說到最后她自己卻流下清淚。鳳目含淚梨花帶雨我見猶憐,醉了這一片花街柳巷。
花娘們都知道,鴇兒疼惜她們,要不然為何在外面自持甚重的鴇兒,在她們面前毫無顧忌地落淚呢。同樣都是苦命的女子啊。
人都說亂世浮萍,飄搖無依;哪知盛世之下亦多孤寡,亦多不平,亦多苦女。
并非花娘無情,只是花娘無處寄情。
面上笑意盈盈,內(nèi)里愁腸滿結(jié)。
同樣是為生活奔波,河房外的人就干凈到哪里去了。一樣是見人就賠笑。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