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倉央嘉措
他是一個□□,更是一個情種,十四歲的他,在通往巍峨的布達拉宮那長長的階梯上,可曾意識到命運對他做了什么樣的選擇.
他在神圣中憂思,在神與人之間徜徉.他就猶如那黑夜中的一支蓮花,在狂風(fēng)驟雨的摧殘下還來不及吐露芬芳,就已凋謝.
有關(guān)他的一切就這樣在歷史的長河中驚鴻一瞥,又匆匆的消逝,留給人們的是神秘的猜測和優(yōu)美流暢的詩歌.
"那一天,閉目在經(jīng)殿的香霧中,驀然聽見,你頌經(jīng)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轉(zhuǎn)經(jīng)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長頭匍匐在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轉(zhuǎn)山轉(zhuǎn)水轉(zhuǎn)佛塔啊,不為修來生,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酒館中的偶然邂逅,那如月亮一般明亮的女子,從此就成了倉央嘉措心中那圓的半個缺.
瑪吉阿米,是誰在深深的宮殿中偷偷的為你寫著唱著那首情歌?地獄的森嚴禁錮住的是身為活佛的身,但卻禁錮不住那渴望雙自由飛翔的翅膀.
有誰的一生能像你那樣撲朔迷離,被人曲解?有誰的一生能像你那樣含辛茹苦,起伏不定?
西藏上層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錯綜復(fù)雜的關(guān)系,蒙族人內(nèi)部日益白熱的沖突和矛盾,讓這個無心于政治也無心于佛身的倉央嘉措被迫參與其中,滿心的厭倦與失望,讓他看不到未來,一切都無從逆料。心灰意冷,彷徨無倚。任憑第悉好言規(guī)勸或嚴厲申飭,年輕的活佛只是不思經(jīng)學(xué)。
他的眼睛和心不屬于布達拉宮。深夜的雪地上開始踏出一行腳印,從布達拉宮一直伸向帕廓街;一個名叫宕桑旺波的高貴儒雅青年出現(xiàn)在街頭的酒肆中。虛幻的物質(zhì)世界多么誘人,假如真有來世,我愿生生世世為人,只做蕓蕓眾生中的一個,哪怕一生貧困清苦,浪跡天涯,只要能愛恨歌哭,只要能心遂所愿。
可是真能如愿么?這個在民間長大卻被迫在十四歲以活佛的身份入主圣宮的六世□□--倉央嘉措,最終還不過是淪為一個政治的犧牲品.
想她想的放不下
如果這樣去修法
在今生此世
就會成佛了吧 !
被朝廷廢黜,被解送北上, 在青海今納木措湖的夜幕中循去,不知所終的倉央嘉措,當你回頭凝望時,或許在明亮的月光下,在瑪吉阿米溫柔的懷抱里,募然看到那個身披橘紅色僧袍,一口白牙,笑容燦爛,清風(fēng)朗月的絕世情僧倉央嘉措,在那黑發(fā)女子嘹亮的歌聲中,拈花微笑著……
。⒛且惶,閉目在經(jīng)殿香霧中,驀然聽見,你頌經(jīng)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轉(zhuǎn)經(jīng)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長頭匍匐在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轉(zhuǎn)山轉(zhuǎn)水轉(zhuǎn)佛塔啊,不為修來生,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莊嚴的布達拉宮,歷代喇嘛的駐錫之地。它以尊榮顯赫的姿態(tài)永遠地拒絕了倉央嘉措。西藏的歷史,十四輩□□,除卻第一代□□的靈塔在扎什倫布寺外,其它歷代□□總有靈塔、塑像、 繪畫等紀念物供奉在布達拉宮,即使人們不怎樣提及的只活了十一歲的九世□□、只活了十八歲的十一世□□都有他們的靈塔在,然而,聲名遠揚的六世□□倉央嘉措呢?塑像是不會再鑄的了,壁畫中也看不見他的影子,至于靈塔的安置,布達拉宮說,他?不配。
真的不配么?佛是什么?只要心中有愛人人既可成佛,那些刻板死守的清規(guī)戒律真的就是堅持大愛唯一的信條么?恐怕即使是佛本身亦不敢肯定吧!
曾慮多情損梵行,
入山又恐別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我佛,是慈悲的,在人們的眼中他永遠光明祥和普照眾生,可是那個清明祥和卻又離經(jīng)叛道的少年□□呢?恐怕永遠之能活在塵封的歷史里,活在每個敬他,愛他的人心中,只供緬懷了……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