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 1 章
“天下分,昌國裂;右相賢,左相/奸;霸朝堂,欺幼帝;吞糧餉,役百姓;筑廟宇,環(huán)城闕;縱驕奢,享淫靡;百姓怕,天下罵。群臣見了笑哈哈,皇帝見了氣哭哭!氣哭哭,氣哭哭哈哈哈哈”。
大槐蔭樹下,一群無知稚童衣衫襤褸你推我攘跳跳鬧鬧齊聲高唱,一遍一遍,樂此不疲。這童謠平仄分明,韻律齊整,朗朗上口。稚子無知,只知吟唱此童謠時一旁路過的大人們會喲呵叫好,開解愁顏。卻不知自己在參政事、議朝堂、嘲天子。
匆匆經(jīng)過的人們,總會駐足聆聽,藉著小童的口罵著禍國殃民的奸逆,暗暗叫好,聽夠了便吐一句“呸!解氣!”之后斂目收眉低頭弓腰,官兵看了依舊是正經(jīng)良民模樣。卻從不敢自自己口中罵出一句污言穢語,說出一句國事家事。
所謂草民,便是如此!如草一般堅韌,世道再亂總能有自處之道;如草一般墻頭,被逼迫得再狠也總能有泄憤之法。
昌國早期亂世紛爭,昌高/祖原是世家公子出身,本是享盡榮華之命,奈何身處亂世,再是家財萬貫也抵不過今天這個王明天那為候帶領著一群饑餓小兵上門征賦納稅。
眼看著家族基業(yè)就要崩塌,高/祖怒發(fā)沖冠,揭竿而起。還師出有名,自稱星君下凡要替天行道,殺盡天下橫行妖魔,清理這亂世妖人。
從此南征北伐馬革裹尸,遇王殺王,見候斬候,自不必說。亂世征伐,終一統(tǒng)這天下,從文弱世家公子變?yōu)橐粐,建國號為昌。取繁榮昌盛,萬世不滅之意。
之后昌國的歷代君王無論有為無為也都是盛世之帝。可古人有云,盛極必衰。許是前人用盡了高/祖的福祉,到了這一代卻是群臣不睦、奸臣當?shù),帝權不穩(wěn)。隱隱有了滅亡的趨勢。
新帝繼位,父死母弱,伶仃一人。先帝留給他的也不過是一個搖搖欲墜的江山和這一左一右兩位丞相。
死前拉著他的手殷殷切切要他善待左右丞相,昌國的以后尚得倚靠這兩位。新主不解,右相也就罷了,這左相可就不那么好相與了。
昌國百姓皆知左相奢侈,右相清貧;左相跋扈,右相溫和;左相冷人,右相暖心。
左相所作所為正如童謠所唱“霸朝堂,欺幼帝;吞糧餉,役百姓;筑廟宇,環(huán)城闕;縱驕奢,享淫靡;百姓怕,天下罵!卑傩崭遗桓已裕e憤于心。便有智者編童謠傳唱于幼童之口,臉上一派天真爛漫卻口吐膾炙人口的民謠,真真是諷刺。
昌國國內動蕩不安帝位不穩(wěn),朝臣拉幫結派,三五相交,各懷鬼胎。朝堂四分五裂,當然最大的兩股勢力卻是左相與右相。右相耿直,眼不容私。跟著他的大臣也都是個個古板無趣中規(guī)中矩,會為了諫言一頭撞向殿上廊柱的人。
朝堂如此不安,總有人謀劃后路,尋找大樹庇蔭,左相雖奸卻勢大,右相雖清廉卻無權。明眼人暗眼人各自打著小心思投奔左相旗下,求得庇蔭。
自此朝堂上兩大勢力分庭抗爭,局勢緊張,左右對抗。幼帝夾在中間如履薄冰,謹小慎微。
不知朝臣在哪兒聽來謠言說左相暗地養(yǎng)兵,妄圖謀奪天下。
于是金鑾殿上右/派群臣進諫,諫左相生活放蕩,諫左相奢靡成性,諫左相霸權謀私,諫左相勾結權貴謀奪帝位!樁樁件件足以定左相以死罪。年輕的天子如坐針氈無法抉擇,踟躕不已。
“左相,可有話說?”
“無話可說”
“那,你可認罪?”年輕的天子眼里閃爍著不可置信,與左相對視時盡量壓抑,卻也掩飾不了那一抹狂喜。
“不認,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若有證據(jù),本相束手就擒,若無證據(jù),休要在此污言!币琅f懶散,語調不溫不火,不急不惱。眼含戲謔,氣煞幼帝。
幼帝頹然,罷罷手,“退朝吧,左相清正,與右相共同輔佐我大昌,怎可能有謀位之心,眾卿無須多言,除非證據(jù)確鑿!
左相一派呼出一口氣,松開捏在手里的一把汗;右相一派怒目瞪視,捶胸頓足。
右相緩步走出朝堂,左相緊走兩步,扯住衣角,一聲“阿右”似是嘆息,似是惋惜。
左右兩相立于昌國皇宮城墻之上,俯瞰昌國天下,河山秀麗,百姓水深火熱,不公之事不平之事隨處可見,苛政賦稅積壓成疾,賣兒賣女,艱難度日。此景一聲嘆息悠悠蕩出左相之口。
“你嘆息所謂何事?天下此景還不是因你而成,不許你在此貓哭耗子,裝給誰看?”
“這天下若沒我便會無災無難嗎?貪贓四起,若沒我壓制,那不得亂成什么樣子。我嘆高祖基業(yè),終遇瓶頸;嘆天下黎明,終將撥云見日;嘆我這悲慘人生,終于要發(fā)揮作用了。先帝聰穎,預見昌國國難,囑你我二人共同佐政,你我兢兢業(yè)業(yè)不忘先帝遺愿,各司其職,明日昌國要靠你了。哈哈哈哈”
“胡言亂語,不可理喻”右相不解,拂袖離去。
左相不動,望著背影喃喃自語,“你我二人一同被先帝選中,奈何你是賢相,我卻被定為奸相。先帝如此愛子,未雨綢繆。用我這一身惡名的墊腳石成就你的賢德威望萬古流芳,舍我一人來鞏固昌國的江山霸業(yè)民心歸一。只是卻無人知道我這奸相也是先帝一手培育的。收服朝丞,本就是為助你一臂之力,他們啊,終究還是要歸你所有。我做好了我這奸相,日后沒了我,你可要守住大昌的江山啊。我啊,做這天下的惡人背負罵名,注定是要被誅殺了的,不趁著這短暫時光享盡人生豈不是傻蛋,正應了我這奸相的名聲!
一番肺腑道出驚人秘密,可惜卻無人聆聽。真相注定是要被淹沒的。
是夜,左相府燈火通明,皇宮侍衛(wèi)持刀直指左相。天子出巡左相府,卻偶遇一出逃小廝,小廝慌張,道出左相府私藏大量兵刃箭矛,隱有叛逆之意;实壅鹋铝钏巡樽笙喔俟僭萍,果然在府內搜出大量鎧甲兵器,其中尚有金絲龍袍一件,謀反之意,昭然若揭。所幸被天子查于事發(fā)之前,及時遏制事態(tài),免了一場逼宮戰(zhàn)亂。
左相被抓出時,鎮(zhèn)定自若,對著天子眼含笑意,似是贊許。笑的天子心虛不已,審都沒審,直接處于凌遲之刑,次日行刑。
畢竟,已經(jīng)證據(jù)確鑿了。
燈火交錯間,誰都沒有看到右相呆立良久,思索良久,恍然大悟,繼而痛心不忍。為左相,為天下,為被指定命運。原來先帝讓你做奸相,真是難為你了。
“天下分,昌國裂;右相賢,左相/奸;霸朝堂,欺幼帝;吞糧餉,役百姓;筑廟宇,環(huán)城闕;縱驕奢,享淫靡;百姓怕,天下罵。殺奸相,誅奸逆;懲謀逆,罪九族;凌遲三千,罪不可赦!推右相,崇天下哈哈哈哈”。童謠四起,唏噓一片,左相當誅,大快人心。童謠后段,調音一轉急切短促,擲地有聲,如同催命。稚童也知這是天下樂事。繞著囚車環(huán)環(huán)群繞,督促前行。
百姓咬牙切齒恨不得上去活撕了這國之大患,真是眾心皈依。無親者痛,只有仇者快,場面難得一見。
行刑時一刀一刀血肉模糊,一天一千刀,三天三千刮凈生肉,只余錚錚白骨,映照天地。曾經(jīng)再是風華絕代也只剩這一堆白骨。這三天百姓小童日日觀刑聚于囚場童謠不斷,一遍一遍不知疲倦。直至行刑結束依舊余音繞梁,三日不絕。
傳言右相在凌遲結束后親去囚場為左相收尸,卻尋不見血肉僅剩一副無肉骸骨。血肉在何處?原來行刑途中有百姓偷偷拾起肉片拿回家剁爛了喂養(yǎng)牲畜。真不知是哪里來的那么大仇恨。非要吞其骨食其肉。
一丘之貉!
傳言一出,百姓紛紛豎起拇指夸贊。右相賢能不計前嫌寬宏大量,一國之相,當之無愧。
奸相一死,他所屬勢力直接歸幼帝所有,幼帝年幼,不知籌謀,遂被右相收為麾下。還真別說,朝堂本來四分五裂。左右兩相整肅朝堂,分為兩股勢力,右相吞并時,省力了好多。
為防再次出現(xiàn)奸相,昌國朝堂再無左右相之分。
從此昌國民心歸相,相心忠君。繁榮昌盛,萬世不滅,秉高/祖之意。
插入書簽